g20峰会是什么
g20峰会是什么推荐文章1:新闻背景:二十国集团
新华社日本大阪6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即将在日本大阪举行。
G20于1999年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倡议成立,由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等20方组成。
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85%,贸易额占全球的80%。
G20成立初期运行机制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即参与方财长和央行行长定期对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G20开始举行领导人峰会,并于当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了首次峰会。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
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领导人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
G20主席采取轮换制,前任、现任、候任主席组成“三驾马车”,共同参与当年G20峰会进程。迄今为止,G20已举行过十三次峰会。
作为创始成员,中国积极参与G20活动,并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办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形成了“放眼长远,综合施策,扩大开放,包容发展”的“杭州共识”,指明了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新方向。
g20峰会是什么推荐文章2:G20领导人特别峰会开始了!什么是G20?
图片:沙特外交部官方账号。沙特为今年G20主席国。
北京时间3月26日晚8时许,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开始了。
当疫情蔓延全球,领导人们的开会方式也变了,这是G20历史上首次以视频方式举行领导人峰会。今年G20的主席国是沙特。
那么,什么是G20?
从哪里来?G20是英语Group of Twenty的简写,中文译为二十国集团,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
这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由七国集团(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七个重要经济体(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韩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以及欧洲联盟组成。
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二十国集团建立最初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二十国集团会议只是由各国财长和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的焦点,在美国的倡议下,G20升格为领导人峰会。
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杭州曾在2016年举办过G20峰会。
做过什么?因危机而生,那G20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携手应对挑战。
G20的首次会议于1999年在柏林召开,讨论亚洲金融风暴后的重振工作,起初G20的会议主要由各国财长和央行参与。
2008年,G20领导人首次峰会就是为了能够击败面临共同的敌人——金融危机。
那次会议上,各成员达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动计划,包括各方采取紧急措施支持全球经济和稳定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G20特别峰会并非首次G20就疫情展开讨论。
2014年埃博拉肆虐西非国家时,G20集团亦有讨论过疫情问题,但当时没有就出资提供任何承诺,只是发声明表示要击退疫情。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昊星
g20峰会是什么推荐文章3:
g20峰会是什么推荐文章4:回顾历次G20领导人峰会主题与成果
人民网讯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将于6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习近平主席连续第七次出席或主持G20峰会,充分体现中方对G20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高度重视。
G20峰会机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如今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顶层设计作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此前13次峰会的议题和主要成果。
2018年11月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
● 主题: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
● 主要议题: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和气候变化等。
● 成果: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着重提到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生产力提高、创新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017年7月 德国汉堡峰会
● 主题:塑造联动世界
● 主要议题:世界经济形势、贸易、金融、数字经济、能源、气候变化、发展、非洲、卫生、难民移民、反恐等。
● 成果: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公》,强调应对当今时代挑战、塑造联动世界是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共同目标。承诺在杭州峰会成果基础上携手合作,推动贸易投资,发挥数字化潜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与非洲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塑造全球化,造福全人类。
2016年9月 中国杭州峰会
● 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 主要议题:“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等。
● 成果:峰会达成了“放眼长远、综合施策、扩大开放、包容发展”的杭州共识,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和28份具体成果文件。
各方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2015年11月 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
● 主题: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
● 主要议题:世界经济形势、包容性增长、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贸易、能源、反腐败等。
● 成果:峰会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安塔利亚峰会公》,决定采取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增加人民福祉;致力于创造更多、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全球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要推进包容性增长和增强信心,需要运用所有政策工具并同关键利益攸关方紧密互动。
2014年11月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峰会
● 主题:经济增长、就业和抗风险
● 主要议题:促经济增长与促就业、全球经济恢复力、贸易和能源等。
● 成果: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全球能源治理,致力于实现未来5年二十国集团整体经济增长在当前政策水平上额外提高2%以上的目标。会后发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里斯班峰会公》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埃博拉疫情布里斯班声明》。
2013年9月 俄罗斯圣彼得堡峰会
● 主要议题: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就业和投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等。
● 成果:会后发表了长达27页的《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宣言》以及《圣彼得堡行动计划》,批准了《圣彼得堡发展展望》、《圣彼得堡战略框架》、《G20投融资工作计划》、《G20反腐败行动计划》等文件。
《宣言》重点关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呼吁各国加强政策协调,建设更加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强调刺激增长和创造就业是G20的优先任务,峰会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6年。各方关注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呼吁有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时同各方加强沟通。
2012年6月 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峰会
● 主要议题:世界经济形势、加强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发展、贸易、就业等问题。
● 成果:峰会通过了《G20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领导人宣言》。宣言指出,G20集团的首要任务仍是寻求强劲、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G20集团将共同努力加强需求和重塑信心,通过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金融稳定,来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为此,峰会通过了《洛斯卡沃斯增长与就业计划》来促成各方合作以达到目标。该计划强调,全球经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与会方现在的共同关注点是增加需求、促进增长、信心和金融稳定,为全体公民改善就业前景。
2011年11月 法国戛纳峰会
● 主题:新世界、新思维
● 主要议题: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抑制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过度波动、发展问题和全球治理等。
● 成果:各方在峰会上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会后发表了领导人公、戛纳峰会宣言和行动计划三份成果文件。
2010年11月 韩国首尔峰会
● 主要议题: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问题等。
● 成果:峰会完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量化改革目标,就全球经济失衡制定“参考性指南”达成原则共识,并将发展问题列为二十国集团长期议题。
会议通过的《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宣言》,既对当前经济复苏和长远全球治理的焦点问题给出了解答,又对包括发展在内的全球性议题作出了承诺。
2010年6月 加拿大多伦多峰会
● 主题:复苏和新开端
● 主要议题:经济可持续与平衡增长、金融部门改革、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促进全球贸易增长等。
● 成果:峰会呼吁加强国际金融高管人员选拔机制改革,减少财政赤字,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力推下一届首尔峰会前完成IMF投票改革;同意要求银行增加资本额。会议强调了G20集团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和加强经济复苏。
会议发表了《G20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在发达国家削减财政赤字、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时间表,强调采取进一步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2009年9月 美国匹兹堡峰会
● 主题: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全球经济失衡
● 主要议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问题等。
● 成果:峰会确立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确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大金融机构量化改革目标,启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以及相互评估进程,并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机制化等达成重要共识。
根据会议决议,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至少增加5%,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从本次峰会起,二十国集团峰会举办也形成了机制,自2011年起每年举行一次。
2009年4月 英国伦敦峰会
● 主题:改革国际金融体系
● 主要议题:复苏全球经济、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放贷、加强金融监管、反对保护主义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等。
● 成果: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会议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以纾缓贫穷国家财政压力;首次提出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在金融机构改革方面,会议决定新建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金融稳定论坛。
2008年11月 美国华盛顿峰会
● 主题:全球复苏,金融监管
● 主要议题: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等问题。
● 成果:峰会通过了应对金融危机的3600字《华盛顿声明》,峰会在五个领域达成共识,通过了47条金融领域改革行动计划。会议强调国际社会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达成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并呼吁改革世界金融体系,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g20峰会是什么推荐文章5:一分钟短片带你了解G20,快戳
央视网消息: 二十国集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G20,那么二十国集团到底有哪20国,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十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由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等20方组成。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构成了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平衡。
G20成员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75%。作为创始成员,我国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G20合作,中国领导人出席了历次G20峰会,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在G20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迄今为止,G20已举行过13次峰会,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作出重要贡献。
g20峰会是什么推荐搜索词:
1.g20峰会是什么性质的会议
2.G20峰会是什么意思
3.g20峰会是什么意思啊2020
本文标题:g20峰会是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