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推荐文章1:海峡论坛感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第十届海峡论坛大会6日在福建厦门举行。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都借助各种场合,表达关心广大台胞在大陆生活的是否安心、是否如心、是否顺心,呼吁希望大陆给予一些照顾和关照。


  有这样的担心和疑虑,是人之常情。既不用岛内有些学者政客带着有色眼镜信口雌黄,也不必大肆放大和曲解回避台胞在大陆创业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


  因为,不管是创业打拼还是工作生活,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难题,不如愿、不顺心、不尽情的事情,或多或少的存在,不仅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无法避免。


  大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对在大陆的广大台胞,都在尽心尽力的加以完善和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些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便利举措正在变成货真价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两岸有着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天然情感和文化联结,任何人、任何政党、任何团体都不能让我们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隔断。


  过去、现在、未来,“两岸一家亲”的情怀不会变。即便彼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有不同,但相同的文化、血脉都将让我们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携手奋进。


  不管是台湾同胞的期待,还是台湾同胞的担忧,大陆都听在心里看在眼里,善意不变,亲情不改,说到做到,同等待遇共享机遇,永远在路上。


  当担忧变成安心,疑虑变成信任,两岸同胞彼此心连心、肩并肩、手牵手的一幕幕感人事件,注定让两岸中国人越走越近。


  不管是李登辉在岛内执政时代的“两国论”,还是陈水扁时代的“一边一国论”,以及蔡英文当局的“去中国化”,都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同为中国人的事实。血脉之情,家人之心,终将打败一切数典忘祖之徒,摒弃一切分裂分割之事。


  从台湾这个“小家”回到大陆这个“大家”来生活工作,虽然有距离上的远近,但是家的温暖与亲情,并未因为距离变化而变化。两岸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任何力量都否定不了;两岸同是炎黄子孙,任何力量都割舍不断;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两岸和平发展顺民意合民心,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两岸交往交流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力量都威胁不了。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在大陆锲而不舍的务实善意和浓浓亲情中,台胞在大陆生活只会越来越安心,工作只会越来越顺心,创业只会越来越舒心,打拼只会越来越放心,圆梦只会越来越开心。(中国台湾网网友:文剑)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推荐文章2: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推荐文章3:「民族团结一家亲」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如果说起采油二厂油田地质研究所的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如果提到骑着毛驴上北京见毛主席的“库尔班大叔”,大多数人都会知道。


  因为“库尔班大叔”就是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的爷爷。


  一直以来,阿依努尔汗·买买提一家牢记着爷爷的嘱托: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遇见了自己的结亲对子李想后,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对爷爷的嘱托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认亲


  2014年4月,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大学毕业后,来到了采油二厂油田地质研究所工作。


  她和李想的初次见面是在单位组织的新员工见面会上。


  李想个头不高,留短头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那时,他已是油田地质研究所的副所长。


  在那次见面会上,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和李想不仅签下了师徒结对协议,还签了“结对认亲卡”。


  “阿依努尔汗,我叫李想,现在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既是你师傅又是你的大哥,有啥问题尽管找我。”李想伸出手,笑着对阿依努尔汗·买买提说。


  那次,李想的微笑给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刚大学毕业,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阿依努尔汗·买买提感到很陌生。为了让她尽快融入地质所这个大家庭,李想就带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到每个办公室,将她介绍给同事。


  一来二去,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很快就和同事们熟络起来。这让她对李想也有了几分亲近感。


  第一次获奖


  为了让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尽快熟悉岗位的工作,李想专门为她制定了为期一年的成长计划。


  尽管从事科研工作非常繁忙,但李想还是会专门抽时间给阿依努尔汗·买买提讲解专业知识和实操要点。在李想的帮助下,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很快就完成了独立顶岗考核。


  2015年11月,阿依努尔汗·买买提有幸被单位选中参加厂里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


  李想知道,对于一个少数民族员工来说,参加这样的比赛不容易。


  在集训过程中,作为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的导师,李想耐心地给她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但李想从小在内地长大,说话带方言,有些知识点说了很多遍,阿依努尔汗·买买提依然听不懂。情急之下,李想就找来同在采油二厂工作的妻子石燕当翻译。


  夫妻俩每次给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培训时,孩子都无人照顾。李想索性把女儿也带到了办公室。


  那年冬天,无论天多晚,雪多大,李想和石燕就常带着女儿一起给阿依努尔汗·买买提上课。讲完课就到了凌晨,孩子睡着了,李想再把孩子背回家。


  没多久,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就到了训练基地进行封闭式培训。李想经常会到训练基地,向教练了解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的学习情况,叮嘱教练一定要在她身上多用点心。石燕也会带着孩子,去训练基地看望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给她送去一些零食。


  比赛结束了,阿依努尔汗·买买提最终没有辜负李想一家人的良苦用心。在那届职业技能大赛中,阿依努尔汗·买买提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站在领奖台上,当阿依努尔汗·买买提高举获奖证书时,她看到李想和石燕坐在台下为她鼓掌时,顿时热泪盈眶。


  下台后,阿依努尔汗·买买提迫不及待地冲向李想和石燕的身边,对他们再三表示感谢。


  “我在这里没有亲人,自从和你签下结对认亲卡那天开始,我就把你当成我在克拉玛依的亲人了,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李想微笑着说。


  第一次团聚


  2016年10月1日,李想一家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第一次来到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家。


  走进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家,“库尔班大叔”与毛主席的合影、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拍成的照片、市领导去看望他们一家的合影一一整齐悬挂,着实让李想感到震撼。


  那天,李想给阿依努尔汗·买买提一家带来了从四川寄来的特产。知道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的母亲身体不好,李想还专门买来营养品。李想的女儿一直围着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的父亲、母亲喊着“爷爷、奶奶”……


  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的父亲是1976年10月由原新疆石油管理局从和田地区招工到克拉玛依的,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亲戚。


  看到家里如此热闹,让阿依努尔汗·买买提一家人欢喜不已。


  那天,一家人围坐在饭桌上,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的父亲又讲起了“库尔班大叔”的故事,激动地说:“这一切都要感谢党,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让我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阿依努尔汗·买买提的母亲也含着热泪说:“那年我病重,女儿还在上大学,多亏了党和政府给我们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现在党又为我们送来了你们这样好的亲戚。”


  第一次解困


  每年年底是科研单位最忙的时候,地质所夜里的办公楼都是灯火通明,李想和石燕更是加班加点无暇顾及家里。


  2017年底的一天傍晚8时许,阿依努尔汗·买买提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


  “姑姑,你快来接我吧,爸爸妈妈现在都没来幼儿园接我。小朋友们都走了,就剩我一人了。”李想的女儿在电话里哭着喊道。


  “别急,姑姑马上就来接你。”放下电话,阿依努尔汗·买买提赶紧一路小跑到幼儿园。


  看到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后,李想的女儿给了她一个拥抱。


  原来,那天李想和石燕都在单位开会,手机调成了静音,他们也忘记了接孩子的时间。


  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就把李想的女儿接到自己家里,又给李想发信息,让他别担心。


  从那以后,只要李想和石燕加班,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就主动承担了接孩子的任务。


  去年7月,阿依努尔汗·买买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想作为她的介绍人,带领她第一次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如今,大家不再只是因为‘库尔班大叔’而认识我。我收获的一切离不开李想一家的帮助,更离不开党的培养,这便是我亲身体会到爷爷说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阿依努尔汗·买买提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推荐文章4: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能多做就多做,这就是修行

  中年时期,是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许多中年人,工作上沉浮多年,家庭里担当重责,生活的琐碎和职场的压力常常让他们疲惫不堪。


  偏偏这个时候,老人的健康需要更多关注,孩子的教育也更加重要。而一个家要运转平衡,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尤其是“顶梁柱”们。


  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更好地面对生活,不妨尝试在家庭事务中能多干点就多干点,这本身也是一种修行。


  有人说,中年人的生活是艰难的,但正是这些挑战造就了我们强大的内心。家是温暖的港湾,它不仅承载着我们的休憩,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当你多做一点家务时,看似平凡无奇,但却带来了真正的家庭和谐美满。《诗经》有云:“家和万事兴”,这句话反映了家庭关系中微妙而重要的协调。


  当你觉得事情多、压力大时,不妨多做一些,无论是打扫房间、照顾孩子还是为老人准备一顿暖心饭菜,这些琐碎的小事都是修行。


  遇到麻烦,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放下。学会在家里多干点,就是学会如何面对各种问题,学会如何化解矛盾。《道德经》讲:“善者不辩”,有时候,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通过辛勤的劳动,让家里变得整洁舒适,家人会感受到你的爱与关心,自然也会倍加尊敬与体谅。


  古往今来,中国文化提倡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你在家能多干一点时,你是在练习自己的耐心和责任心,这是修身养性的基础。


  毫不夸张地说,家是每个人修行的道场。在家能多干点,就意味着你能从最细微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素质自然会延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红楼梦》里凤姐能干、聪慧,一手操持荣府大小事务,尽管她个人不免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但那份勤劳和能干成为她的一种标志。


  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没有那么复杂的关系,但面对家庭,依然需要以智慧和行动去应对。闲暇时,可以主动承担家里的事,不仅让家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环境,自己心理上也会更充实和满足。


  此外,多干些家务活,对身体也有好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紧张情绪,用袁枚的《随园诗话》来表达:“动动,是人体内部的觉醒。”在家里干活,把心思放在具体事务上,反而能驱散脑中的烦闷,让心情愉快和专注。


  当然,过多的劳作虽然可贵,但也不能忽视休息。适时放松自己,同家人共享美好时光,这也是一种修行。


  正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所言:“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在忙碌中找到平衡,这是一种智慧和艺术。


  中年人肩负着多重责任,但不要因此忽略了生活中的细节。能多干点就多干点,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幸福和和谐。


  即使是累人的家务,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劝学》有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家庭氛围自然而然变得温馨。


  时代变化,社会节奏不断加快,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动。


  在家能多干点,就是在用心经营自己的家园,哪怕是简单的动作。莫言曾说:“生活的勇气在于平静中的坚韧。”


  让我们在家多干点,用行动书写自己的故事,增添一份心灵的修行。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未来回望,将是一段充实而有价值的时光。


  在家庭的温暖中,每一分付出都是爱的体现。让我们一起多做一些,积攒更多幸福的点滴,让每一个家成员都感受到温情和力量。


  因为在家多干点,不仅是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环境,更是为自己修炼更强的心智和能力。


  正如杜甫笔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最值得投入和守护的广厦。用心去经营,用力去关爱,这一刻的修行,未来便深远无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需多干一点,相信心中的阳光总会洒满前行的路。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推荐文章5:“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1月3日,州纪检委干部胡雷带着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介格德布拉格村的“亲戚”拜克扎拉·马木提去州人民医院看病。


  原来,2017年12月25日傍晚,拜克扎拉在背孩子回家的路上,踩到冰面不慎摔倒,导致右手臂骨折。 她进行了简单包扎处理后就没当回事。 没想到,当日的一幕,被州纪委副书记徐辉看到了,还告诉了她的“亲戚”胡雷。胡雷知道后,赶紧带着拜克扎拉到州人民医院去看看。


  当日下午,州人民医院的X光片打印机前,拜克扎拉的丈夫努尔布拉提·努热提和“亲戚”胡雷一同观看受伤胳膊的X光片。


  “要不是同事告诉我拜克扎拉摔伤了,‘亲戚’也不会告诉我。今天一定要带她好好检查一下手臂的伤情,就怕时间拖久了,落下什么后遗症。”胡雷说道。


  当拿到X光片后,大家急忙赶到骨科室。“右手臂骨折,尺骨移位,需要打石膏固定,总体来说情况不严重,以后劳作需要注意保护受伤手臂。”听到医生这么说,胡雷和“亲戚”都松了一口气。


  胡雷迅速拿着缴费单就要去缴费,拜克扎拉连忙阻拦。“大哥一个月也就2000块钱收入,要养一大家也不容易,这个钱我帮你们出。咱们一家人,不要见外。”胡雷说着就掏出了300元,交了医疗费。


  “没想到‘亲戚’带我来医院做检查,还帮我付了医药费,我心里很感动。”拜克扎拉说。


  从医院出来后,努尔布拉提说:“太谢谢你了,这样麻烦你,我都不好意思了。”


  胡雷笑着说:“不要不好意思,既然是‘亲戚’,应该相互帮助,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跟我讲,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推荐搜索词:

  

  1.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是什么意思

  

  2.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下句怎么接

  

  3.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高情商回复

  

本文标题:一家人不说两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