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推荐文章1: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推荐文章2:《万首唐人绝句》续

  吴青霞 芦雁图


  61 寄王少府


  采松仙子徒销日,吃菜山僧枉过生。多谢蓝田王少府,人间诗酒最关情。


  62 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


  ①玄发新簪碧藕花,欲添肌雪饵红沙。世间风景哪堪恋,长笑刘郎漫忆家。


  ②明镜湖中休采莲,却师阿母学神仙。朱丝误落青囊里,犹是箜篌第几弦。


  63 寄西台李侍御


  二千馀里采琼瑰,到处伤心瓦砾堆。惟有绣衣周柱史,独将珠玉挂西台。


  64 赠凌仙姥


  阿母从天降几时,前朝惟有汉皇知。仙桃不啻三回熟,饱见东方一小儿。


  65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


  越山花去刻藤新,才子风光不厌春。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


  66 冯上人院


  扰扰凡情逐水流,世间多喜复多忧。一回行到冯公院,便欲令人百事休。


  67 金吾词


  行拥朱轮锦檐儿,望仙门外叱金羁。染须偷嫩无人觉,惟有平康小妇知。


  68 观舞女


  缠红结紫畏风吹,袅娜初回弱柳枝。买笑未知谁是主,万人心逐一人移。


  69 鄂县村居


  欲往村西日日慵,上山无水引高踪。谁能求得秦皇术,为我先驱紫阁峰。


  70 酬周秀才


  三展蜀笺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琼瑶。应缘水府龙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绡。


  71 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


  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


  72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73 途中逢少女


  身倚西门笑向东,牡丹初诉一枝红。市头日卖千般镜,知落谁家新匣中?


  74 山中玩白鹿


  绕洞寻花日易销,人间无路得相招。呦呦白鹿毛如雪,踏在桃花过石桥。


  75 山居乐


  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76 襄阳曲


  大堤女儿郎莫寻,三三五五结同心。清晨对镜理容色,意欲取郎千万金。


  77 望夫词三


   ①看看北雁又南飞,薄悻征夫久不归。蟢子到头无信处,凡经几度上人衣。


  ②手燕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③何事经年断书信,愁闻远客说风波。西家还有望夫伴,一种泪痕儿最多。


  78 少妇游春词


  簇锦攒花斗胜游,万人行处最风流。无端自向春园里,笑摘青梅叫阿侯。


  79 折柳枝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株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80 归将吟


  百战放归成老翁,馀生得出死人中。今朝授救三回舞,两赐青娥又拜公。


  81 惜花词


  千树万红绕碧泉,正宜尊酒对芳年。明朝欲饮还来此,只怕春风却在前。


  82 抛缠头词


  翠娥初罢绕梁词,又见双鬟对舞时。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凰儿。


  碧蹄新压步初成,玉色郎君弄影行。赚杀唱歌楼上女,伊州误作石州声。


  84 春日钱塘杂兴二首


  ①酒姥溪头桑袅袅,钱塘郭外柳毵毵。路逢邻妇遥相问,小小如今学养蚕。


   ②西邻年少问东邻,柳岸花堤几处新。昨夜雨多春水阔,隔江桃叶唤何人?


  85 玩手植松


  却思毫末栽松处,青翠才将众草分。今日散村遮不得,看看气色欲凌云。


  86 夜笛词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87 赠郑伦吹凤管


  喃喃解语凤凰儿,曾听梨园竹里吹。谁谓五陵年少子,还将此曲暗相随。


  88 蜀茗词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89 春 霁


  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尊。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


  90 讽山云


  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推荐文章3:唐诗宋词里夏天的雨

  

  夏天的雨,总是那麽急。不似初春的雨,滴答滴答,充满生机;也不像秋后的雨,淅沥淅沥,那麽富有诗意;更不像冬天的雪,轻轻的,在空中翩翩起舞,再幽幽落下。夏天的雨,哗啦哗啦,总是那麽急,充满激情活力,给燥热的夏季带来一丝清新微凉。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注: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此诗为诗人在夏日雨后,为一寺庙所做。描写了寺庙雨后的清新,以及寺庙内一片青青莲叶的美景。


  

  夏雨


  唐-王驾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


  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


  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注:王驾(851~ ?),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夏雨


  唐-薛能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


  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


  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注: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喜夏雨


  唐-齐己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注: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答端


  唐-韦应物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


  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


  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


  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注: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蓦山溪·年芳已远


  宋-仲殊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


  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


  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


  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


  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


  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注:仲殊,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


  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南歌子·梅夏暗丝雨


  宋-万俟咏


  

  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今古、与谁同。


  注: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 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丙辰季夏雨中


  宋-释斯植


  

  天涯身尚寄,何日向东州。


  一夜霜欺鬓,连朝雨送愁。


  梦多吟作崇,闲极懒为雠。


  若问浮生事,无心即是谋。


  注:释斯植,宋代诗人,字建中,号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与同时诗人胡三省、陈起等多有唱酬。《南宋六十家小集》收有《采芝集》及《采芝续稿》各一卷(续稿有理宗宝祐四年自跋)。事见本集及《续稿跋》。 释斯植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采芝集》编为第一卷,《采芝续稿》编为第二卷。校以读画斋本《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夏雨应祈呈桂帅二首


  宋-曾几


  

  山椒云气佳,林表雨声急。


  元戎郊坰去,归骑旌旆湿。


  

  

  老夫不能陪,凉傍竹窗入。


  儿夕阳明,环城碧簪立。


  注:曾几(1085--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夏夜宿西园酒醒闻雨


  明-高启


  

  飞虫绕烛梦回迟,荷叶齐鸣雨一池。


  不为素纨犹在手,定疑秋夜乍寒时。


  注: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好诗词微信公众号:qq274158273,欢迎各位关注,欢迎各位投稿!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推荐文章4: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推荐文章5:诗词鉴赏-十三首夏雨诗词,原来夏雨可以这么美,你喜欢哪一首?

  夏天,最开心的莫过于下雨的时候。夏天的雨即可以如陆游笔下“嵯峨云压世界碎,夭矫龙卷江湖空“的疾风暴雨,热烈而激扬;也可以如赵师秀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蒙蒙细雨,清雅而闲适。夏天的雨如飘入素绢,跌落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卷,一曲曲婉转动人的诗词。


  在诗人笔下,夏雨更带来别样的美丽,不信,一起来看。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初夏雨中


  宋-寇准


  绿树新阴暗井桐,杂英当砌坠疏红。


  重门寂寂经初夏,尽日垂帘细雨中。


  夏雨


  宋-梅尧臣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


  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


  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


  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夏雨应祈呈桂帅


  宋-曾几


  窗前有梧桐,我以好雨。


  不眠听疏滴,佳事想农圃。


  苗根不须问,蔬甲已如许。


  小簟六尺床,萧然睡亭午。


  丙辰季夏雨中


  宋-释斯植


  天涯身尚寄,何日向东州。


  一夜霜欺鬓,连朝雨送愁。


  梦多吟作崇,闲极懒为雠。


  若问浮生事,无心即是谋。


  和四弟夏雨


  宋-孔武仲


  蚕月雨冥冥,愁云满太清。


  庭阶犹积润,沟港更繁声。


  嫩绿应浮野,余凉稍及城。


  隋河今不浅,放艇欲南征。


  季夏雨过小有秋气


  宋-刘攽


  雨过犹长夏,秋深从洞庭。


  江涵郭门白,山到戍楼青。


  天意怜卑湿,吾谋有醉醒。


  柴门夜不掩,高枕看流星。


  夏雨生凉


  宋-朱淑真


  眼界清无俗事来,要凉更著好诗催。


  凉生还又撩幽恨,留取孤樽对月开。


  通州夏雨


  宋-陈渊


  长风卷地驱炎暑,暴雨翻空送晚凉。


  只此蚊蝇俱扫迹,不须迢递待秋霜。


  夏雨


  金-祝简


  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簟颇宜人。


  小沟一夜水三尺,便有蛙声喧四邻。


  立夏雨中


  清-彭孙贻


  细雨飘零长绿茵,蔷薇庭院尚留春。


  毁勤花下重相送,却似临风别故人。


  夏雨


  清-杨浣芬


  细雨窗前落,刚逢四月朝。


  无边生众绿,瑟瑟上芭蕉。


  菩萨蛮-夏雨


  清-陆求可


  远山阵阵阴云起。芭蕉声碎愁人耳。


  阁外小溪平。溪船罢采菱。


  碧山空对面。白鸟飞还见。


  恼乱野人家。风吹处处蛙。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推荐搜索词:

  

  1.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古诗

  

  2.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全诗翻译

  

  3.夏雨后题青荷兰若读音

  

本文标题:夏雨后题青荷兰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