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投资赢家推荐文章1:第一轮暴涨行情“激活”多少股民?9月券商APP活跃人数达1.6亿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推荐文章2:券商大赢家!56家入围新增3张新面孔,ETF爆发催生基金代销保有新格局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9月2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之后,A股开启了一波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除了多日成交量创新高,开户潮涌现外,券商APP活跃度也被市场关注。


  新投资者入市叠加老用户回归,带动炒股类APP活跃用户规模大幅增长。


  易观千帆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9月证券服务应用活跃人数15922.58万人,相较8月,环比增长16.83%,同比上升12.7%。证券服务应用TOP20累计活跃人数10264.24万人。日均活跃人数5603.69万人,环比增长2.12%。活跃人数全网渗透率首次超过15%,而历史往年基本在10%-13%。


  具体看来,在用户活跃度方面,共20家券商自营APP超百万(剔除第三方炒股APP)。其中,华泰证券的涨乐财富通APP(1063.73万)位列榜首,国泰君安君弘(930.55万)、平安证券(792.85万)、海通e海通财(658.39万)、中信证券信e投(652.21万)、招商证券(651.14万)、中信建投证券蜻蜓点金(649.68万)、广发证券易淘金(641.59万)、方正证券小方APP(640.76万)、中国银河证券(570.57万)、中泰齐富通(569.10万)均超500万级别。


  从APP月活量环比增幅来看,所有券商月活增幅均为正。其中,华安证券(37.13%)、大同证券(30.02%)、华创e智通(28.10%)、湘财证券(23.83%)、东方赢家(23.59%)、山西证券汇通启富(21.86%)增幅均超20%。


  第三方证券服务类APP方面,从月活量排名前十的应用来看,排名前三应用领先优势明显,排名前三的APP月活量均达千万级别。同花顺月活3420.79万,坐稳第一,东方财富和大智慧分别以1706.14万和1136.96万位列第二和第三。


  表:9月炒股类APP用户活跃度,:易观千帆数据


  易观千帆证券业分析师田杰指出, 面对本次突然到来的行情,各大证券类APP在活跃用户规模方面显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大券商的活跃用户规模增量普遍高于中小型券商;二是重视线上营销和服务的券商用户规模增量远高于线下券商;三是各大券商正在加大服务支持力度,为了抓住这一波用户开户潮,各大券商国庆期间线下营业部不打烊已经是标配,各大证券类APP线上也推出各类开户活动。


  为满足行情需要,各家券商对交易系统进行了扩容和优化。此外,界面新闻不完全梳理发现, 9月有超40家证券类APP进行了版本更新或升级,其中更新最多次数最多的是腾信自选股,月内更新4次;更新速度增长最快的是国新证券,月内更新3次。整体上看,APP的更新主要聚焦在用户体验与页面优化等方面。


  田杰认为,“展望后市,行情走势大概率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疯涨阶段,股民和杠杆资金的疯狂入场将推动指数快速攀升,从而增加股市的关注度;其次,随着炒作浪潮的退去,指数可能会快速下跌,此时长线资金将进场接力,表现为基金发行规模的增加、社保资金的入场、险资的参与、央行资金的加入以及企业的回购,共同开启结构性牛市;最后,股市持续火热,投资者的回提升,进而反哺消费和经济,形成股市与经济的双循环互动。”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市场对股市的关注度正处于高点,随着行情的持续,证券类APP活跃用户程度仍有望进一步提高。”他表示。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推荐文章3:若美执意打关税战 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名单,指数投资大爆发的当下,排名又呈现哪些新格局?不得不说,这一期百强名单,折射了太多行业变化。


  券商在权益、非货、股票型指数基金、债基分别占据27.26%、19.98%、57.67%、12.44%的市场份额。权益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以及债券基金的市场份额环比有所提升,一方面显示着在指数投资时代券商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券商在渠道代销方面能力建设的不断增强。


  券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1.3万亿元,环比增长12.46%,显著高于银行(-3.74%)及第三方机构(4.62%);非货币基金规模突破1.9万亿元,环比增速达18.49%,远超银行(5.46%)和三方(6.53%)。在被动型权益产品领域,券商以57.67%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环比增26.69%。


  总体来看,有56家券商进入公募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银行有23家,三方19家,保险2家,虽然银行及三方在规模占比上还是领先于券商,但数量上已由券商占据绝对优势。


  头部券商“马太效应”凸显,中信证券以1357亿元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蝉联榜首,华泰证券紧随其后,广发证券跻身前三,三者合计占据券商市场超四分之一份额。中小券商则通过差异化策略寻求突破。这其中,三家券商首次出现在榜单中,分别是天风、国都与国盛证券。


  券商市场份额增长,权益与债基双线突破


  银行、第三方代销机构(三方)与券商的“三分天下”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数据显示,2024年下半年末券商在权益、非货、股票型指数基金、债基保有规模份额占比分别为27.26%、19.98%、57.67%、12.44%。


  从份额变动来看,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中,银行、三方、券商的份额分别为41.93%、30.82%和27.26%,环比分别下降2.86%、微增0.53%和显著提升2.33%。


  非货币市场基金口径下,券商份额同样增长1.73%至19.98%,而银行则下降1.16%至44.21%,三方下滑0.57%到35.81%。


  股票型指数基金口径下,券商继续维持高份额优势,2024年下半年份额达57.67%,远超银行(11.29%)及三方(31.04%)。同时券商份额环比增长0.61%,银行增长1.46%,三方下降2.06%。


  债基(非货-权益)口径下,尽管券商份额(12.44%)远低于银行(46.57%)和三方(40.99%),但环比市场份额显著增长了1.89%,反观银行和三方,债基份额分别持平与下降,这一变化反映出券商在固收类产品领域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券商非货规模突破1.9万亿,权益和债基增速领先


  从绝对规模来看,2024年下半年券商阵营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1.3万亿元,环比增长12.46%;相比之下,银行保有规模环比下降3.74%,三方环比增长4.62%,券商权益保有增速显著。


  券商非货基规模突破1.9万亿元,环比增长18.49%;尽管与银行(非货基规模超4万亿元)和三方(非货基规模3.4万亿元)相比仍有差距,但券商的增速明显领先,银行和三方分别环比增长5.46%和6.53%。


  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达9827亿元,环比大增26.69%,维持总规模的领先地位。券商债基保有规模达5830亿元,环比大增34.92%,增幅远超其他渠道,尤其是银行,银行和三方分别环比增长15.78%和8.06%。


  中信、华泰稳居第一梯队,广发跻身前三,中小券商差异化竞争优势显现


  共有56家券商挤进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从具体机构排名来看,中信证券与华泰证券延续了在权益类基金领域的绝对优势,两者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上均突破千亿元,远超其他券商。


  中信证券以1357亿元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蝉联券商第一,总榜第八,其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达1090亿元,环比增长22%,占全市场股票型指数基金的14%。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2088亿元,环比增长11.09%。作为国内头部券商,中信证券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渠道网络广泛,与众多公募基金公司合作紧密,多种因素共同造就其在公募代销上的表现。


  华泰证券以1202亿元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位列第二,百强总榜第十,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达1087亿元,环比增长19%。其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达1666亿元,环比增长11.2%,增速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华泰凭借“涨乐财富通”平台的智能化投顾服务和低费率优势,持续扩大在零售客户中的市场份额。与华泰柏瑞等基金公司在ETF业务方面合作紧密,旗下ETF基金规模得以提升。


  广发证券位列第三,百强总榜第十四,总排名环比上升4名,其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781亿元,环比增长11.6%;非货币基金规模1274亿元,环比增长13%,均位列券商第三;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455亿,环比增长26.7%。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上升显著,离不开其在ETF业务上的发力,如加强ETF产品研究、进行ETF投教等。


  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在券商中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位,权益规模分别719亿元和699亿元。中信建投(权益614亿元)、国信证券(权益556亿元)、国泰君安(权益548亿元)、平安证券(权益536亿元)、东方财富(权益499亿元)分列第六到十位。其中东方财富证券凭借互联网流量优势,权益基金规模环比增长23.51%,成为榜单中增长最快的券商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百强榜中最后一次亮相的海通证券,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以412亿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在券商中排名第11位,总榜第28位,其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更是实现了54.58%的环比增幅。


  近段时间的ETF销售大战中,海通证券常有不错的战绩,业界常有他们为荣誉而战的调侃,而这确实也是海通证券最后一次亮相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名单了。


  还有部分券商在总榜中排名上升显著,如方正证券上升5名,中金公司上升20名,华安证券上升6名,第一创业证券上升6名,西南证券上升5名。三家券商首次出现在榜单中,分别是天风证券、国都证券和国盛证券。


  多数中小券商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速超10%,部分中小券商在一些细分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方正证券权益规模达247亿,环比增长26.67%,其中股票指数型基金规模达170亿,环比增长超45%,这与其在投顾服务上的优势密不可分。华宝证券在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上达到120亿元,在一些特色指数基金产品的销售上表现出独特的竞争力。浙商证券在权益基金和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上环比增长也较为明显,显示出其积极进取的发展态势。这些中小券商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特定客户群体或细分市场,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试图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各券商代销规模增长情况来看,几乎是所有券商非货基金保有规模都实现了正增长,平均增长幅度达18.55%,这说明券商渠道代销能力整体在不断增强。股票型指数基金涨幅更为明显,平均涨幅达28.45%,多家券商涨幅超50%,如海通证券、中金财富、长江证券、东莞证券、恒泰证券、中金公司等,这说明随着资金从主动权益迁移至被动指数投资,券商正从中受益。


  本文源自财联社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推荐文章4:基金公司背后的券商,哪家才是背后大赢家

  4月8日,上海街头大屏显示股市行情。 IC供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7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若中国未能在8日前取消34%的关税,那么美国将从9日起对所有中国产品进一步征收50%的关税。


  8日,针对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外交部、商务部: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


  针对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外交部发言人林剑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美方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经济霸凌,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林剑指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必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日表示,中方注意到,美东时间4月7日,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发言人说,美方对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毫无根据,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中方已经采取的反制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完全是正当之举。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讹诈本质,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发言人表示,中方重申,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专家:这场关税战会变成中美贸易战2.0


  对中国额外加征50%关税是什么概念?4月2日的对华34%关税,是在原本20%的关税上加征的,总计54%。在此基础上再加50%,那么美国对中国所有商品的关税将达到104%。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中国很快就宣布对美国所有产品征收34%的关税,是世界上第一个反制“对等关税”的国家。


  专家分析,种种迹象表明,大部分欧美成员国还是希望通过谈判争取特朗普取消关税,而不是关税战打到底;这场特朗普对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发起的关税战,最终还是会变成中美贸易战2.0。


  聚焦


  “国家队”力挺资本市场 A股反弹超3200只个股上涨


  4月8日,A股开启反弹模式,大消费领涨,反关税方向持续上攻。上证指数收涨1.58%3145.55,深证成指涨0.64%9424.68,创业板指涨1.83%1840.31,北证50涨4.82%1094.39。盘面上,超3200只个股上涨,127只个股涨停。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汇金公司同时发声,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央汇金公司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表示,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国家队”下场 “真金白银”注入信心


  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出台引发全球股市震荡,4月7日A股三大指数大跌,沪指跌破3100点,近3000只个股跌停。自4月7日尾盘以来,信心不断被注入市场,“增持”“回购”成了上市公司公告中的“热词”。


  4月7日尾盘,中央汇金公司表示,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随后三大指数跌幅有所收窄。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汇金公司同时发声,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央汇金公司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表示,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此后,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国电科等央企集体宣布出手,增持中国股票资产,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其中,中国电科表示已完成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过20亿元,中国国新表示,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额为800亿元。


  4月8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表示,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A股市场有望逐步摆脱短期扰动


  对未来A股走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在当前A股市场面临外部关税政策扰动的关键时点,随着市场情绪回升,A股市场有望逐步摆脱短期扰动,回归反映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向好的理性轨道。


  华安证券表示,周一A股下跌带有明显的宣泄情绪,跌幅基本对标对等关税公布后外围市场的整体跌幅,因此周一市场的悲观情绪已经得到很大程度宣泄。稳市措施已然上路,外贸对冲政策有望加速出台,对当下位置上的A股无需悲观。方向上,建议继续沿着“前期滞涨、低估值叠加有潜在催化剂的方向”寻找机会。


  东方证券表示,一般来说,当市场出现恐慌情绪时,股票ETF会展现出“逆市风向标”特征,场内超级资金借助股票ETF越跌越买,有利于市场情绪修复,短期风险偏好有望改善。


  中国版“平准基金”规模或达数万亿


  2025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告首次将“稳住股市”写入总体要求,并提及“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平准基金”作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在市场中一直呼声较高。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自身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引发广泛关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政府工作告提出的“战略性力量储备”,除了现有的国家队救市资金、“救机构”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外,或指向危急时刻直接“救市场”的股市平准基金。


  记者注意到,一直以来,以中央汇金公司等大资金为主的“国家队”,被看作是呵护市场的中坚力量。此前,中央汇金公司已多次在重要时刻出手,如在2015年资本市场剧烈波动,2023年10月全球通胀与美联储加息,2024年2月市场遭遇流动性危机等多个情境下,中央汇金公司通过增持四大国有行或买入ETF等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但这是中央汇金公司首次明确承担“类平准基金”职能。


  罗志恒分析称,从境外经验看,平准基金一般会设置一个资金使用上限,市值规模在2%-6%之间。我国沪深北合计市值约100万亿元,适合我国的股市平准基金资金规模在2万亿元至6万亿元之间。另一方面,罗志恒提醒,平准基金实施短期对市场有效,但长期仍取决于基本面。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 黄顺威 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推荐文章5:

  这几年房子不香了,银行理财不刚兑了,P2P也跑路了,公募基金成了香饽饽,加上这两年市场赚钱效应还行,热情度比较高,基金公司赚得都不好意思了。这些基金公司很多都是券商、银行控股的,他们也跟着基金公司大赚,但是银行根大业大,这点钱算不上什么,不过对于券商来说就是块肥肉了,未来财富管理是个热门赛道,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是这背后的大赢家。


  NO1 广发证券: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大股东


  NO2 东方证券:汇添富基金、东证资管、长城基金大股东


  NO3 中信证券:华夏基金大股东


  NO4 兴业证券:兴全基金大股东


  NO5 招商证券: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大股东


  NO6 华泰证券:南方基金、华泰资管、华泰柏瑞基金大股东


  NO7 申万宏源证券:富国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大股东


  NO8 海通证券: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大股东


  NO9 国泰君安证券:华安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大股东


  (点击大图放大)


  数据来自wind,20211210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推荐搜索词:

  

  1.华安证券投资赢家是谁

  

  2.华安证券投资赢家怎么样

  

  3.华安证券投资赢家名单

  

本文标题:华安证券投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