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心理疏导推荐文章1:高考临近,考生该如何调整心态?缓解方法看这里→

  :央视新闻


  高考将至


  考生该如何调整心态?


  这份考前实用攻略,值得收藏!


  01


  为梦想而战!


  “让潜能充分爆发”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考生们最怕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对此,“时代楷模”陈立群有话说


  “面对高考,要心无旁骛,


  让潜能充分爆发”


  沉着冷静,坦然面对


  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你一定行


  02


  备战高考


  正念练习让考生静心


  紧张、焦虑、不知所措


  ……


  高考临近


  不少考生出现这类情绪该咋办?


  不妨试试专家提到的正念练习


  正念练习


  坐着、躺着、站着


  都可以做


  重点是要先放松全身


  第二步,将注意力放到身体上


  感受双脚与地面接触的感受


  第三步,将注意力放到呼吸上


  觉察气息的进入和呼出


  然后将注意力


  放到呼吸感觉最明显的部位


  每次练习3~5分钟即可见效


  每天做20~45分钟效果更好


  除了正念观呼吸


  也可以正念观物体


  比如,准备一个飘雪花水晶球


  认真观察雪花一片片下落的过程


  也能锻炼静心专注


  坚持练习


  能够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提高专注度


  03


  如何有效管理压力?


  注意这三个方面!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提升学习效率


  高考临近,如何有效管理压力?


  简单实用的减压方法,了解一下


  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规律:日常饮食、作息、睡眠等


  要符合自然规律


  也符合考生一贯的生活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


  高考前更要保证好睡眠


  熬夜会给心理和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甚至影响考场发挥


  原生态:饮食和生活多做减法


  多吃一些应季应时的蔬菜水果


  考前可以吃些鱼、菠菜、香蕉等


  保持能量


  切忌暴饮暴食


  时间管理:在管理学上


  有一个“帕累托法则”


  也就是80/20原则


  (也叫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用80%的精力


  去做20%最重要的事情


  适度的宣泄和倾诉


  学会宣泄和倾诉


  不让负面的情感淤积在心里


  也是日常重要的减压方法


  挑选适合自己的健康方法


  比如有人喜欢去卡拉OK唱歌


  有人泡个热水澡情绪就好了


  有人找朋友喝茶聊聊天才能舒服点


  还有些性格比较内向的人


  在家里关起门来偷偷哭一场也能缓解


  或将负面情绪通过笔头在纸上表达出来


  也是一个很好的释放


  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是临床上


  非常普遍、好用的减压方法


  临床上有一些非常成熟的技术


  考生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01


  呼吸训练


  吸气时,想象把气吸到肚子里面,肚子慢慢鼓起来,吸足以后中间停顿3秒钟,然后再缓缓地把气呼出去,让肚子瘪下来,这是1动。每次可以做15~20动,每天做2~3次。


  02


  音乐疗法


  通过特定频率的音乐,配合温热、磁疗等,激发大脑特定频率的脑电波,让人平静,感到舒适,达到治疗的效果。部分医院的心理门诊就有这样的设备。


  03


  运动疗法


  运动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递质水平,增加内啡肽、多巴胺等“快乐激素”的分泌。户外活动能够放松身心,带来愉悦感,具有很好的减压效果。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对缓解压力很有帮助。


  高考前的心理疏导推荐文章2:高考前如何调整心态?心理专家教你这样轻松应考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7月5日电(李依环)2020年全国高考将于7月7日拉开大幕。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高考生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备考期”,考前的心理状态调节显得更为重要。考生如何克服心理困惑、过度紧张和焦虑等现象,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日前,人民网专访了北京科技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教授臧伟伟。


  轻微焦虑或对考试有益 但要警惕过度情绪


  当前,全国多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臧伟伟表示,高考是人生的大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即使没有疫情,高考生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压力,同样可能产生担心、弥散性的焦虑、失眠等症状。当然,也可能会有同学产生“兴奋感”,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我的舞台终于拉开帷幕了”等。


  臧伟伟谈到,受疫情影响,除了考试本身的压力外,今年的考生们可能还会面临客观环境带来的压力。比如,有些地方取消了提前“踩点”等,考生们心里就更容易没底。这些都可能一定程度上加重考生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这些情绪反应不见得都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适度的焦虑是更有利于潜能发挥的,说不定还能考一个更好的成绩,关键是要适度。”臧伟伟指出,如果过于焦虑紧张,可能会吃不好、睡不好,无法用一种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三下”法助考生疏导情绪 家长要在细节上“取胜”


  情绪本身都是有功能的,不论消极或积极,可能都有“好心好意”包含其中。臧伟伟谈到,对于消极情绪,重要的是不要排斥、消灭它们,而是更好地觉察、利用它们。


  对于如何觉察和疏导情绪,臧伟伟建议考生尝试“三下”的方法:


  一是“感受一下”,理性认识自己存在的真实状态,例如,“我现在好像很紧张”“我现在肚子有点儿不舒服”等。


  二是“思考一下”,紧张的状态传递了什么信号?“我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还是我总想这个事,所以陷进去了?”


  三是“行动一下”,当下可以做点什么让感觉更好些?可能是散步十分钟,可能是听首歌,可能是拖拖地,可能是简单地深呼吸。只要动起来,就可能有效果。


  考生备考的全阶段,对家长而言也是很大考验。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前综合症”,臧伟伟建议家长要更加关注细节。首先,在孩子有需求时,家长尽量提供支持和帮助,孩子没需求时要注意保持距离,给孩子一定空间;其次,建议“远远地、仔细地观察”,太近容易给孩子压力,营造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即可;第三,家长更要保持平常心,在日常饮食作息上以清淡健康为主,不要较平常有太大改变等。


  从“心”入手轻装上阵 能量满满迎接考试


  2020年高考倒计时两天,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臧伟伟希望同学们树立轻松的心态,从“心”入手,轻装上阵,自信迎接这场青春大考的胜利。


  臧伟伟谈到,进入冲刺备考阶段,一是要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这两天如果有学习状态,可以再翻翻书、看看习题,也可适度放松一下,让大脑处于愉悦、舒适的状态最重要;二是发挥想象,赏“心”悦目。如果对考场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有担心,可以找个相对比较安静放松的时间,在脑海中想象预演高考当天可能发生的情况;三是积极暗示,“心”想事成。可选择一个相对安静、放松的时间,写一写、说一说,或者画一画(当然也可唱一唱)你的十个优点,或者令你感到骄傲的五件小事等,这些能帮助赋能充电,让考生在考试时能量满满。


  “高考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但并不是你们丰富人生唯一的机会;相信自己,去勇敢地乘风破浪,我们都在为你们加油祝福!”臧伟伟寄语考生时说。


  高考前的心理疏导推荐文章3:高考在即,请收好这份“心理锦囊”

  高考在即,高三考生正在争分夺秒进行最后的复习冲刺,学习和思想上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与此同时,不少家长也在网上吐槽,家有高考生,自己就像患上了“高考病”,白天在孩子面前谨小慎微、察言观色,晚上则焦虑失眠、长吁短叹。“近期中心接到的有关高考的咨询电话明显增多,而且家长来电比例比学生要高。”济南市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人石于乔表示,对于高考,家长切忌“反客为主”,在做好生活和知识准备的同时,别忘了和考生一起做好“心理”备考。


  家长适当“慢半拍”切忌焦虑传递


  “最近脑子里都是孩子高考的事,担心饭菜是否营养,担心孩子晚上学习太晚休息不好,担心高考期间天气情况,考虑孩子以后该填什么志愿有利于就业……”近日网上一位高考家长的“烦心事”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不少家有高考生的网友纷纷表示“说的简直就是自己目前的状态,真是一把辛酸泪”。


  作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家长和考生难免高度重视。近半个月以来,济南市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接到的有关高考的咨询电话明显增多,其中家长来电比例高过学生,家长焦虑明显。


  “有的家长表示感觉孩子对高考没有拼尽全力,自己感到很着急。有的家长感觉家里气氛有点压抑,不知道该如何调节。”石于乔告诉记者,有一位家长甚至表示,这些年来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学习上,如果高考考不好,自己感觉要活不下去了。


  “对于高考,家长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反客为主,言谈举止适当‘慢半拍’,切忌将过度焦虑的情绪传递给考生。”石于乔表示,高考期间,家长想帮到孩子,就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情绪会传递,要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考试氛围,给考生降压。


  在具体调节心态方面,石于乔给家长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是要理智看待高考,这只是一次很重要的考试,但并不是学生成才成功的唯一路径,也不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家长可以通过和朋友聚会、专注工作等方式适当转移自己对高考的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她还建议家长找一些轻松愉悦的话题和孩子聊聊天,例如一起规划一下高考后一家人的出游计划、父母求学时的经历、生活中遇到的趣事等。


  石于乔提醒家长,目前最重要的是先要稳住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先不要和孩子谈论高考志愿填、上大学等问题,避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考生提前进入考试“作息”适度冥想有助发挥


  “目前距离高考只剩几天时间,考生不要再纠结于知识层面是否复习充分,重要的是放平心态,注意身体健康,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准备好充沛的精力迎接考试。”济南三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李明告诉记者,5月下旬,学校市南校区专门为高三PAD班考生开展了心理定制服务,采取定制讲座为主、心理座谈和个体辅导为辅的“座谈+讲座+个体辅导”新模式。专职心理教师邀请考生们进行心理座谈,分享临考前的种种心理困惑,并通过后期的个体辅导让考生有了解惑的平台和机会。


  作为寄宿制学校,历城二中高三学生高考前的一段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为了缓解学生压力,增强考试信心,历城二中高三年级特别开展了“爱的陪伴”活动。“从三个星期前,学校高三年级的所有班主任就将办公桌搬进了教室。从早上迎接学生进门,到上课、晚自习,班主任都是在教室后面默默办公、批改作业或是看书,一直陪伴着学生。”历城二中高三年级副主任张海光告诉记者,“爱的陪伴”活动一方面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波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和指导;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支持,感受到高考之路不孤单,更能无所顾虑全力以赴备考。


  针对学生考前过度熬夜复习、担心考试期间迟到等问题,李明建议考生和家长都要提前进入高考作息。“可以提前打印一张高考时间表,起床时间、三餐时间、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尽量保持与考试期间一致。等到真正考试时,学生的身心已经提前习惯了高考作息,更加从容。”


  在心态调整方面,石于乔从心理专业方面给考生支了一招。“考生们可以提前预想高考的流程,从早上起床开始,到坐在考场里答题的场景。”石于乔说,考生可以适度冥想考试过程,例如考语文时才思泉涌、考数学时思维敏捷等,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有助于考试时的发挥。


  (本记者朱晓燕)


  :朱晓燕


  : 济南日


  高考前的心理疏导推荐文章4:高考前如何调整心态?心理专家送上“减压锦囊”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晨曦


  通讯员 丁燕飞


  随着高考临近,部分考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不少考生会进入情绪焦虑的“怪圈”,影响备考状态。考前最后几天,同学们该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家长又有什么方法为考生解忧?6月2日晚8点,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劲松教授做客极目新闻“名家助你赢高考”直播间,就如何考前减压、保持良好应考心态等问题为考生家长们解答疑惑。


  肖劲松做客极目新闻直播间(记者赵雪纯摄)


  劳逸结合,消除焦虑感


  有一些考生在考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办?我感觉我没复习到位,好焦虑。”考生如何克服“没复习好”的恐惧感?对此,肖劲松表示,考前有焦虑感,是一种正常状态,对高考成绩没有影响,不必担心,要保持信心。有恐惧感也不要担心,只要在按自己安排的复习进度学习,同时注意劳逸结合,焦虑感会逐渐消失。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有部分考生趁着最后的冲刺阶段,每天挑灯夜读,复习到很晚才睡。考生们该如何调整好生活作息?肖劲松表示,考出好成绩不仅取决于对知识点的掌握,精神状态也要处于正常状态。他建议,考前最后一周尽量按照高考的要求制定作息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切忌熬夜,要保证每天生物钟稳定,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保持适当运动,每天有氧运动半小时即有良好心理调节作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充足、均衡,不建议食谱改变太大,以免胃肠道临时不适应。


  考前紧张,可这样减压


  考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应考心态?如何给自己减压?肖劲松在直播间里提出四点建议,首先,保持积极心态,接纳现实,坦然面对,相信自己的努力;第二,不与同学比较,越比较心越乱,按自己的节奏学习;第三,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互动要简洁高效,尽量避免冲突;第四,焦虑情绪是一次性的,焦虑发作时,可采用与人交谈、听音乐、短时间散步等方法减压,也可以采用简单的放松减压法。


  如果考试当天在考场里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怎么办?“这种情况要怀疑考试焦虑发作,绝大多数同学不会出现,如果以前有类似发作的同学,建议在考前做一个心理评估,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提前预防。”肖劲松提醒,如果不小心遇到了这种情况,也不要惊慌失措,这个情况一般是短时发作,可以临时喝口水、含块巧克力,用胸式呼吸减压法减压,可迅速恢复。


  情绪管理,也包括家长


  高考从来都不只是考学生,更是考验家长。高考期间,有些家长对孩子各方面情况关注得过细,比较难控制自己的焦虑,让考生也变得紧张起来,这种情况下家长如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肖劲松指出,家长的焦虑可以理解,但要把握好尺度,保持冷静,不要给孩子添乱。他建议,在孩子有需要时及时给予情感支持,当好孩子的参谋。家长也应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以良好状态陪伴孩子高考。


  肖劲松同时提醒,越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越应该保持住以往孩子的生活规律,无论吃饭还是睡觉,都要按以往孩子的作息。同时要遵循既往照顾孩子的方式,以免过度关注孩子给他们造成压力。另外,家长要适当给孩子独处的时间,也让孩子保持自己的喜好。


  “大考在即,焦虑情绪在所难免,但如果同学们勇敢面对、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合理引导、心理工保驾护航,我相信,各位同学一定会考出一个好成绩。”肖劲松说。


  网友提问,专家这么说


  在直播节目的最后,肖劲松也在弹幕中选取了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留言,做了解答。


  极目新闻网友@阿飞:我是汉口的一名高三考生,最近我感觉自己患上强迫症,比如,做完一道题,检查过一遍了,还是忍不住反复检查演算。平时,书桌上放个水杯,我知道它不会掉下来,可总是忍不住用手去扶,一节课下来要去扶几十次,我知道这样没任何意义,可就是停不下来,我怕我高考的时候也会这样,影响我的考试状态,我该怎么办?


  肖劲松:这是一种强迫性行为,但还够不上强迫症的诊断,一般来说,虽然可能影响做题速度,但对考试成绩无不良影响,反而可以减少犯粗心大意的错,所以不用过于担心。建议先做完卷子,然后检查,速度就上去了。


  极目新闻网友@笑笑:我是考生家长,我家女儿说最后一周学校允许在家复习,有需要答疑的同学也可以在学校自习。但她前几天突然收拾书桌回家了,说要在家复习,结果没想到,别人都在学校冲刺,她却学不下去,天天在家玩手机。现在,孩子已经学不进去了,我该怎么办?


  肖劲松:每个孩子的承压能力及减压方法都不同,考前最后一周主要以调节状态为主,这才是学校容许在家学习的用意。家长尽量理解孩子的状态,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亲子冲突,这就辜负了学校老师的好意,如果孩子一气之下完全放弃,得不偿失。当然,如果孩子很焦虑、抑郁,睡眠不好,建议可以看心理医生。


  极目新闻网友@浩浩,我是武昌一所省重点高中的高三生,自认为成绩不错,今年元月调考考了年级第三,可是最近的一次四月调考成绩下滑很多,才年级三十多名,那次考试对我自信心打击很大,高考临近,我的状态大不如从前,我该怎么办?


  肖劲松:考试有些波动很正常,不要以一次考试看低自己,而且我也看不出下滑了多少,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排名上,会把你的注意力从学习上带离,增加了你的心理压力。当然,自信心虽然重要,但决定考试结果的还是你掌握的知识,过度自信对考试也不是什么好事。


  (: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酬。24小时料热线027-86777777。


  高考前的心理疏导推荐文章5:高考前如何调整心态?心理专家教你这样轻松应考

  人民网北京7月5日电(李依环)2020年全国高考将于7月7日拉开大幕。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高考生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备考期”,考前的心理状态调节显得更为重要。考生如何克服心理困惑、过度紧张和焦虑等现象,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日前,人民网专访了北京科技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教授臧伟伟。


  轻微焦虑或对考试有益 但要警惕过度情绪


  当前,全国多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臧伟伟表示,高考是人生的大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即使没有疫情,高考生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压力,同样可能产生担心、弥散性的焦虑、失眠等症状。当然,也可能会有同学产生“兴奋感”,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我的舞台终于拉开帷幕了”等。


  臧伟伟谈到,受疫情影响,除了考试本身的压力外,今年的考生们可能还会面临客观环境带来的压力。比如,有些地方取消了提前“踩点”等,考生们心里就更容易没底。这些都可能一定程度上加重考生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这些情绪反应不见得都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适度的焦虑是更有利于潜能发挥的,说不定还能考一个更好的成绩,关键是要适度。”臧伟伟指出,如果过于焦虑紧张,可能会吃不好、睡不好,无法用一种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三下”法助考生疏导情绪 家长要在细节上“取胜”


  情绪本身都是有功能的,不论消极或积极,可能都有“好心好意”包含其中。臧伟伟谈到,对于消极情绪,重要的是不要排斥、消灭它们,而是更好地觉察、利用它们。


  对于如何觉察和疏导情绪,臧伟伟建议考生尝试“三下”的方法:


  一是“感受一下”,理性认识自己存在的真实状态,例如,“我现在好像很紧张”“我现在肚子有点儿不舒服”等。


  二是“思考一下”,紧张的状态传递了什么信号?“我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还是我总想这个事,所以陷进去了?”


  三是“行动一下”,当下可以做点什么让感觉更好些?可能是散步十分钟,可能是听首歌,可能是拖拖地,可能是简单地深呼吸。只要动起来,就可能有效果。


  考生备考的全阶段,对家长而言也是很大考验。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前综合症”,臧伟伟建议家长要更加关注细节。首先,在孩子有需求时,家长尽量提供支持和帮助,孩子没需求时要注意保持距离,给孩子一定空间;其次,建议“远远地、仔细地观察”,太近容易给孩子压力,营造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即可;第三,家长更要保持平常心,在日常饮食作息上以清淡健康为主,不要较平常有太大改变等。


  从“心”入手轻装上阵 能量满满迎接考试


  2020年高考倒计时两天,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臧伟伟希望同学们树立轻松的心态,从“心”入手,轻装上阵,自信迎接这场青春大考的胜利。


  臧伟伟谈到,进入冲刺备考阶段,一是要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这两天如果有学习状态,可以再翻翻书、看看习题,也可适度放松一下,让大脑处于愉悦、舒适的状态最重要;二是发挥想象,赏“心”悦目。如果对考场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有担心,可以找个相对比较安静放松的时间,在脑海中想象预演高考当天可能发生的情况;三是积极暗示,“心”想事成。可选择一个相对安静、放松的时间,写一写、说一说,或者画一画(当然也可唱一唱)你的十个优点,或者令你感到骄傲的五件小事等,这些能帮助赋能充电,让考生在考试时能量满满。


  “高考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但并不是你们丰富人生唯一的机会;相信自己,去勇敢地乘风破浪,我们都在为你们加油祝福!”臧伟伟寄语考生时说。


  高考前的心理疏导推荐搜索词:

  

  1.高考前的心理疏导的感悟

  

  2.高考前的心理疏导讲座主题

  

  3.高考前的心理疏导话语怎么写

  

本文标题:高考前的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