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才女推荐文章1:文采飞扬的才女们——古代十大女诗人

  文/邓海春


  

  许穆夫人,为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后因嫁给许国许穆公而得名许穆夫人。是我国首位“爱国女诗人”,在少女时就思索着自己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贡献。她所吟赋的《载驰》一诗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与冲破阻挠回国以后的心情,痛斥鼠目寸光的许国庸官俗吏,表达身为女子热爱、拯救祖国的信念。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篇,从时间上来说比屈原的《离骚》还要早三百多年。


  

  

  博学的流亡女诗人蔡文姬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才女,其代表作有著名的《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她的《悲愤诗》用血泪书写自己坎坷一生的经历,也是汉末历史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是我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


  

  

  被誉为宫廷花瓶女诗人左芬乃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子,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左芬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然而事实上说左芬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则更为贴切。左芬的诗仅存《感离诗》与《啄木诗》两首,而《啄木诗》因为描写的啄木鸟是一种很丑陋的益鸟,所以这首诗被认为是左芬寄情所作,被千古流传。


  

  

  历史上最具人文情怀的女诗人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出生名门望族,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长于诗文,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我国古代名媛诗作中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


  

  

  沦落为营妓的女诗人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薛涛的诗清词丽句,具有思想深度,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


  

  

  大胆开放的女诗人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鱼玄机诗作大胆多情,她毫不掩饰强烈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欢喜悲哀、忧郁柔情都会坦荡地跃然纸上。鱼玄机的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拜倒在的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就是那情#欲世界的女皇。


  

  

  掌管宫中诏命的女诗人上官婉儿,她可谓是历史上最有才气的女子,可她的一生却是坎坷传奇,武则天一度要把她立为女皇,尽管上官婉儿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曲意逢迎,其中甘苦恐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旧没有逃脱厄运成为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才情横溢的女诗人李冶,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因此在十一岁时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做道士,后在开元寺为女冠。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所有女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之后几千年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独具政治洞察力的女诗人李清照,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最为出名,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她虽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可她的诗辉宏豪迈。李清照在封建礼教笼罩下却还保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有着非凡的政治洞察力。


  

  

  情致缠绵的红艳诗人朱淑真,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她的诗词主要以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因而被后人称为“红艳诗人”。


  (版权@作家邓海春 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工作联系、约稿:)


  中国古代十大才女推荐文章2:中国古代十大才女

  1.李清照(宋代)


  -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别名幽栖居士,一贞居士。


  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


  -成就: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词国皇后”,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并称为“宋代四大才女”。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其词作语言清丽,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家国兴亡的忧思。


  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轶事:与赵明诚的“赌书泼茶”佳话,晚年再嫁风波中展现刚烈性格。


  -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


  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2.卓文君(西汉)


  -简介:卓文君(约公元前179年—前117年),原名文后,西汉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她出身于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家,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峨)四川历史中著名的四位才貌双绝的女子之一。


  -轶事:当垆卖酒:因司马相如家境贫寒,卓文君提议返回临邛开酒馆。她亲自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则与雇工一起洗涤酒器。卓王孙得知后深感耻辱,最终在亲友劝说下分给卓文君家奴百人、钱百万,助其过上富足生活。


  -成就:以《白头吟》闻名,这首诗表达了卓文君对爱情的忠贞与决绝,语言凄美动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她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佳话,展现了女性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气。其数字诗《怨郎诗》巧妙嵌入数字表达哀怨,展现文学巧思。


  -代表作:有《白头吟》《怨郎诗》


  3.蔡文姬(东汉)


  -简介:蔡文姬(蔡琰的生年一说是174年,一说是177年,但都是猜测,没有史料依据。),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成就:精通文学与音乐,代表作《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反映了战乱中的个人苦难与家国情怀,兼具史诗性与抒情性,被誉为“我国第一首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代表作:《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4.班昭(东汉)


  -简介:班昭(约49年—120年),字惠班,又名姬,史称“班大家”、“曹大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她是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因嫁同郡曹世叔,故后世亦称“曹大家”(“家”通“姑”)。


  -成就: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世界最早的女教育家、女数学家、女天文学家,兼文学家、政治家,在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其兄班固去世时,《汉书》尚未完成,班昭奉汉和帝之命续写《汉书》,完成了《八表》和《天文志》,为中国史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班昭多次被召入宫,担任皇后与嫔妃的教师,传授儒家经典与礼仪知识,深受皇室尊重,被尊称为“大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收徒授业的女教师。当时每逢世界各国进贡珍贵稀奇之物,汉和帝就让班昭作赋纪念,如《大雀赋》等。


  永初四年(110年)十月,班昭为了让女儿们学到姑祖母班婕妤的优秀品德,以班婕妤为典范创作《女诫》, 至永初六年(112年)著成。班昭撰写《女诫》七篇,系统阐述女性“三从四德”的伦理标准,强调“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成为古代女性教育经典。该书虽巩固了班昭“女教圣人”的地位,但现代学者多批判其强化性别桎梏,需结合时代背景辩证看待其文化意义。


  -代表作:《汉书》(《八表》《天文志》)、《女诫》


  5.谢道韫(东晋)


  -简介:谢道韫(约349年—约409年),又作谢道蕴,名韬元,字令姜,东晋时期著名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名门望族,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宰相谢安的侄女,嫁与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为妻。


  -成就:谢道韫因“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名句闻名,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与敏锐的观察力。这一佳句被后世誉为“咏絮之才”,成为女性文学才华的象征。


  -代表作:《登山》(又名《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


  6.薛涛(唐代)


  -简介:薛涛(约768年—832年),字洪度,唐代著名女诗人,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随父迁居成都,终老于成都。


  她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


  薛涛因才华出众,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召入幕府,担任“女校书”,负责文书工作。她出入幕府,历事十一任节度使,深受器重。


  薛涛晚年隐居成都浣花溪,种竹养花,研习诗书,与元稹、白居易等文人唱和,生活清幽。832年,薛涛病逝,终年65岁。


  薛涛擅长书法,其行书“五云体”被誉为“无女子气,笔力峻激”,颇具王羲之之风。她还精通音律,擅长演奏蜀派古琴名曲《蜀国弦》。


  -成就: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一生创作诗歌500余首,现存93首,是唐代女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一位。


  薛涛发明了“薛涛笺”,以芙蓉皮为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桃红色小笺,便于携带,风行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案头品,至今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春望词》《池上双鸟》《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


  7.鱼玄机(唐代)


  -简介:鱼玄机(约844—868),中国唐代诗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


  -成就:晚唐女诗人,诗风大胆奔放,情感真挚,因杀婢女案被处死,生平充满争议。


  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鱼玄机生平不见正史。尽管鱼玄机名传千古,但因其非官宦显要,正史官文终不能留下片纸只字,其生平传记资料散见于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等书。另外《太平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和《全唐诗》等书中还存留有相关的断章短句。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志对鱼玄机之记载资料均甚少,故于其之研究多在其诗。其作品有《鱼玄机集》一卷,诗作现存有五十首之多,《全唐诗》有收录。


  -代表作:《赠邻女》《江陵愁望寄子安》


  8.朱淑真(宋代)


  -简介: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


  -成就:宋代女词人,作品多写爱情与生活,风格婉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悲哀。


  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代表作:有《断肠词》《谒金门·春半》


  9.管道升(元代)


  -简介:管道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吴兴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元代著名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南宋景定三年生。幼习书画,笃信佛法。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赠名山寺。


  嫁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妻,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延祐四年(1317年),封魏国夫人。


  -佳话:《我侬词》赵孟頫欲纳妾时,管道升作《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以俚语化用佛经意象,打动丈夫回心,成为古典爱情诗经典。


  -成就: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妻,擅长书法与绘画,尤以墨竹闻名,艺术成就卓越。


  管道昇所写行楷与赵孟頫颇相似,所书《璇玑图诗》笔法工绝。精于诗。


  尤擅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为其首创。延佑六年(1319年)病逝。存世的《水竹图》等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竹石图》1帧,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代表作:《秋深帖》《墨竹图卷》《水竹图卷》


  10.上官婉儿(唐代)


  -简介: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复姓上官,小字婉儿,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出生于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唐朝大臣上官庭芝之女,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因才貌双全、权倾一时,被誉为“巾帼宰相”。她的一生跨越武周至中宗两朝,在权力中心书写了传奇篇章。


  在武、韦、李三股势力间周旋:依附武后,结交韦后,私通武三思,后又与李隆基联手诛韦后,最终被李隆基以“附逆”罪诛杀。


  司马光斥其“以邪媚事武后”,吕思勉则称其“权变”为自保;现代学者关注她作为“秘书型政治家”的局限性,及其在男性权力网络中的挣扎。


  -成就:唐代女官与诗人,深受武则天赏识,“巾帼宰相”,主持风雅,对唐代诗歌发展有重要贡献。现存诗32首(如《彩书怨》),多写闺怨、宫怨,情感细腻,诗风承六朝之绮丽,开盛唐之清朗。其《游长宁公主流杯池》展现贵族雅集场景。


  《旧唐书》赞其“才人”之智,后世多强调其文学贡献,清代章学诚称其“称量天下”之才。


  -代表作:《彩书怨》


  中国古代的才女们以卓越的才华与坚韧的精神,在文学、艺术、史学等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们的作品与故事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智慧与力量,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文献或历史资料。


  中国古代十大才女推荐文章3:中国古代十大才女中国古代十大才女

  1、词国俊杰——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2、名垂千古——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蔡文姬一生完成了《续汉书》四百卷,填补了《汉书》残缺的空白,她留下了荡气回肠、动人心魄《胡笳十八拍》与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悲愤诗》。


  文姬亦擅长书法,其文笔宋刻《淳化阁帖》有收录。蔡文姬一生,特别是归汉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撰写了《续后汉书》,对祖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3、史笔千秋——班昭


  班昭,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4、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5、璇玑绝唱——苏惠


  苏蕙,始平(今陕西武功县)人,善属文,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


  《璇玑图》为一块八寸见方的手帕。原图以红黄、蓝、白、黑、紫。五色丝线织绣,容纳八百四十一字,分二十九行排列而成。外围与内部井字图案,是红字,四角纵横皆六字黑色。上下两方纵六横十六和左右两方纵十三横六字各为蓝色字。井字中心,上下两方纵四,横五和左右两方纵五横四以及井内中心四角纵横各三为黄色。


  纵横回璇反复逆顺读皆成章句,可组成三、四、五、六、七言诗。每首诗语句节奏明快,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6、雁过留声——薛涛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薛涛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早年丧父,母孀居,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极其窘困,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的诗,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像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7、道观哀艳——鱼玄机


  鱼玄机,晚唐诗人,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城郊。初名鱼幼微,字蕙兰。


  幼薇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被人誉为“诗童”。


  当时正在长安的大诗人温庭筠慕名往访鱼幼薇,并以“江边柳”三字为题,让其即兴赋诗一首。鱼幼薇略作沉思,一会儿,写下一首诗:“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温庭筠对玄机的聪明睿智非常欣赏,从此便常常出入鱼家,悉心教授诗词歌赋,成为这位“诗童”的老师和朋友。


  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8、传世佳情——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大富商卓王孙的女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载有她的事迹。其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9、断肠英女——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10、凤韵高迈——谢道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