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属于哪个省
张掖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1: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张掖,面积是兰州的3倍,拥有最美的自然风光
张掖,这个位于甘肃的一个地级市,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拥有着最美的自然风光的地方,作为甘肃第二大的城市,张掖的面积是兰州的3倍,占地面积有38600 平方公里,人口大概有113万人左右。
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区,这里是我国丝绸之路的重要的商业重镇,拥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称。张掖不仅被称作是塞上江南,还拥有着金色张掖的美称,当地拥有着很多个国家自然文化保护,风光无限美好。
来到张掖最为出名的七彩丹霞风景区,这里曾经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三十三个地方,张掖的地貌形成于一亿多年前,这里的地貌群与梨园河的景观交相呼应,有一种壮美之感。
七彩丹霞景区面积比较大,大约有510平方米,从东部到西部,总体的长度有45公里左右,这里的地形主要以色彩斑斓而著称。丹霞的地貌在全国的很多城市都有,但是张掖的七彩丹霞却多了几分色彩:无论是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这里的色调千变万化,顺山势起伏的连绵不断的山脉,给人一种壮观之感。
张掖七彩丹霞山风景区总体有4个观景台,来到第一个观景台,这里的山体色彩比较淡,总体来说山体的海拔相对矮一点,群山连绵起伏,配上蓝色的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体力足的话可以爬到二号观景台最高点,这里是整个景区里海拔最高的,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景区的全貌,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号观景台的山体颜色比较丰富,远看这里的山体颜色有点像是五花肉一样,这里还有著名的七彩山的景观,这里的阶梯不高,而且台阶都做成了三种颜色交替的彩色,给人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四号观是这里最适合观看日落的地方,来到主观景台,可以看到这个深红色波浪的景象,陡峭的山峰连绵不断,和落日的余晖交融在一起,这种景点实在是太美了。
来到五号观景台,这里的山体颜色给人一种视觉上强烈冲击,站在观景台里面,你会发现好像这里整个人都被色彩包围着,这个地方看日落也是十分漂亮的,值得推荐。
总体来说,七彩丹霞景区还是值得来看看的,这里的门票不贵,75元就能够畅游整个景区,另外,景区的物价消费也不是很高,都是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张掖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2:甘肃省张掖市发生5.0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告
新京讯(记者倪兆中 马骏)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今日(9月16日)20时48分,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纬38.6度,东经100.35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新京记者从张掖市消防和急救中心获悉,截至今日22时10分,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告。
9月16日20时48分,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生5.0级地震。图片:中国地震台网
今日晚间,新京记者从张掖市消防部门了解,地震发生之后,消防部门出动消防官兵赶赴震中救灾,目前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告,具体灾情正在进一步了解中。新京记者拨打张掖市120急救中心电话,接线工作人员表示,暂未接到同地震有关的人员伤亡告。
新京记者从青海省地震局了解到,此次地震震中张掖市甘州区距祁连县城约50公里。据祁连县地震局了解,祁连县城及部分乡镇多数人震感强烈,目前没有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告,其他情况在进一步了解当中。经和甘肃省地震局联系,暂不启动西北联动机制。青海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已做好出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准备出发救援。
新京记者倪兆中 马骏 编辑 白馗 校对 张彦君
张掖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3:张掖与敦煌,谁才是甘肃旅游第一城?数据对比让人难以置信
张掖与敦煌,谁才是甘肃旅游第一城?这两座城市都是人们向往的旅游名城,都位于著名的河西走廊之上,同属古代的河西西郡之一,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哪一座才是甘肃的旅游第一城呢?
张掖古称甘州,是甘肃省“甘”字的由来地,其张掖之名由汉武帝御赐,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的美誉,既有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貌,又有半城芦苇的自然风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下辖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还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的地理奇观。
张掖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最著名的当属有着世界十大奇观之称的七彩丹霞,是张掖唯一的一个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其次还有比肩莫高窟的马蹄寺、世界最大的军马场山丹军马场、有着中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之称的平山湖大峡谷……等多达19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说张掖有着除了大海以外的所有自然景观。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因为特殊原因,全国旅游业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统一取2019年的数据),张掖全年共接待游客4239.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9.06亿元,可以说数据表现十分突出,即便入在全国也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敦煌与张掖一样,同属于河西走廊上的军事重镇和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名城,敦煌之名最早见于张骞给汉开帝的告,《史记.宛列传》中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汉书》中说“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敦煌与张掖同属河西四郡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城市,张掖有塞上江南之称,敦煌也是甘肃四大绿洲之一,历史同样悠久、文化更为厚重,因为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里面的飞天壁画更是闻名天下。
敦煌是一个县级市由同属于河西四郡之一的酒泉代管,所以它的辖区比张掖小一些(张掖辖区3.86万平方公里,敦煌辖区3.12万平方公里),但相差并不大,所以也不算太吃亏,敦煌的著名景点包括世界遗产莫高窟,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鸣沙山月牙泉、还有雅丹魔鬼城、玉门关、阳关、汉长城遗址等。
或许从数量上比,敦煌的旅游景点没张掖多,但从质量上看,敦煌并不比张掖差,甚至更甚于后者,毕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遗产,而张掖却没有(中国丹霞是世界遗产,但其中并不包括张掖的七彩丹霞及冰沟丹霞等),而且玉门关、阳关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不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着多不胜数的名篇佳句。
敦煌的旅游资料极为丰富,但是反应在数据上还是与张掖有一定的差距,2019年,敦煌市旅游接待人数1337.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9.69亿元,接待人数只有张掖的三分之一,旅游收入也只有一半左右,不过考虑到敦煌的常住人口只有张掖的六分之一,加上张掖更靠近中原,区位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渝帆觉得敦煌与张掖的旅游差距并没有数据上显示的那么大,都是人们向往的优秀旅游城市。那么,你觉得哪一座城市才是甘肃旅游第一城呢?张掖?敦煌?还是兰州呢?
张掖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4:甘肃省张掖市:陇原乡村“领跑者”
:【农民日】
提前两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2019年以来,连续3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年度乡村振兴考核中位列全省市州第一,并被确定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市……过去3年来,享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盛誉的甘肃省张掖市,创造并延续着陇原乡村“领跑者”的辉煌和传奇。人们好奇的是,在这块戈壁绿洲之上,殊荣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秘诀”?
党建领航,
“红色引擎”增强乡村发展源动力
“以前,我们这4个村发展产业各自为阵。现在,我们有了产业党建联合体党委,组织共建,产业共育,涉及产业的事情由联合党委组织集体商议、统一协调规划、统一安排。”近两年来,发生在临泽县板桥镇的这一变化,让当地的葡萄产业发展有了新气象。
板桥镇土桥村村委会主任李兴宇说,为解决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镇党委牵头组织葡萄种植面积较大的红沟、土桥、友好、古城4个村成立了葡萄产业党建联合体党委,把党组织建在了产业链上,充分整合国有公司、私营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等产业链上各类主体和资源要素,规划建设5000亩产业园区,推动葡萄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了“党建提升、企业发展、产业壮大、集体增收、农户致富”的多方共赢局面。
板桥镇的探索并非个例。近年来,张掖各地积极强化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领头雁”“推进器”“主心骨”作用,有效增强了乡村锐意进取、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甘州区按照“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的思路,创新组织设置,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针对各村发展不平衡、班子建设有差距的现状,甘州区选择产业带动能力强、经济发展效果好、领导班子威信高的17个中心村,成立中心村党委,跨村横向设置产业党支部、党小组;依托特色产业带布局,打造跨乡镇、跨行业组建的片区党委3个,带动联建村产业链、人才链、文化链、生态链和组织链耦合运转;针对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示范项目建设融资难、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等瓶颈,该区通过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同体,推动新河田园综合体等30多个示范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坚持狠抓基层党建,实施‘四化四提’强基固本行动。坚持‘五个基本’一起抓,深化星级标准化支部创建,以标准化提升组织力,积极拓展‘党建+产业’‘党建+业务’‘党建+经营’模式,规范‘片区党委+龙头企业+合作社’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张掖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张掖持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部门工作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领导体制,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了“市级主导、县区主责、乡镇主抓、村社主干、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产业为“王”
“农头食尾、接二连三”筑牢振兴根基
地处河西走廊腹地的张掖,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区和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油料和牛羊生产基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2018年以来,张掖在全省率先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了为期3年的‘两带四区四线’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张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梁顺海说,张掖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农头食尾、接二连三”方向,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全力打造黑河沿岸优势农业、沿山冷凉特色农业、戈壁荒滩设施农业3大板块,建设现代种业、奶牛肉牛、绿色蔬菜、专用马铃薯、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6大产业功能区,构建玉米制种、奶牛肉牛、绿色蔬菜、戈壁农业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持续巩固提升张掖作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子”“菜篮子”“肉架子”“奶袋子”的地位。
在民乐县,南古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推进“小块并大块、一村一块田、一企一基地”,通过基地联创有效推动了产业的提档升级。南古镇党委书记刘会霞说,镇党委按照“强基础、扩总量、建基地、延链条”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先流转、后整治”模式,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万亩,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高标准建设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并配套建设恒温库、气调库、山体窖、专业市场等设施,为马铃薯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正在张掖遍地开花。张掖坚持拓展强化农业园区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功能布局、延伸壮大产业链条,提升6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和6个省级现代产业园规模、质量、效益,以引领带动全市农业提质增效。该市还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业与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巩固提升“两带四区四线”示范带和休闲农园、农家乐、民宿等建设运营水平,通过“串点成线”“连线带面”,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精品乡村旅游点、旅游线。
在甘州区党寨镇,陈寨休闲农庄引得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光顾。“除了草莓和桑葚,我们尝试种植的火龙果今年也可以供游客采摘了,从5月开始一直能持续到年底。”村民邵爱红说,这两年,她和丈夫发展观光采摘农业,除了让游客进大棚体会采摘乐趣外,还提供线上订购、线下零售及配送服务,生意特别红火,单棚年收入预计在6万元左右。
“目前,村里有128户群众参与发展观光采摘农业,采摘服务一年四季不断档。除了果蔬采摘园,我们还建起了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连体钢架大棚、高标准育苗中心、恒温保鲜库、果蔬包装厂和蔬菜交易市场等设施。”陈寨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志波说,村里采取村党支部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农户集资入股的方式,走上了科学育苗、绿色定植、分拣包装、冷链物流、订单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子。
狠抓示范,
乡村建设从“点上出彩”转向“全面开花”
一座座明清风格的徽派宅院,房前屋后绿树、碧水环绕,这是记者走进临泽县平川镇黄家堡村“筑梦新居”高质量住房示范小区时看到的一幕:前有水系、中有民宅、后有花园,俨然一幅江南乡村的美景。
“以前我住的房子又老又旧,都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让我住进了这样漂亮的房子。”今年6月入住新居的黄家堡村九社村民陈军说。按照县里出台的高质量住房贷款政策,他申请了15万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建设新居,贷款期限为15年,每年只需还1万元本金即可。“现在的宅院不仅周边环境好,而且交通非常方便。宅院专门设计了前院、后院,非常符合我们农民的生活习惯,下水直通污水处理厂。政府正在帮我们建养殖小区,很快就可以把羊放进去养……”
平川镇党委副书记梁兴江介绍,平川镇结合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围绕全镇“一廊两翼五园多点”乡村振兴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筑梦新居”高质量示范小区,着力打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平川美居”。下一步,平川镇将重点以黄家堡村、四坝村两个中心村为翅翼,着力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引导农民向集镇或中心村聚居,构建“规划科学、宜居宜业、设计超前、独具特色”的乡村建设发展格局。
记者在张掖农村采访时看到,在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的带动下,更多的村庄正在像黄家堡一样焕发出新的活力。
高台县针对全县农村房屋破败、废弃闲置房屋较多等直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问题,全力开展村居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为破解农房改造提升“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该县探索开展“三联四保”融资模式,将全县19座水库的水费收费权作为抵押,向国开行甘肃分行、甘肃省农商银行高台支行申请“乡村振兴农村房屋改造项目”中长期贷款,由县农投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统贷统还,政府全额贴息,农户逐年偿还本金。2019-2021年,高台县累计发放贷款3.23亿元,完成了全县46%的农房改造任务,为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甘州区大满镇正根据自身区域风貌景观实际,高标准打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新型集镇。大满镇副镇长丁建成介绍,项目将依托红西路军中共甘州中心县委旧址,开展红色研学旅游,建设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重要节点。项目的建成将使大满集镇综合承载力和整体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为甘州南部片区农村群众提供一流的商贸物流服务,直接带动280余户集镇商户、6个村1500余户群众,通过发展三产服务、商贸物流、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产业增收致富,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融合。
“我们持续推动25个示范乡镇、287个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规划引领乡村建设发展方向,确保乡村建设向群众期望的方向发展,今年将实现全市发展类村庄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覆盖。”梁顺海说,张掖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高质量“清洁村庄”建设为载体和抓手,着力解决农村“散、乱、差”等突出问题,有效改善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乡村风貌进一步提升,乡村建设实现从“点上出彩”转向“全面开花”。
:农民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监制:王岩 编辑:倪杨金子
本文来自【农民日】,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张掖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5:旅行去过甘肃张掖市后,谈谈我对张掖的几点旅行印象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咽喉地带,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河西四郡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是著名的国际贸易大都市。张掖又名甘州,甘肃省名的甘字就取自甘州,由此可见张掖在甘肃历史上的重要性。张掖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富庶,在甘肃省内有“金张掖”之美称,“不忘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是最具代表性描写张掖的诗句。出于对河西走廊的喜欢,我旅行去过几次张掖,对张掖相对来说很熟悉,下面我来谈谈对张掖的几点旅行印象。
康乐草原
旅行印象一、旅游资源丰富
张掖地形地貌丰富,平原、森林、草原、雪山、戈壁、沙漠兼具,4A级景区数量在西北地级市里面仅次于西安。旅游资源丰富的张掖,有不少在国内比较独特的旅游资源,有西夏皇家寺院——张掖大佛寺,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山丹军马场,世界上最早的世博会举办地——焉支山,世界十大自然奇观——张掖七彩丹霞,还有险峻堪比山西大同悬空寺的马蹄寺石窟。
旅行印象二、房价便宜
第一次去张掖,和当地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聊天,聊到张掖的房价,司机师傅说张掖新建的楼盘还有一平方2000多块钱的房子。我听后简直不敢相信,张掖的房价这么便宜吗,要知道我们县城的房价每平方都6000块钱了。后来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张掖的房价,均价才3600多一平方,是甘肃房价最低的城市,没有之一,属实有点羡慕张掖的房价了,若国内的城市房价都如张掖这般低,我想国人的幸福指数将会大幅度提高。
旅行印象三、美食不少,物价不高
张掖不是一座美食城市,但这里也藏着不少美食,地方特色明显,张掖最具代表性的六大美食分别是:牛肉小饭、搓鱼子、臊面、炒炮、卷子鸡和炒拨拉。张掖相对来说物价不高,一碗牛肉小饭、臊面8块钱,我在张掖吃炒面一碗面一碟菜才13块钱,关键是份量很足。
旅行印象四、城市环境很好
相信每一个来过张掖的游客,都会对这座位于河西走廊的小城城市环境赞叹不已,环境优美,绿化良好,生活安逸。张掖市高楼不多,看起来没有大都市的风范,但却有着小城市的精致。国内第二大内流河——黑河流经张掖,给张掖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使之成为河西走廊少有的水乡泽国,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芦水湾生态旅游景区是张掖的城市之肺,风景之美环境之好会改变外地游客对西北城市的认知。
旅行印象五、七彩丹霞很壮观艳丽
七彩丹霞景区是张掖唯一一家国家级5A景区,也是甘肃最热门的旅游景区之一,且风景不受季节限制。对于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游客褒贬不一,有的游客赶上不好的天气,觉得颜色暗淡无光宣传照片过于夸张,对景区很失望。我是雪后去的七彩丹霞景区,有雪水的渗入,景区重点观赏区域的颜色很是艳丽,无比壮观,给人的视觉感很强烈,是我旅行去过给我印象最好的国内景区之一。
旅行印象六、张掖大佛寺值得一去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内的古迹不少,而大佛寺是其中的代表。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时期,是西夏国的皇家寺院,寺内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张掖大佛寺还和两位皇帝有关,传说元世祖忽必烈出生于该寺,南宋末帝曾在此出家,两位皇帝的传说为张掖大佛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其更有历史性。
旅行印象七、平山湖大峡谷景区峡谷幽深,可玩性很强
来张掖旅游,平山湖大峡谷一定不要错过,这是一处国内罕见的离张掖市区很近的峡谷景观。平山湖大峡谷以红色的砂砾岩为主,峡谷幽深,各种峰林奇形怪状,让人直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神奇造化,平山湖大峡谷峡谷风光之美之野性可媲美美国克罗拉多大峡谷,是探险游的绝佳之地。
上面是我对张掖的几点旅行印象,对于张掖,大家有哪些旅行印象呢?
张掖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搜索词:
1.张掖市属于哪个省甘州区
2.张掖市属于哪一个省
3.张掖是哪个市
本文标题:张掖市属于哪个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