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属于东北吗
哈尔滨属于东北吗推荐文章1: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为什么是哈尔滨?
前段时间中央做出批示,明确哈尔滨的城市定位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引起网友热烈讨论,中央这是下定决心发展哈尔滨了吗?
哈尔滨虽然是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但位置太过偏僻,对于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偏弱;气候相对于大连、沈阳等东北城市也相对寒冷。那么中央为什么会选中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呢?
图片摘自网络
哈尔滨独特优势
中央选择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基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战略价值以及国家整体发展布局的综合考量。尽管哈尔滨在地理位置上相对偏北,气候寒冷,但其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原因:
一、区位优势
哈尔滨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依托“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哈尔滨正加快成为东北亚物流与贸易的核心节点。其临空经济区与哈尔滨自贸区协同发展,将深度推进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深度合作。
图片摘自网络
在国内方面,根据《哈尔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哈尔滨将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通过强化与长春、沈阳等城市的联动,形成哈长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辐射带动黑龙江全域振兴。
二、产业转型升级
哈尔滨作为我国重工业发源地之一,到目前依旧是东北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北科创、南制造”的产业布局,哈尔滨未来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这几年哈尔滨冰雪节的爆火,哈尔滨拿到了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举办权。通过亚冬会等国际赛事,哈尔滨将提升城市品牌,推动“冰雪+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冰雪主题文旅项目将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图片摘自网络
三、人才储存与科技创新
哈尔滨正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依托哈工大等高校的科研资源,聚焦深空探测、新材料等前沿领域。2025年“科学筑梦导师行”等活动将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而省重点高中的“创新人才计划”则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人才。
图片摘自网络
结语
中央对哈尔滨的定位不仅仅是东北振兴的抓手,更是国家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通过亚冬会、国土空间规划、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多重赋能,哈尔滨有望突破地理与气候限制,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枢纽。
哈尔滨属于东北吗推荐文章2:东北虎也扛不住了!冷过南极的哈尔滨到底有多冷?
12月16日,有网友好奇搜了一下哈尔滨与南、北极的温度。瞬间冷出屏幕外!
网友调侃:
##_FORMAT_GT_##北极熊:去哈尔滨过冬啦!
##_FORMAT_GT_##北极:我把北极称号给你吧!
##_FORMAT_GT_##南极科考人员是不是优先考虑哈尔滨人啊。
##_FORMAT_GT_##众所周知,南北极主要生存三种动物:北极熊、企鹅和哈尔滨人。
有网友说,图中的“北极”,其实是美国的“北极村”。另外,南极目前正值“盛夏”,输给哈尔滨是“事出有因”。
话虽如此,但比冷,哈尔滨没有在怕的!
在哈尔滨,有人跑着跑着就变成了圣诞老人
哈尔滨男子因为白天要上班,所以早上凌晨3点就开始跑步,最近天气冷,跑一段之后眉毛挂霜变“鳌拜”。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零下25°C!
近日,强冷空气来袭,哈尔滨东北虎林园里东北虎扎堆取暖。穿真皮毛也怕冷呀!
园方称,东北虎作为独行动物,如此大规模聚集十分罕见,也只有冬天才能看到。
网友:最终还是向生活低下了头!
丢不丢鹅?企鹅冻得直哆嗦
冷空气来袭,哈尔滨的气温骤降到了零下30多度,当地极地馆的企鹅常年生活在0°C的室内,跑到了室外后,竟然被冻得瑟瑟发抖,只得用玩滑滑梯的方式取暖。
企鹅:人类大骗子,快点放我回0°C的南极……
哈尔滨街头的雕塑:大鼻涕都冻出来了!
东北开车不容易啊,上班还得带把锤子凿冰!
泼水成冰算什么,我们哈尔滨破水能成云!
知道哈尔滨有多冷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鬼都冻住了。
其实,冬天的东北大地,是各有各的冷……
真冻鸭!大连鸭子被冻在冰面上 满脸不知所措
12月16日,大连白云雁水公园的鸭子被冻在冰面上,最终被消防员救出。
嘎嘣脆!电动车被冻出脆皮座椅
黑龙江牡丹江的一辆电动车,用手指一戳座椅,冰层咔咔碎裂。是正宗东北脆皮座椅!
零下44度极寒!现实版“雪国列车”
12月14日,海拉尔开往满归的列车上,由于气温低,车门被冰霜覆盖,车厢连接处上演现实版“雪国列车”。受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多地出现今冬最低气温,满归、根河、图里河等地出现极寒天气,温度降至零下44.2℃。
在东北过冬的猫有多难?无处安放的jiojio告诉你一切。
张韶涵在-20℃的吉林演出 穿貂秒变“座山雕”
15日晚,张韶涵在户外-20℃的吉林长春登台演出,身穿一件超厚重的白毛大貂,尽管腰部有腰带点缀,但是仍然不见腰身!
别说像不像企鹅啥的,女明星也怕冷啊。
车轱辘都给冻上了,莫名的想笑。
东北的冬天网购有多坎坷?
冰冻火龙果
网购橙子变“冰台球”
打开快递,美式咖啡直接变“冰”美式。
面膜邮到哈尔滨时冻成了冰沙
在万物皆可速冻的东北,没有什么是冻不住的,如果有,那就多冻一会!
篮筐
男生不听劝阻投篮结果球被冻住,明年春天再来取!
速冻矿泉水
冻冻鞋
阳台上摔碎的生鸡蛋,剥了皮,长这样了。
速冻奶茶
冷冻卫衣
东北特产:速冻汽车钢化玻璃膜
南方的冬天是冷 东北的冬天是冻!
被寒风吹得人魂分离的东北人说,南方的冬天叫冷,北方的冬天是冻!网友热议:
##_FORMAT_GT_##我搜了一下冰淇淋的温度 哈哈哈哈哈哈我寻思着在哈尔滨吃冰淇淋会不会觉得暖和一点。
##_FORMAT_GT_##这刚到哪啊,还没到三九呢,南极人大惊小怪。
##_FORMAT_GT_##当年在哈尔滨,广播里面的天气预都只说明天温度15-25度,不屑说零下。
##_FORMAT_GT_##在哈尔滨的河里冬泳,会不会感觉在泡温泉?
##_FORMAT_GT_##被带冰凌子的风疯狂抽脸就知道我大黑龙江魔法伤害也不低。
冷是真冷,美也是真美。
再冷也抵挡不住想看美景的心啊!
凛冬已至,约上心爱的人,
去东北看一场大雪纷扬吧!
(大众网·海新闻编辑 张玉清 综合自人民网、央视、新浪微博、沸点视频等)
哈尔滨属于东北吗推荐文章3:“冰城”哈尔滨:一座被严重低估的国际范城市
众所周知,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但在严格意义上来讲称之为省会城市的只有23个。
在这23个城市当中,哈尔滨无疑是最特别的一个,不仅仅是因为它处于我国的东北边陲,对国防安全至关重要,还因为它独特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给它带来了无穷的发展原动力。
然而却有很多人对它存在着误解,每每讲到黑龙江,讲到哈尔滨,脑海最先出现的关联词就是落后和寒冷,其实这和哈尔滨的真实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大家眼里的“冰城”不是它的全部,它的发展动力十足,它的国际吸引力也很大,仔细了解后就会发现,哈尔滨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国际范城市。
时尚旅游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地处东北平原,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因为其寒冷的天气因素和每年举行的盛大冰雪节,又有“冰城”的美誉。
很多南方游客和国际友人都会在年的元旦左右到哈尔滨旅游,就是为了一睹名扬海外的冰雪世界盛景。
有数据曾经统计,仅在2018年,哈尔滨接待来哈游客总量就有8567.63万人次之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1%,其总收入更是达到了1376.18亿,在全国范围的旅游业比拼里,也能够位居前列。
而在冰雪旅游方面,哈尔滨则是无人能敌,在2018到2019中国冰雪节中,中国游客人数达2.24亿人次,其中作为人气最高的哈尔滨吸引游客数量最多,创收最高,作为全国魁首遥遥领先其他城市。
正是因为这样庞大的旅游人群让哈尔滨的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仅哈尔滨机场的年吞吐量就可以达到2000万以上,连续三年居于东北四大机场的首位,比沈阳的桃仙国际机场的客流量还要大,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而这也只是哈尔滨旅游交通业的冰山一角,因为旅游除了游玩景点和坐车出行之外,还有住宿和餐饮也同样地重要。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城市,哈尔滨的饮食文化也充满了浓浓的东北风情。来到哈尔滨一定要吃的就是哈尔滨红肠,这个在全国各地都有售卖的肉类食品,只有在哈尔滨吃才最地道正宗。
还有让东北人最欲罢不能的锅包肉,一口下去外脆里嫩,酸甜的酱汁包裹下是浓浓的肉香,这也是往来游客必然会点的一道菜。此外如同杀猪菜,乱炖,冰棍和红彤彤的糖葫芦等等,也都是游客的首选。
在2020年美团出具的《十一消费告》中显示,哈尔滨强势杀入被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垄断的餐饮巨头之中,成功晋身为“到店餐饮交易额环比增幅”十强城市。而这只是哈尔滨旅游旺季的开端,还没到达鼎盛,就有了如此的成绩,由此可见哈尔滨餐饮业的兴盛。
吃好玩好更要住好,只有住得好,才有精力吃喝玩乐。哈尔滨在住的方面也将东北元素很好地融入进去,很多的农家乐小院都将玉米辣椒大蒜等天然时蔬悬挂房前屋后,给人一种丰收胜利的喜悦,还有东北的火炕,大花被等传统农家的必备物件,也是住宿当中的亮点。
哈尔滨农家乐等休闲农业的地位更是因此而飙升,年游客可达8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5亿。还有数万人以此谋生,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细数哈尔滨旅游业的好,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因为它不仅带动了哈尔滨,甚至是整个黑龙江东北三省的旅游客运发展,还将东北的民俗文化传往全国,全世界各地。
让大家知道,在寒冷的中国东北有一座如此美丽圣洁的城市,有一群如此勤劳朴实的人们,这是任何经济效益都无法衡量的。哈尔滨用实际告诉全国全世界,东北不土也不穷,大棉袄二棉裤也可以穿出国际风情。
支柱龙头
其实哈尔滨的活力不止于此,旅游运输业虽然兴旺,但只是它的第三产业,哈尔滨的龙头支柱还另有其主。
“护彤,哈药六厂生产”;“哈药集团,品牌遍中国”……相信大家对这些广告语都不陌生,在电视剧播出的间隙,在新闻联播开始的前端,总能听到有关“哈药”的广告语。
那么大家知道“哈药”为什么叫“哈药”吗?没错就是因为其工厂所在地在黑龙江的哈尔滨,所谓的“哈药”就是“哈尔滨制药”的意思。
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医药集团,“哈药”是哈尔滨市医药界绝对的龙头老大,仅2019年的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过百亿,提供就业职位近两万个,不仅为中国医药界的发展注入了原动力,还解决了哈尔滨当地人的就业问题,可谓是福泽一方。
哈尔滨政府也因为哈药集团的蓬勃发展而看到了医药企业的远大前景,积极鼓励医药业发展。哈尔滨华雨制药,张家口长城制药,哈尔滨百达制药,哈尔滨长富制药……一系列的药企如雨后春笋接连脱颖而出,构成了哈尔滨药业的繁荣景象。
哈尔滨的呼兰区更是因此被视作“北方药谷核心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和省级实验室8个;自主研发出来的知识产权品种50个,高新技术产品87个,国家和地方知名医药品牌32个。
在2016年的时候,就已经创造出销售收入180亿元的繁荣景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值还在不断增加。赞哈尔滨一句“中国医药新星”一点也不为过。
除了药业的盛景之外,哈尔滨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它的工业发展也在近几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其中“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厂”就被誉为哈尔滨前进的三大原动力。
即使是在备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哈尔滨的工业依旧克服困难,迎头赶上,全市投资的过亿元工业项目达185个,比同期的规模增长2.7%。
而且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跟上时代的步伐,哈尔滨的工业发展不只着眼于传统项目,还在新能源,生物质能等领域进行了投资创新。例如哈尔滨的鸿展生物,就启动了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的特大项目,总投资共10.6亿元,预计建成后的年产值可达20-25亿元,对于项目当地的交通,零售和社会就业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2021“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哈尔滨市还确立了“4+4”的现代化工业导向,力求在3年内推进1000个工业和数字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这无论是有着工业发展基础的东北地区,还是力求产业革新的转型的全国,都是一个宏伟而有吸引力的蓝图,如果一旦达成,不仅对哈尔滨,整个黑龙江和东北地区的发展都能更上一个台阶,给我们建党百年庆典献上一份最别致又最实在的礼物。
有着如此鲜活产业链条的哈尔滨也许在现在还不算特别瞩目,但是只要假以时日,好好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产业小霸王”也不是可能。
东北亚中心城市
领略完哈尔滨的内部核心结构,就不得不提起它最重要的身份——“东北门户”。东北亚最有影响力的省会城市。
因为大家都知道,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与战斗民族俄罗斯紧密相连。由于地域上的关系,在黑龙江有着很多“白皮肤,高鼻梁”的俄罗斯人,他们将富有异域色彩的俄罗斯文化传到这片广袤的土地,而作为它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十分深远。
在哈尔滨的松北区的太阳岛风景区内就有一座以俄式风情为主题的“俄罗斯风情小镇”,这里很多会讲中文的俄罗斯人,穿越百年时光,为大家讲解“冰雪奇缘与俄式浪漫”的奇异碰撞,在这里不仅可以拍照留念还能够欣赏到地道的俄罗斯歌舞,和美丽的白人姑娘一起度过浪漫的午后时光。
还有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索菲亚大教堂”,曾经是整个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在很多历史剧谍战剧中,它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向大家诉说着过往的繁华熙攘。
这样丰富又充满俄式情调的美丽景色,除了俄罗斯本土,也只有在黑龙江,在哈尔滨可以看到,因此哈尔滨除了“冰城”的美誉,还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名头,如果说这还不算是国际范儿,恐怕也有哪个城市可以称得上。
当然作为我国的“东北门户”,光有令人向往的风景是远远不够的,厚重的革命历史底蕴和军事运输上的重要位置才是它得名的关键。
著名的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他的《饿乡纪程》中曾经有这样的描述:“在哈尔滨闻到了共产党的味道”。
正如瞿秋白先生所述,中国最初萌发的共产主义思想,就曾沿着中东铁路一路自俄罗斯南下,传播到了哈尔滨,传播到了中国的各个城市农村,让这座饱受战火摧残的城市,建立了东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
而在建国之后,国家对于这个和“苏联老大哥”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也尤为重视,在这里不仅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军区作为国防储备力量,还有多个军事管理区和军事化管理学校,在军事人才培养和建设上也起着突出作用。
此外,哈尔滨地处东北亚的中心位置,在国际航运方面的优势也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它所构建的“6+12”航空圈(6小时覆盖日韩、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12小时覆盖南亚、北美、东欧、中东等地)更是意义重大。
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中国往来这些城市的时间,如果在战时则可以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战略物资输送,保障后方的资源运行。
中俄之间构建的陆路通道,还可以实现8小时互通,将中国的货物运往中俄边境的贸易口岸,对于出口一些存储困难,造价成本高的物品十分便捷。
可以说哈尔滨的各种基础建造和保障工程将东北亚中心城市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不负它“欧亚大陆明珠”的称号。哈尔滨的繁荣兴盛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军事战略建设和民族文化输出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多了一份自内而外的底气。
哈尔滨,作为全国温度最低,地理位置最靠北地省会城市,“寒冷热情”是它的标签,“时尚国际”也符合它的特点,怎样去定义它,怎样去评价它,就看你打开它的方式和对它的了解程度。
它有令人迷醉的异域风情,也有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你可以看到穿着时装逛街的靓丽女孩,也能看着裹着厚重冬衣在市场下卖菜的乡野大叔。
它能生产出解决病痛的医药制剂,也能建造起翱翔蓝天沟通异国的航天飞机;在这里,你能够找到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足迹,也能够品尝到属于今日的胜利果实。
一人千面,一城千面,或许比起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它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很微茫,但它的特点很多,优势也很多,只要你细心发现,耐心寻找,就会了解“冰城”的好,“冰城”的妙。
一座城市是否可以迸发鲜活生命力,是否具有令人折服的国际风范,凭借的不只是一座座拔地而起高楼大厦,穿梭于城市中心的高端白领,还有它独特的包容性和潜在的创新力,而这,恰恰是哈尔滨,这座东北城市最不缺少的。
路还很长,时间也不算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这座百年名城必然可以焕发更多的活力,作出更大的贡献,让它的名头更响,发展更繁荣。终有一天,大家会在提到哈尔滨的时候竖起大拇指,赞它一句:国际大都市!
哈尔滨属于东北吗推荐文章4:“东北的东北”,你了解多少?一起走进这个宝藏省份
:央视网
介绍黑龙江省,用丰富两个字最贴切
这里既有雪国气质,也有绿色宝藏
还有享誉中外的冰雪大世界
这里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也是中国的“粮仓”
粮食年产量可以让一亿人吃一整年
这里拥有27个国家一类口岸
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窗口
还是冰雪运动的“冠军摇篮”
这里野生动物众多
有4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的“丰富”远不止于此
一起走进这个宝藏省份
“东北的东北”,你了解多少?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金鸡之冠”,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也是全国平均气温最低的省份,冬季长达200多天。
位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市气温还曾达到零下53℃,中国“北极”——北极村就在这里↓
黑龙江也有祖国大陆最东端——抚远市,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第一缕阳光↓
全国每9碗饭
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地上沃野千里,地下黄金万两”是对这里最生动的描写。黑龙江省现有耕地2.5749亿亩,占全国1/9,位居全国之首。
△三江平原农田
黑龙江农业有很多“中国第一”:耕地面积第一、商品粮输出全国第一、甜菜产量全国第一……
由于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肥沃的黑土让这里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华大粮仓”。
△旋耕过后黑土地泛油光,东北俗语“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曾经无边的荒原,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建设,完成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巨变。
△黑龙江的稻米口感绝佳、味道香甜,商品率高达75%,甚至赛过江南的鱼米之乡。
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1552.6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黑龙江大米以五常最出名,但其实黑龙江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当家大米,各个出挑。
眼下的北大荒万顷良田丰收在望,千里沃野上绘出一幅幅金色画卷。为了让 “中国粮食”压满仓、“中国饭碗”端得稳,黑龙江人为秋收做足了准备。
△8月27日,黑龙江佳木斯,北大荒喜开“金秋第一镰”。
中国大国重器
“龙江造”占一半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的省份,制造业规模大、门类齐全。
目前,黑龙江省能生产40个大类、162个中类、364个小类的上千种工业产品,拥有中国一重、哈电集团等一大批“大国重器”企业。
位于金沙江下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就安装了16台来自哈电集团的100万千瓦电机,如今国内的各大水电站发电设备,几乎都出自哈电之手。
△2021年6月28日,哈电集团自主设计制造的白鹤滩首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右岸14号机组)实现满负荷发电。
此外,这片黑土地还诞生了很多第一:第一架直升机、第一大油田、第一大国有林区、第一家啤酒厂……
作为问天舱机械臂的技术研发团队,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人员实现了包括空间机械臂核心算法在内的“关键一跃”。搬运各类航天“快递”,助力航天员出舱……如今,问天舱机械臂已成为中国空间站的“左膀右臂”。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研发了487项首台(套)产品,在动力装备、核电装备、重型高档数控机床、高速重载铁路货车等领域,一批龙江创造的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奋斗者”号潜水器、C919大飞机、国产航母等一批“国之重器”都有龙江制造的贡献。
黑龙江的每座城市,杠杠滴!
01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与交融,让“洋气”的哈尔滨散发出东北大地上独特的气质。
△索菲亚教堂是一座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现为哈尔滨建筑博物馆所在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创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诞生了中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发射了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在“神舟”飞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天宫”巡游、北斗定位、“天眼”开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70年前,船舶水动力学科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诞生,成为我国最早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学术阵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