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功功法大全
中国气功功法大全推荐文章1:长劲力只需十个动作,人人可练
此套易筋经是专习拳力的一套秘传功法,功简而效宏,习之增力不增肉,久练可使拳力强劲,令人惊叹。
一、开功预式
平心静息,排除一切杂念,用鼻进行均匀细长的调息约1分钟。
二、提肘攥拳
拳掌互变为1次,默数49次。之后,放下双手,进入下一势的练习。
三、下垂攥拳
一伸一握为一次,练49次后,进入下一势的练习。
四、前伸攥拳
一伸一握为一次,共49次后,进入下一势的练习。
五、伸举攥拳
一伸一握为一次,共49次后,进入下一势的练习。
六、屈举攥拳
一伸一握为一次,共49次后,进入下一势的练习。
七、横臂攥拳
一伸一握为一次,共49次后,进入下一势的练习。
八、贴腰攥拳
一伸一握为一次,共49次后,进入下一势的练习。
九、抱腹攥拳
一伸一握为一次,共作49次后,进入下一势的练习。
十、功法收势
用鼻均匀、细长地吸气,待气吸满后,两掌沿胸前下压,配合吞咽,将气贯入丹田,两手移压至髂骨下止。
然后,收掌贴按于丹田处,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鼻调息,逆腹式呼吸36息后,叩齿36次,然后用舌于口腔内搅动,使津液满口后,分作3次吞下。
再以两掌揉动丹田,顺逆各81圈。
最后散步,舒活气血,多走尤佳。(本文完)
中国气功功法大全推荐文章2:气功少林太和气功禅坐十八法,久练可健壮体质、抗疫益寿
少林太和气功,是唐末宋初的福湖禅师所创。他于公元898年皈依少林寺为僧,拜慧觉为师,师赐法名福湖。那里他年近三十,已有一定的武功。因打抱不平,击毙知县之子,怕吃官司,隐居于少林寺,出家为僧。
他入寺后参禅习武,擅长气功,如软玄功、须弥功和打擂术等。又善练各种兵器、暗器,拳械兵戈,样样俱精。他还精修中医,善用阴阳五行,结合人体脏腑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等互理关系创出了太和气功。该功法共分四段,即仰卧十八法、禅坐十八法、高禅坐十八法、站转禅功十九法,共有七十三法,久练可健壮体质,抗疫益寿。
盘膝静坐安心神,心主命关神主魂。
掺合五行静中动,锐气若发力亦雄。
四肢牵动百骸节,五脏六腑均益功。
身躯体复祛百疾,非禅百动妙无穷。
全段练法(1)大鹏展翅法
两腿盘膝坐于板床上或地板上,左脚压右,或右脚压左均可,或双盘更好,或自由盘坐也将就。两臂自然由两侧提起,两掌高与肩平,掌心相对,掌指向上,目视前方。(意注百会)
(2)右大鹏展翅势
右掌展于头上右侧,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左掌展于左侧下方,掌心向前,掌指向外。(意注右手劳宫穴),目视前方。
(3)左大鹏展翅势
左掌慢慢向上展开,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右掌慢慢落下展于右下侧,掌心向前,掌指向外。(意注左手劳宫穴),目视前方。
(4)三花聚顶势
右掌在右下侧渐渐向上举起,与左掌共同在头上方合掌,两掌心相对,掌指向上,目视前方。(意注上星穴)
(5)罗汉开门势
两掌由上向两侧下方缓缓降落,再向内上环弧,然后两手由内向外缓缓分开,使两臂平展,两掌心向前,掌指向外,目视前方。(意注膻中穴)
(6)五气朝阳法
两掌由前胸两侧向前、向上往上环弧,屈肘变拳,护于两耳外侧,拳眼向下,目视前方。(意注印堂穴)
(7)撩袍端带势
两拳由两侧缓缓向外下方降落,再屈肘向内按两膝之上,拳心向后,目视前方。(意注神厥穴)
(8)弥勒揉腹法
两拳由两侧向内环弧,屈肘降落于上腹部前正中,拳心向内,目上视前方。(意注中脘穴)
(9)青龙抖角法
两拳变掌,由身前向上、向外划弧,然后慢慢向上伸掌,上穿于头两侧上方,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目视前方。(意注眉心穴)
(10)石沉大海势
两掌由两侧上方慢慢下落,两掌屈肘按于两膝盖内侧,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内前下方,同时轻轻吐气,目视前方。(意注曲骨穴)
(11)左天地混合法
两掌变拳,右拳向外上环弧,再向内下屈肘落于右腹前下侧,拳心向内,拳眼斜向上,左掌向外上举起变拳,架于头上左侧,拳心斜向前,拳眼向右,目视前方。(意注左手合谷穴)
(12)右天地混合法
左拳慢慢向下落,屈肘护于小腹左侧,拳心向里,拳眼向上;右拳在右侧慢慢向上举起,架于头上右侧,拳心斜向前,拳眼向左,目视前方。(意注右手合谷穴)
(13)大仙左甩袖法
右拳慢慢向右下落,屈肘向左冲出,左拳向左侧缓缓甩摆,高与肩平,拳心向前,目视前方。(意注左臂曲泽穴)
(14)大仙右甩袖法
同时左拳由左向右侧屈肘甩摆,护于右腋下,拳心向里,右拳由左向右侧甩击,高与肩平,拳心向前,目视前方。(意注右臂曲泽穴)
(15)大仙右斜臂法
右拳下落,与左拳环弧交会于胸前然后向两侧斜展,右拳稍高于肩,左拳稍低于肩,两拳心向前,目视前方。(意注右手合谷穴)。
(16)大仙左斜臂法
两拳由外向内环弧交会,然后再向侧斜展,左拳稍高于肩,右拳稍低于肩。(意注左手合谷穴)
(17)金刚护胸法
两拳由外侧向内慢慢环弧交会,然后再由外向内屈肘相附,拳心向内,拳眼向上,高与乳平,目视前方。(意注上脘)
(18)罗汉护肩法
两拳由内向外经胸前划弧,然后再向内屈肘落于两肩前,拳心向内,拳眼向外,目视前方。(意注两手掌背中心)
相关文章:七式简易罗汉功,有利于体质增强、精气神力充足、延年益寿
少林基本内养功,释德建大师亲授,老少咸宜的功法
释永信亲自为你演练的神奇的少林和尚健身十二法(图解)
(各位爱好者,您们好!本账号将向大家呈现各类搏击、功夫、散打、武术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国内外搏击、散打等赛事新闻、评论。欢迎关注本账号!请点击右上方“关注”!谢谢!)
中国气功功法大全推荐文章3:中国气功经典功法的标准
#春日领好运#
从人的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想活得健康并且寿长。尤其到老年时,不与药物和医院为伍,随着自己的畅然转身而“五福临门”,更是老年们期待的最佳境界。
当然养生之道,各有其法。虽然“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但是,在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气功》里,哪种功法才是它的经典功法 ? 这个经典功法标准究竟有哪些 ?
今天我们说说这个题儿。
有的专业学者,对中国气功功法通过简略统计认为共有万种之多。在这么多的功法当中,哪种才是《中国气功》的经典功法呢?
我认为要达到《中国气功》的经典功法,必须具备以下三条标准。
一、它必须要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和悠久的世代传承。二、它必须有以打坐实践为基础,并能不断充实提高的理论底蕴。三、它应该具备真实可信,安全可靠,易学易炼,并能在体内形成修复病灶养护身体的使用价值。下面我们具体细说;
一,关于悠久的历史记载和经典的世代传承:我们知道《中国气功》有四大典籍一说,它们是;
老子的《道德经》,
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
宋代张伯端所著《悟真篇》
和《黄庭经》。
周朝末年的老子利用做图书馆长的有利地位,总结了自三皇五帝时期以来的养生经验,用“治身与治国同也”的观点,撰写成举世瞩目的《道德经》。
正是由于他用词十分经典,养生修炼十分纯熟,理所当然的受到了800年后的东汉魏伯阳和1600年后宋代张伯端的顶礼膜拜。
正是由于上述三位古代先哲,经过精心修炼、认真总结古代养生理论。经过世代传承终于构建起《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石。
在此基础上,古代圣贤还把盘活人体固有的先天元精,元气,元神做为打坐修炼的一条主线并使它贯穿于四大典籍之中。
到了宋代的张伯端又进一步将“盘活元精、元气、元神”置于《中国气功》众多功法的顶端,进而为逐渐形成“中国道家精气神学说”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正是由于以上经典的世代传承,才从“中国道家精气神学说”中派生出中国气功的经典功法—《中国养气功法》。
二,关于打坐实践与深厚的理论底蕴相结合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早就表现出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正是这种对生的渴望才派生出养生实践,正是由于不断的实践和筛选才上升到了养生理论。
而《道德经》正是迎合了这种历史的需求。“天人合一”是养生修身的立意之本,“道法自然”是道家养生的理论基石。
魏伯阳和张伯端正是继承了老子这些深厚的理论底蕴,并且将其进一步深化。
举个例子;
老子说“专气致柔”,魏伯阳紧跟说了“筑固灵株”(元精元气元神凝结),张伯端马上补充到“有作是根基”,这样就把盘活体内三宝只要实施放松程序就能做到,这个过程虽然是经过长久的历史磨合才成就的,但是,它的生命力是无限的。
《中国养气功法》正是把打坐实践和理论底蕴充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派生出来这个传世功法。
三、关于真实可信,安全可靠,易学易炼,并能在体内形成修复病灶养护身体的使用价值;对于打坐功效的问题,应该讲凡是正当的功法,对身体都有一定的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要达到这个小题中的四个条件,则非《中国养气功法》不可。
01,真实可信,易学易炼;关于《中国养气功法》是“真实可信”的,不必多言,我在头条上发表了240多篇文章和微头条,这些文章大多数都是与《养气功法》有关联的垂文。要知道如果没有真实的打坐修炼是根本说不出来这么多话的。
对于“易学易炼”,这个也没必要多说,《打坐初期程序》就能说明一切,严格一点说,我挺讨厌把打坐神化,或者,只见美妙的词语,不见实用干货的哼哼唧唧。
02,安全可靠;经常的朋友会感觉到,我对这个题目是十分倾重的,主要的原因是我见过多人入魔至病,或者正在这条路上。我专门分析过气功热时的一些文章,我也曾对自身没有出现任何偏差也迷茫过,但是经过认真的前后审视才感觉到问题就出在使用意念导引上。
由此,衷心的希望朋友们,只要使用《中国养气功法》就必须戒绝使用意念导引。望切记为好。
03,修复养护身体;修复养护好自己的身体是打坐的最终目的。
无论你是初步修复五脏六腑,还是修复后背脊椎带(脊椎,督脉,膀胱经18个腧穴,31对脊髓神经),还是疏通经络,平衡体内阴阳二气,其目的就是使身体处于精壮,血旺,神强的三全境地。
我们必须强调 ,所谓的健康长寿绝不是一句虚词,而必须有具体的内涵,而要达到这些内涵,就必须脚踏实地按照《中国养气功法》去实施打坐。否则健康和长寿那只是一句空话。
让我们认真传承好这个民族瑰宝,造福百姓大家。
中国气功功法大全推荐文章4:国家体育总局气功中心明确11种健身气功推广功法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气功中心发出《关于健身气功推广功法目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了包括易筋经、八段锦等11种健身气功功法。
公告表示,健身气功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长期以来为增进群众身心健康、弘扬优秀健身养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近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诩“气功大师”等名号,替人消灾治病、利用迷信聚敛钱财损害群众健康,甚至扰乱社会和谐等不良现象。为进一步加强健身气功管理,确保健身气功健康发展,保障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群众的身心健康,现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广的健身气功功法目录公告如下:
一、健身气功·易筋经
二、健身气功·五禽戏
三、健身气功·六字诀
四、健身气功·八段锦
五、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
六、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七、健身气功·十二段锦
八、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
九、健身气功·大舞
十、健身气功·明目功(青少版、成人版)
十一、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
公告指出,各级健身气功业务主管单位、社团组织和相关部门应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健身气功功法的宣传推广和各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等管理工作。
公告最后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健身气功项目的特点,参加正式推广健身气功功法的学练,并听从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以防止被各种“歪理邪说”损害身心健康,甚至被利用而破坏社会和谐。
:新华网
中国气功功法大全推荐文章5:少林拳八大金刚硬气功,养气、炼气、排打、封口固气等全面剖析
(欢迎关注本账号!请点击右上“关注”!谢谢!)
本文主要以呼吸、导引、排打、发声、发力等方法来实现超常功夫,它的呼吸方法比较特殊,运气、固气的方法则是秘中之秘。本文介绍的硬气功从养气、炼气、排打、封口固气等方面全面剖析,形成为系统地、全面的、真实的、有效的全套的硬气功修炼术。
一、呼吸方法(1)吞气:
大气是人类的至宝。此中包含了天地万物之精华。吞气就是通过吞食空气而达到收集其精华的采气法,这是硬气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是:身体面南而立,两眼平视,先徐徐吐出口中浊气,再深长匀细地吸入一口气,然后将吸入口中的气如吞食物般咽下去,使之沉入丹田,憋气几秒钟,呼气。吞气一定要吐尽吸足。吞气法有两种方式,一为鼻吸,一为口吸。口吸法只可在清晨日方出,空气清新时采用,其它时间切勿用口吸法,以防吸入浊气,造成腹胀、气机不顺等偏差。练习呼吸,最好使内气沿经络运行,这样进步比较快。吞气法气行路线为:吸气时意想气沿任脉下行,聚于丹田。呼气时,意想会阴穴上提,气走命门归丹田。
(2)喷气:
深深吸气,然后将吸入口中的气猛烈地向外喷去。有口喷和鼻喷两种方法。喷气时丹田应用力外鼓,意想气由丹田发出,而达于口、鼻。此法多用于四肢发力和排打时,喷气的同时,配合四肢动作行意念,上肢发力,则意念气走劳宫穴,下肢发力,则意念气走涌泉穴,以求达到气与力相统一。全身力量集中于发力点或受力点。
(3)顶气:
此呼吸法多用手法引领,身体面南而立,双手抬于胸前,掌心向下。吸气时,手掌下按;呼气时,手掌翻转,掌心朝上,向上托起,使气运于头部和双手。气行路线为:吸气时,意想气沿任脉下行,沉于丹田。呼气时,意想气走会阴,接督脉,至大椎穴时,一支直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另外又左右分支直达劳宫穴。练顶气配合头部排打可练成铁头功。
(4)沉气:
此呼吸法配合下肢运动,专练腿部功夫。身体面南而立,吸气略停,十趾抓地,腿部肌肉绷紧,向下蹲成矮子步,同时呼气。运气路线为:吸气,意想气沿任脉下行,沉于丹田,略停片刻,再呼气,意想气绕腿部肌肉缓缓下行至涌泉穴。练此法156次后,辅以升降提腿运气法、金刚沉地法及排打法,可练成铁腿功。
以上4法是八大金刚功要点,只要把这4法弄懂了,掌握了,八大金刚功就基本学会了。至于8个动作,实际上就是导引功夫,使内气在体内运行。这就是“内练一口气”。
二、养气姿势以盘坐、站立、仰卧均可,自然舒适为度,以盘坐为佳。全身放松入静,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双手相叠掌心向内盖于小腹之上,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内视意守小腹之内。呼吸由自然呼吸逐渐过渡到慢、细、匀、长的呼吸。练功时间视各人情况而定,关键应自然,意守要似有似无,只要精神集中,想着有那么加事就行了。此谓之温养,旨在于培养后天真元之气。人的精气神是否饱满决定硬气功的功力大小,温养之功的培养精气神之要法。此功可单独练也可一起练,随时有空均可练习。
收功:
叩齿36下,口中鼓漱几下唾液,然后分三口吞入腹中,双手掌搓热浴面,睁眼缓行一会儿即可。
三、炼气主要有各种姿势配合呼吸练习,我们采用八大金刚功练习法。八大金刚强身术原属武术实战功夫。与金钟罩、铁布衫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特点是:全身配合呼吸成劲,上功极快。不但可实战防身,更有强身健体,祛病养生之妙,对强化内脏功能效果显著。
1、枯树盘根
直立,两足前后分开,前足尖向前,后足尖与前足尖垂直,前足跟与后足弓相距约10厘米,呈丁步站立,两臂下垂,两掌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徐徐弯腰,掌心触地,同时以鼻呼气。至两掌触地时,气刚呼尽。两掌翻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徐徐直腰(手臂不动);同时匀、深、长地吸气(吸气以牙缝吸气),当腰完全伸直时,两掌随即上捞(如捞物状,爪心向上),至两肋旁时,气吸满。口腔喉头配合,象吞咽食物—样把气吞入小腹(丹田)。两手放下,呼气。
以上动作连做3次,两足交换位置,再同样做3次。
2、海底捞月
直立,两腿略分开成八字形两臂下垂,指尖相对,掌心向下。
其余动作与“枯树盘很”同,做3次。
3、气贯丹田
直立,两腿略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将气呼尽。掌指*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下抓落,同时匀、深、长地吸气。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屈肘上捞,两爪至两肘旁时气吸满。
憋气,随即以右拳在左胸上猛击3下(不可用力太大,以不感疼痛为度);然后换左拳在右胸上猛击3下,以气贯入丹田。两手放下,呼气。
4.罗汉托天
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外八字步,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将气呼尽。掌指*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外抓落。同时匀、深、长地吸气,胸部自然挺起;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屈肘上捞,至胸部时,外旋成仰掌(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掌心向上);继续两手向上托举过头顶,此时气吸满。口腔喉头配合,象吞咽食物一样地把气吞下。两手放下,呼气。
5.金刚怒目
动作基本与“罗汉托天”同,但两掌上捞至胸部时,臂外旋两掌心相对,掌指向上,继续上举至两耳旁为止,此时气吸满,憋气,两眼珠上转(眼白露出越多越好);将气吞下,随即两眼闭合;两手放下,呼气。
6.怀中抱月
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外八字步,两臂左右伸出,略低于肩,掌心向前,以鼻将气呼出。掌指*开变爪形,直臂向内前方划弧,同时匀、深、长地吸气;至两臂平行,掌心相对时,屈腕使爪心向后,然后屈肘向怀中搂抱,待两爪搂至肘旁时止,此时气吸满。将气吞入小腹。两爪心向后,上臂带动小臂向后猛力伸直击出,同时“嗨”地发出声。两手放下,呼气。
7、霸王开弓
直立,两足前后分开成丁步,右臂向右平伸,掌心向上,右掌心向上,屈肘置于左肋下,徐徐将气呼出。右臂以肩关节为轴,向左下划弧至左掌左上方;同时匀、深、长地吸气。将气吞下。右小臂内旋,使掌心向下,迅速用右掌向左下方向在左掌上按击一下后,即臂外旋变仰掌,以右拇指和食指之外缘向右横砍,同时“嗨”地发出一声。两手放下,呼气。
8.大圣登陆
直立,两腿分开呈外八字步,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徐徐将气呼出,掌指*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下抓落,同时匀、深、长地将气吸进,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两手变掌,指尖向下,掌心向后,此时气吸满。向左转腰,同时提右脚于左膝内侧(左脚支撑),右手向左手靠拢置于左大腿外侧,两掌心向右,将气吞下。右脚以外缘为着力点,同时“嗨”地发出声。
注意事项
(1)以上8个动作中,“枯树盘很”、“霸王开弓”、“大圣登陆”分别做6次,其余动作分别做3次。
(2)吸气时,全身成劲(即肌肉紧张用力),呼气时全身放松。
本文标题:中国气功功法大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