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动物有哪些推荐文章1:春天里的小动物

  奶奶用柳枝给我编花环时,三月的绒毛正乘着风四处游荡。那些毛茸茸的小伞掠过青砖墙头,惊醒了蜷在瓦檐下打盹的虎斑猫。它伸懒腰的爪尖勾住纸窗,拓下几朵梅花似的泥印子。


  小黄狗阿旺总在此时窜进院子,耳朵像两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它追着漫天柳絮转圈,鼻头沾满油菜花粉,把春困的虎斑猫惹得弓背炸毛。我头顶的柳环随奔跑簌簌颤动,惊飞了篱笆上的白腰文鸟,嫩芽的苦香混着狗毛暖烘烘的味道钻进鼻孔。


  最安静的属竹笼里的小灰兔。它嚼着带露水的苜蓿草,粉红鼻翼不停翕动,连油菜花田飘来的香气都要仔细嗅一嗅。有次我偷放它到院角的蒲公英丛里,它却吓得缩成毛团,直到阿旺用湿鼻子拱它才肯动弹——小狗的尾巴扫落一地鹅黄花瓣,像给灰兔下了一场太阳雨。


  清明前的雨最绵密。阿旺被淋湿后总爱钻进兔笼躲雨,挤得灰兔的胡须都歪在一边。虎斑猫则端坐在鸡窝顶上,看雨丝把柳环上的嫩芽洗得发亮。某个起雾的清晨,灰兔突然不再碰最爱的胡萝卜缨,它雪白的肚皮随着呼吸微弱起伏,像朵即将被风吹散的蒲公英。


  现在想来,那年春天结束得仓促。阿旺被送去给看鱼塘的远房亲戚,虎斑猫在一个夏夜出走后再没回来。只有抽屉里干枯的柳环还缠着几根金色狗毛,轻轻一碰,仍有柳絮从记忆深处飘来,落在灰兔最后注视我的红眼睛里。


  春天的动物有哪些推荐文章2:

  春天的动物有哪些推荐文章3:中国的54359种动物,你才知道几个?

  辽宁庄河石城岛是黑脸琵鹭在中国唯一的繁殖地。摄影/胡毅田


  “非洲的大象河马,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中国人都如数家珍。但我们身边的本土动物呢?没什么人认识。” ——自然摄影师奚志农


  海南长臂猿,约27只,极危


  天行长臂猿,约150只,濒危


  野生绿孔雀,约235-280只,濒危


  野生扬子鳄,约200只,濒危


  勺嘴鹬,仅200~280对,极危


  长江白鲟,未跨入2020


  ……


  中国生活着54359种动物,除了大熊猫等少数明星物种出圈,很多都不为人知。我们决定要做点什么。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本摄影画册——《生命的力量》。


  我们选取了200+中国本土物种,展出300+张摄影作品,以时间、地域、物种为相互交叉的象限,从中国各个旗舰物种为代表的地域为切入点,系统梳理过去100年来,中国野生动物的发现、认知、利用、保护历程和保护观念的巨大变化。


  

动物约等于食物?

  早期西方探险家在长江边记录下被捕获的白鲟照片和原始笔记。供图/法国国家图书馆


  对于19世纪的西方人来说,遥远的东方帝国充满了神秘感,当这里再次国门洞开的时候,走进来的不仅有商人和传教士,还有大量的博物学者。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动物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张张“邮票”,人们深入丛林“集邮”,背后的初衷并不是单纯的热爱。动物,只不过是人们研究自然的工具而已。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时的中国人心里,动物和食物大致是可以划等号的,打一匹黄羊,肉可以吃,皮毛可以卖。没有人理解野生动物对自然平衡的奥义,饱腹是心底最原始的欲望,获得丰盛的猎物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中国南部云南省大理的一个茶馆,展示着一张20世纪初期野生动物猎人和他们的猎物。供图/视觉中国


  

大熊猫:谁说我“性冷淡”?

  繁殖季节,秦岭野生大熊猫在树上啪啪啪。


  20世纪中后期,跨入新中国的人们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发展经济,资源在不断消耗,物种在不断消失。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呼吁,要重视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成为一个缩影。


  2007年3月初,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定乾一行人来到柏杨坪进行春季大熊猫监测。大家依例执行公事,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几只秦岭大熊猫乱作一团,嬉闹打斗,有两只竟然在树上做出了羞羞的事情!


  照理说,动物交配实乃天性,平常人可能都能看到,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向定乾和朋友们看到这个场面兴奋异常,难道因为它们是国宝?


  与大熊猫相伴多年的向定乾确实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因为与一般动物不同,大熊猫的生殖系统退化,繁殖率一直非常低,所以种群难以维持健康发展,野生大熊猫在树上的交配此前从未有人拍到。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张在摄影美学上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的照片,是希望。


  

鲍永清:不止是《生死对决》

  兔狲和藏狐,两大网红,体型和猎物都非常相近。摄影/鲍永清


  “看到这些,总让我想到,汶川地震时,那么多母亲拼死保护孩子……动物和人都是一样的”,鲍永清在拍摄一系列野生动物之后如此感慨。


  在他的镜头下,野生动物永远自然而生动。他说,这些才是动物本来的状态。


  为了拍摄雪豹,鲍永清曾经买了24台红外相机,用它们拍摄了一个月来分析雪豹。在摸索完雪豹的活动规律之后,他找了一个山洞,在里面趴了7天7夜蹲守。此外,他曾经花了三年时间,连续跟拍一家赤狐,成了赤狐的老朋友,只要他车子经过,轻拍一下喇叭,赤狐宝宝就会“腾”地从洞里探出头来打招呼。


  两只鼠兔。摄影/鲍永清


  川西鼠兔。摄影/鲍永清


  雪豹。摄影/鲍永清


  鲍永清是千万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一个代表。拍摄时,他们是记录者、旁观者,然后他们成为一座桥梁,让生活在荒野的动物与生活在混凝土丛林的人类对话。


  

天行长臂猿能否“自强不息”?

  天行长臂猿是勤快的歌者,一般在清晨歌唱,雄猿发起,雌猿配合,形成独特的“二重唱”。摄影/董磊 西南山地


  中国现存的天行长臂猿只有150只左右,仅分布于云南保山、腾冲和盈江的17个森林斑块中。


  这个物种面临太多严峻的挑战: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食物短缺、种群交流受阻。


  为了保护天行长臂猿,民间公益性组织云山保护建立了“云守护基地”,对现有种群进行监测,掌握了大量长臂猿的栖息地和行为信息。


  对于天行长臂猿的未来,云山保护的创始人范朋飞教授早在给天行长臂猿命名时就表明了他的期待,期望天行长臂猿能像星球大战的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一样被更多的人知道,更期望这个物种像道家的这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样,在自然界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家里有荒野,只等普氏野马回归!

  在北疆卡拉麦里的雪野上,放归野外的普氏野马自由的繁衍。摄影/陈建伟


  普氏野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马种。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野外找不到任何一只普氏野马的踪迹,宣称普氏野马灭绝。


  为了作最后的挽救,1985年起,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陆续从欧美国家引回24匹普氏野马,从适应性饲养、栏养繁育、野外半散放到完全散放,普氏野马一步步迎来重生。


  2001年8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首次实施了普氏野马的放归实验,自那以后,已经有16批次野马放归野外。到2020年,国内已经成功繁育了6代756匹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的IUCN濒危等级由野外绝灭回升到濒危。在准噶尔盆地的万古荒原上,普氏野马的马蹄声终于再次响起。


  

可以去你家蹭饭吗?自带勺子的那种

  位于江苏盐城的世界遗产名录地东台条子泥是勺嘴鹬的“中转站”之一。摄影/李东明


  “太远了,得吃点儿!”


  “去哪儿吃?” “中国!”


  “带啥?” “带上嘴吧!”


  “让吃吗?”“必须滴!”


  勺嘴鹬,鸟如其名,嘴上长着一只勺,娇小可爱,可是全球仅不到228个繁殖对。其IUCN濒危等级是“极危(CR)”,已经高于大熊猫的濒危等级。可是就在50年前,勺嘴鹬还有2000多个繁殖对。


  勺嘴鹬每年会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繁殖,然后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越冬。我国的黄海、渤海沿岸的滩涂,是它们迁徙路上获取补给最重要的地方。


  然而由于对滩涂的生态意义认识不足,长期以来这些湿地都被认为是荒地而鼓励开发。近 50 年来,中国沿海地区有超过6成的滩涂湿地被围垦而消失,这直接导致了勺嘴鹬等迁徙水鸟丧失了重要的补给地。


  为了保护勺嘴鹬,中国的观鸟爱好者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大方地将观察记录分享出来,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关于鸟类迁徙情况的重要数据。为了“精细化”记录,勺嘴鹬的腿上被装上了彩色的旗标。


  此外,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更是成为中国最新的世界自然遗产,勺嘴鹬的一个重要的“休息站”被保留了下来。


  

牧民摄影师:我也就是随便拍拍

  牧民摄影师能近距离拍摄到雪豹。摄影/次丁 野性中国


  2016年8月,奚志农一行来到三江源的昂赛乡拍摄动物,牧民次丁是他们在当地的向导。看着奚老师每天架起长枪短跑拍动物,次丁也忍不住拿出了自己的卡片机,炫耀起了自己拍摄的雪豹的图片和视频。没有想到的是,这台小相机记录下他们梦寐以求的雪豹。


  奚志农翻看了几张就明白,自己“挖到宝”了!当地牧民对于野生动物的特性十分熟悉,而且野生动物不惧怕他们,所以他们能够比外来摄影师更加贴近野生动物。于是,一个新的计划——“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应运而生。


  奚志农老师和他的团队开始带领、指导牧民摄影师团队进行系统地拍摄,帮助他们更换了专业级的装备。“用影像保护自然”这把火炬开始传递到离野生动物最近的本地牧民手中。红外相机:不会说话的“摄影师”


  两只荒漠猫蹲在自家门口,供图/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除了摄影师亲自去到野外拍摄动物之外,红外相机正在成为动物拍摄中的一股新鲜力量。


  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有些动物的野外状态很难知晓,红外相机技术帮助科研工解决了很多难题,这些照片不仅具有极为宝贵的科考研究价值,还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这些原生态、无后期处理的照片总是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小熊猫。供图/李晟 北京大学


  金钱豹。供图/李晟 北京大学


  大熊猫。供图/李晟 北京大学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2014年9月11日,白云区石井镇某小区,广州警察拍摄摆放的457只穿山甲死体时,感到不寒而栗。全部穿山甲死体大小不一,鳞片已被剥去,有的有血渗出,全身蜷缩成一整块,被用保鲜膜包裹后再用塑料袋捆绑。保鲜膜外面贴了重量标签,最大的重达20多斤。


  457只穿山甲冻体。供图/视觉中国


  穿山甲长着一身坚硬的鳞片,遇到危险,它们会把自己团成一个球。在自然界里,这种防御机制几乎是无懈可击。但是,遇到人类,这些鳞片毫无用处,因为人会用棒击、火烧和水烫,它们无处可逃。


  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每天都在上演弱肉强食的戏码。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是它本身能自我调节,维持稳态。可是一旦人类介入,本来势均力敌的场面可能就变成单向屠边。


  文丨SevenJ


  本文所有图片:《生命的力量》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春天的动物有哪些推荐文章4:春天里动物

  春天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轻轻一挥魔法棒,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动物们也开始了它们崭新的生活。


  瞧,那些可爱的小鸟们,它们就像是春天的使者。它们从南方一路欢歌笑语地飞回来了,叽叽喳喳地在枝头跳跃着歌唱着。有的小鸟在忙着搭建自己的小窝,它们用小嘴叼来树枝干草,精心地编织着未来的家。有的小鸟则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那灵动的身姿仿佛是春天里最美的音符。


  田野里小兔子们也活跃起来了,它们穿着毛茸茸的外套,蹦蹦跳跳地穿梭在草丛之间,它们一会儿停下来啃几口嫩绿的青草。


  春天的动物有哪些推荐文章5:最新!北京春天动物图鉴!

  春天的动物有哪些推荐搜索词:

  

  1.春天的动物有哪些简笔画

  

  2.春天的动物有哪些图片

  

  3.春天的动物有哪些幼儿园画一画

  

本文标题:春天的动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