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一年繁殖几窝推荐文章1:合肥一住户家遇开心事:斑鸠来阳台筑巢已孵出两只小斑鸠

  新安晚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本月初,家住合肥市南艳湾小区的刘先生家里来了一对斑鸠夫妇新“房客” 。4月27日上午,刘先生告诉新安晚、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他家的新“房客”已经在北阳台衔来树枝筑巢后下蛋,不分昼夜地轮流在巢内孵化。目前,两只小斑鸠已经破壳而出。


  住户:阳台满目都是绿色,引来斑鸠夫妻来筑巢


  刘先生家住南艳湾小区六楼,他家所在的房间阳台南北通透,平时他和家人也会在阳台上做一些绿化,所以阳台的整体环境看起来也挺不错,再加上小区临近南艳湖周边鸟儿也比较多,可能因此吸引来这对斑鸠前来筑巢。刘先生家阳台不大不小的“四方天地”用竹竿搭建起了一个树架子,上面爬满了紫藤,阳台上还种植了月季花以及石榴树,放眼望去满目都是绿色,甚是怡人。而这对“租客”斑鸠夫妇筑的新巢就建在阳台竹竿搭成的架子上。


  刘先生告诉新安晚、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早在4月2号,这夫妇俩就过来“选址”了。“最先是我母亲看到这对小鸟过来,就猜到它们估计是想来筑巢的。”这对斑鸠筑巢时很勤快,从早忙到晚,只有中午和夜里才停工,估计是去觅食了。刘先生和家人都很关心小鸟,为了给斑鸠夫妇建立一种安全感,他们一家平时从不去北阳台附近打扰,只有等它们外出觅食时才去北阳台忙活一会。4月10号,斑鸠在巢里下了蛋,两只斑鸠不分昼夜轮流孵化,并在昨天或前天(4月26日、25日)孵出来两只小斑鸠“我们一家人包括家里的两个小孩,都很关注这个事。”刘先生高兴地对新安晚、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说。


  刘先生告诉记者,在阜阳老家,常有燕子到他家的屋檐下筑巢。而自从到合肥生活,有斑鸠在他家阳台筑巢,还是头一回。“我们农村老家有个说法认为,小鸟到谁家中筑巢说明谁家幸福美满,我欢迎小鸟儿们到我家里来。”刘先生开心地说。


  科普:斑鸠筑巢主要考虑安全因素


  动物专家、安徽省龙栖百鸟园园长郑从容在看过斑鸠夫妇孵蛋的视频后告诉新安晚、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先生家的斑鸠是朱颈斑鸠,其特征就是颈部有一圈黑色的斑点,它和山斑鸠是整个合肥最常见的两种斑鸠。郑从容指出,视频中的斑鸠夫妇点着头,嘴里发出类似“布谷”的叫声,其实是在漫浪地互唱情歌。


  郑从容表示,斑鸠是鸽子的亲戚,它们一般从春季开始会两月孵化一窝小斑鸠,一年孵化繁殖三次左右,每次可以生一到四个蛋,其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一次生两个蛋”。并且斑鸠属于“晚成鸟”,不像小鸡、小鸭一生下来就可以很快学会走路和觅食,斑鸠的蛋不仅需要斑鸠父母的轮流孵化,生下来后还需要父母精心照顾,一个月左右以后才能会飞。


  谈到斑鸠“新房”的选址条件,郑从容解释说主要还是考虑安全因素,因为斑鸠是一种处于食物链中下端的鸟类,天敌多,这也是它们愿意和人类住在一起,甚至在人类的阳台上筑巢的原因,“人类多的地方,猛禽自然就少,像居民小区里就很容易看到斑鸠,绿化好也安全。”并且小区里常种植的樟树等的树种子也是斑鸠钟情的美食。而对于斑鸠“盖房”的技巧,郑从容直言“太差了”,指出斑鸠是鸟类中建房方面的“低能选手”,巢穴就是简单的用树枝建造,十分的简陋,所以每次孵化完一窝后就得又重新地开始对“房子”修修补补。


  郑从容还介绍,斑鸠是自筑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鸠占鹊巢”其实就是古代人搞错了,产生了一个常用成语的错误。其实真正占巢的是一种名叫“红隼”的猛禽,它和斑鸠体型差不多,属于“小个子”,但是行事却很霸道,斑鸠一直以来就是替它背了锅。(图片受访者提供)


  徐磊 新安晚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编辑 许大鹏


  斑鸠一年繁殖几窝推荐文章2:斑鸠的巢穴有多简陋?随便搭俩树枝就去产蛋了

  在我国,斑鸠是最为常见的鸟类之一,无论是在小区还是在野外,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更好玩的是,斑鸠并不怕人,它们会在人们面前走来走去,只有靠近它们1米左右时,它们才会飞走,但飞走也仅仅是向前飞一小段距离,以至于你走几步路又会和它们不期而遇。


  从外形上看,斑鸠和鸽子非常相似,它们的体型大小差不多,最明显的区别是斑鸠脖子处有一处斑点,而鸽子没有这个斑点。


  珠颈斑鸠


  (鸽子)


  斑鸠又被叫做野鸽子,但鸽子的祖先并不是斑鸠,而是原鸽,原鸽在现如今依然有分布,它们主要在岩壁、悬崖洞穴以及海崖上修筑鸟巢,喜欢在平原、荒漠、山地岩石等开阔的地方生存,喜欢以各种农作物和植物种子为食。


  斑鸠和家鸽的亲缘关系并不算很近,相当于人和大猩猩的关系,不过家鸽和斑鸠仍能够繁殖出后代,只是后代不具备繁殖能力,所以斑鸠和鸽子之间具有生殖隔离。


斑鸠

  斑鸠在我国非常常见,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着5种斑鸠,你可以对比一下这些特征看一下你家附近的斑鸠是什么品种。


  珠颈斑鸠的颈部处拥有珍珠一样的斑点,这是它们最为明显的标记。


  山斑鸠的颈部处没有斑点,但有条状花纹。


  火斑鸠的颈部有一个黑色的颈环,而且头部为青灰色。


  灰斑鸠的颈环也是黑色,但它的羽毛比火斑鸠要灰一些。


  欧斑鸠的羽毛有金色的镶边,且金色面积较大,体型较为修长。


  斑鸠主要以各种农作物、植物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它们的腿部肌肉较强,经常会在地上蹦蹦跳跳地觅食,鸟喙相对较长,能够翻开表层土壤寻找掉落在地上的果实、种子等。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把斑鸠当做“害鸟”,因为数量较多的斑鸠会导致当地农业减产。


  但要知道的是,斑鸠属于我国三有保护动物,私自猎杀斑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斑鸠巢穴在哪里?

  斑鸠和麻雀、燕子一样都属于我国随处可见的鸟类,但和麻雀、燕子喜欢在人类房屋下筑巢不同,斑鸠更喜欢在野外筑巢。


  野生斑鸠喜欢在樟树或者梧桐树上筑巢,筑巢的高度大多是在距离地面15-20米处,刚好处于树木的中层位置,这样茂密的树叶可以遮挡住猛禽的视线,而高高的树木又可以防止蛇、猫等陆生生物威胁巢穴中的幼崽。


  不过在城市之中,留给斑鸠筑巢的地方并不多,所以它们也会选择在高层的居民楼窗户或者空调外机上筑巢,网上很多人发过自家的窗台迎来了斑鸠的一家。


  斑鸠选择筑巢时,雄性会先来考察一圈,之后再带着雌性视察,如果雌性也同意,它们才会开始筑巢。多说一句,斑鸠是一夫一妻制,而且一旦相爱将很难分开。


  虽然斑鸠会自己动手筑巢,但不得不说它们的筑巢水平有限,有时仅仅是把几根树枝搭在一起,远远没有喜鹊巢那么舒适、宽敞,结构精巧,所以有时斑鸠也会占据喜鹊抛弃的旧巢,在喜鹊巢中繁衍后代。


  (简陋的巢穴)


  虽然斑鸠的巢穴简陋,但是斑鸠就是使用这样的巢穴每年孕育多胎后代。


  斑鸠属于留鸟,而且没有固定发情期,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斑鸠每年可繁殖2-3次左右,每次会产两枚蛋,也有少数产3-4枚。斑鸠夫妻会轮流孵化幼崽,幼崽出生之后它们又会轮流觅食,为幼崽提供能量。


  大约两周左右,小斑鸠就能够学会飞行,而此时也是它们离开巢穴的日子,只是许多斑鸠在离开家园之后,会被流浪猫、蛇以及猛禽等所捕获,以至于斑鸠数量才没有直线上升。


总结

  斑鸠虽然是最为常见的鸟类之一,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真的不够多,所以对它们的保护力度也不够。现如今,很多地方的斑鸠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它们暂时没有灭绝危险,但如果真的到了易危的程度我们才想起保护它们时,可能要付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所以我们不仅要杜绝食用、购买它们,如果发现它们在自家窗台筑巢,在不打扰到自家的情况下,尽量给它们一个生存空间。


  斑鸠一年繁殖几窝推荐文章3:斑鸠夫妇窗台上搭“爱巢”,生儿育女过起幸福生活

  :扬子晚


  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桃源雅居B区的黄先生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对斑鸠。它们在黄先生家房间窗台上筑上了“爱巢”。20多天过去了,如今这对斑鸠夫妇已经在此生儿育女。黄先生他们和斑鸠一家也成了“朋友”,现在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们。


  鸟窝多了两枚白色的蛋


  6月16日上午,黄先生家的阳台上两只嗷嗷待哺、毛茸茸的雏鸟,正静静地趴在窝里等待自己父母捕食归来,这是两个小家伙出生的第五天。据黄先生女儿黄芳芳介绍,上个月的20号左右,两只颈部满布白色细小斑点的“野鸽子”,飞到她家北面房间的窗户阳台上筑巢。两天后,一个用树枝等杂物筑起来的鸟巢成型了,不经意间还能听到它们“咕咕、咕咕”连续而低沉的叫声。“从它们筑巢在窗台,家里人没有再去打扰,就让它们安心的住在我们家窗台上了。”黄芳芳说。


  5月28日早上,两只鸟儿都飞出去捕食了,黄芳芳发现鸟窝多出了两枚白色的蛋。后来,每天两只“野鸽子”轮流进行孵化。“6月12日下午,我下班回到家中,发现两只毛茸茸的雏鸟已经孵化出来,鸟爸鸟妈每天对雏鸟进行细心的呵护,一只在鸟巢陪伴,一只外出觅食哺喂,只有在早上,它们才会同时离开一会儿,这时我和家人才稍微靠近一点去看看,也不打扰到小家伙。”黄芳芳说,窗台的外围是窗户栅栏,为了保证雏鸟的安全,他们还在鸟巢的边上放了一些盒子进行了遮挡。


  鸟妈妈在家守护


  “尖细的小嘴,全身都是灰色的羽毛,鸟颈有宽幅的黑色带,散布着白色珍珠似的斑点,感觉戴了一串珍珠项链。”黄芳芳好奇这到底是什么鸟,便上网查资料,得知这是珠颈斑鸠,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常见的留鸟。据爱鸟人士介绍,珠颈斑鸠属鸟纲鸽形目鸠鸽科,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华东、华中、华南,以及国外的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地。


  珠颈斑鸠通常出现于城市、村庄及其周围的开阔原野和林地里,个儿大特征明显,一般又不怕人,因此用肉眼也很容易观察到它的外观特征。珠颈斑鸠觅食时会在地面边走边寻找草叶或道路上的植物种子、果实、小虫来吃。珠颈斑鸠一年繁殖二到三次,繁殖期为4—11月份。通讯员 魏宏伟 扬子晚记者 郭一鹏


  斑鸠一年繁殖几窝推荐文章4:在我国,野生斑鸠相当常见,但为何很少看到斑鸠巢穴?

  斑鸠作为城市中常见的鸟类品种,却一直处于一种神秘的状态,那就是斑鸠随处可见,但是我们却很少看见斑鸠的巢穴。


  那么它们是在哪里育雏繁衍的呢?


  人们都说鸠占鹊巢,斑鸠不是没有巢穴而是它们占领了喜鹊的巢穴,然后人们误以为那里住的是喜鹊,所以才很少看见斑鸠的巢穴。


  斑鸠飞入百姓家


  大部分人对这个说法非常认同,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斑鸠的筑巢水平不咋滴,偶尔看见一两个斑鸠的巢穴,那都是“毛坯房”,随便用树枝搭了两下就完成了。


  这样的质量如何做到安全育雏?


  所以人们很肯定,斑鸠都是去抢别人的巢穴。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对斑鸠夫妇


对斑鸠的误会

  其实这是人们对斑鸠的一个误会,自然界中存在着巢穴共用的情况,捡别的鸟类不用的巢穴,除了斑鸠很多鸟都干过。


  毕竟野生动物都是机会主义者,有这种不劳而获的好事摆在面前,是没有动物会拒绝的,斑鸠也不例外。


  但是对于斑鸠而言,捡漏这种生活虽好,但不一定每次都能遇到,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自己建巢才是根本。


  树枝上的鸟巢


  斑鸠筑巢一般选在树枝上,巢穴就地取材随随便便就搭好了,仅需要几根小树枝或者一些干草就可以。


  有人会很好奇这样的巢穴真的安全吗?


  斑鸠的蛋难道不会从上面滚下去?


  还有就是小斑鸠孵化出来,难道不会从巢穴上掉下去?


  奇怪的是,斑鸠幼鸟成活率高得吓人,这也是它们能够扩散至全球的关键。


  斑鸠育雏


  斑鸠一年繁殖两次,每一次生下两颗蛋,算起来一对斑鸠夫妇一年就可以养育四只幼崽。


  而且斑鸠的繁殖周期非常短,大约18天左右小斑鸠就羽翼丰满可以飞了。


  半年的时间,斑鸠就可以达到成熟,参与繁殖。


  斑鸠的寿命在大约十年左右,如果一生平安,那么一对斑鸠夫妇一生将拥有大约40只孩子。


  这是因为,斑鸠的巢穴简陋,耗费的时间很少,斑鸠夫妇没必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筑巢,这让它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生娃、养娃。


  斑鸠和它的孩子


  而且斑鸠经过上万年的自然选择,幼鸟几乎不会乱动,它们呆呆地在巢穴里,颜色与周围融为一体,因此它们在野外也很少吸引到其它鸟类的注意力。


  小斑鸠身上有保护色可以让它们与树木融为一体,从而躲过捕食者的眼睛,再加上它们又不动,就更加的真假难辨了


  所以综合来看,借用了别的鸟的巢穴对斑鸠来讲未必安全。


  尤其是喜鹊的巢穴,直径有60多厘米宽,还特别的深,在自然界一眼就看到这种大house。


  这会让捕食者好奇地接近巢穴观看里面的情况,如果发现了里面有斑鸠的幼鸟,那么它们就会将幼鸟吃掉。


  喜鹊家的大house


斑鸠的现代巢穴

  随着城市扩张,斑鸠也逐渐适应了城市内的生活,原因就在于城市建筑会给斑鸠提供更多的筑巢地方,比如房屋外的空调外机、栏杆、花盆等等。


  这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斑鸠的生活方式,让斑鸠成为了少数几种能够在城市内生活的鸟类。


  然而斑鸠的巢穴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危险。


  比如将巢穴建在空调外机上的斑鸠,如果遇到风吹,那么它的蛋就会从空调外机上滚落。


  城市里“打拼”的斑鸠


  如果这个空调外机所处的楼层比较高,那么这颗蛋虽然非常小,但是落下来的威力巨大,属于高空坠物,砸到人的脑袋足以让人昏迷。


  有些斑鸠找的位置非常的刁钻,它们会钻到人类的烟囱或者排烟口筑巢,这导致巢穴堵塞了这些重要的通风口。


  如果是以前,人类可能会将斑鸠斩尽杀绝,可现在的斑鸠是三有动物,除了驱赶不能伤害它们。


  这无形之中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非常多的损失,还可能导致烟雾倒灌伤害人类。


  在花盆里育雏的斑鸠


  此外,小斑鸠的吃喝拉撒几乎都在巢穴附近,它们的排泄物会污染到周围的环境。


  比如粪便里面带有一些致病的病菌,可能会感染给人们。


  虽说鸟类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非常远,但是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人禽共患的病毒或者细菌。


  总之让斑鸠距离人类如此近的距离筑巢、产卵、育雏,看似非常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实际上带来的麻烦非常多。


  但是我们也知道,将巢穴建得离人类如此之近,对斑鸠来讲是无奈之举。


  小斑鸠脏兮兮的


  它们更喜欢居住在林间或者在山间飞舞,而不是在吵闹的城市中见缝插针地筑巢。


  只是,人类将它们的栖息地占领了,它们不得已才进入城市生活。


  还有一些不幸的鸟类,因为无法适应人类生活的环境,而直接消失的。


  这么一对比,斑鸠已经算是自救成功的鸟类了。


  斑鸠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


斑鸠的作用

  当然,斑鸠生活在城市里也发挥了它的作用。因为斑鸠是杂食动物,几乎什么都吃,所以它对抑制城市的昆虫数量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斑鸠吃下草籽或者水果之后,并不能完全消化它们的种子,这些种子可能会随着斑鸠拉屎传播到其它地方,加快了不同地区植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斑鸠的叫声,很多斑鸠因为把巢穴修得离人类比较近,导致人类每天早上都被一种神奇的咕咕声吵醒。


  斑鸠叫你起床


  起初人们还以为这是鸽子,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斑鸠与鸽子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首先斑鸠的后颈部分有斑点,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鸽子基本上身上不长斑点。


  其次就是,斑鸠的嘴巴比鸽子的嘴巴要稍微长一点,鸽子的鼻子上还有一个疣,斑鸠的嘴上很光滑,鼻子上也没有什么东西。


  最后就是,城市内的鸽子都是人类经过选育之后的品种,因此颜色多为白色、灰色以及灰黑相交。


  美丽的白鸽子


  斑鸠的配色比较简单,它们通体呈现灰色,颈部有黑色羽毛白色斑点,翅膀上也有黑白相间的羽毛。


  斑鸠与鸽子长得如此接近是因为它们二者的确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都属于鸠鸽科,渡渡鸟、旅鸽等灭绝物种也算是它们的远房亲戚。


  这是动物界比较大的一个家族分支,斑鸠和鸽子只不过是这其中比较常见、数量比较多的物种。


  渡渡鸟和斑鸠是亲戚


了解斑鸠

  其实斑鸠陪伴人类的时间非常长,只不过不是像鸽子那样作为家养禽类出现,而是作为一种野生鸟类出现在各种场合。


  不过这其中也造成了对斑鸠的很多误解,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人认为是描写斑鸠的。


  其实仔细想想就会知道,斑鸠从来不会靠近水边生活,它都是生活在树一山间。


  而且斑鸠的叫声也不是诗经中所描写的这样,它的叫声和鸽子有点类似都是咕咕、咕咕地叫。


  翩翩起舞的涉禽


  所以诗经里的这个“鸠”应该表示的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涉禽,可能是一种鹤或者鹳,也有可能是一种鹭。


  此外还有一些人说斑鸠有毒,可能与它们把“鸠”字和饮鸩止渴的“鸩”给搞混了,斑鸠没有毒。


  斑鸠并没有什么毒,相反古代吃斑鸠的人也不少,古代的美食家们传说“天上斑鸠,地上竹溜”,竹溜就是华农兄弟家的竹鼠。


  可见斑鸠在古代吃货们的心中是非常高的存在。不过现在斑鸠可不能随便吃了,因为国家将其列为三有动物,受到法律的保护。


  并且斑鸠和我们市面上所买到的乳鸽大小相同,再加上鸽子和斑鸠本来就属于一个大家庭,因此吃乳鸽和吃斑鸠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美味的烤乳鸽


  那当然要选择更加安全放心有保证的乳鸽了!


  斑鸠一年繁殖几窝推荐文章5:这对斑鸠三次到居民家做窝,花盆中半年孵出几窝小鸟

  这对斑鸠为何三次到居民家做窝


   花盆中半年孵出几窝小鸟


  珠颈斑鸠在居民家薄荷花盆中营巢繁殖后代市民何女士 摄


  长江日讯(记者陈奇雄)从今年三月份到七月份,一对成年斑鸠三次来到武汉一居民家阳台上的同一个薄荷花盆中做窝孵蛋。阳台上还种有绿萝与吊兰等植物。居民好奇地问:它们为什么非要在薄荷花盆中做窝,而不在其他花盆中做窝?


  何女士是武汉市新洲区人。9月14日,她在接受长江日记者采访时说,她住在新洲区阳逻街一小区四楼,已住了好几年。爱好花花草草的她,在房子阳台上种植了一盆薄荷、几盆绿萝与几盆吊兰。


  令她感到惊讶的是,今年3月初,一对成年斑鸠突然造访阳台,把那盆薄荷中间碗口大一片薄荷的细枝嫩叶踩倒,然后衔来小枯树枝做了一个窝,把两只白色的蛋下在窝中。


  此后,雌雄斑鸠24小时轮流孵蛋,20多天后,孵出两只小斑鸠。两只成年斑鸠轮流外出捉虫子回来喂养。小斑鸠长得很快。4月中旬,斑鸠一家四口飞走了。


  瞅见这四只斑鸠接连几天没有归巢,她就把薄荷花盆中的斑鸠窝拆除了。


  令何女士没想到的是,几天后的4月底,那对成年斑鸠竟返回她家阳台上,仅花一个晚上,又在薄荷盆中建了一个新窝,并在窝中居住产蛋,6月底,又带着两只小斑鸠飞走了。


  这时,天气已经变热,阳台上更是热浪袭人。何女士估计那对成年斑鸠不会再回来了,遂再次将窝清理掉。


  但7月初,那对成年斑鸠又来到阳台上,第三次在薄荷中筑窝,并忙着生儿育女。


  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它们下的两个蛋中,有一个蛋是坏的。之后的一个早晨,那对斑鸠夫妇携着另一枚蛋飞走了,“自那至今,它们再也没有回来”。


  何女士称,那对成年斑鸠并不怕人,她与家人曾将大米与绿豆投放到窝边,但斑鸠们不领情,“根本不吃我们给的食物,也不吃薄荷叶子,它们只吃自己找来的东西。”


  专家:斑鸠是为了省事省力


  何女士家阳台上栽种的植物很多,那对成年斑鸠为什么只在薄荷花盆中做窝?它们还会飞回她家阳台吗?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鸟类专家颜军观看何女士提供的相关照片与视频后说,在何女士家阳台上筑巢孵蛋的斑鸠,学名为珠颈斑鸠,俗名为“野鸽子”。它属于受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三有动物),是武汉地区比较常见的鸟类。


  珠颈斑鸠筑巢的速度很快,筑出的巢比较简陋。在居民家阳台上栽植有绿萝、吊兰及薄荷等植物的情况下,它们往往会选择在薄荷中筑巢,这并不是因为薄荷散发的香味吸引它们,而是它们觉得在薄荷中筑巢比较省力。因为在每年3月份时,薄荷的枝叶刚刚长出,容易被它们啄断或踩倒。而绿萝与吊兰是常绿植物,一年四季枝繁叶茂,要在这两种植物中弄出一个窝,比较费力。


  珠颈斑鸠会第二次第三次重回第一次筑窝的地方筑窝繁殖后代,也是为了省事。它们在将可独立生活的幼鸟送走后,原本是想回到旧巢中居住。在旧巢不见了后,它们会在旧巢所在地建一个新巢,“比另找地方筑一个全新的巢要省时省力”。


  但是,当珠颈斑鸠在一个巢中繁殖后代失败后,它们就会将这个巢抛弃,并可能永远都不回到这个巢中。因为对它们来说,在这个巢中生活、孵化后代并不安全。


:长江日

  斑鸠一年繁殖几窝推荐搜索词:

  

  1.珠颈斑鸠一年繁殖几窝

  

  2.虎纹斑鸠一年繁殖几窝

  

  3.野外斑鸠一年繁殖几窝

  

本文标题:斑鸠一年繁殖几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