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第十一中学推荐文章2:你好!桂林平乐中学!

  《平乐中学校歌》


  词/曲:刘运祯


  印岭玲珑


  昭水晶莹


  环绕我平中


  青年的乐园


  多士受陶熔


  生活自觉自治


  学习自发自动


  五育并重


  手脑并用


  迎接新潮流


  建设新平中


  *平乐中学校歌词曲由平乐中学第14任校长刘运祯所作。他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文学系,后任平乐中学校长,任期6年。


  平乐中学


  PINGLE SENIOR HIGH SCHOOL


  简介


  建校时间:1902年


  占地面积:65550平米


  地理位置:平乐县新安街261号


  校服颜色:深湖蓝、云海白


  平中校训:天道酬勤 厚德载物


  近年来,平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项目建设,学校办学条件改善;落实各项政策,教师队伍加强;规范办学行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关注教育公平,适龄儿童入学得到全面保障。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在新安大道的冬日晨辉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历经百年风雨的世纪老人,昂然走来。她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她,就是平乐中学。


  平乐县平乐中学,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2018年秋,学校恢复初中部。学校现有41个高中教学班和12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100多人。


  截至2020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65550平米,校舍总面积49059平米,有学生公寓楼4栋,可容纳3100人住宿。


  平中,


  “根须深扎立身坚”


  百年求索


  硬件措施完善


  平乐中学现建有400米环形塑胶跑道,按自治区示范高中标准装备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同时拥有多媒体移动设备、语音室、美术室、舞蹈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室。


  学校藏书12万余册,电视监控室、学生食堂、体育馆及综合科技大楼设备完善齐全,完全满足教学及学生学习、生活需要。


  全校各个教室、功能室均已安装电教平台、投影机和展示台,并提供网络接口,视频和音频接口,能进行CAI课件演示。


  学校还配备校园VOD点播系统及智能系统、多媒体互动网络、校园宽带网、一卡通系统。


  师资力量雄厚


  平乐中学现有教职工235多人,其中专任教师近210人,有高级教师76人,中级教师106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达98%。


  教育前辈陶知行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理念,影响着平中一代代教育工。


  他们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教育事业,奉行着“德高、业精、风正、纪严”的育人追求,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以德育创新为龙头,以科研兴校为核心。一直以来,平乐中学努力挖掘百年办学文化,不断提升学校品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校风正、校园美、质量高、现代化、有特色的平中品牌。


  教育理念悠久


  平乐中学的发展,源于对自我的超越,平乐中学的成功,源于创新与勤奋,平乐中学的面貌,源于师生的精神。


  学校遵循教育规律,挖掘百年办学的文化内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符合校情的办学思想体系:


  人文关怀


  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青蓝工程


  发扬团队精神,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管理育人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环境育人


  用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未来奠基”是平乐中学的办学理念,“以人本管理为主,以制度管理为辅”是平乐中学的管理理念。


  而“学在平中、教在平中,成长在平中、发展在平中”、“我是平乐中学主人,我是平乐中学形象”,则是这里的师生一辈辈接力传承的永恒共识。


  平中,


  “郁郁古木参天地”


  百年礼赞


  百年沧桑,淘尽万千浮沙;百度风雨,沐浴千万英杰。平乐中学创办至今,历经了10次校名变更,2次校址变迁,以及29任校长的开拓不止、耕耘不辍。


  “南国嘉树,名曰香樟。披日月光华,孕古雅风骚。”从灵须到虬根,从青黄浅草到覆云擢心,请听小布为你讲述,平乐中学这株摩天巨木的漫漫成长史——


  1902年


  为顺应“废科举,兴学堂”的新潮流,平乐知府谭国恩倡办“平乐郡中学堂”,堂舍建于府城隍庙与道乡书院之间(现平乐县人大院内),后迁至南洲,1954年搬至今址。


  平乐中学旧址


  谭国恩重视并致力于新学堂的开办,《广西教育史》称其“实开风气之先声,是清末广西创办学堂的先行者,对广西新学堂的创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功不可没也。”


  1905年


  平乐知府吴徵鳌应时势之要求,依照日本之学制及建筑形式,奏准朝廷筹款再建校舍,平乐郡中学堂改名为平乐府官立中学堂。


  民国元年


  学堂改为学校,监督改为校长,谢启中为平乐中学第一任校长。


  第二旧址


  1913年


  6月,平乐废府留县。平乐府官立中学堂改为平乐八县合立中学,招收平乐、荔浦、昭平、富钟、贺县、修仁、恭城、蒙山八县学生。


  旧办公楼


  1916年


  富钟县分为富川、钟山两县,学校改称平乐九县合立中学。


  1921年


  学校收归省办,改称广西省立第十一中学,后改为广西省立第十中学。


  孙中山先生为学子演讲


  同年11月27日,孙中山先生从水路由梧州至桂林途经平乐,在平乐中学他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激情洋溢的演讲,勉励学生勤奋读书,效祖国。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平乐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平乐中学地下党支部建立,平乐中学党支部掀起了震惊广西当局的“三·二九”学生运动。


  胡耀邦亲切接见平中师生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视察广西路经平乐,接见了平乐中学师生。平乐中学的建设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1953年


  4月,平乐县立初级中学与广西省立高级中学合并,称广西省立平乐中学。此前,平乐中学属省立中学。1958年,学校更名为广西平乐县平乐中学。


  老宿舍楼


  1966-1976年


  十年动乱时期,学生停课、批斗、闹革命。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1977年恢复高考,学校的各项工作也步入了正轨。


  2005年


  2005年3月,平乐中学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2018年8月,平乐中学恢复初中办学。


  风雨楼新枝


  春秋代序,辗转着118个年轮的印迹。抚昔追今,站在新的高点眺望。这样的平中,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模样?


  教学楼


  曾经▲


  现在 ?


  风雨楼


  ▲曾经


  ? 现在


  篮球场


  曾经▲


  现在 ?


  实验室


  ▲曾经


  ? 现在


  平中,


  “枝繁叶茂傲风霜”


  百年流芳


  平乐中学,纳山水之钟灵,承诗书而毓秀;寄社会之厚望,担兴邦之重任。蓬勃进取的平中精神,正如其校徽上一捧跃动的红色火焰,燃烧于世纪学府的上空,携科学民主之风,擎时代教育变革之旗帜,勇立潮头。


  在上级领导的重视、社会的支持、校友的关注下,平乐中学奋力开拓,积极创新,收获许多荣誉——


  ▌2018年


  桂林市第25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暨演讲比赛中学组特等奖


  平乐县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二等奖


  平乐县教育系统安全卫士先进集体


  平乐县教育系统体育先进集体


  ▌2019年


  平乐县校园文化艺术节群舞比赛二等奖


  平乐县中小学生篮球赛第一名


  平乐县校园文化艺术节群舞比赛二等奖


  ▌2020年


  平乐县第一届中小学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


  平乐县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不仅佳绩遍地开花,平中学子更是桃李天下。或通达政治,或勤勉科技,或躬行教育,或娴于文化……占各行业之鳌头,领各战线之风骚。


  恢复高考以来,共有100多名平中学子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录取,上百人留学海外,求学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廖梦樵


  谭顺天


  李亚频


  彭祖意


  金展鹏


  彭匈


  梁羽生


  辛夷坞


  莫兴国


  平中的英才俊杰层出不穷:有中共广西地委第一任书记、杰出校友廖梦樵烈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展鹏,原自治区党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彭祖意,中国运载火箭研究专家潘绍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后起之秀莫兴国等。


  平中的风流人物不计其数:有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华人在美国创办第一张大的创始人李亚频,无线电测向世界冠军、世界级运动健将谭顺天、兰春娇,当红作家辛夷坞等。


  前辈的传奇故事,激励着平中这艘古老航船上的年轻“水手”们。曾经,有在校学子在微博上,这样骄傲地写道——“前有梁羽生,现有辛夷坞,明天,将有我。”


  平中,


  “华彩奕奕正青春”


  百年浪漫


  对于深爱平乐中学的人来说,记忆中的她,不仅仅是桂江水畔的那一方楼宇、草木和人群,而是无价青春浇铸的灿烂昨天。


  在每个平中人心里,都有一条通往的十八岁的路,或花叶繁茂,或荆棘丛生,纵然马随尘去,曾经的那位平中少年,终将原路月满归来。


  关于平中,你是否有这样的“独家”记忆——


  平中的独家滤镜


  离开平中以后,看过烟火闹市,跨过山川湖海。到头来发现,还是很喜欢教室窗外一青二白,伴着积雨云的天空。青年人充满希望的眼睛里,银杏之明黄,浆果之深红,松林之浓绿,美不胜收。


  平中的独家调频


  别以为平中的校园里只有读书声,仔细听,画架前4B铅笔在素描纸上排线的摩擦,琴房断断续续传出的德彪西,播音社或慷慨或柔和的诗句,声声悦耳。


  平中的独家舞台


  翻开泛黄的同学录,曾经热血沸腾的誓言里,有人想搞科研,有人想进律所,有人想做演员,有人想上太空……回望在平中的那三年,原来最好的成就,是成为自己。


  平中的独家气味


  无论何时,平中的一草一木总在疯狂生长,夏有香樟冬有苦楝,秋有桂花落满台阶。月月都飘香,四季都漂亮。扫清洁区的同学,总是捡回满兜的枫叶当做书签。


  平中的独家情怀


  平中的学子布遍海角天涯,不需要过多的提及,一句口头禅、一个小习惯,就能默契地知道彼此曾是校友。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证明自己曾是平中人,你会如何表达?


  平中的独家食谱


  “等下吃什么?”是在平中上学时最快乐也最纠结的问题,偶尔还抱怨阿姨放多了盐,但也许每个平中人都会有一种食堂情结吧,工作了在外面吃着十几块的米线,心里却突然怀念起食堂的碎肉粉来。


  平中的独家夜色


  毕业后再经过平中,隔着大门望见点点光晕,像静谧宇宙中自转的星球。自己已经少有这样专心的夜晚,一堵墙就隔绝外面的纷扰,一盏灯就能照亮学海的边界。这里,依然是内心深处最骄傲的地方,每一次见面,都想要认真地对她说:好久不见,我的母校。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


  百年沉淀凝书香,世纪跨越育栋梁。声声校训还回荡在耳边,平中的故事仍在续写。


  勤学、多思、律己、明理的人文精神,交由一代代昭州学子的薪火相传,必能让千年昭州古城,永远焕发勃勃生机。


  今后,平乐中学将继续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人本管理,突出内涵发展,用智慧和心血,为世纪学府再谱新篇。


  End


   尾声


  118年来


  共有四万余名学子从平中毕业


  屏幕前的你


  是或曾是那四万分之一吗?


  #你是否记得自己的班级和班主任


  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小布吧#


  90°旋转手机


  让蓝色的火炬做指引


  回溯这百年长廊上的名校峥嵘史


  看看在这里


  还找得到当时的你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