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泉河海拔多少米
狮泉河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1:狮泉河,英魂不朽
:人民网-军事频道
风是不烈的,日头却烤得脸生疼。风将几缕白云推至头顶,挤压成乌灰的云团时,骤雨便落了下来,噼里啪啦敲打着大地。正欲寻地躲避,雨却霎时消失了,地上丝毫不见雨的痕迹,仿佛是被滚烫的大地气化了一般。这是夏季阿里地区常见的天象,这次出现在狮泉河烈士陵园。
立于陵园门口的我,先是被当空而下的雨滴洗礼,后又被一群掠过头顶的鸽子吸引了目光。鸽群飞过空旷的广场,在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的纪念碑上盘旋几圈后,没入了纪念碑底座周围的簇簇红柳中。半边云白半边湛蓝的天宇下,三面山冈环抱着这片安静的陵园。山冈外是更高的山峦,山峦外便是连绵的雪峰。纪念碑如擎天之柱,统领着周遭的群山。
每次到阿里,我都会来狮泉河烈士陵园瞻仰拜谒,献一束哈达,洒一瓶白酒,敬一个军礼,这次也不例外。经拉萨飞抵阿里,按疫情防控要求隔离三日后,便军容严整地行此头等大事,向长眠在这里的先烈“到”,就像奔赴一场约定的等待。
海拔4400多米的狮泉河烈士陵园,长眠着李狄三等63名“进藏先遣连”的烈士,还安葬着孔繁森等几十位在阿里地区牺牲的烈士。1950年,听从毛主席“出兵藏北、解放阿里”的号召,英勇的解放军进藏先遣连139名官兵,从新疆于田出发,历尽千难万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藏北高原,在挺进和驻守藏北的短短一年间,全连共有63名官兵光荣牺牲。
许多时候,我都很难想象,面对高原缺氧、风雪严寒,面对一道道海拔六七千米的冰山达坂,这些年轻的战士是靠着怎样的信念跋涉向前?明知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一次极限的冒险,明知经历的每分每秒都会是一场生命的苦役,明知可能九死一生,明知可能一去不还,他们还是以义无反顾的决绝,将生命留在了亘古的荒原。纵使荆轲再生,怕也会对这些猛士肃然起敬,怕也会为这风萧萧般的笃定感佩涕零。
陵园外的山坡不着一木,陵园内的红柳却长势蓬勃,这些耐旱、耐盐碱土的植物,将发达的根系深深扎入高原的砂土,用并不高大的身躯撑起片片柳荫,守护着安眠的英灵。那纤直的红色枝条,像是鲜血润染;那苍翠而饱满的绿叶,像不褪色的军衣;那串串紫色的花萼,多像绶带与勋章。红、绿、紫缀于蓝天与黄土间,向天地昭示着这些捍卫和平的生命的高贵。
在并不烈的风中,在风送来的淡淡红柳花香中,我像前几次祭奠时一样,肃然地缓步走过座座墓碑,默念着每位烈士的姓名、籍贯、生卒日期——又一次,泪水不知何时流了下来——先遣连的烈士,除李狄三年岁稍长享年37岁外,其余皆逝于二十多岁的美好年华。婆娑泪眼中,恍惚看见了暴风和狂雪,一队军人蹒跚其间,无人后退,步步向前……
在陵园后侧的墓区,有几排陈旧的墓碑,这些墓碑近一半都有个共同的名字——无名氏。细数一遍,总共38个。在那讯息不通、技术落后的年代,他们参与阿里的建设,守护阿里的安宁,却遗憾献出了生命,甚至连名姓都未留下。他们或许是军人、修路人、架线人,或许死于身体疾病、死于山塌雪崩、死于车祸崖坠。他们开天辟地过,战天斗地过,顶天立地过。
道家讲,天地始于无名。如是说,这38位“无名氏”,终把无名归于无名,把灵魂寄于高天,把骨骼埋于厚土。就像海子的诗歌: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
高原荒寒,苍穹凛冽,烈士纪念碑下,鸽群似受到某种召唤,自红柳丛中腾跃而起,拍打着白色的、灰色的翅膀,飞向远处的山冈。风中的余音仿佛在说:把生命还给生命,让和平的和平,让宁静的宁静。(孙利波)
狮泉河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2:冈仁波齐:神山之王 阿里之巅
冈底斯山脉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它高高扬起的头,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冈仁波齐。
关于神山的传说
图为雄伟庄严的冈仁波齐 摄影:次旺扎西
在世界屋脊的屋脊,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佛教的高僧米拉日巴与苯教的那若本琼以法力的高下来决定谁有权住在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他们先在玛旁雍措比试,那若本琼一步就跨过了玛旁雍措,米拉日巴则用身体盖住了整个湖面。然后他们又比试转山,两人从相反的方向开始,结果在那若本琼山口相遇。接下来的比试仍然不分高下,那若本琼提议在十五月圆那天首先到达冈仁波齐峰顶者为优胜。那天,太阳升起以前,那若本琼站在一面鼓上飞向顶峰,他四下张望看不到米拉日巴,心存狐疑,就没有全力前行,而是到处寻找米拉日巴的踪迹。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冈仁波齐峰上时,米拉日巴乘着光线一下子到达了峰顶,那若本琼惊得从鼓上摔了下来。那若本琼不无嫉妒地说:“你赢了,你有权拥有这片圣地,我只请求这儿有我居住的权利。”米拉日巴答:“看在佛面上,就让你住在这吧。”说罢,抓一把雪撒在东面的山上。从此那山便成了苯教的神山——苯日山,也就是传说中的须弥山。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相传,有苯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苯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此山就是他降落之处,被誉为“众神的居所”“宇宙的中心”。
地域气候及地理特征
图为如同无暇的蓝宝石一般的玛旁雍措 摄影:次旺扎西
冈仁波齐所在的区域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一条从冈仁波齐而下的河,注入不可征服的湖泊——玛旁雍措。有四条大河由此发源,流向东、南、西、北四方。流向东方的是当却藏布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向南方的是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为恒河);流向西方的是朗钦藏布象泉河(下游为苏特累季河);流向北方的是森格藏布狮泉河(下游为印度河)。
转山——由来已久的民俗文化
据说绕神山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三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冈仁波齐本命年的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平常年份转山十三圈。
转山是藏传佛教的一种习俗,是一种庄严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在西藏许多地方都有转山的习俗。据说冈仁波齐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湿婆大神的殿堂,人们多以为它只不过是一处虚幻的所在,一座概念的山,殊不知,它竟是一座现实的山。《大藏经?俱舍论》记载:从印度往北走过九座山,有座“大雪山”,这就是绵延千里的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千百年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它已深深地寓于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之中,冈仁波齐神奇地成为了人与神、人与自然结合的精神之山、文化之山、信仰之山。
图为冈仁波齐脚下的经幡 摄影:次旺扎西
传统上,冈仁波齐转山人需在57公里长、海拔4800米至5723米处的转山路上行走或叩头,快者日夜兼程当天可转完,而一般人则需要2到3天时间转一圈。冈仁波齐周围有扎布热寺、确古寺、哲热寺和祖珠寺4个小寺,寺虽小,但每个寺庙都有许多的故事和传说,转山一定要拜这些小寺,这是转山活动的一部分。
每年的萨嘎达瓦塔尔钦佛事活动更是旅游爱好者和信教群众转山朝佛的最好时刻。萨嘎达瓦月十五日,很多信教群众和旅游爱好者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色雄沟,等待隆重而神圣的塔尔钦树经幡仪式。
在这里,极端最高气温21.7℃,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8.3℃,全年平均气温为-3.6℃,年累计降水量为299mm。近年来,阿里各级气象部门在专题气象服务方面狠下功夫,把开展专题服务作为推动各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的重要桥梁。普兰县塔尔钦佛事活动专题气象保障服务,就是阿里气象部门一项重要的专题服务。每年,在塔尔钦佛事活动、萨嘎达瓦节期间,阿里气象局及普兰县气象局通过实地观测、数据采集、分析研判,积极主动、及时有效地制作发布藏汉英多种语言版的24小时预、每隔3小时的短期预及其他各类服务产品。在做好专题预服务的同时,还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科普宣传,向活动现场的人们发放宣传手册、挂图、科普知识书籍等。
在2014年5月,阿里气象局相关业务人员赴海拔4700米的塔尔钦成功安装运行了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站、紫外线观测仪、车载气象应急指挥系统、LED显示屏等,及时对塔尔钦及周边温度、天气现象、穿衣指数以及人体舒适度等进行预,并以藏、汉、英三种语言成功对外发布,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不同宗教可以在冈仁波齐面前和睦相处,不论国籍、文化、种族、教派都可以在冈仁波齐向神灵致敬,冈仁波齐也成了一处世界上罕见的跨宗教、跨文化、跨种族的神山胜迹。(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徐伟伟 次旺扎西)
狮泉河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3:「走西藏」狮泉河,红柳滩上崛起的一座新兴城镇
⊙杨辉麟/游记
狮泉河,位于阿里噶尔县境北部,北与日土县相邻,是西藏西部的新兴城镇。
狮泉河是藏语“森格藏布”的意译,这条河流源于冈底斯山西北麓,因为源头极像狮子口,泉水就从狮子口中涌出,所以这条河就被人们称为“狮泉河”。
狮泉河镇辖有居委会和行政村。狮泉河镇是新藏公路即国道G219线、安狮公路即区道S301线、黑阿公路、阿日公路的交会处。
狮泉河现在既是阿里地委、行署驻地,又是噶尔县委、县府驻地,也是藏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狮泉河海拔43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镇,被人们戏称为“空中城市”。年降水量68毫米,年平均气温0.9℃。这里原是一片荒凉的红柳滩,城区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道路全是砂石路,居民饮用河水,照明靠油灯。
1964年新藏公路通车后,便开始建设营房和简单的公共设施。1966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从噶尔县昆莎迁来此地,并进行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昆莎,现建有机场,称昆莎机场,已于2010年7月1日通航。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初具规模。1988年,噶尔县也将县政府所在地迁到这里。噶尔(gaer),藏语意为“帐篷”、“营帐”,因历史上曾作为兵营驻扎地而得名。
1989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建镇以来,镇区规模逐年扩大,已拥有行政、文教、邮电、通讯、电力、照明、给水等设施。
以镇中央石狮雕像为中心,四条公路向外延伸:南面为商业街,东面和西面为地区机关和军分区驻地,北面是通向日土和新疆的公路。城中的商店、餐馆临街而开,食宿方便。
有一条卖藏族手工艺品的街道,居住的大多人是古格王朝的遗民,从事着最古朴的木碗、地毯、银饰等手工艺品的制作和买卖。路边楼房、平房错落有致。而凡是藏式民居则几乎家家房顶和墙头都堆满了用于引火的干枯的红柳根。
狮泉河水从城中缓缓流过。全镇唯一的绿化带是沿水泥马路两侧的班公柳。
目前,狮泉河镇已形成九纵八横的城市道路架构,城区道路实现了路面混凝土、路边种红柳、彩砖人行道,商业店铺规划整齐、周边环境干净卫生,形成了工业区、办公区、居民生活区、商业服务区的城镇发展新布局。
狮泉河镇面积虽然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旷的荒野戈壁上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陕西、河北两省援建的有线电视网的开通,使如今的阿里人可以在晚上选择收看20多套电视节目。
夜晚的狮泉河,街道灯火通明,各种藏式酒吧和夜总会里传来阵阵歌声……狮泉河镇附近有地热田、加莫乡牧区和阳痿山等可供游览。
▼提示
1.狮泉河综合市场,在镇中心十字路口以南约百米处。有摊位一二百家,青菜、水果、水产、鲜肉等一应俱全。夏天,有新疆运来的新鲜水果出售。狮泉河南岸贸易市场,有各式小商店出售动物皮毛,还有名贵药材藏红花。
2.从1998年起,阿里地区政府投资巨款治理沙漠,先后在狮泉河镇郊区种植新疆枣树、班公柳等树木,还种植有牧草,旨在改善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
∥请关注@读走西藏谢谢∥
狮泉河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4:札达县底雅乡林果产业发展见闻:酒香不怕峡谷深
在札达县底雅乡,欣赏当地群众酿杏子酒,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其梅央宗在自家郁郁葱葱的果园里专门搭了一个酿酒棚。酿酒时,她在棚里架上甑(用于酿酒的大锅)、烧上火,然后把已经发酵好的杏子和水倒入甑里,盖上盖子进行蒸馏,不多会儿,便有一汩汩清凉的杏子酒从甑顶部的管子里流淌出来,滴入盛酒的陶罐里,整个过程简单质朴又饱含韵味。
底雅乡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象泉河谷,海拔最低的地方有2700米,是阿里地区海拔最低点。这里山高谷深、道路蜿蜒,距离札达县城和狮泉河镇路途均在200公里以上,很多阿里本地干部群众也未曾到访过;同时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盛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和苹果、杏子、桃等各类水果,仿若藏在大山深处的“桃花源”。
底雅乡群众历来就有酿杏子酒的传统,据不完全统计,全乡每年酿酒2000斤以上。由于底雅杏子酒果香浓郁、口感醇正,同时具有止咳平喘、润肺化痰的功效,因此广受群众喜爱,远销阿里各地,成为了藏西高原上颇有名气的土特产品。
“杏子酒一斤可以卖45元,我今年已经卖了130多斤,收入快6000元了。”其梅央宗一边忙活,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道,“虽然底雅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杏子酒的名气很大,我们都不用出门专门销售,就会有商家和个人主动上门收购。”
尽管群众收入还不错,但与市场上的杏子酒比起来,价格就低太多了,而且销量完全取决于顾客上门的多少。长期以来,底雅的林果业始终处于群众分散自营的状况,销售的也仅为水果和粗加工的杏子酒,既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也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更制约了其梅央宗和底雅乡群众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鉴于此,近年来,札达县和底雅乡两级党委、政府把扶持建强经济林果业作为当地的发展方向,2018年争取国家投资2500余万元,实施了底雅乡经济林果项目,建设水果加工厂,引进苹果加工设备和杏子酒酿造设备,同时开展果林种植,引导群众种植苹果、杏子、核桃,总种植面积153.1亩、10810株。
2019年,底雅乡120户群众在政府的引导下,每户出资3000元,注册资金36万元成立了底雅乡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种植+生产、加工+营销”的经营模式,除了经营水果加工厂以外,还对全乡的水果销售、加工进行统一管理。合作社将盈利的20%作为扶贫资金,平均分给贫困户22户、70人,30%作为发展资金,留做下一年生产发展费用,50%作为分红资金,分红给所有入股股东。
过去人们都说底雅的杏子酒好,但由于是群众手工作坊加工出来的,没有注册商标和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进不了商店、摆不上柜台,导致了销路和售价始终上不去。如今,随着水果加工厂今年即将投入使用,以及“札达杏子酒”商标的成功注册,不久,人们有望在各大超市和商店买到来自底雅的杏子酒。
“我们采取合作社向群众统一收购水果,再交由加工厂生产苹果干和杏子酒的模式,既为群众节省了大量花在售卖上的时间和精力,保证了稳定的收入,也能统一水果产品的口味和卫生标准,避免了过去一家一个味的情况,现在苹果干已经试生产成功。”底雅乡副乡长扎罗表示。
也许有一天,我们再也看不到其梅央宗在自家酿酒棚里酿酒的画面,但取而代之的,是产业发展带给底雅群众更为富庶安逸的生活,与此同时,底雅杏子酒的果香,穿越重重大山的阻隔,在高原上飘得更浓更远。
: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者 温凯 洛桑旦增 赵书彬 陈林 韩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西藏主要新闻
狮泉河海拔多少米推荐文章5:从高原红柳滩到现代化城镇——狮泉河镇的成长
海拔4300米的狮泉河镇四周被雪山环绕。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还有一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那就是西藏阿里地区。作为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阿里地区被称为“万山之祖”;作为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阿里地区又被称为“百川之源”。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群山巍峨,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处处皆景。坐落在海拔4300多米的狮泉河河谷、距离印度不过100公里的狮泉河镇,就是整个阿里地区的核心。
狮泉河镇上有各式各样的商铺。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狮泉河镇的年轻人在街头晒着太阳聊天。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狮泉河镇街头一景,这个曾经的高原小镇现在已经和现代化市镇没太大区别。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这座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片荒凉的红柳滩上拔地而起的高原新城,如今现代楼宇林立、绿柳成排、商户如云,成为藏西高原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见证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雪域高原的巨大变化。据阿里地区统计局2018年数据,狮泉河镇目前有常住居民2.45万人,而在2010年只有1.05万人。2018年7月,包括狮泉河镇在内的噶尔县通过国家整体脱贫验收。
狮泉河镇一个饮品店外等待提取外卖的小哥。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现在的狮泉河镇修建了现代化的道路和桥梁。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2004年,狮泉河有了第一部电梯。到现在镇上已经有119部了。然而,把时针拨回上世纪60年代前,这里却是另一幅景象。狮泉河镇原本是一片荒凉的红柳滩,狮泉河水滋润了两岸丛生的野生红柳群。除了牧民偶尔过来放牧外,这里罕有人烟。如今,一个民富商兴、充满活力的现代化藏西重镇,悄然屹立在海拔四千多米的中国西部边陲。
在狮泉河镇的广场上,人们在排练歌唱节目。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狮泉河镇这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整个西藏发展历史的缩影。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央政府为西藏制定了许多特殊优惠政策,涉及财税金融、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保护、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极大改善了西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70年来,中央政府累计投入1.63万亿元治藏稳藏兴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51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902.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321.5倍。
狮泉河镇通往飞机场的路上风景。苍茫、辽阔的雪山景色让人产生“车在云中行”的错觉。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 图文道
狮泉河海拔多少米推荐搜索词:
1.狮泉河海拔多少米高
2.西藏阿里狮泉河海拔多少米
3.狮泉河海拔多少米高度最高呢视频
本文标题:狮泉河海拔多少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