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推荐文章1:详解全国财政工作会议:2025年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1世纪经济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道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24年财政工作,研究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作工作告。
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
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分别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等。
五大“组合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市场对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充满期待,部分分析认为2025年财政赤字率有望提升至4%左右,这意味着赤字规模有望从今年的4万亿元左右提升至5万亿元左右;另外,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这些财政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加力,将提升明年财政支出规模,助力扩内需、稳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白彦锋对21世纪经济道记者表示,本次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发展形势进行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需要。在财政赤字率方面,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财政实践来看,这一水平相对保守,2025年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来看,财政自身绝对的平衡没有实际意义。当国民经济整体可持续了,暂时提高赤字率未来债务压力也将逐步得到缓解。另外,考虑到当前市场利率水平较低,要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债券工具,对社会资金进行更好跨期配置,以提高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提高赤字率和加力使用债务工具,有助于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更好统筹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道记者表示,2024年赤字规模4.06万亿元、专项债3.9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增发国债1万亿元(2023年发行但主要使用在2024年),合计9.96万亿元,相当于GDP的7.6%;2025年赤字债务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广义赤字率有可能接近10%,体现了政策的主动作为和积极担当。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发挥多重作用:以必要的支出力度扩大总需求,以内需提振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优化供给结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防范化解包括房地产和金融在内的经济社会风险,更好地支持房地产保交楼、收储等,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等。
2025年明确要兜牢基层“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白彦锋表示,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既有助于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也有助于打消居民在基本民生方面的后顾之忧,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会议强调,2025年要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债券发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
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来支持扩内需是202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部分领域投资效益下降,部分领域呈现“内卷式”竞争的局面,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应该更倾向于改善民生或促进居民增收来提振消费,这样才能更好促进终端需求的扩张。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2025年要扩内需、提振消费,需要切实提振大家的收入和财富预期,这样才能促进消费的良性增长。首先需要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保交房”工作,推动解决房地产市场债务的清理,有助于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第二是适当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有助于改善退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第三是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通过完善一些最基本的保障,有助于减少大家的消费顾虑。
需要指出的是,2025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仍然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且明确要提高投资效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明确部署,2025年将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用于“两重”“两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白彦锋表示,2025年打好政策“组合拳”,应注重央地财政政策的协同,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消除政策内耗,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形成政策合力,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另外,需统筹好绿色、协调发展的理念,抓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实现经济发展量的适度扩张与质的有效提升的相统一。
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蓝佛安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蹄疾步稳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在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方面,加强预算管理顶层设计,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告制度等。在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方面,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推动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等。此外,还要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针对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蓝佛安指出,要落实落细置换政策;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止前清后欠;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白彦锋表示,2025年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按照零基预算的理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止财政资金沉淀和固化,真正将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2025年可以期待的一些财税体制改革事项有:一是选择消费税中的部分税目将其征税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二是推进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地方教育费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并赋予地方一定的管理调整权限;三是对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进行完善,包括将新能源汽车等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渐进式退坡,以此牵引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行业更好开拓海外市场、减少贸易摩擦等。
陆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不是典型的需求不足,是带有某种结构性因素的周期下行,比如过去两三年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冲击,再叠加外部的关税问题以及拜登时代推出的“小院高墙”,这不是单纯依靠增加财政支出、降准降息等就可以实现对冲。因此,2025年要解决上述这些结构性问题,不能只是简单的财政刺激,需要推进一些重点改革事项,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比如,在“后地产”时代,需要塑造新的央地财政关系,需要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有财力,这样才能减少部分地方的趋利性执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回归到原来的良性竞争状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推荐文章2: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2024年财政工作,研究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作工作告。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级财政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预算执行管理,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促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是加力落实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供需两侧发力,加快实施进度。二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科技强国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积极支持办好民生实事,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各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等。推动各地下沉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四是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支持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监督,研究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财政部等16个中央部门率先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六是持续加强国际财经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财金渠道议程,服务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达成共识成果。七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债券发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二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是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六是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参与多双边财经议题讨论。完善关税等进出口税收政策,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更好服务保障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
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进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开拓进取、实干担当,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许宏才,财政部党组成员,特邀部门代表出席会议。驻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厅(局)长,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机关各司局、部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财政部网站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推荐文章3: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日12月24日电 (记者 刘志华) 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财政工作,研究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作工作告。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级财政部门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预算执行管理,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促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是加力落实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供需两侧发力,加快实施进度。二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科技强国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积极支持办好民生实事,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各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等。推动各地下沉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四是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支持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监督,研究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财政部等16个中央部门率先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六是持续加强国际财经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财金渠道议程,服务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达成共识成果。七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债券发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二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是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六是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参与多双边财经议题讨论。完善关税等进出口税收政策,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更好服务保障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
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进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开拓进取、实干担当,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许宏才,财政部党组成员,特邀部门代表出席会议。驻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厅(局)长,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机关各司局、部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殷铭悦对此文有贡献)
:中国日网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推荐文章4: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财政工作,研究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级财政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预算执行管理,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促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是加力落实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供需两侧发力,加快实施进度。二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科技强国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积极支持办好民生实事,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各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等。推动各地下沉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四是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支持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监督,研究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财政部等16个中央部门率先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六是持续加强国际财经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财金渠道议程,服务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达成共识成果。七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债券发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二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是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六是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参与多双边财经议题讨论。完善关税等进出口税收政策,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更好服务保障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
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进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开拓进取、实干担当,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许宏才,财政部党组成员,特邀部门代表出席会议。驻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厅(局)长,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机关各司局、部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推荐文章5: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央视网消息:据财政部网站消息,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债券发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二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四是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六是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参与多双边财经议题讨论。完善关税等进出口税收政策,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更好服务保障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
:央视网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推荐搜索词:
1.2025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2.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时间2024年
3.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
本文标题: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