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几个儿子
成吉思汗几个儿子推荐文章1:成吉思汗的40多个妻妾,大都是死敌妻女,他就不怕被刺杀?
成吉思汗,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征战一生,杀到哪,抢到哪。他的妻妾有四十多人,大多数是从敌人那里抢来的,还有不少是被迫献给他的。如忽兰、也遂、也速干等皇后,都是曾是敌对部落的。成吉思汗对这些敌对部落大肆屠杀,好多车轮高的男人,都成了成吉思汗刀下冤魂,这些女人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都惨死在“屠夫”成吉思汗手里,她们肯定对成吉思汗恨之入骨。那么,成吉思汗为何不怕这些从敌人手里抢来的妻妾复、刺杀呢?
成吉思汗之所以不怕这些女人复,有下面三个原因。
第一,“抢婚”是草原部落的一种婚俗方式,而成吉思汗的大多数妻妾,都是草原上的。
就连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就是被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抢回来的。而成吉思汗的发妻孛儿帖曾被篾儿乞人抢去,9个月后,才被成吉思汗夺回来。说明这种“抢婚”在蒙古草原,非常盛行。它原始社会的一种野蛮婚俗,我们无法理解这种风俗,可是在草原是得到认可的。
这些女人们被谁抢走,就是谁的妻子了,对待丈夫非常忠诚,一心一意为新家而奔波。如诃额仑在丈夫也速该死后,独自带着成吉思汗等孩子们,操劳一生,无怨无悔,也没有再嫁人。
成吉思汗那些通过抢劫获得的老婆,大部分是蒙古草原上的,如忽兰是蔑儿乞女,也遂、也速干两姐妹是塔塔人。她们都是蒙古草原上的女人,也认同这种方式,这种文化。也遂在自己的丈夫被成吉思汗杀死后,也就断了念想,和妹妹也速干一心一意服侍新的丈夫成吉思汗。其实,即使不是来自草原上的,但是她们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耳濡目染之下,看到别的女人安安心心当成吉思汗的妻妾,她们也会很快融入其中,追求当前的享受,忘记国仇家恨。
现代我国还有部分少数民族,还有着“抢婚”的习俗,只不过是为了增加喜庆,没有成吉思汗时代那种野蛮的味道了。在抢婚前,男女双方早已经自由恋爱了,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第二,成吉思汗抢来的妻妾,相当于人质,她们为了自己的家人,也不敢轻易刺杀成吉思汗。
如岐国公主,她本来是金国皇帝完颜永济第四女,金枝玉叶。在成吉思汗大军围攻金国中都时,金国损兵折将,被迫求和,将岐国公主嫁给成吉思汗。
又如察合皇后,李安全之女,名叫李嵬名,是西夏被迫献给成吉思汗的公主。她是西夏第一美女,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忍辱负重,嫁给成吉思汗。可是成吉思汗还是继续攻打西夏,直到彻底灭亡。关于成吉思汗的死,有很多传言,大多和这位公主有关,如她和成吉思汗汗春宵一刻时刺杀说、中毒说。
这些都是民间传言,并非正史记载,也不可信。其实,察合皇后是不敢随便刺杀成吉思汗的,万一她刺杀不成,成吉思汗会加倍复,将西夏皇族杀得片甲不留。即使她成功刺杀成吉思汗,也改变不了被屠杀的命运。当时蒙古军队太厉害了,所向无敌,不是刺杀个成吉思汗,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更何况,察合皇后是西夏第一美女,受到成吉思汗的宠幸,更加不会干出傻事的。
因此,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亲征西夏,途中围猎从马上摔下来,受了重伤,高烧不起,仍不退兵。公元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病重,在六盘山下清水县病逝,时年66岁。
第三,成吉思汗没有亏待这些被抢来的女人,大都给予皇后的名分。
可能是由于蒙古草原文化落后,没有中原王朝的规矩多、等级森严。在成吉思汗的心中,既然这些女人已经成为自己的妻子,那么都应该得到尊重,因此大都得到了皇后的称号。成吉思汗把自己的后宫分为四大板块,称之为“四大斡儿朵”。
这四个斡儿朵的首领,地位稍微比其他皇后高点而已。当然,成吉思汗的第一斡儿朵首领正妻孛儿帖地位最高,所生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为嫡子,继承了成吉思汗的大部分遗产。
其他三个斡儿朵的首领,分别为忽兰皇后、也遂皇后、公主皇后(金国的岐国公主),每个人都管辖着八个到十个成吉思汗的其他妻妾。至于物质享受,这些女人更加不用担心了,成吉思汗每次出征,都会掠夺回数以万计的战利品,足够他的后宫女人享受了。
结语
除了以上所说的三个原因外,成吉思汗是蒙古草原最伟大的人,堪称一代天骄,通过战争,统一了蒙古草原,进而征服四十多个国家,纳了四十多个妻妾。虽然这些被抢来的后宫妃子刚开始不服不忿,可是最终都被成吉思汗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最后都甘心情愿服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作为草原上的王者,自然也不会怕自己的女人刺杀他的。
成吉思汗几个儿子推荐文章2:成吉思汗究竟有多少儿女?
成吉思汗究竟有多少儿女?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他的后代很多,现在每4个蒙古人中就有一个带有他的血统。如果按照当时蒙古人的习惯,只有正妻生的孩子才算真正的子女,在大多历史方面的书籍上只是记载了他的正妻孛儿帖生下的4个儿子。
大儿子术赤,是孛儿帖在被抢前怀孕的,对于他的血统问题一直是现在学者的辩论主题,这也导致他一生的悲情,临死的时候还特意叮嘱不要让他的儿子和后代去抢夺汗位,也说明他心中的自卑。二儿子察合台,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所生第二子。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察合台受命留守蒙古大斡耳朵。他与长兄术赤不和,与弟窝阔台相处较融洽。
成吉思汗死后,1228年(戊子年),以察合台、术赤长子巴图为首的右翼诸子及官员,以斡惕赤斤、也古、也孙格为首的左翼诸子及官员,以拖雷监国为首的中央本部诸子、官员及万户长、千户长们齐聚客鲁连河畔的阔迭兀岛之地,遵照成吉思汗的遗诏,拥立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为大汗。据《蒙古秘史》记载,察合台、拖雷二人,将在成吉思汗“察阿荅”(身边)护卫其父金贵生命的宿卫、弓箭手、秃鲁花等万名怯薛军,以及由九十五千户组成的中央本部百姓交给了窝阔台汗,顺利完成了汗权的交接。
拖雷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所生成吉思汗的第四子。1213年,成吉思汗分兵伐金,拖雷从其父率领中路军,攻克宣德府,遂攻德兴府。拖雷与驸马赤驹先登,拔其城。既而挥师南下,拨涿州、易州,残破河北、山东诸郡县。1219年,从成吉思汗西征,攻陷不花剌、撒麻耳干。1221年,分领一军进入呼罗珊境,陷马鲁、尼沙不儿,渡搠搠阑河,降也里。遂与成吉思汗合兵攻塔里寒寨。按照蒙古习俗,幼子继承父业,而年长诸子则分析外出,自谋生计。故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所有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耳朵、牧地及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12.9万人。其中10.1万由拖雷继承。
1229年,在选举大汗的忽里台上,拖雷的三兄窝阔台推举为全蒙大汗,史称元太宗。他在任内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和华北。1231年,拖雷与窝阔台汗兄戮力同心,分道伐金,拖雷总右军自凤翔渡渭水,过宝鸡,入大散关。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经兴元(今陕西汉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在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北)、光化(今湖北光化北)一带,渡汉水,北上进入金境。1232年初与金军在均州(今河南禹县)遭遇。拖雷乘雪夜天寒大败金将完颜合达、移刺蒲阿、完颜斜烈于三峰山,尽歼金军精锐。此役毕,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
罗卜藏丹津所著的《黄金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成吉思汗患病时,其幼子拖雷也感不适,卜者说,如果其中一人痊愈,另一人将难逃厄运。于是拖雷之妻察兀儿别吉向苍天祈祷说:“如果汗主死去,举国民众都将成为孤儿,如果拖雷死去,只有我一人成为寡妇。”她的祈祷果然应验,拖雷死了,可汗痊愈。为此,成吉思汗嘉奖儿媳察兀儿别吉,在丈夫与汗父二者只能选一的重大抉择中,不顾丈夫、敬重汗父、顾全大局的贤德,特给以“也失哈屯”之封号,并赐予她“八鄂托克察哈尔”。
罗卜藏丹津在其《黄金史》中的上述记载,尚未找到其他史料佐证,而且有几点明显的错误。一是拖雷去世,是在成吉思汗死后的第五年。因此拖雷之死,并非替父成吉思汗,而是代兄窝阔台而死。这在《蒙古秘史》、《元史》中都有明确的记载。1231年拖雷随太宗窝阔台汗征金,第二年,太宗在军中患病,不能言语。巫师向神许以人命、宝物问卜,但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起来。又向神许以亲人之命,窝阔台汗才苏醒过来。于是,在汗兄身边看护的拖雷说:“我圣明的汗父,委兄以大任而将国家江山交给了您。汗父命我随汗兄身边,提起所忘,唤醒所睡。如今,我若失去汗兄,将提起谁之所忘,唤醒谁之所睡呢?若汗兄真有不测,蒙古之众将成遗孤。”于是,拖雷喝下了巫师之水。少顷,拖雷说:“我已大醉!照顾遗孤之事就拜托汗兄了。”即走出屋去,昏厥而亡。之后,太宗果然病愈。二是拖雷之妻是克烈部王罕之弟札合敢不之女唆儿忽黑塔尼,而非王罕之女察兀儿别吉。三是将察哈尔说成是“八鄂托克”,显然是误将一百多年后形成的察哈尔部八鄂托克提前到了这里。尽管如此,这里提到的“察哈尔”并非虚构。这说明13世纪30年代,感恩于拖雷的窝阔台汗,对拖雷妻唆儿忽黑塔尼给予皇后的待遇,并将由大汗的护卫军怯薛和其家属、匠人等本部百姓组成的“察哈尔”的一部分,赐给了她。唆儿忽黑塔尼于1252年去世,后来的察哈尔人中,就有尊崇祭祀“也失哈屯”唆儿忽黑塔尼的风俗,从而也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
蒙古史传确有记载的是:1232年,拖雷在征金胜利后北返途中病逝。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谥号景襄皇帝,庙号睿宗。子蒙哥(宪宗)、忽必烈(世祖)相继称帝。
END
内容于 蒙古文化周刊
本次转载目的在于传播
如有版权侵犯请联系删除
北疆风韵∣反邪,我们一直在路上
成吉思汗几个儿子推荐文章3: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1215年5月31日金朝首都被占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215年5月31日:蒙古帝国军队攻入金朝以前的首都中都,中都留守完颜承晖(完颜福兴)服毒自杀,为避蒙古军锋芒,1214年金宣宗将首都从中都迁到了河南汴京。
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成吉思汗一生很喜欢女人,有无数妻子,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皇后和妃子至少有40人。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成吉思汗的妻子可能超过百人,甚至最多有五百人。
在当年的蒙古部落来说,妻妾人数众多没什么稀奇。
那个时代,蒙古部落崇尚生育,认为妻子越多越好。妻子多,孩子就多。男丁多了,部落自然就会强大。
蒙古各部落的贵族都是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几乎不存在。对于大贵族来说,几十个妻子很是寻常,上百个妻子也没什么稀奇。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提到了这点。
《射雕英雄传》中,师傅韩小莹看郭靖非常苦恼,就劝他一同娶了黄蓉和华筝。在当时的南宋和蒙古,一夫多妻是社会寻常现象,无论男女都可以接受。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滥情也有社会背景。张无忌想要一次娶四个妻子,而作为明教教主,在元代社会娶四个妻子毫不稀奇。
《通制条格.嫁娶》记载:迁到中原、江南等地居住的蒙古人,依然实行多妻制。一般的官员、贵族,妻子的数目在五至十个之间;平民则少一些,一般是二妻或三妻,当然也有一夫一妻的。政府对于娶妻数量没有限制,男人能够娶多少妻子,主要在于自己的经济实力。
问题来了,为什么赵敏要去搅局周芷若和张无忌的婚礼,为什么周芷若随后对赵敏痛下杀手?
赵敏作为蒙古人,应该知道张无忌可以一夫多妻。即便张无忌娶了周芷若,一样可以娶赵敏为妻,本没有必要闹场。
可是,张无忌作为汉人,只会有一个正妻,其余都是妾室。妻妾有别,妾永远低于妻一等。
作为蒙古君主,赵敏自然不愿意做小老婆。
赵敏之所以来闹场,目的就是不让周芷若成为正妻,自己要坐这个位子。
周芷若自然心知肚明,当然是无法容忍的,才在婚礼现场痛下杀手,试图直接干掉情敌。
对于蒙古人来说,婚姻没那么复杂。
此时在蒙古还是奴隶制时代,不但很多妻子是通过武力抢来的,同贵族睡过觉的女奴也可以升级为妻子。
奇怪的是,成吉思汗妻子如此之多,儿子却不多。
成吉思汗在《元史》确切记载的,有8个儿子。
按照出生顺序依次为:
术赤
察合台
窝阔台
拖雷
兀鲁赤
阔列坚
我们分别看看这8个儿子的结局。
术赤
术赤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一说他根本不是成吉思汗的儿子。
他的母亲孛儿帖被蔑儿乞部的首领脱黑脱阿抢走的时候,可没有怀孕。成吉思汗在义父王汗帮助下抢回孛儿帖,这个女人已经怀孕,后来生下了术赤。
那么,术赤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孩子,恐怕铁木真和孛儿帖都不知道,毕竟古代没有DNA鉴定技术。
传承游牧民族的特点,当时的蒙古人不太看重血统。对于部落来说,只有要男丁即可,即便不是自己的血统也没什么关系。
蒙古人劫掠时,除了抢夺妇女以外,往往还会抢走男童,放在自己部落中养大。在他们看来,这些外来男丁可以让部落强大,这就足够了。
成吉思汗很宠爱术赤,而术赤这个名字就是蒙古语的“意外闯来的客人”。
术赤年龄最大,少年时期就跟随成吉思汗四处出征,立下很多战功。
如1207年攻打蒙古部落,1211年和1213年两次攻打金国,1217年伐吉利吉思,1219年征讹答剌和花剌子模,术赤都有很好的表现。
成吉思汗众多儿子中,术赤的战功最大。虽然蒙古传统是幼子继承制,战功卓著的长子也是很有可能继承大汗宝座的。
术赤的身份存疑,成吉思汗唯恐其他族人不满,最终剥夺了他的继承权。
术赤被任命为距离蒙古草原最远的金帐(钦察)汗国的大汗(汗国范围涵盖现代的哈萨克草原、咸海和里海北部,占有东欧和中欧地区至多瑙河)。那个时代,金帐汗国是比较荒凉的,引起了术赤的不满,开始对父亲不太尊重。
1223年成吉思汗召见他,术赤说自己有病拒绝赶来。
在术赤身边的将领密,说他没有大病。成吉思汗非常恼怒,认为长子忤逆,试图派兵攻击。
没想到在成吉思汗调动兵马期间,术赤真的患上重病死了,时年45岁。人死账消,成吉思汗既往不咎,命令术赤次子拔都继承汗位。
拔都继续西征,于1242年彻底建立强大的金帐汗国,奴役了俄罗斯人长达200多年。
察合台
察合台和术赤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两人却不合。
察合台的性格比较粗暴,心眼较小,没什么大局观,成吉思汗不喜欢他。
察合台参加了一系列作战,战功仅次于哥哥术赤。只是,察合台明白有性格缺陷不受父亲喜爱,肯定不能继承大位。
即便如此,察合台不愿意让哥哥术赤继承,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三弟窝阔台成为了大汗。
窝阔台同察合台关系很好,经常同察合台商议大事。
察合台是察合台汗国的大汗,汗国地盘主要是今日的中亚河中地区及新疆西部,相当于西辽的版图。
察合台在59岁时善终,寿命是比较长的。
窝阔台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三子,同术赤、察合台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窝阔台从小就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又高瞻远瞩。
他的战功不如两个哥哥,威望则高于他们,是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成吉思汗认为,未来蒙古人不需要进行太大的战役,窝阔台更适合统率蒙古各部,将其列为继承人。
1229年9月,窝阔台在库里尔台大会中被察合台、拖雷、铁木哥斡赤斤等宗王和大臣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
原则上,所有蒙古人都要听从窝阔台的号令。
窝阔台有生之年继续西征和南下,彻底消灭金国、西夏,占领中国北方地区。
窝阔台又同南宋开战,但蒙古骑兵不适应长江流域复杂的山地和水网地形,战事不利,陷入焦灼。
在攻打南宋的同时,窝阔台指挥麾下的军队和汗国向东打垮了高丽,命令金帐汗国向西一直攻打到波兰和匈牙利。
本来一切顺利,可惜窝阔台有着嗜酒的问题,在1241年突然酒后暴毙,时年57岁。
窝阔台突然死亡,引起了激烈的汗位争夺战,蒙古人远征的大部分攻势由此停止。
有意思的是,窝阔台本来就是所有蒙古人的大汗。他的有生之年,没有建立过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死后,汗国权力落到拖雷这一支手中,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则建立了四大汗国之一的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疆域包括原乃蛮部的领地和原西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这个汗国领土面积不小,不过位置靠北,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汗国夹在金帐汗国和元朝(西方叫作拖雷汗国)之间,建立后不到60年就被周边两个汗国吞并。
拖雷
拖雷是成吉思汗四子,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的幼子。
拖雷年龄较小,比大哥术赤小了16岁,比三哥窝阔台也小了7岁。
拖雷跟随成吉思汗立下很多战功,比如攻打金国,远征西亚等等。
蒙古人的习俗是幼子继承,也就是成年的哥哥们负责四面征讨,甚至自立门户,幼子则留在部落管理故乡。
三个哥哥成为蒙古帝国大汗,尤其三哥窝阔台还是整个蒙古的大汗,拖雷仍然继承了成吉思汗的大量地盘和军队,尤其成为蒙古草原的主人。成吉思汗的13万精兵中,就有10万为拖雷继承统率。
这为拖雷后代夺取蒙古帝国大汗宝座,奠定了实力上的基础。
成吉思汗死后,拖雷同窝阔台联手准备彻底消灭金国,接着攻打南宋。
在1232年,蒙古大军重创金国后北返,拖雷突然暴毙,时年41岁。
一种说法是,窝阔台和察合台畏惧拖雷实力太强,暗中下毒将其害死。
拖雷生前对三哥窝阔台忠心耿耿,明明手握重兵也没有实际性的反叛,没想到却落到如此下场。
拖雷众多儿子不服,开始酝酿夺权。
在窝阔台死后,由他相当垃圾的长子贵由继位。
贵由无能且荒唐,纵情酒色仅仅在位2年就暴毙。此时窝阔台后代七零八落,拖雷长子蒙哥乘机夺权。后蒙哥攻打南宋时,在重庆钓鱼城被宋军投石车击毙,蒙哥的五弟忽必烈,依靠杀死七弟阿里不哥上位。忽必烈上位后,终于打垮南宋,建立了元朝。
与此同时,拖雷第六子,蒙哥和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向西出征,建立了伊儿汗国,疆域为整个中东地区。
兀鲁赤
兀鲁赤是成吉思汗第五个儿子,生母不详,很可能是孛儿帖。
他在儿童时期就夭折了,没有长大成人。
阔列坚
阔列坚是成吉思汗第六子,母亲是忽兰皇后。
亦惕蔑儿乞酋长答亦儿兀孙同成吉思汗对抗失败后,被迫献上美丽的女儿忽兰,请求宽恕。
虽然蒙古人对妇女贞操不重视,成吉思汗发现忽兰嫁过来时还是处女,对她很是宠爱。
成吉思汗征战西域七年,只让忽兰一个妻子随行,她的地位仅次于大皇后孛儿帖。
阔列坚出生以后,受到父母的宠爱。
不过,阔列坚的年龄太小,比大哥术赤小了整整22岁,成吉思汗死的时候,他只有18岁,没什么军政经验,无法同四个成年的哥哥争夺汗位。
更重要的是,成吉思汗死后,根据蒙古的习俗父死子继,忽兰成为窝阔台的妻子。
哥哥的窝阔台,也就成为阔列坚的从父,这大大影响阔列坚的地位。
成年后,阔列坚长期同拔都混在一起,两人关系亲密。
在1235年,跟从拔都伐俄罗斯(蒙古征服基辅罗斯战役),阔列坚中流矢而死。
察兀儿
察兀儿是成吉思汗第七子。
成吉思汗打垮速度塔塔尔人以后,抢夺酋长也客扯连的女儿也速干为妻。
有意思的是,也速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她竟然找到正在逃亡的姐姐,姐妹一起侍奉征服者成吉思汗。
没多久,也速干就生下了察兀儿,只是察兀儿在儿童时期就夭折了。
术儿彻
成吉思汗第八子。
成吉思汗打垮乃蛮部落以后,抢夺一个美丽的乃蛮女子为妻。
这个妻子生育了儿子术儿彻,同样在儿童时期夭折。
除了8个儿子以外,历史记载成吉思汗还有6个女儿。
前5个都是孛儿帖所生,可见孛儿帖的生育能力惊人,一共生育了10个子女。
奇怪的是,成吉思汗明明有这么多妻子,子女却只有14人。
北宋废柴皇帝宋徽宗生了80个孩子,包括38个儿子,42个女儿。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请通知删除。
成吉思汗几个儿子推荐文章4:成吉思汗让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掌政一个掌兵,他为何这么做
成吉思汗的传位方式,是有些让人看不懂的。
按照汉人的“嫡长子制”传位方式,那么,他就应该把汗位传给长子朮赤。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传位方式,则他应该把汗位传给幼子拖雷。可是他最终竟然传位给了三子窝阔台。
搞不懂的还不只是这一点。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政权,行政权和领兵权必须统一,才能确保政权的稳定。要是一个掌政一个掌兵,掌政的基本上就是摆设,掌兵的随时都可能把掌政的拿下来。而成吉思汗却把它100个千户中的96个千户给了拖雷,只把4个千户给窝阔台。成吉思汗这样做,不是有意在他儿子中制造分裂吗?
(成吉思汗剧照)
搞不懂的事情还在继续。成吉思汗让窝阔台掌权,但是窝阔台的封地却在遥远的叶密立。都城哈拉和林周围,却基本上都是拖雷的封地。窝阔台当了大汗以后,他一走出皇宫,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封地,他心中是什么滋味啊?
实际上,窝阔台在叶密立的这个封地,当时成吉思汗并没有给窝阔台,是窝阔台后来在当了大汗以后,给自己封的。并且由于其他人已经把土地分得差不多了,窝阔台只能给自己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地方,让自己的长子贵由去那儿守着。而窝阔台还一直在人家的地盘上当大汗。
成吉思汗这样的分封,造成的直接结果是,窝阔台虽然继承了大汗之位,但是他不敢坐在那个宝座上去,而是让拖雷整整监国了两年。两年以后,窝阔台才在拖雷等一众皇室成员的搀扶下,登上汗位。在登位的过程中,他还必须再三谦虚地从宝座走下来,假装谦虚地推迟。然后又重新被扶上去,如此再三。实际上,他这样做,也就是在试探拖雷,看看掌控军队的拖雷,让位给他是不是很坚决。如果拖雷不坚决,他还不敢在这个位子上坐下。
(拖雷剧照)
就算拖雷已经让位给窝阔台了,窝阔台的皇位也坐得提心吊胆。他对拖雷相当忌惮。最终,拖雷在南方打仗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窝阔台生病,巫师说需要拖雷帮他喝下病水,才能让窝阔台好起来。而拖雷喝下病水后,最终却忽然“暴死”了。对于拖雷的死,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把责任怪罪在窝阔台的头上。而这也是造成蒙古第三代拖雷的后代,夺取了窝阔台后代汗位的直接原因。
整个蒙古帝国,本来是个完整的整体,横扫欧亚,无人能敌。却因为第三代的互相争战倾轧,造成四分五裂,一分为五。强盛的蒙古帝国,也宣告进入了“后时代”,再也无力发动针对全世界的掠夺战争,并且很快就衰落,被其它民族的政权给替代。
(窝阔台剧照)
那么,当初成吉思汗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权力分配呢?
其实成吉思汗想要的是“公平合理”。他对全世界都比较残忍,但对他的儿子们却非常仁慈,他要一碗水端平。在第一次西征拿下花剌子模后,他立刻把花剌子模的土地,分给了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然后他再把汗位给了三子窝阔台,把蒙古本土土地和兵权给了四子拖雷——这都是他一生创造的基业,而他不偏不倚,公平地分给了他亲爱的孩子们。
只能说,成吉思汗虽然已经当上了大汗,但是他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还停留在小老百姓的阶段。他对国家治理和长治久安,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这也算是成吉思汗的局限性吧!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元史》等)
成吉思汗几个儿子推荐文章5:成吉思汗的三女儿,比男人都厉害,至今在一座城里还有她的遗址
虽然古代女人的地位很低,但是千百年来仍然不乏有才能者留名青史,比如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阿剌海别。如果不是史学家的考证和梳理,我们今天对她也许仍然一无所知。其实,这是一位真正的女英雄,成吉思汗都要让她三分。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英勇的人物,他带领着骁勇善战的铁骑征服了辽阔的疆土,可谓是一代枭雄。他的正妻是孛儿台兀真,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子,不仅将生活打理的仅仅有条,政治上也能给丈夫一定的帮助,这两个人结合生出的女儿自然不一般!阿剌海别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因为是嫡妻所生,所以身份上比较尊贵的。
当时铁木真和太阳汗的乃蛮部征战,他们水平相当,所以得到另一个部落的帮助就至关重要,而双方都想要拉拢的汪古部的首领阿剌兀思选择了铁木真,为表诚意,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他的三女儿。
两个部落首领不仅结盟,还在部落前面结为了兄弟,这样一来,两个部落的感情突飞猛进,一起灭掉了乃蛮部,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当他们大军返回的时候。汪古部留守的将士们却造反了,杀死了自己的首领和铁木真的女婿。
事出突然,谁能想到刚刚得胜的大军会遭遇这样的事情!尤其是阿剌海别,作为一个新嫁娘,她还没有和丈夫度过多少美好时光就听闻了他的死讯,连自己的公爹都没有了。但是天生的素养让她没有只沉浸于悲伤。在动乱中,她带着自己的婆婆和小叔、堂叔一路逃到了城墙边,并找到人用绳索将她们送了出去投奔自己的父亲,这一年,她十九岁。
公元1206年,铁木真成为了“成吉思汗”,他没有忘记当年汪古部帮助他的恩情,将这个部落剩下的人编入自己的队伍之后,还将阿剌兀思的亲属们一一封赏。当然,他肯定不会忘了自己的女儿,他安排了规格最高的婚礼仪式,将自己的女儿又嫁给了她前夫的堂弟新王镇国。这一次的婚姻,成为了这位公主政治生涯的开始。
当婚礼结束后,成吉思汗开始了西征,而且这次征战他将阿剌兀思的小儿子孛要合带在了身边,想要帮助他建功立业。事实上当年的人物已变,他对先人的亲属大加封赏已经仁至义尽,但是还如此劳心劳力的扶持他的儿子,从中可见铁木真的侠肝义胆。
首领出征,朝政不能没有人管理,所以在出征之前他就把事务交给了木华黎处理,并且还将自己的三女儿封为了监国公主,要求所有的军国大事都要和公主商量,经过公主的许可才能实行。由此可见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女儿的才能。
被铁木真指派处理政务的人本身十分优秀,据说在他出生的时候敞篷里曾经有一股白气冲出来,巫师们都惊叹这肯定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长大之后也确实不凡,有勇有谋,很受成吉思汗的器重。
但就是这样一个有才的人对这位压在自己头上的公主十分敬重,没有半分不满,甚至觉得只有经过她同意的决定才能真正实行。如果说成吉思汗器重她除了她有一定才能外还有血缘的原因,那木华黎的评价就十分中肯了,所以这位监国公主能力了得!
和中原地区养在深闺的大小姐不一样,她自幼驰骋草原,长大之后又受到父亲的器重,所以常常外出。在父亲出征的时候,她就负责坐镇大本营,主持政务,还常常带领大批人马前去巡视领土。
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从古至今数下来都是数得着的,除了他们自由生活在马背上,骑术箭术了得外,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也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无所畏惧,敢于迎着敌军的武器殊死战斗,这样的人身上的气势不是一般人能够压住的,但是这位公主就压住了,还让他们一个个儿的心服口服。原因无他,伸手不打笑脸人啊!
当一支军队来到青冢地区休整时,时刻掌握大军动向的公主收到了消息,立刻派人带着东西前往犒劳将士。她对有功的将士大加封赏,还举办了宴会,让每个将士玩儿的开心拿的手软,这样他们对这位公主十分赞赏,还对朝廷的信任感恩戴德,誓要在战场上答大汗。
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不愧为成吉思汗之女,《元史》说她“明睿有智略“,“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就是说,她聪明有智慧,成吉思汗出征时,对家里没有后顾之忧,这主要得力于三女儿阿刺海别吉。
由此我们能看出,这位公主对军队的掌控是有自己的手段的,尽管她没有带兵上阵,但是依旧让士兵们对她感恩戴德。阿刺海别吉死后,追封为皇祖姑赵国大长公主。孛耀合和阿剌海别吉居住的王城也被称为赵王城,就是今天达茂旗敖伦苏木城遗址。
最后,这位阿剌海别吉公主也就是金庸先生所写的《射雕英雄传》中的华筝原型。
成吉思汗几个儿子推荐搜索词:
1.成吉思汗几个儿子都叫什么名字
2.成吉思汗几个儿子去向
3.成吉思汗几个儿子的结果
本文标题:成吉思汗几个儿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