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突的准确位置图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1:喉咙总是有痰?尝试按揉这些穴位帮助祛痰
你有没以下经历?
晨起时的第一件事,上洗手间吐第一口痰!
刷牙半截,喉咙刺激,呃呃呃声,吐痰去!
跟别人交流时
有总那么一会说不出话来
不是激动哽咽
而是喉咙有痰了,吐痰去!
痰,是指肺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粘膜所分泌、用来把异物排出体外的粘液,特别是经过咳嗽吐出来的分泌。在人的呼吸道里,许多小纤毛麦浪一样朝向口腔的方向,慢慢将脏东西推出来,推到嗓子眼儿时,人就会咳嗽吐痰。如果长期咳嗽咯痰,有可能是慢性肺系疾病,需要及早专科诊治。
中医病因认识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多有很多原因。
第一,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陈医生推荐以下穴位
日常可以尝试按揉帮助祛痰
天突穴
定位:属任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操作:取坐位,拇指按揉天突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水突穴
定位:属于足阳明胃经,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功效:冷却循颈项上炎的火热之气并为天部提供水湿阳气。
操作:取坐位,食指或者中指按揉水突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云门穴
定位:属于手太阴肺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功效:宣肺止咳,泄热除烦,化痰散结。
操作:取坐位,左手按揉右侧云门穴(右手按揉左侧云门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肺俞穴
定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操作:取坐位或者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同时按揉患者双侧肺俞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丰隆穴
定位:属足阳明胃经,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功效:沉降胃浊。
操作:取坐位,双手拇指同时按揉双侧丰隆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阴凌泉
定位:属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排渗脾湿。
操作:取坐位,双手拇指同时按揉双侧阴陵泉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故需要健脾补肺。
1、脾虚体质者,可适当服用归脾丸或者参苓白术散,建议在中医指导下进行调理。
2、避免甜食过多,甘能养脾,亦能伤脾,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受损,痰湿就会肆起成痰。
3、饮食上,避免过度饮用生冷,减少损伤脾阳;
4、饮食清淡,避免肥甘厚腻之品,造成胃热酿湿生痰;
5、起居有常,避风寒,避免外感肺气失宣,津液水道布散失常而成痰;
6、久坐办公室或者脑力劳动者,多喝温开水,适当加点陈皮泡水,增加室外有氧运动,有利于肺气宣发肃降,避免气道聚液成痰。
责任编辑:李镓洧
校对编辑:叶美琪
初审:曲崇正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2:嗓子又干又疼?按揉这2个位置试试
按摩天突穴
位置:是在人体的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这个比较深的凹陷里面,用大拇指向上推,推到凹陷处,这个地方就是天突穴。
方法:嗓子不舒服时用右手中指轻轻按揉揉约1分钟左右,感觉到咽中有湿润感、舒适感即可。
按揉喉结
位置:喉结两侧
方法:先用拇食二指推摩喉结尖部的两侧,中间的两侧,还有后面的两侧,然后自上而下按揉这三个位置,反复操作2分钟~3分钟,按揉之后咽喉部有轻松感或湿润感。
: CCTV生活圈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3:健康|揉揉“九窍”养全身!这几个位置一定要记清楚(附真人示范)
注意了!在中国网官微后台回复相关关键词:“养生”、“实用”、“八卦”…可以看到更多内容!
中医将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通道概括为“九窍”, 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尿道、肛门。
平时护好九窍, 不仅能对人体各脏器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还可延年益寿。
眼部
双手熨目
中医认为,目为肝之窍,为心之使,为血之宗,为五脏六腑精气所注之处。眼睛通过经络与内脏相联系,因此护好眼睛就是在保养五脏六腑。
平时经常熨目,可缓解诸多眼部不适。
具体方法:
清晨起床,先将双手互相摩擦,然后熨目,反复3次后,再以食指、中指指腹轻轻按压眼球或眼眶四周。
双手拇指按压太阳穴(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同时,食指自内向外按压上下眼眶,再自内向外轻按眼球,如此反复3~5次。
鼻部
轻揉鼻根
天气转冷,让鼻炎患者苦不堪言,除了正确治疗服药,建议每天用温水或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清洗鼻子,自己洗或借助洗鼻器都可以。
另外,每天可按摩鼻根、鼻梁、鼻周穴位、面颊和颈枕等部位,以疏通经络,通利鼻窍,增强鼻部抗病能力。
具体方法:
将双手鱼际肌(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摩擦至发热,贴于鼻梁两侧,双手食指自鼻根至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反复按压摩擦至局部发热为度。
再由印堂穴(眉心正中)向太阳穴推按至发热,也可用手掌心按摩面部及颈后、枕部皮肤,每次10~15分钟。
耳部
揉搓耳周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朵上布满穴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气血经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所以,平时多按揉耳周穴位,非常有助于耳部健康。
具体方法:
双耳前部从上到下分别有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可每天用双手食指自上向下揉压耳前三穴,感觉酸胀即可,每次1~3分钟,有开窍聪耳和通络活血功效。
捻耳轮:食指和拇指由上到下同时捻揉耳垂和耳轮1~3分钟,直到两耳发热为止。
鸣天鼓有助预防耳鸣,方法是:两手掌心按两耳外耳道,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每次30下左右,一日2次。
口部
按揉颈部
口腔、咽部最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要注意避免烟酒、辛辣食物、异味和冷空气刺激,在寒冷的冬季和雾霾天要戴口罩出门。
另外,按摩颈部三个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慢性咽炎。
廉泉穴,位于下巴顶端再往内侧2厘米,用拇指指面按揉,手法轻柔,有酸胀感为佳。
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2厘米处,用食指与中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人迎穴,手法轻柔,有酸胀感为佳。
天突穴,胸骨上窝凹陷处,用中指指端按揉,手法要轻柔。每天分别按揉以上穴位2~3次,每次3~5分钟即可。
尿道、肛门
提肾缩穴
尿道和肛门“二阴”最隐蔽也最容易被大家忽视,所以日常必须加强这两处的保健。
提肾缩穴法是传统养生手段,可促进阴阳之气循环。
具体方法:
取站位,全身放松,吸气时小腹内收,肛门上提(如忍大便状),会阴随之上提内吸,呼气时腹部隆起,将会阴、肛门放松,一呼一吸完成一次,每日可做若干次。
大/家/都/在/看
(:生命时)
本期编辑:李兆彧
本期校对:刘倩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4:丨跟我一起学腧穴丨扶突穴、口禾髎穴、迎香穴
壹 扶突穴
扶突穴位于颈部外侧,喉结旁开约3寸,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想象一下,这里就像一条“小沟”,而扶突穴就藏在这条“沟”的深处。《经穴解》曰:“突者,通气之名,在任脉之在喉者有天突……水突之旁,又在其后者,则曰扶突。乃以水突、天突而得名也”。
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扶突穴主治咽喉部疾病,常用于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失音、呃逆,也是甲状腺等颈部手术的针麻常用穴。
扶突穴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缓解打嗝!如果你突然打嗝不止,用拇指按压扶突穴1-2分钟,打嗝就会神奇地消失。这是因为在胸锁乳突肌深面,有颈3-5神经的前支通过,共同构成膈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按压扶突穴可直接刺激到膈神经而改变膈肌运动,这是扶突穴止呃逆的解剖学基础之一。
贰 口禾髎穴
口禾髎穴的位置特别好记!它就在人中穴旁开0.5寸,鼻孔外侧边缘直下的位置。“口”指嘴巴,“禾”指谷物,“髎”指骨缝,“此穴在鼻孔旁,所以闻五谷之香气者,此穴近之,故曰禾髎”。(《经穴解》)
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在口鼻附近的重要穴位,口禾髎穴堪称“面部急救包”。突然流鼻血了?别慌!用食指和中指按压两侧口禾髎穴3分钟,就像给鼻子按下了“止血键”。据多种针灸古籍记载,它还能治疗面瘫、鼻炎、牙痛等。
日常保健小妙招:早晚洁面后,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轻轻按摩口禾髎穴30秒,不仅能提神醒脑,还能预防感冒。
叁 迎香穴
带大家认识一个特别实用的穴位——迎香穴,这可是我们鼻子健康的“守护天使”!
迎香穴的位置特别好找!它就位于我们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大约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的位置。想象一下,这里就像两个小酒窝,专门用来“迎接香气”的,正所谓“迎香以鼻闻香臭而得名也”(《经穴解》),是不是特别形象?
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迎香穴可是鼻部问题的“急救专家”。鼻子不通气?别着急!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两侧迎香穴1分钟,就像给鼻子装上了“通气阀”,瞬间就能呼吸顺畅。众多针灸医籍都记载了迎香穴治疗鼻炎、鼻塞、嗅觉减退等鼻部病症。
迎香穴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预防感冒!在季节交替时,每天早晚用手指按摩迎香穴30秒,就像给鼻子穿上一件“防护衣”,能大大降低感冒几率。
迎香穴不但能改善鼻部症状,还能缓解面部神经麻痹。早上起床发现脸有点僵?不妨试试用指腹轻轻揉按迎香穴,配合做几个夸张的表情,效果堪比“面部瑜伽”。
迎香穴就像一位贴心的"鼻子管家",随时准备为我们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下次鼻子不舒服时,别忘了找这位“好朋友”帮忙哦!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文章5:对应新冠症状的5个宝藏穴位:缓解咳嗽、清热化痰、咽干、补肺气……
嗓子干痒、疼痛、咳嗽
除了多喝热水、少吃辛辣
按摩穴位
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都有哪些有效穴位
一起看看吧
↓↓↓
1 天突穴
防止嗓子干燥、发炎
【作用】
天突穴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按摩此穴对咽喉大有裨益,可以防止嗓子干燥、发炎。
【位置】
天突穴在人体的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这个比较深的凹陷里面,用大拇指向上推,推到凹陷处,这个地方就是天突穴。
【注意】
在按压的时候,要逐渐地给力度,不要太强的力度,用大拇指的指腹旋转着按,按十圈以后,按压一下;然后再反方向,用指腹按十圈后压一下。感受呼吸道顺畅,就可以停止了。按摩时,可以一边做吞咽的动作,配合呼吸,将唾液吞咽下来,也可以进行热敷。
2 膻中穴
清热化痰,抑制支气管分泌物增加
【作用】
感染过后,肺气虚衰,膻中穴能清热化痰,抑制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保持呼吸通畅。
【位置】
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膻中穴。
【注意】
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分钟~5分钟,力度要适中,不可过重。
3 迎香穴
补肺气、宣肺窍、缓解鼻塞
【作用】
长期点按迎香穴有助于补肺气、宣肺窍,例如对鼻塞、流涕会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注意】
可以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住迎香穴先顺时针按揉1分钟,再逆时针按揉1分钟,感觉到酸胀感为宜,每天按揉2次。按揉要适度,最好由轻渐重,可减轻鼻炎所带来的鼻塞、流涕。长期按揉迎香穴,促进鼻周围气血的运行,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4 通天穴
开通肺窍、缓解鼻塞
【作用】
通天穴可以用来开鼻窍。肺为五脏六腑中的华盖,位置最高(天)。通天穴能开通肺窍,通于天(上部)气,疏通人头顶的鼻窍,同时可以缓解鼻塞症状。
【位置】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有帽状腱膜。
【注意】
用指腹按揉,注意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以酸胀为度,太轻摩擦表皮没有作用,太重又造成损伤。切忌暴力按摩。一般按摩一次1分钟~3分钟,一天3次~6次,可以酌情延长时间和增加频次。
5 尺泽穴
缓解咳嗽、气喘等
【作用】
尺泽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部烦满、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等。
【位置】
将手微微弯起来,攥个拳头,在肘横纹的位置,来回拨动时会感受到一根非常硬的筋,这个筋的外侧就是尺泽穴.
【注意】
先找准穴位后顺时针按揉20次,接着再逆时针按揉20次,按揉的力度一般以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即可。
编辑:邱彩红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推荐搜索词:
1.天突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
2.天突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
3.天突的准确位置图怎么找
本文标题:天突的准确位置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