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名录推荐文章1:快来数一数!55项中国的世界遗产,你去过几个?

  2021年7月16日至31日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在福建福州举办


  我国现有37项世界文化遗产


  14项世界自然遗产


  4项文化与自然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咋有这么多嘞?


  别着急


  就让团团来给大伙儿


  好好盘点盘点吧


  世界文化遗产


  五千年泱泱华夏


  中华民族凭借智慧和勤劳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人类文明奇迹


  长城、明清故宫、莫高窟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它们无不静静诉说着


  中华民族的辉煌灿烂


  世界自然遗产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


  境内奇峰耸峙,大江奔流


  各种奇特的自然地貌


  各类珍奇的动物植物


  令人不禁感慨


  大自然之“无尽藏也”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当旖旎的自然风光


  与智慧的中华民族碰撞


  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泰山、黄山、武夷山……


  正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绝佳体现


  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大家是不是心动了呢?


  那就快去这些世界遗产打卡吧


  :共青团中央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推荐文章2:最新清单,中国55处世界遗产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绵延万里的华夏河山


  那些价值不可估量的世界级景观


  就在你我身边


  世界遗产


  是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


  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


  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中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从1987年首次申遗成功至今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


  是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


  和意大利并列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示意图


  图中标注的是哪些世界遗产


  和地理君一起了解一下


  ▼


  01


  长城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后来,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明代时修筑。长城沿线的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处在不同自然地带的过渡带上,使这个地区既宜农耕又宜于畜牧。


  02


  敦煌莫高窟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366年,一位叫乐僔的行脚僧人来到敦煌南面的鸣沙山,当他见到眼前的三危山顶忽放金光,宛如千佛降世,便深感此处是佛教的圣地。于是,乐僔便在鸣沙山沿河的陡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莫高窟从此诞生。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03


  北京和沈阳的明清皇宫


  1987年\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黄瓦红墙,金扉朱楹,白玉雕栏,宫阙重叠,巍峨壮观,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4


  秦始皇陵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寝,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历代帝王陵墓的格局不同,非常奇特。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秦陵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05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06


  泰山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等尊称。自古以来,泰山就为国人所崇拜,被视为社稷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中华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还是我国古代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有72位君王到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文人墨客更是纷纷前去朝山览圣,赋诗留言,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从而使泰山成为“天下第一”,并一直成为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


  07


  黄山 1990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黄山原称“黟山”,雄踞安徽南部,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自古以来,历游名山者多以为黄山之美不亚于五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08


  黄龙风景名胜区 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处于三大地质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高山景观和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比如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等。


  09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连绵7200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九寨沟以明朗的高原风光为基调,融翠湖、叠瀑、秋林、雪峰于一体。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此后受地震影响,景区于2017年8月9日起停止接待游客,2018年3月,九寨沟景区部份景观恢复开放。


  10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区组成。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余米高,姿态万千,蔚为壮观。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11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1994年\2000年\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在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始建于公元7世纪,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布达拉宫于1994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昭寺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罗布林卡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2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边庙宇


  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座落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整个避暑山庄的营建历时近90年,这期间清王朝国力兴盛,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康熙五十年康熙帝还亲自在山庄午门上题写了“避暑山庄”门额。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


  13


  曲阜孔庙孔林及孔府


  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孔庙为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庙,主要建筑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与孔庙毗邻,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孔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立有历代颂扬孔子的碑刻。


  14


  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称“太和山”,也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古时,武当山以“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显赫地位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峰宝地”。山上有属于道教的巨大古建筑群,峰顶建于明代的金殿,以铜铸鎏金著称,是我国现有的最大的铜质建筑的珍品之一。


  15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1996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16


  庐山


  199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庐山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17


  丽江古城 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包括大研古镇、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和黑龙潭。


  18


  平遥古城 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19


  苏州古典园林


  1997年\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其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1997年苏州拙政园、环秀山庄、留园、网师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扩展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和退思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


  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天坛的总体设计,从它的建筑布局到每一个细部处理,都强调了“天”。它那300多米长的高出地面的甬道,又叫海漫大道,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到天坛去拜天等于上天 ,而由人间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遥远、漫长。


  21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泉泽遍布,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22


  大足石刻 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区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3


  武夷山


  1999年\2017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市,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武夷山脉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也是大量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


  2017年铅山武夷山遗产提名地扩展项目成功申遗,该遗产位于铅山县境内、武夷山脉北部,是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24


  龙门石窟 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25


  明清皇家陵寝


  2000年\2003年\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明显陵: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的纯德山上,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的马兰峪,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5位清朝皇帝,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共161人。


  清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及其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


  明清皇家陵寝遗产还包括了2003年扩展项目列入的明孝陵、明十三陵,以及2004年列入的盛京三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


  26


  青城山-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


  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原始而华美,如世桃园,绮丽而又神秘。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7


  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


  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状态。


  28


  云冈石窟 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00多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29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2003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的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区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


  30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体坐落于吉林省集安市、辽宁省桓仁县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存续于汉唐期间,前后历经约705年,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


  31


  澳门历史城区 200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是连结相邻的众多广场空间及20多处历史建筑,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覆盖范围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等20多处历史建筑。


  32


  殷墟 200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33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也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34


  中国南方喀斯特


  2007年\2014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亿年间。2014年广西桂林、重庆金佛山、广西环江、贵州施秉作为拓展项目增加。


  35


  开平碉楼及古村落


  200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开平碉楼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到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大量华侨回乡置业,开平碉楼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碉楼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


  36


  福建土楼 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于龙岩市永定区,以及漳州市南靖县、华安县。“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土楼文化根植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是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它包括了初溪、洪坑、高北、田螺坑、河坑和大地土楼群,以及衍香楼、振幅楼、怀远楼和和贵楼四座代表性土楼。


  37


  三清山


  2008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饶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境界而得名。三清山有着其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38


  五台山 200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由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环绕而成,五峰耸峙,顶无林木,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五台山自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开始建庙,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并居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五台山迄今仍保存着北魏、唐、宋、元、明、清等7个朝代的寺庙建筑47处,荟萃了7个朝代的彩塑、5个朝代的壁画。


  39


  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201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建筑,分布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周围,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这些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种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


  40


  中国丹霞 2010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是中国境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这一遗产包括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的 6 处遗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


  4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201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型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经典作品。


  42


  元上都遗址 2012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0公里处、闪电河北岸。由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史学家称誉它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媲美。


  43


  澄江化石遗址 201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澄江化石地位于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为研究地球早期延续时间为5370万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


  44


  新疆天山 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由博格达峰、巴音布鲁克、喀拉峻-库尔德宁、托木尔峰四部分组成。湖滨云杉环绕,雪峰辉映,非常壮观。天池成因有古冰蚀-终碛堰塞湖和山崩、滑坡堰塞湖两说。


  45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201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46


  大运河 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本项目另包含运河入海水道,即浙东运河。


  47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的丝绸之路,是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包括中国4省22个遗产点。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


  48


  土司遗址 201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这片遗址位于中国西南山区,包括一系列部落领地。土司制度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少数民族地区的王朝统治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既保证国家统一的集权管理,又保留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湖南老司城、湖北唐崖和贵州海龙屯均属于这片遗址,它是中华文明在元、明两代发展出的这种统治制度的特殊见证。


  49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201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