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有哪些推荐文章1: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十首诗,意境雄浑苍茫,暗含佛理,七绝最好

  谈起唐朝边塞诗,王昌龄的名字就不能绕过。他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其诗歌意境雄浑苍茫,又能体现出诗人的性格,部分诗中又能展现出佛理,深受后辈文人的爱戴。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十首诗,体会其诗歌的独特魅力。


  唐朝王氏是一个大家族,王氏家族人才辈出,而王昌龄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出生在山西太原,二十二岁嵩山求道,二十七岁的时候元赴边塞,亲身经历过边塞的生活。他进士及第后,走上官场,四十一岁因事获罪被贬,一年后被赦免,六十岁的时候被闾丘晓所杀害,走完一生。


  王昌龄一生交友广泛,尤其与孟浩然、岑参、常建等诗坛名家关系密切,互有诗歌往来。另外,他与当时僧人、道人也有过来往,他们是君子之交,因而其诗歌中不乏佛道的色彩。与达官贵人的交往屈指可数,有交集的达官贵人也是具备高洁的品格,从侧面能够反映出王昌龄的为人。


  在王昌龄的存世之作中,有大量的行旅诗,他所经历的地方,均留下诗作。在他入仕之前,曾到过河北的邯郸等地,诗中体现出的是一位少年游侠的豪情壮志,他的一颗赤诚之心流露于诗中。他也曾到过大漠,目睹李唐赫赫军威,感知边塞的不和谐之声,目睹了边塞的眼中问题,这些内容均记录于其诗中。


  上文说到,王昌龄曾被贬至岭南,这段经历是其人生第一次低落时期,在旅途中,他与友人恋恋不舍,诗中难免出现沉重与灰色。不过,他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安危,体现出一位唐朝文人的思念观念和高尚节操。在王昌龄的诗中,出现过很多江南地名,诗中流露出浓烈的愁绪,在平静寂静之中不甘心寂寞,是诗人被贬后心情的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王昌龄存世二百余首诗中,有三十余首是关于女性的诗。在他的笔下,唐朝女性是小家碧玉,或是艳丽哀怨,也有贵族少妇,身份的不同,女性体现出的气质各异。可以想象,一位惯于大漠狂沙的诗人眼中,女性能够折射出另类的人性光辉,这一点在李唐诗人中,实属罕见。


  必须要说的是,王昌龄的七绝是极具艺术魅力的,在艺术上,他继承了建安文学的创作理念与传统,用精炼的语言将意味深长的情意熔于一炉,诗歌彰显雄浑自然的特色,意境又开阔,情深幽怨,因此他得名“七绝圣手”的称号。


  在意象方面,王昌龄运用得当又巧妙,尤其以“月亮”运用得最好。在他的笔下,月亮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自然实体物,他巧妙的运用月亮,让诗歌产生幽缈之思,空灵之美在,增加诗歌的内涵,又赋予诗歌生命与灵性,凸显各种情感与自己的价值取向。


  另外,由于其王昌龄仕途较为坎坷,命运多舛,他创作出大量的送别诗。这些诗视角独特,个性鲜明,拥有浓重的自我色彩与强烈的伤感情绪。所以,在唐朝送别诗中,王昌龄的诗别具特色,也是送别诗中少有的佳作。


  总之,王昌龄在唐朝诗坛是一位不可或缺的诗人,他的诗雄浑苍茫,能够体现出诗人的性格,尤其边塞诗写得大气,关于女性的诗思想进步,送别诗让人感同身受,都是难得的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昌龄的十首诗,体会其诗歌的独特魅力,相信你会喜欢。


  出塞二首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春宫曲


  王昌龄〔唐代〕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送魏二


  王昌龄〔唐代〕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龙标野宴


  王昌龄〔唐代〕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送狄宗亨


  王昌龄〔唐代〕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唐代〕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西宫秋怨


  王昌龄〔唐代〕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浣纱女


  王昌龄〔唐代〕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卢溪别人


  王昌龄〔唐代〕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观猎


  王昌龄〔唐代〕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推荐文章2:盘点王昌龄十首经典唐诗,第一首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

  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孟浩然等人交往深厚,与高适、王之涣、岑参并称“四大边塞诗人”,是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有“诗天子”、“七绝圣手”的美誉。其七绝成就极高,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其七绝数量在盛唐诗人中占据了六分之一。此外,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王昌龄的十首经典唐诗。


  1、《出塞》:这是边塞诗的代表之一。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这首诗被后人称为“七绝压卷之作”。全诗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芙蓉楼送辛渐》:这是送别诗中的经典,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意蕴深远,余味无穷。全诗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闺怨》:这是王昌龄闺怨诗的代表作,全诗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耐人寻味。全诗不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一览无余。全诗如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4、《从军行·其四》;诗人通过对边塞的描写,反映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效朝廷的决心。全诗气势高昂,格调雄浑。全诗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一》:全诗亦情亦景,深刻表现了边塞将士对亲人的思念。全诗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6、《从军行·其二》:诗人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将士们深沉、复杂的感情。全诗如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7、《送柴侍御》:这也是送别诗的代表,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柴侍御的离愁,全诗情感真挚,构思巧妙。全诗如下: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8、《长信秋词·其三》:这是宫怨诗的佳作,诗人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内心非常深沉的怨愤。全诗如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9、《采莲曲·其二》:全诗轻快活泼,描写细致,把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全诗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春宫曲》:这首诗以汉喻唐、借古讽今,全诗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全诗如下: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推荐文章3:王昌龄最经典的10首诗,不输李白王维

  01.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


  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02.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03.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是组诗《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04.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05.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送别魏二时感叹唏嘘的情感。


  全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有朦胧之美,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


  06.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写这位宫女的怨情,以“玉颜”和“寒鸦”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沉的怨愤。


  07.采莲曲·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此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08.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09.龙标野宴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我们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


  10.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全诗内容是诗人对朋友真挚情谊的表达,抒发的是惜别之情。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含意隽永深沉,虽然只有四句,但却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余言外。


  :古文岛主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推荐文章4: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推荐文章5: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诗

  爆笑名句盘点:你绝对想不到的经典语录


  哇哦!你猜猜有哪些名句,让你听了之后久久不能忘怀?这篇文章就是要带你领略一下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名言警句!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到底有哪些经典语录能够让你哈哈大笑,同时又给你带来深深的启发!


  文章内容围绕着一系列经典名句展开,这些名句以其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小小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以轻松幽默的口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名句,让读者不仅感受到了其中的趣味,还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思考和启示。


  通过引用一些新闻和资料,为每个名句进行了适当的扩写,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些例子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得名句的智慧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具体。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到了对文学和人生的热爱。


  最后,文章以网络用语总结,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讨论。这种结尾形式不仅增加了与读者的互动性,还能够更好地引发读者的共鸣,使他们更深地体会到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情感色彩,能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知识和乐趣。通过对名句的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对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推荐搜索词:

  

  1.一到五年级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2.关于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3.小学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本文标题:王昌龄的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