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党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1:

  防党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2:大寒养生 防风驱寒试试这三宝

  广州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凯欣)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将至。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专家彭康教授介绍,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之中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中医学认为,大寒气候干燥寒冷,寒气过盛,容易诱发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喘、鼻塞流涕等。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即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此时,养生也需“转轨”,以适应春天生发特性而准备。


  大寒时节养生,仍要防风驱寒,应对"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寒冷刺激,保护心肾之阳,畅通气血。特别是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更易遭受寒冷刺激,血管功能失调,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手足麻木的情况,易发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同时,也要注意滋阴润燥,助阳生化。


  所以,大寒时节吃些什么好?


  艾叶


  艾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的功效。它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能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民间传统的艾叶食物也很多见—— 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直接用水煎服,每日3-10克也可以驱寒。


  姜黄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降压等作用,还能保护胃黏膜和护肝作用。


  姜黄粉在南亚地区是常见的香料和食用色素,也是咖喱的主要配料之一。


  若是驱寒,姜黄用水煎服,每日3-10克即可。


  乌药


  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乌药能兴奋大脑皮层,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等。


  天台乌药作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特产,常被当地民众作为保健食品,煎汁服下或切片晒干,常年泡茶喝。


  :周洁莹


  : 广州日


  防党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3:中药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之防风(一)

  防风,是一种药草的名字,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生用。羽状复叶,叶片狭长,开白色小花。根供药用,有镇痛、祛痰等作用。防风,又称“祛风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等功效。其广泛应用于感冒、头痛、身痛等症状的治疗。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防风通治一切风邪,为治风之要药”。


  《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即以黄耆、防风煑汤数十斛,置牀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防风》:“铜芸、茴草、屏风、蕳根、百枝、白蜚。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屏风者,防风隐语也。


  本品《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百市亦有之,次出襄阳义阳县界,亦可用,惟以实而酯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应用】1. 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伍荆芥、羌活、独活等;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与羌活、藁本等同用;治风疹瘙痒,多配伍苦参、荆芥、当归等。2. 用于风湿痹痛。适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常配合羌活、桂枝、姜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传说在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当“地平天成”之时,在会稽大会诸侯,论功行赏,并筹划日后的治国大计。各州省诸侯纷纷赶到会稽山下一片欢腾,史称“执玉帛者万国”。


  可是同大禹的父亲一起治过水,又帮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风氏却没有赶到。大禹以为防风氏居功自傲,瞧不起自己。过了一天,防风氏赶到了,大禹一怒之下,便下令杀了防风。防风被杀是天大的冤枉。


  因为他从浙江赶到会稽,要经过苕溪和钱塘江,当时因为苕溪又发大水,虽日夜兼程,还是迟到了。


  防风被无辜冤杀,当时从他头中喷出一股股白血,散落在山野里,长出一种伞形羽状叶的小草。


  后来当地乡民用其来治疗因治水受风寒导致的头晕脑胀,浑身酸痛,功效卓著,乡亲们认为,这是防风氏留给人们的冤魂神草,就叫它“防风”。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解表。去风解表是防风入药以后的主要功效,它对人类的头痛,身痛和恶风寒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出现外感风寒或头痛头晕时,可以直接使用防风来治疗,它能让人体出现的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2、去湿止痛。防风还是治疗人类风湿骨痛的常用药,他能祛风除湿也能去湿止痛,对人类的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骨痛都有出色治疗作用,关注:灸道传承百科,另外人们在出现关节肿痛和经络不通以及四肢麻木时及时服用防风也有出色的治疗作用。


  3、止痛止痒。防风这种中药材不耽误而心性温,他还能去湿止痒,更能止痛,平时人们出现皮肤病,引发皮肤痛痒时,也能使用中药防风来治疗,它在治疗时既能内服用也能外用。


  防风的常见用法:


  1、治疗偏头痛。防风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用法并不相同,它是治疗人类偏头痛的常用药,但在治疗时需要搭配川芎和柴胡以及黄连等多种中药材一起使用,关注:灸道传承百科,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防风和川芎以及柴胡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和具体用量可以咨询专业中医药师。


  2、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防风入药以后能消炎杀菌,也能抗病毒,在临床上它是治疗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的常用药,在治疗的时候,需要把适量的防风和大戟以及艾叶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煮水,煮好以后薰洗患处,每天一次,每次十分钟就能让炎症尽快消退。


  良方精选:


  《方1》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痹痛。配方: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


  制法:将防风与薏苡仁一起水煎,取药汁约2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1次服完,连服7日为1个疗程,停3日后,再服下1个疗程。


  《方2》祛风止痛消炎,适用于牙痛。配方:防风、荜茇、细辛、白芷各5克,良姜4克。


  制法:取以上配方:焙黄,研为极细末,和匀,装瓶备用


  用法:用医用脱脂棉蘸取药末少许,塞入鼻孔,左侧牙痛塞右鼻,关注:灸道传承百科,右侧牙痛塞左鼻,塞好后做深呼吸2分钟,每日早晚各用药1次


  《方3》可有效缓解足部皮肤瘙痒症状。配方:防风、苦参、白鲜皮、蝉衣、紫草、蛇床子各10克。


  制法:将上药煎煮取汁


  用法:将药汁加入洗脚水中进行足浴。每日1剂,分2次,每次10~30分钟


  《方4》清热解毒、利湿除疹,适用于水痘。配方:防风、荆芥、甘草、薄荷、蝉蜕、大青叶各15克


  制法:将以上6味中药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备用


  用法:洗浴患处,每日2次


  《方5》化痰熄风,适用于口眼歪斜。配方:防风、川芎爷15克,当归12克,僵蚕10克,蝉蜕5克,细辛4克,蜈蚣1条


  制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滤渣取汁


  用法:趁热温服


  《方6》祛风除湿、解毒止痒。配方:防风、百部、透骨草、荆芥穗、土荆皮、苦参各30克,王不留行、大风子、皂荚各20克,白醋500毫升。


  制法:将上述除白醋外的配方:加水1500毫升,关注:灸道传承百科,煎煮至药汁还剩2/3时倒出药汁,再次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药汁还剩一半时滤渣取汁与第1次所得药汁混合,再加入白醋,拌匀。


  用法:取一半药汁,将双手浸泡其中30分钟,早晚各1次,每日1剂,3周为1个疗程。


  《方7》适用于盗汗。配方:防风200克,川芎100克,人参50克


  制法:将上述中药一同研成粉末状


  用法:睡前冲服,每次15克。


  防党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4:

  防党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文章5:防风的功效你知道吗:祛风解表、风湿止痛、止痉

  防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以条粗壮、断面皮部色浅棕、木部浅黄者为佳。一般生用。因“其功疗风最要”(《本草纲目》),能防御外风而得名。


  防风味辛、甘,具微温之性,归膀胱、肝、脾经。


  味辛能散风外出,具有祛风解表之功。善驱风者,大多燥性明显,而本品因兼具甘味而有甘润之性,有祛风之功而无伤阴之弊,故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因能止痉,故归肝经;能胜湿,故归脾经。其归膀胱经,似乎与现有的功效没有直接关系。


祛风解表

  防风,功如其名。《神农本草经》曰“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日华子本草》曰“治三十六般风”。本品辛温发散,多用于外感风寒感冒等表证。又因本品具有微温之性,其性缓和而不峻,只要配伍得当,也可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用治风寒感冒,常与荆芥、羌活等发散风寒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这是治疗风寒感冒最常用方剂之一,临床上有成药可用,是治疗风寒感冒为数不多的成药之一。若用治风热感冒,必须配伍薄荷、金银花、连翘等发散风热药。若治疗风寒感冒夹湿之头痛如裹、身体困重等,则配伍羌活、藁本等,如羌活胜湿汤。


  中医认为“无风不作痒”,可见瘙痒性疾病多与风邪相关,因防风能够祛风,故能止痒,常与荆芥、蝉蜕等同用,如消风散。《圣济总录》载防风丸,“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胜湿止痛

  防风虽然甘润,但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如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李东垣评价本品“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湿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之痹证的常用方剂,该方即含祛风止痛的防风。药理研究发现,防风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这为本品治疗风湿性疾患提供了药理依据。笔者认为,若把防风归为祛风湿药,也是可行的。


止痉

  防风能够止痉,可用于治疗破伤风之抽搐,《外科正宗》载玉真散,由天麻、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白芷、羌活等组成,主治破伤风之角弓反张、痉挛抽搐等。由于破伤风疫苗的广泛应用与卫生条件的提高,破伤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是,破伤风一旦发作,病情往往较重,所以中医介入的机会不多,中医药在治疗破伤风方面已经失去了优势。


  使用注意防风主要用于外风,凡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用。曾遇一头痛患者,头痛隐隐,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面色无华,心悸怔忡,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某医予辛散之剂,其中防血虚不能养肝,而致肝血不足,阴不敛阳,肝阳上扰。辛散之剂,在所必禁。李东垣指出,风药能燥血,愈治愈厉害。应以养血为法,后予四物汤去川芎,加生石决明、牡蛎、女贞子、钩藤而收效。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请联系我们删除。⊙需要咨询的读者,请私信或在文章的评论区留言。


  防党的功效与作用推荐搜索词:

  

  1.防党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2.中药防党的功效与作用

  

  3.防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党

  

本文标题:防党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