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图片
社会实践活动图片推荐文章2:四川乐至: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时代新风浸润帅乡
2024-10-23 15:39
:中国网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初秋的帅乡大地,一幅幅以“文明”为底色绘就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集市服务如火如荼,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社区,文明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多彩文明实践活动如春风化雨,在乐至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近年来,乐至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聚焦群众需求,围绕“阵地建起来、活动搞起来、品牌树起来”工作目标,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破题”、资源统筹上“解题”、为民服务上“答题”,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层实际、迎合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之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
建强阵地聚资源,构建文明实践“服务圈”
家门口的“文润少年 爱心书屋
“阿姨,给我讲讲这本《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吧!”“好的,我们一页一页来看。先看这里……”走进南塔街道南郊社区南湖国际小区“文润少年·爱心书屋”文明实践点,物业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正为7岁的多多小朋友讲解科普绘本。漫步阅览区,种类丰富的拼音图书、儿童绘本和儿童文学书籍,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小读者们可自行选取、阅读喜爱的书籍。
只有建好文明实践阵地,才能让文明实践活动生根发芽。目前,乐至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15个,延伸搭建文明实践点(基地)102个,创新打造理论课堂、文化礼堂、文明讲堂、雏鹰学堂、百姓龙门阵“四堂一阵”服务平台,将“佳佳剪纸工作室”“川剧文化室”“身边好人工作室”等“文化能人工作室”融入实践阵地,在社区小区建成“文润少年 爱心书屋”20个,打造独具乐至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这些阵地已成为干部群众学习党的理论的“课堂”、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驿站”。
“乐至人,攒劲干……紧跟党走意志坚。指示精神化动力,万众一心建家园……”9月20日,乐至县宝林镇万斤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正在台上用方言为大家作宣讲的是四川好人、“五老”红色宣讲员王同云。
王同云是乐至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退休职工,退休后,他自告奋勇加入乐至“小红帽”宣讲队,寒来暑往,他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他走进学校、社区、乡镇、田间院坝……以快板等多种接地气形式,开展宣讲2000余场次,与20多万名基层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的宣讲交流,用喉头向他们传递党的声音、宣讲党的政策、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严肃的政治课题教育。
培树典型立榜样,引领文明实践“新风尚”
“各个项目很有意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参与其中,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朋友圈’。”“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要突出特色、凸显亮点,推进项目品牌化、实现可持续发展。”8月26日,在乐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展演结束后,县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现场“把脉开方”,对参赛项目点对点评价,进一步引导参与团队创新文明实践方式、拓展文明实践领域、提升文明实践效果。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项行动”回应群众需求、打造特色品牌、创新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乐至县精心培育了“小镇法官”基层解纷、“未来之星”成长加油站、“乐育新苗”川剧文化传承、“巡回义诊”等40余个文明实践服务品牌。
“一人献点滴,九州添欢颜。我将继续用真情奉献社会,播种善的种子,浇灌爱的花朵。愿天下儿童健康快乐,愿每一个人献出点滴,为这个社会增光添彩。”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四川好人李太银在全县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座谈会上分享道。乐至县通过持续举办“乐善至美 德润帅乡”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巡讲巡展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让好人好事登“c”位,让平民英雄、凡人善举看得见、学得到。
近年来,帅乡大地精神文明建设生机勃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常态推选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截至目前,全县涌现出中国好人2名、全国文明家庭1个,省级道德模范4名、四川好人46名、省级新时代好少年4名,感动资阳人物23名,资阳好人43名,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上榜数量连续3年递增。
“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红领巾讲解员在陈毅故里景区开展志愿讲解文明实践活动
“1936年冬,陈毅爷爷带伤潜伏在梅岭丛山中20多天,食不果腹,险象环生……”近日,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故里景区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来自乐至县城西小学的红领巾志愿讲解员陈锦心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讲述了《梅岭三章》背后的故事。
乐至县“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红领巾志愿讲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陈毅故里景区德胜广场举行
今年7月,乐至县正式启动“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红领巾志愿讲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选拔组建了由陈毅故里景区“金牌”讲解员为“导师”的“1+N”红领巾志愿讲解百人团,将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固化为“集中讲解日”,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确定为“流动讲解日”,积极参与红色基因播种活动,组织红色宣讲“进校园”“进社区”,通过组织各类红色主题活动,深化广大市民群众、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精准常态强供给,拓宽文明实践“传播力”
“听说这个月的‘20爱心集市’在灵鹫山公园小广场出摊了,走,赶集去。”10月20日,乐至县文庙沟社区的王大爷高兴地向灵鹫山公园走去。
“20爱心集市”现场,市民群众享受便民服务
免费理发、非遗川剧文化体验、护牙知识宣传、推拿按摩……10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齐聚乐至县灵鹫山公园小广场,为现场居民提供理论宣讲、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应急救护知识讲授等“特色摊位”文明实践服务。“这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贴近生活还有特色,都是满满的‘干货’呀!”前来赶集的蒲大妈赞不绝口。
“群众有什么需求、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服务。”近年来,乐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在每月20日推出“20爱心集市”集中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每周开展“共创文明城 文明实践进万家”活动。通过“搭建平台、聚合力量、链接资源”,充分发挥卫健、文联、应急管理等部门行业优势,广泛动员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将便民服务与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孵化出“流动义诊”“文化串门”“‘救’在身边”“便民小板凳”等5个常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群众说事摊”“青益剪”等N个其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用多样化的特色服务项目为市民群众送去“小幸福”,让文明实践走新更走心。
同时,在“20爱心集市”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爱心银行”流动积分兑换点,鼓励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捐赠、善行义举等获取积分,用积分兑换奖品服务,让志愿者的爱心得到“双向循环”,实现共建共享的“双向奔赴”。
社会实践活动图片推荐文章3:踏青游玩放纸鸢!石湖荡镇这场文明实践活动“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踏青游玩放纸鸢最是应景。清明前夕,石湖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石湖荡镇文旅公司,邀请23组亲子家庭赴浦江之首,开展“春风纸鸢,童声朗朗”文明实践踏青活动。
当天,来自石湖荡镇中心幼儿园的“小小讲解员”带领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同游浦江之首,打卡绿皮火车、申源湖、春申堂等标志景点,并讲述了浦江源流的故事。精彩细致的解说赢得了阵阵掌声。“春天来啦,春雨哗哗,农民伯伯种庄稼……”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声,“小书童”们手舞足蹈诵读起了《春天来了》,稚气的童声点亮春日的浦江之首,引得游客驻足欣赏。
纸鸢共绘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春申堂前,孩子们或坐或躺,用彩笔在风筝上勾勒出蝴蝶、火箭、金鱼等图案。当承载愿景的风筝次第升空,家长与孩子牵线辨风,调整奔跑方向,尽享放飞乐趣。“这场活动非常应景,既能借助制作、放飞风筝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也能在户外感受春光。”一名家长说。
石湖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文明实践活动跟着节庆时令走,不同的时节主题不同,意在引导市民在游园赏景的过程中,品味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踏青之行围绕清明节策划组织。
记者:王梅 张蕾(实习生)
图片:石湖荡镇
编辑:沈莉娜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
社会实践活动图片推荐文章4:
社会实践活动图片推荐文章5:金秋校园劳动实践迎丰收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东林小学在校园开设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种植蔬菜、加工蔬菜、体验农耕等方式参与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农业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9月10日,东林小学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学习切菜。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9月10日,东林小学的学生在学校菜园采收辣椒。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9月10日,东林小学的学生展示刚刚采收的番薯。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9月10日,东林小学的学生在学校菜园浇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9月10日,东林小学的学生在学校菜园采收青菜。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社会实践活动图片推荐搜索词:
1.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图片
2.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图片
3.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图片
本文标题:社会实践活动图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