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中药配方
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推荐文章1:“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一文解读如何贴
进入三伏天 三伏贴有讲究
一年之中“热在三伏”,而在三伏天里面,除了预防中暑之外,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养生项目,那就是用贴三伏贴。那么,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到底会起什么作用呢?
三伏贴是一种中医疗法,主要是利用一些药物组合在一起,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进行贴敷。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孟广松:我们三伏贴里面选的药都是以温性的、去寒邪的、去寒气的这样的药物为主,所以说我们在应用贴敷的时候,它针对的主要是什么体质的人呢?是以寒邪致病的、以阳虚为主的这样一类人群最佳。
三伏贴有“冬病夏治”功效 有特定适宜人群
医务人员介绍,三伏贴有“冬病夏治”功效,有特定的适宜人群,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孟广松:比如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的感冒,还有鼻炎的这类患者,那么在夏天阳气生发的季节,贴上穴贴以后来提高人体的正气,到了秋天、冬天这类的疾病能够减缓它的反复发作,达到这样的一个作用。
三伏贴不是人人皆宜 并非“万能贴”
医护人员提示,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但并非“万能贴”,有一定的适应症,有些慢性病患者并不适合。
医护人员提示,三伏贴的原理为“冬病夏治”。这里的“冬病”指的是易在冬天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症状为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手脚冰凉等。三伏贴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适用。
不适合贴三伏贴的人群包括: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妊娠期妇女。
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等。
三伏贴须由专业医生进行贴敷
医护人员介绍, “三伏贴”贴敷方法、时间等都有一定的规定。因此,一定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贴敷。
医护人员指出,三伏贴即在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进行穴位贴敷,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成人每贴贴敷时间为6小时,根据贴后的反应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此外,贴敷时还得忌辛辣、生冷、油腻等食品,避免受寒,贴后四到六小时不要洗澡。
此外,每家中医院在制作“三伏贴”时药物组成会有些不同,其适应症也不完全相同,医生会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药物。因此,贴敷三伏贴必须到正规中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贴敷。
: 中国天气网
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推荐文章2:冬病夏治“三伏贴” 你准备贴了吗?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或遇寒容易发生、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这类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药贴敷穴位的一种外治法,是体现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夏季三伏天气温高,机体阳气升发最为旺盛,人体肌肤腠理开泄,是促使药物吸收、驱除寒邪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穴位贴敷达到鼓舞人体“正气”,培补“阳气”,从而预防寒性疾病的作用。早在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已有夏月三伏中药外涂治寒哮的记载:“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其疗效显著,一直沿用至今或稍有加减。”如今的“三伏贴”组成主要由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药物组成,根据不同的病症将“三伏贴”贴于相应的腧穴上用以治疗。
有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呢?
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冬季或遇寒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属于虚寒类疾病。
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
消化系统: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
运动系统: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老寒腿等。
妇科疾病:痛经、宫寒等。
针灸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不同的穴位,用“三伏贴”进行贴敷。比如哮喘,会选择肺俞、大椎、天突、膻中等穴。
当然“三伏贴”也不是人人都适合,比如强过敏体质、感冒发烧者、肺结核、恶性肿瘤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孕妇及2岁以下小孩等,均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三伏天是“三伏贴”最佳贴敷时机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是自然界及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借助阳气旺盛特点治疗虚寒类疾病的最佳时间。
贴敷的最佳时间是三伏天每伏的第一天,也可在伏天内根据需要贴敷,一共贴敷3次~10次,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根据医嘱适当增加贴敷次数。
今年的三伏天贴敷时间:
注意事项:一般成人每次贴药时间约为2小时-8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小时-2小时,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一般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睡前一定要揭除贴敷的药物。贴敷用药后,皮肤局部出现水泡、水肿、痒、微微发热都属于正常现象。贴敷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大量出汗。禁止淋雨,游泳、洗浴时局部用清水擦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如果你想冬病夏治贴“三伏贴”,请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咨询,由专业的医师给您专业的建议。
西安交大二附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吴喜利
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推荐文章3:“三伏贴”不是万能贴不要胡乱贴!能贴吗?怎么贴?一文解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进入三伏天 三伏贴有讲究
7月11日,“三伏”大幕正式开启。俗话说得好,一年之中“热在三伏”,而在三伏天里面,除了预防中暑之外,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养生项目,那就是用贴三伏贴的方式来防治冬季常发疾病。那么,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到底会起什么作用呢?
三伏贴是一种中医疗法,主要是利用一些药物组合在一起,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进行贴敷。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孟广松:我们三伏贴里面选的药都是以温性的、去寒邪的、去寒气的这样的药物为主,所以说我们在应用贴敷的时候,它针对的主要是什么体质的人呢?是以寒邪致病的、以阳虚为主的这样一类人群最佳。
三伏贴有“冬病夏治”功效 有特定适宜人群
医务人员介绍,三伏贴有“冬病夏治”功效,有特定的适宜人群,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孟广松:比如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的感冒,还有鼻炎的这类患者,那么在夏天阳气生发的季节,贴上穴贴以后来提高人体的正气,到了秋天、冬天这类的疾病能够减缓它的反复发作,达到这样的一个作用。
三伏贴不是人人皆宜 并非“万能贴”
医护人员提示,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但并非“万能贴”,有一定的适应症,有些慢性病患者并不适合。
医护人员提示,三伏贴的原理为“冬病夏治”。这里的“冬病”指的是易在冬天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症状为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手脚冰凉等。三伏贴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适用。
不适合贴三伏贴的人群包括: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妊娠期妇女。
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等。
三伏贴须由专业医生进行贴敷
医护人员介绍, “三伏贴”贴敷方法、时间等都有一定的规定。因此,一定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贴敷。
医护人员指出,三伏贴即在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进行穴位贴敷,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成人每贴贴敷时间为6小时,根据贴后的反应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此外,贴敷时还得忌辛辣、生冷、油腻等食品,避免受寒,贴后四到六小时不要洗澡。
此外,每家中医院在制作“三伏贴"时药物组成会有些不同,其适应症也不完全相同,医生会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药物。因此,贴敷三伏贴必须到正规中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贴敷。
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推荐文章4:今天入伏,“三伏贴”怎么贴?专家解答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7月16日)是三伏的第一天。中医有入伏贴敷“三伏贴”的疗法,以求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那么,什么是“三伏贴”?“三伏贴”的适应证有哪些?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而发明的一种外用的贴敷治疗方法,“三伏贴”,又称三伏灸,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三伏贴”的时间分别是在每年的头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三伏贴”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 李光熙:最主要是冬天容易发作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疾病,也适用于冬天容易感冒的老年人,还有小孩,就是体质比较虚弱,冬天容易外感,所以在夏天贴“三伏贴”可以预防冬季慢性病的急性发作。
“三伏贴”哪些人不适合贴?
医务人员指出,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不适宜三伏贴治疗;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也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贴敷“三伏贴”要注意什么?
医务人员介绍,贴“三伏贴”饮食上有一些禁忌,不同年龄贴敷时间也有所不同。“三伏贴”贴敷期间,应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疗效;贴敷时间一般成人贴敷6小时,儿童2-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 李光熙:如果一旦皮肤在贴敷后出现痒、灼热、疼痛的感觉,就要迅速把药物揭掉,可以用清水清洗一下局部的皮肤,不要自行抹药,禁止抓挠皮肤,如果还是不能缓解,就到医院就诊。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 孔冰冰)
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推荐文章5:三伏贴“贴法指南”来了
本7月12日讯(记者张帅王蓓贝通讯员孙立伟)7月11日是三伏天的首日,也是贴三伏贴的第一天。根据中医理论,呼吸疾病、风湿类等病症患者在三伏天贴伏,可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那么,应该在什么时间贴伏,如何贴伏效果最佳?
济南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季秀丽介绍,2021年贴伏时间总共40天,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贴三伏贴。初伏时间为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中伏时间为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时间为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贴三伏贴的原理是什么?“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又称“三伏贴”)是中医传统的特色疗法,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原则,对冬季气候寒冷时易发或加重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慢性风湿病、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有显著疗效。
如何确保贴伏疗效?季秀丽告诉记者,要从道地的药物选材组方、专业的药膏加工炮制、精准的辨证辨病取穴等方面严格质控。采取先辨证、后贴敷的规范流程,使得贴敷更科学,疗效更确切。选穴要辨证辨病,精准恰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腧穴是人体气血汇聚之所,是脏腑经络之气达于体表的部位,也是药物贴敷的治疗部位。因此,要严格辨证辨病取穴,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部分患者自行贴伏,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如有条件,最好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贴伏。
: 济南日
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推荐搜索词:
1.三伏贴的中药配方及剂量
2.三伏贴的中药配方都一样吗
3.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比例是多少
本文标题:三伏贴的中药配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