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照片
社会实践告照片推荐文章1:厚植家国情怀,坚定至诚国!深圳二高举行“家·传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汇
深圳商?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何诗颖 李路荣
4月22日下午,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第五届“家·传承”主题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汇会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来自高一、高二年级的七位同学代表上台分享了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分享了他们动人的家族故事。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家·传承”主题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二高德育工作的品牌活动。自2019年以来,已有近万名二高学子参与其中,学生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2024年寒假期间,学校精心策划,推陈出新,组织开展了第五届“家·传承”主题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高一、高二近2000名学生利用春节假期与家人团聚时刻,回归家庭,走进家族,追根溯源,感悟亲情,传承家风,弘扬家风。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高淳海博士,深圳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德育专干高恩杨老师,深圳市教科院心理教研员王秋英老师、高志老师,深圳市宝安区教师队伍精英领航工程“启航校长”项目校长学员们莅临现场指导。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高玉库、执行校长常春、副校长德尔根曼及学生处副主任王超、学生发展支持中心全体教师、部分二高学生家长及师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汇会。会议由高一(4)班梁可欣、高一(18)班庄岳枫同学主持。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高玉库表示,家风是修身之本、齐家之要、治国之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最终要靠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努力来实现,靠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来体现。2024年寒假,学校继续推出“家·传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有四大任务:
一、追根溯源——我的家族故事;
二、往日如昨——老照片的故事;
三、纸短情长——我的一封家书;
四、家乡味道——我的家乡风物。
学校将会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成果集结成册,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留下属于深圳二高的美好回忆。学校作为育人阵地,也会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追溯自己家庭的优良家风,汲取家族文化基因中的精神力量,厚植对家国、民族的使命感。
学生分享
高二(6)班路云天 《我的家乡山西》
家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魂。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经历多少风雨,我都会记得那个充满“味道”的地方,记得那个我永远无法割舍的家乡。家乡的味道,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我品尝到家乡的美食,看到家乡的名山大川、文化古迹,我都会感到久违的亲切和温暖。这种“味道”,是家乡的“味道”,将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我会带着这份对家乡的热爱和骄傲,继续前行,让家乡的“味道”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高一(15)班李茵《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前半生漂泊海外,后半生扎根故土,从越南海防到中国深圳,从华侨到归侨,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见证了深圳的巨变。
每当爷爷讲述起那段往事,我都为归侨们的爱国情怀所感动。前辈们的经历,是一部部“活”的历史,是一段段充满正能量的传奇。在时代变迁中,爷爷的故事见证了祖国的崛起,也见证了华侨华人的坚韧与担当。
高一(18)班曹孝彧 《“耕读?卫国?科技?外交——祖辈四代传承的家国情怀”》
我的太爷爷是位私塾先生,他勤耕不辍、躬耕强国的优良家训,一直延承至今。我爷爷更是一名英雄,青年时期朝鲜战争爆发,他毅然弃笔从戎,告别家人,入朝作战。爸爸生于和平年代,与改革开放相伴成长,他说科技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核心力量。血脉相通,薪火相传,他希望我传承着祖辈四代的精神力量与家国情怀,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靠近。
高一(5)班高昊坤 《高氏家族》
家族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努力与付出。我们理应守好家族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力争上游的家族精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这种精神。让我们把家族的故事代代传承,让我们弘扬家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让我们续写属于自己家族的辉煌篇章。
高二(18)班邹韦孜 《父亲的故事》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之上,只是一颗珠子;但在个人这架“小算盘”上,他有一双拨弄珠子的“手”。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时间、精力、学识、才能,都是可以为我们所支配的“珠子”。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时代,也很难影响时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自己的航向。
高一(1)班余默涵《说说黔剧》
在我眼里,黔剧无论是故事的精彩程度、情绪的感染力度,还是心灵的震撼程度,都让人久久回味,挥之不去。可如此美妙的剧种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不是老祖宗所希望看到的,如果结果并非如人愿,那便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所以我愿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与弘扬者!
高二(20)班曾诗淇《一封家书》
我不知道自己以后还会有多少改变,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够接纳过去的自己,但是我正在努力爱爸妈更多一点,也更加爱自己多一点,以不辜负他们深于幽谷、又阔于汪洋的深爱。
从前我总想回到小时候,好在爸妈的庇护下成长得更久一点,以逃避长大所必须面临的试炼。可我现在却想一夜之间长大,好让爸妈享受我的爱更久一点,但前提是他们不在这一夜之间就老去。
专家点评
高淳海博士 |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家庭中的每个人、每代人,他们的优良精神形成了一个家族的精神,一个个家族的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神州大地的蓬勃发展就是由这一个个故事所造就的,希望同学们可以明白自己肩负的家族和民族的使命,不断努力奋斗。
高恩杨老师| 深圳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德育专干
当我们去发掘时,相信每个人的姓氏、每个人的家族都会发现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每个家族、每个姓氏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并且引以为荣。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立足当前,目光远大,胸怀世界,把个人的成长和民族命运、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紧密相连,勇敢地去拥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时代的弄潮儿。
高志老师 | 深圳市教科院心理教研员
同学们的分享让我们了解了山西和贵州的特色文化,给了我们想到处看看的触动,希望大家记得中国很大,文化很美,传承可贵。一封封家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流淌,当我们能够去感受到这样一种爱的流动的时候,这种流动一定会成为我们成长路上克服艰难险阻的重要支柱。
王秋英老师| 深圳市教科院心理教研员
七位同学的分享,通过家的故事、人的故事,其实讲述的都是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个人实际上是很微小的,但是你如果把这个具体的人放在时代的发展中去理解,你就会发现这个人特别有力量。
从小到大很多人都在告诉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什么是最好的自己?要把自己放在时代中去看,把自己和过去链接和未来链接,这样的自己才有可能是一个最好的自己,因为这个自己是最有分量的自己。
表彰颁奖
学生处副主任王超宣读了学校表彰文件,高玉库书记、常春校长、德尔根曼副校长依次为本次“家·传承”主题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一等奖获得者及家长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学生家长感言
《与德同行,家校共育》
—— 记参加深圳二高2024年“家·传承”主题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汇会
周末,女儿神秘地递上一张精致的红色卡片。打开一看,原来是深圳二高的2024年“家·传承”主题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汇会邀请函。揣着邀请函,怀着激动雀跃的心情,我踏入了深圳二高礼堂。活动在高玉库书记的“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侃侃而谈中拉开了帷幕。
七位汇的孩子,从不同维度诠释了自己对“家文化”的理解和畅想:从美丽乡景、诱人乡味到家族故事、身边平凡英雄等等,孩子们用短暂的下午,向我们诉说着自己对“家文化”独特的理解和绵长的爱意。我女儿讲述的主题是“一封家书”。令我惊讶的是,我们为她写的第一封信,多年后孩子竟然保存得如此完整,并且还对她有如此深远的影响。看着讲台上自信抒发自我的女儿,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伟大感染力。演讲结束时,我举起双手,为她比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她莞尔一笑,面向大家鞠了个躬。而我身边的另一位母亲已在轻声抽泣,我想她也一定想起了和自己孩子的成长点滴。
活动结束后,我们品尝了深圳二高食堂的美味佳肴。面对各式各样的南北美食,看着一张张满意的笑脸,我深深感叹道:“深圳二高的孩子真幸福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而深圳二高就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这是深圳二高的第五届“家·传承”系列活动,我相信在校领导的高质量办学思想引领下,与德同行,家校共育,深圳二高学子在学知识、长本领的同时,定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效祖国。
—— 高二(20)班 曾诗淇妈妈
深圳二高“家·传承”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更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家国情怀!活动很有特色也非常有意义。感谢学校给予孩子一个参与和展示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鼓励,让孩子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
——高一(1)班 余默涵家长
我有幸参加深圳二高“家·传承”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汇会,整个过程有感动、触动、欣慰,看着一个个孩子站在讲台上自信地表达,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和潜力,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家风的传承,传递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语言背后蕴藏的家庭精神力量!
——高一(4)班 梁可欣家长
深圳二高此次汇会精彩纷呈,七位同学声情并茂,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家”与“传承”的故事,既有磅礴大气的家国情怀,也有婉转轻柔的传统戏剧文化,更有温馨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为实践活动课题倾注的真心与收获,正能量满满,我颇受感动。非常感谢深圳二高举办“家·传承”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活动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不仅让孩子有机会深入研究、探索属于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更让孩子在实践过程中真实感受“家”与“传承”的意义。爱国爱家、正直进取、崇仁尚义、自强不息的价值观,相信也在孩子们实践过程中深深镌刻在心中,将有效激励、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生命。
——高一(5)班 高昊坤家长
衷心感谢深圳二高的老师们,让我有幸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2024年“家·传承”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汇会。听了孩子们的分享,我感触颇深。孩子们讲述的每一个家族故事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折射出优良家风对家庭、社会乃至民族进步的重要影响。我认为,学校举办此类活动意义非凡,不仅能促进孩子们的全面成长,也能给家长们带来许多宝贵的启示。未来,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应更加重视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通过身体力行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下一代。
——高一(15)班 李茵妈妈
感谢学校给予的宝贵机会,参加此次汇会,让我感受到了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活力与朝气,内心深有感触。让我们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能力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给予孩子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他们一定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高一 (18)班 庄岳枫家长
深圳二高少年,意气飞扬,读现代科学之书,怀悠远家国情怀,笃传承,志高远。文思泉涌,出口成章。“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少年强则中国强,须时日,待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巅,吾辈少年,定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高一 (18)班 曹孝彧家长
深圳二高举办“家·传承”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每个孩子生命旅程中最坚实的起点,是滋养他们成长的摇篮,更是他们心灵的避风港。家风,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初的人文熏陶,它如同春风细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为他们的品德和人格塑造奠定基石。本次活动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今天上台的同学们都饱含激情和真诚,分别从我的家族故事、老照片的故事、我的一封家书、我的家乡风物等四个方面进行展示,对“家·传承”这个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和演绎。高二(6)班同学们热忱、积极、大方,他们对每位上台的同学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鼓励,特别对路云天同学上台演讲给予的掌声最热烈、最持久,说明这个班级是一个团结、友爱、奋进的团体,有着良好的班级文化。同学们有着积极、奋发、向上的热情。相信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一定会展示出巨大的潜力和能量,在各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
——高二(6)班 路云天家长
从70后到00后,有着30年的时间跨度。时间推移,00后没有机会再复刻一遍70后的经历,但在我看来,他们这代人遭遇的困境和压力只增不减。此次活动的举办,可以让00后了解父辈们的际遇,从而深刻领悟并弘扬传承故事背后父辈们遇事不退缩、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之用于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少年强则中国强!加油少年!
——高二(18)班 邹韦孜妈妈
参会嘉宾感言
作为宝安区教育系统“启航校长”班来深圳二高跟岗学习的一名学员,参加了学校此次汇活动,现场同学声情并茂分享了家乡、家族、家庭等传承故事,家长们和专家们一起参加,极好地诠释了深圳二高“三实”德育实践中的家校良好互动,作为观众我深受感动,更不用说现场参加活动的师生家长。此次活动效果非常好,不仅是学校德育活动的一次精彩展示,更能在孩子心中种下传承家族精神的种子。深圳市教科院专家在点评中建议在全市推广。活动结束后,跟岗学习的学员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回到学校后也会结合学校实际学习深圳二高的优秀育人经验。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学书记蔡波
深圳二高“家·传承”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成功示范,通过家长协助、指引学生整理家族发展历程、典型人物奋斗史,挖掘家族传承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家风和精神,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承优良家风,并吸取内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值得借鉴学习。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集团)燕川中学副校长隆国念
社会实践告照片推荐文章2:郑州市管城区外国语牧歌小学举行数学综合与实践学生汇展示
大象新闻记者 高彦均 通讯员 曹萌/文图
携一缕初冬暖阳,时光因数学探索而璀璨。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推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创新发展,外国语牧歌小学近年来围绕“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策划并实施了系列精彩纷呈的学生汇活动。2024年12月24日上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牧歌小学在映月路校区举行了“寻真牧童 知行之旅”数学综合与实践学生汇展示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书记马宇,外国语牧歌小学校长冯利英、外国语牧歌小学党总支书记毛炎斌、外国语牧歌小学映月路校区校长胡燕、外国语牧歌小学副校长刘方、外国语牧歌小学副校长邵会娜、外国语牧歌小学副校长陈琪。
六年级学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旅游体验活动,以郑州的景点和美食为创意切入点,通过生成二维码制作了一系列绘本。这些绘本展示了郑州各景点的美丽风光和人文历史,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城市的独特魅力。
二年级学生们展示了“我和我的教室”活动,他们像小设计师一样,规划教室布局,讲解桌子摆放和收纳柜分类的理由,生动有趣。这不仅锻炼了动手和表达能力,还教会了他们合理规划空间,为班级营造了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展示——“解锁跳绳里的秘密”。他们用数据、案例和亲身经历展示了研究成果。从不同身高适合的跳绳长度,到跳绳对身高增长的促进作用,每一个发现都充满价值。这次展示不仅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还激发了对运动的热爱。
四年级学生展示了“我们的作业怎么了?”活动,他们严谨统计各科作业时长,运用统计图表直观展示数据,揭示作业时间分布特点。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作业中的问题与瓶颈,如时间分配不均、缺乏计划性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计划,学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认识到良好作业习惯的重要性。
五年级学生策划了以“我们的午餐是这样的”为主题的展示活动,他们阐述了营养午餐的重要性,介绍了食堂运营情况和均衡饮食的知识。他们分享了以13元为标准的午餐搭配,既营养又美味。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午餐搭配技巧,激发了对饮食健康的思考与关注。
三年级学生带来了“改造放学路队拥堵行动”的展示活动,利用数学知识精确测量放学路队路线,并统计人流密度,深入剖析拥堵根源。掌握数据后,他们提出调整路队形式的建议,如将传统直线型路队改为拉链式,以更有效地利用道路空间,减少拥堵现象。
活动结束后,马宇书记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她首先阐述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初衷,强调了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马宇书记针对不同年级的活动表现进行了细致点评,特别提到三年级的路队拥堵解决方案和五年级的营养午餐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勉励孩子们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毛炎斌书记公布了此次活动的获奖情况,获得二等奖的是六年级、三年级和一年级,获得一等奖的是四年级和二年级,获得特等奖的是五年级组,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最后冯校长在活动总结中对各年级的展示进行了点评。一年级通过跳绳探究,增强了协调性和运动热情;二年级探究教室环境,提升了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三年级研究路队拥堵,增强了团队协作,使校园更有秩序;四年级探究作业,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五年级关注午餐健康,学会了感恩与珍惜;六年级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旅游探究,提升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们精心设计活动,用智慧和爱心引导学生,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
社会实践告照片推荐文章3:新时代文明实践 | 爱心暑托班,“托”起七彩的夏日
社会实践告照片推荐文章4:“这是我的家乡”——信阳市平桥区第二小学二(8)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的家乡是享有“鱼米之乡”美称的信阳市。这里风景优美,有山有水,被誉为山水茶都,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
在这绚烂盛夏之际,随着书页轻轻合上,标志着又一个学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经过一个学期的辛勤学习和努力,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快乐暑假。为了让大家在假期中不仅仅收获欢笑与放松,更能获得成长与启迪,平桥区第二小学特别策划了“这是我的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旨在通过本次户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家门,走进自然与社会,观察、体验并了解自己的家乡——信阳。通过探访、记录、讲解,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其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家校共育。
实践过程
探家乡变迁——走进信阳市城市规划馆
我的家乡信阳是一块文化厚土,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大别苍苍、淮水泱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奔流不息的淮河,滋养了山水相连、阡陌交错的信阳,也见证了豫风激荡、楚韵悠扬的信阳文化之美。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同学们走出家门,来到信阳市规划展示馆,去感受家乡的历史变迁。
我是家乡讲解员
信阳自古以来也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历史上豪杰辈出,英雄气盛。从这里走出了一代名相孙叔敖、“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开漳圣王陈元光、大史学家司马光、文坛领袖何景明等众多历史名人;孕育了“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同时他也是信阳光山人。
我来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赏家乡美景——走进郝堂
美好生活看信阳,乡村振兴话郝堂。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郝堂村坚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豫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一村一美景,村村各不同,一幅共建美丽乡村的美好画卷正在豫南大地徐徐展开。”二(8)班的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也来到了这个中国最美山村——郝堂。
跟着小导游和冯老师了解家乡历史
了解郝堂特色酱菜的制作过程
了解方言文化
其他孩子们也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家乡风景,真正领略家乡美好,感受家乡的变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我们去感受鸡公山的巍峨
品家乡美食——我口中的“乡”味
我为家乡美食代言
说起家乡的美食,最出名的当数信阳的南湾鱼、固始的鹅块、罗山的大肠汤、潢川的甲鱼、商城的桶鲜鱼,还有各种炖菜,基本上鸡、鸭、鱼、肉都可以拿来炖,还可以制作腌制品、腊鱼腊肉、卤鱼卤肉等。
除了上面的大菜,还有一些小吃也推荐下,比如猪油馍、挂面、散子、热干面等,还有一些只知道好吃叫不上名字的美食。
绘家乡美景——我眼中的家乡
信阳美,美在山水如画,茶香飘溢,美在人杰地灵,源远流长。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回到家中,把对家乡更深刻的情感绘制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孩子们用独特的视角和画风,发掘、描绘、展现家乡的别样和美丽。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的过去和现在,今日我以家乡为荣,他日家乡以我为荣。从现在起,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将来学有所成,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黄贝贝 冯玉玲)
社会实践告照片推荐文章5:纸艺传承 亲子共绘——信阳市平桥区第五小学亲子实践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智慧。从古老的传统技艺,到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非遗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它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每一项非遗背后,都蕴含着无数先辈的心血与情感,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此背景下,信阳市平桥区第五小学迎来第一期德育亲子实践活动,全程紧扣“非遗”主题,以非遗文化中的剪纸为载体,引领家长和孩子携手走进非遗世界。活动旨在深度挖掘剪纸艺术背后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剪纸技艺,全方位锻炼动手操作、空间想象及创新创造的能力,同时拉近亲子关系,传承非遗文化,让非遗在家庭中延续。
一二年级:萌娃趣做小书签
活动要求:
亲子一同观看剪纸相关资料,感受剪纸艺术魅力。使用红色手工纸,通过简单折叠、裁剪,剪出基础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心形等,用胶棒把剪好的形状粘贴在A4纸上,最终裁剪成长条书签形状,还能添加彩笔或贴纸装饰,让书签更好看。
三四年级:红纸幻彩拼贴秀
活动要求:
亲子共同查阅剪纸艺术资料获取灵感,用红色剪纸剪出各种图案,在白色卡纸上拼贴出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本文标题:社会实践报告照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