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玩交易市场
上海古玩交易市场推荐文章1:魔都“潘家园”重现?记者实地探访古玩夜市:凌晨交易扰民,疏堵能否结合
在上海,喜好古玩的市民有很多去处。新藏宝楼、云洲古玩城、虹桥古玩城……其中,普陀区灵石路岚灵花鸟市场的“聚奇城”人气最旺,被爱好者称为“魔都潘家园”。每周五早上5时开门,十多年如期而至,成为古玩爱好者们的消遣圣地。
不过,最近住在附近的王大伯却为此感到困扰。每周四深夜至第二天凌晨,五湖四海的古玩商贩赶到岚灵市场门口,在马路上开启了古玩夜市。“我们就住在临街的一排居民楼,商贩们直到凌晨都在楼下交易,说话声很影响休息。”王大伯通过解放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平台提出建议,希望相关部门能引导商贩远离居民区,安排到其他空地。这个想法可行吗?记者展开了走访。
记者探访:原生态摆摊变“后备箱经济”
7月19日,记者进行了探访。当天晚间10点30分抵达岚灵花鸟市场门口时,有少量外省市牌照的车辆停靠在路边,但不见摆摊身影。两辆城管执法车辆在此蹲守,隔十几米就有城管、保安站岗。
等到零时左右,又是另一番景象。从岚灵花鸟市场门口的灵石路开始,靠西一侧的马路上,往北50米左右等候了里外两排汽车。车辆纷纷打开后备箱,展示自己的“家当”。有商贩打开折叠椅,坐在车后,若有人前来,便招呼两句。还有骑电动自行车而来的商贩,在人行道上停留,将车座上的宝贝打开。
7月19日凌晨0时后,灵石路一侧停满了两层汽车。
有古玩商贩用小推车推来了交易品。
一名来自苏州的卖家开着小货车,见记者光顾,将手电筒打开,照亮车厢内的宝贝。瓷瓶、碗碟、花盆、折扇、镂刻木门板、玉石依次整齐地放置。记者询问为何在后车箱摆摊,卖家说,城管不让摆在地上,以前都可以的。记者又问,今天是有说好的大交易才过来吗?卖家摇摇头,称是约定俗成过来摆摊,“岚灵的名气大,来这里碰碰运气。今天人手少,不然还能搞搞直播。”一旁的顾客补充:晚市上曾有买家几十块买进,几百万卖出呢!苏州卖家笑笑不语。而这样的交易“传说”一直流传在岚灵古玩“夜市”,吸引着古玩商贩和爱好者前来“捡漏”。
商贩在后备箱内进行交易。
一位看着30岁左右的年轻人骑着电动自行车而来,车身上载着一个巨大的绿色布袋,连双脚都无处安放。后方的小后备箱挂着二手回收的广告牌。一时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将小伙子迅速围拢。“快打开,今天带来什么好东西呀?”只见围观者纷纷打开手中的迷你手电筒,想一睹为快。小伙子不疾不徐地拿出一个精美的绿色绣花布艺盒,拆除封口的胶带。围观者见小伙子动作慢,忙着掏出钥匙链帮忙一起拆盒。只见是8只白瓷茶杯的组合,小伙子嘟囔“有2只碎了”。围观者纷纷将手电筒对准,仔细掂量察看,“便宜点,多少钱?”小伙子说“3毛”,周边人附和“4毛,快给他!”。小伙子不再说价,亮出收款二维码,随后40元到账。原来,古玩市场的货币单位有自己的一套“行话”,“一毛”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10元。
随后小伙子又从布袋里翻出来4个青铜模样的锁扣,引起一阵骚动。一位佩戴宽玉镯的“老师傅”拿出放大镜将锁扣拿在手中仔细把玩。出价声此起彼伏,又迅速被一位买家以100元拿下。
有古玩商贩骑着电瓶车交易。
围观者正在观察古玩商品。
不一会儿,另一名骑着电动自行车的中年男子匆匆到来,众人又被吸引围拢上去。男子从蛇皮袋内掏出一只巨大的老鹰雕像。众人纷纷议论起来,轮番接过手打量。“这是用竹子雕的,下面这个是竹子的须。”“这转手就能卖1000块。”很快,有人出价120元拿下。买家一摆到地面上,附近的城管人员就前来提醒,不能摆摊售卖。对方说自己刚买下,临时摆摆,不一会又离开了。
见有人将商品摆放在地面,城管人员马上介入阻止。
记者蹲守发现,这个夜间市场主打古玩商贩之间的交易。商贩通过一手低廉的价格拿到宝贝,二手高价转卖赚取差价。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花鸟市场门口北侧聚集,而这里正好位于水韵华庭小区楼下,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这还是城管加强管理后的规模。”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严重时,摊贩数量可达到上百家,上街沿下街沿都会被商贩占据,第二天街道上都是包装纸壳、碎石碎块和饮食垃圾。
周四的夜市是十几年的传统
为何这些商贩要在周四深夜交易至凌晨?为何不选择在正规化的市场摆摊?在探访时,受访的商贩多数都表示第二天早上就会离开返回外地,并不会前往岚灵的古玩市场摆摊。“我们说白了就是做做小生意,岚灵里面摆摊要收钱,成本就高了。”一名商贩说。
岚灵花鸟市场内的营业时间是凌晨5时至晚间20时,古玩交易场所位于市场内的“聚奇城”大楼,建于2009年。按照惯例,每周五一早二楼、三楼的古玩市场才会开门营业。7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聚奇城采访。在三楼的“室内地摊淘宝交易中心”,这里约300个摊位被划定好位置并作好标记,摊贩提前预约就能摆摊,平均150元一天。场地还有小卖部和盒饭供应。一名售卖玉石,拖着行李箱的摊贩称,参与完周四夜市的摆摊,第二天一开门就会来这里。自己较年轻,能熬到中午收摊。对于扰民的投诉,他认为并不严重,随后便再不愿多说。
聚奇城内白天的室内地摊淘宝交易中心。
一名来自东北的消费者称,其早年也经营古玩,今年早春去过一次夜市,那里有货真价实的古董,价格便宜因而抢手。“卖的是古董里面的边角料,听说几十块的东西可几万块转卖。”
记者又来到聚奇城二楼的收藏品交易中心。这里的古玩被放在固定柜台和门面房里,还售卖生活杂货、旧物。在这里,一个柜台包年的租金在5000元上下,算下来每周出摊价格比摆地摊还便宜。经营者的平均年龄明显比三楼要大,对于周四夜市了解更多。许大爷告诉记者,他有固定柜台,并不会去摆摊,因为身体吃不消。“周四的夜市是十几年的传统了。最近因为扰民投诉,城管加强管理,已经少了很多。”
葛先生主要经营旧书和字画,他认为,近期夜市商贩增多的原因是因为夏季晚上门口摆摊舒服,还不花钱。售卖邮票摆的王师傅则认为,周四夜市是一些商贩赚取外快的途径之一,因为第二天他们还要回收或者打工,并没有时间在白天摆摊。“应当给这部分群体留出一点交易空间,支持这部分夜间的地摊经济。”
城管执法之外,疏堵结合能实现吗?
记者走访发现,上海的古玩市场上可大致分成两种空间形态。一种如杨浦公园的花鸟古玩市场,专门在市场范围内划出了地面摊位,每周三及周末出摊,许多商贩就住在附近,摊位价格在100元上下,到下午收摊。另一种是外摆地摊和室内场所兼而有之。比如徐汇的云州古玩城,有8层室内交易空间,每周四、周末会在大楼附近形成地摊集市,已有十多年的传统。但据商贩反映,今年6月初因周边居民投诉扰民已暂停摆摊。
杨浦公园的古玩市场摊位收费管理员告诉记者,这块场地已至少形成了五六年,是原来花鸟市场腾让出来的空间。目前是根据摊位紧俏程度数量定价,“周三贵一点,周末人少会便宜点。”延吉街道的城管人员告诉记者,两三年前,公园正门、控江路上凌晨2、3时会聚集摆摊人员,为减少占道经营和扰民,至今都会在凌晨4时派人值守,目前情况逐渐得到了控制。
杨浦公园的古玩市场摊位。
岚灵花鸟市场位于普陀区和宝山区的交界带,随着市场经营年数的增长,曾出现过违法搭建、占道经营、私拉电线、临时摆摊等现象。属地开展过多方整治,才形成了如今市场内相对有序的生态。深夜古玩市场的扰民问题也曾在多年前被媒体关注道,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普陀区的城管部门展开多次执法。然而,摆摊范围处于普陀和宝山的交界地带,许多商贩会在两地游走等城管部门,和城管人员打“游击战”。
夜市如今重现,管理该怎样跟上?为此,有市民提出建议,夜经济能否进一步疏堵结合。记者前往岚灵花鸟市场招商办,负责摊位管理的刘女士称,目前,市场的空地都已被划为停车场区域,并不会再考虑为夜市腾出用地。王先生也表示,城管部门工作人员曾答复他,曾想办法将摊贩疏导至花鸟市场内的正规场所。但由于没能得到市场方面的支持,疏导工作没有了下文。
在采访中,记者碰到商贩杨先生,他认为,如果价格合适,他也更愿意搬到室内场所,“不受天气影响,夏天还能吹空调。”这可能也代表了一部分夜间摆摊商贩的心声。如今,上海城区里每一个带有烟火气的夜经济市场,都承载着一定社区记忆和人文情怀。作为一种更具大众特色的业态,如何平衡其自发性带来的混乱嘈杂与市场需求,考验着管理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栏目主编:毛锦伟
::车佳楠 余秀蓉
上海古玩交易市场推荐文章2:拍卖会逾千场,成交额占全国四分之一,2021年上海文物市场大盘点!
市文化旅游局表示,2021年在综合改革试点带动下,上海文物市场有序转型、逐步回暖。全年上海共举办文物拍卖会1004场,上拍标的125218件,总成交额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25%,约占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网络拍卖”、“品牌集聚”、“进博时间”、“对接国际”,用这四个关键词来盘点下2021年的上海文物市场吧↓
关键词一:网络拍卖
全市78家文物拍卖企业中,目前已有40多家先后开展线上文物艺术品展示和拍卖活动。2021年共举办纯网络文物拍卖会810场,有35场成交额超过百万元。上海匡时第三期网拍成交额4522万元。上海嘉禾全年共举办96场网拍,总成交额3986万元。2021年9月获得文物拍卖经营许可的一条拍卖,网拍成交额已超过2亿元。
张大千《水殿风来暗香满》
成交价:RMB 76,475,000
钧窑四方矮脚花盆
成交价:RMB 71,300,000
关键词二:品牌集聚
“文物拍卖领军企业扶持计划”加快了本土拍卖品牌的打造和集聚。多家国内顶尖拍卖企业布局沪上,上海本土企业快速发展。
中贸圣佳上海秋拍现场
关键词三:进博时间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次设立的文物艺术品展区从开幕伊始就受到各方关注,来自英国、西班牙、中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包括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在内20家境外机构178件作品参展,张大千、齐白石、吴冠中、莫奈、莫迪利亚尼、夏加尔等中外著名艺术家作品精彩亮相。最终, 41件文物艺术品完成交易,成交额达7.6亿元人民币。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首次进入“进博时间”。
进博会文物艺术品展示现场
关键词四:对接国际
上海围绕国际重要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全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全国唯一的自贸区内文物临时进境“6月×N”制度在上海实行,文物临时进境延期复出境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上海成为嘉德、保利、佳士得、苏富比等国内外知名文物艺术品经营机构办理文物进出境的首选口岸,2021年共办理文物进出境5037件。全年通过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进出境的文物艺术品超过2000件,货值达170亿元,相比历史最高峰2019年的60亿元,增长幅度超过180%。佳士得在全球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佳士得(上海)将于2022年3月入驻外滩一号新址后,举办首次上海——伦敦联合拍卖。
佳士得上海新址(效果图)
上海古玩交易市场推荐文章3:上海一座旧物市场,货品繁多人挤人爆满,每周只开门一天
在中国的商品市场中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市场——古玩市场,它的特殊既包括古玩文化气息浓厚,还包括古玩独特的收藏价值。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专门的古玩市场,而在上海也分布多个古玩市场,如杨浦文化跳蚤市场、虬江路跳蚤市场等等。
在普陀区灵石路1539号一个名为聚奇城的大楼内,也深藏着一个古玩市场。三楼数千平方米的场地上,被统一分割成大小相同的摊位,每逢周五,每个摊位上都摆满了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来此的文玩爱好者更是比肩继踵。
一周只开放一天,周五的早上5点到下午5点,12个小时。为了赶上这波开门,许多商家或是爱好者不远千里从外地赶来,琳琅满目的商品,被整整齐齐摆放在地摊上。瓷器、玉石、文玩、葫芦、小古董。现在又到了鸣虫交易的时节,作为上海最具规模的蟋蟀交易市场,迎来了不少虫商和虫迷。
每当开市那日,三楼的大厅里挤满了人,环境并不像高档商场,安静,空气清晰,说实话这里有一些嘈杂。一个个摆放有序的地摊,过道中不断走动的人群,在讨价询价之间,这或许就是最早的地摊经济。
二手乐器、旧书、旧磁带、千禧年代的玩具……从青铜器到上世纪的纸相机,且不说这些东西的真假,但每一个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些东西有的跨越“千年”,有的跨越“百年”,在此与你相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买或不买,体验的是一种乐趣,一个过程,感受的是那种氛围。
如果你喜欢这些古物,不妨抽时间来这里看看,说不定可以发现你心仪的物品。
上海古玩交易市场推荐文章4:晚清民国的古玩市场长啥样?快来看看
古玩非一般消费品,它的价格随本身的稀有程度、买主的喜好以及古玩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变。
只要有收藏者喜欢,愿意出高价购买,它就从收破烂的手里转至卖旧货的地摊上,又移到古玩号的柜台里,再经手一个或几个更大的古玩商,最后到达国内或者国外的收藏家或博物馆。
19世纪60年代上海始有的古玩店铺,汇集于老城厢与法租界相邻新、老北门一带及英租界五马路一带。其中,五马路(今广东路)古玩街在当时全国古玩业久负盛名。
这是一张民国早期的着色明信片,照片里是中国内地的一家瓷器商店,里面卖的全部是日用瓷器,其中大部分在现在的古玩市场经常能够见到。像帽筒,掸瓶,箭筒,粥罐,痰盂....太多熟悉的面孔,其排列方式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土产店。
至20世纪20年代,这里古玩店有18家,古玩地摊100余家;30年代中期时古玩店铺达210家左右。五马路成为全市最热闹的古玩市集,是上海古玩市场的缩影,与北京琉璃厂形成一南一北两大古玩名街。
经过若干年,这件古玩或许因故又流入市场,重见天日,身价则今非昔比,一路攀升更高峰。因此,古玩店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
从民国时期全国几个主要城市的古玩业的发展中得以窥见一二。
北京和上海,作为当时中国两个最重要的城市尤其是上海,经济空前繁荣,所以在古玩市场领域,它们成为南北两大文物集散中心。
这是民国早期上海的瓷器批发部,日用瓷器容易损毁,使用量较大,存世量也很大。留存到现在的晚清民国日用瓷器,属于旧货,不入雅玩。
1843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了包括上海在内东南沿海五个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至19世纪末,已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公共租界(19世纪末英租界与美租界合并成为公共租界)、法租界与租借外的华界构成三方割据的局面。
上海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也因国内外资本投入和人口激增而变得极其繁荣,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是闻名的国际大都市,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杂糅着中西方文化的大熔炉。
光绪时期山西的农民,他们用的茶壶,茶碗,都很眼熟。从照片上看,能坐下喝茶的都是有权力的族长。
当时国内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具有浓厚的资本主义特色,整个城市形象常被概括为“十里洋场”。正是这样一个既不像中国也不像外国的洋场,融汇了东西方文化,具备了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才使得生长在其中的古玩市场有着特异的兴衰过程。上海古玩市场发轫于清咸丰年间,经历最初的萌芽,进入民国时期已初具规模。
光绪时期的收藏家,瓷铜木玉都玩,估计还是世家收藏。不知他的后人,是移民海外,还是被“三反五反”了。
1912年至1949年,古玩市场主要分布于老县城、法租界、公共租界,其中,公共租界的中央和西区(清末英租界)是从业者最集中的区间,且从整个民国时期看尤其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古玩业逐渐从老县城向租界转移。
清末开始,上海古玩市场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大概于1921年至1936年进入鼎盛辉煌,1937年抗战开始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经历了一段畸形繁荣,之后归复平稳,而1945年后由于国民政府几易货币制度,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古玩经营也急速下转。而且政府制定不合理的外汇牌价,致古玩出口大受打击,古玩商希望再度振兴市场的希望成为泡影。
禹贡古玩号的叶叔重、雪畊斋的张雪庚、福源斋的戴福葆和珊瑚林古物流通处的洪玉琳是上海古玩业“四大金刚”之说的四位实力较强的古玩商。之所以称他们为“金刚”,是与解放初他们涉及的文物走私案有关,也可能因为他们先后都与当时最大的文物出口公司卢吴公司有密切的联系。另外,财力上比“四大金刚”更为雄厚者还有金从怡的金才古玩店。从独资的角度讲,金才记曾是上海第一大古玩店,并与北京彬记(岳彬)齐名,闻名海内外。
鹰攫人首玉佩 新石器晚期 上海博物馆 高10.2cm,宽4.9cm,出自尊古斋
19世纪60年代上海始有的古玩店铺,汇集于老城厢与法租界相邻新、老北门一带及英租界五马路一带。其中,五马路(今广东路)古玩街在当时全国古玩业久负盛名。至20世纪20年代,这里古玩店有18家,古玩地摊100余家;30年代中期时古玩店铺达210家左右。五马路成为全市最热闹的古玩市集,是上海古玩市场的缩影,与北京琉璃厂形成一南一北两大古玩名街。
琉璃厂:"九市精华萃一衢"
说起北京古玩市场,当属琉璃厂最具代表性。几百年的文化沉淀造就了琉璃厂古玩行业的良好传统,即凡是大的古玩商往往具有文人学识,绝不仅是一介商人。1911年至1927年是北京古玩市场的“黄金时代”,琉璃厂的古玩铺迎来送往、异常热闹。1927年以后,因政府南迁,内、外战争不断,北京古玩市场逐渐走向萧条。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市场比较萧瑟。直至1945年长春伪宫东北货散出为北京古玩行带来短暂繁荣,然而随着经济通货膨胀、内战兴起迅即走向下坡。
这是一张光绪晚期北京琉璃厂古玩店的照片,地上堆的都是当时的仿古瓷,有黑地素三彩花觚,一对对的五彩棒槌瓶,说明当时康熙艺术瓷销路非常好,景德镇制作了大量的仿品。北京琉璃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古玩集散地,情况跟现在一样,古玩店不杀猪就活不了,这些仿古瓷至今仍然有很多被当成康熙真品,陈列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
琉璃厂文化街原名“海王村”,最早是辽代城郊的一个穷僻小村。元代定都北京后,开始在这里设窑烧制皇宫用的琉璃瓦,因此而得名。自清朝中叶起,琉璃厂逐渐地热闹起来,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常常聚集在这里。于是,商人小贩开始在这里开铺设摊,当时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
旧时还没有今日图书馆之说,所以文人所需的图书资料,只得来琉璃厂寻找。外地来京应试的文人举子也常来这里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于是琉璃厂俨然已成为京都的文化中心。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上开馆修订“四库全书”以来,琉璃厂文化街更显得繁荣。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厂甸”市场,加之康熙年间开始形成的“庙市”,使整个琉璃厂文化街热闹非凡。
关于当时的盛况,清人劳之辨在《琉璃厂行》一诗中绘曰:“正阳门外闹元宵,金犊花聪意气骄。十里香尘迷锦幛,三更烟火走虹桥。繁华更数琉璃厂,五色云中黄赤镶”。这种景象历久不衰,到民国期间更是名人雅士消遣“寻宝”之地。鲁迅先生在京居住期间就曾四百余次光顾琉璃厂。
青玉镂空鱼穿荷花饰 清 首都博物馆
因宣武门外多文人墨客居住,遂发展成文化集市,此后琉璃厂作为古书文物的交易场所,日益繁荣延续至今,建国后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对这条街进行了翻修。这次翻建属第一期工程,地处南新华街中段东西各五百米(即东、西琉璃厂),改建面积为三万四千平方米,安置了五十四个老字号商店。
其中有中外驰名的“荣宝斋”;我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有国家特许,全国独家经营超年代古旧文物的“悦雅堂”;经营历代和现代知名书画家作品及缂丝刺绣、团扇折扇的“宝古斋”、“墨缘阁”、“虹光阁”;经营金石锦瓷、景泰蓝制品及竹木牙雕等器物的“韵古斋”、“萃珍斋”;藏有历代碑刻拓本、拓片、不同时期的纸墨笔砚和名人篆刻的各种印章的“庆云堂”、“观复斋”等等,都在这里占有着重要的营业位置。
天津
民国初年,天津的古玩铺都集中于估衣街、锅店街、北门里及东马路一带,约有七、八十户,这与许多富商大户聚居那里有关。中等古玩铺多开设于东马路一带,小古玩店多在南马路、北门西等地。
龙山文化璇玑形玉珮 天津博物馆
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温润细腻。片状,作不规则圆形。外缘分布三个指向一致的齿形,中心琢较大圆孔,孔缘打磨一豁口,应为佩戴悬挂之用。此器形是自新石器时代至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均存在的一种玉器器形。
1917年,曾任天津海关道的蔡绍基出资在天津日租界宫岛街与明石街(今鞍山道与山西路)交口处创办游艺场“大罗天”,居住在租界内的晚清遗老、北洋政府的官僚政客,多来此游玩消闲。秋、冬两季,大罗天游人稀少,珍昌泰古玩店经理提议春节后在此办古玩展览会。不久,军阀政客、民国新贵及文人墨客接踵而至,大罗天作为古玩市场逐渐固定下来。
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作坊,研料的工匠,由于是黑白图片,看不出研的是青花料还是其他彩料。
另外,1924年至1928年座落在法租界的劝业场、天祥市场和泰康商场先后开业,均开设有古玩店。“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因在日租界演习,故常戒严阻绝交通,于是大罗天的古玩店陆续搬进上述法租界三大商场。
这是一张着色明信片,光绪晚期北京的古玩店,好像布局与现在的一些店铺差别不大,只是那些真正的古董少见了。
与上海相似,天津的租界里聚集着大批靠变卖古玩珍宝度日的前清遗老,还有附庸风雅的北洋政府官僚政客、喜欢中国古物的外国使节等等,因此古玩业较为兴旺。天津古玩市场上曾出现两次热潮,皆与溥仪有关。
1925年至1932年溥仪在天津期间,因开支浩大先后多次变卖宫中带出的珍品古玩。1945年溥仪离开伪宫后,大批故宫字画散落在吉林通化、临江、大栗子沟、长春及辽宁沈阳一带,当时称之“东北货”,其交易中心在京津一带。两次热潮尤其是“东北货”散出时,上海古玩商及收藏家也闻风而至,直接或间接从天津购进字画。
南京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甚至“十朝都会”之称,自古为长江下游的文化和重要经济中心。1911年辛亥革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后因北洋政府建立,迁都北京。1927年北伐胜利,民国政府成立,复定都南京,成立“南京特别市”并对其做一系列规划。南京的古玩业也在此阶段中有了较大发展,以城南夫子庙为中心集结地,规模较大的古玩商号有奇玩阁、迪华斋、沈润生、松宝斋、集粹斋、乐古斋、罗祥记以及西园书画社等。
民国早期外国人在中国定居,房间完全是中式的,花几上的花盆,应该是民国新粉彩的,老外在保护和研究中国古瓷方面的贡献应该承认。
1937至1945年抗战时期,古玩市场开始从夫子庙零散扩张至新兴发展起来的新街口一带,这是基于城市中心带的偏移而转移的。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古玩业的繁荣期,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南京作为国都地位所致,除了一般藏家,南京市场上还充斥大批民国政府官员、富豪商贾、金融财阀等等,如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就是夫子庙古玩铺的常客。
光绪时期,河北的瓷器商店,也间杂卖一些陶器,可见瓷器属于较奢侈的用品。
此外,还有一部分不可忽视的消费主体日本人,据《南京市交通运输业、服务性公业及中间性公业历史情况调查》记录,“敌伪时,由于日本鬼子很爱我国古玩,古玩玉器店增至四十余家,”并延续至解放前夕。南京古玩业的繁荣发展与日伪特定时期是分不开的,由于日本人对中国古玩的热爱,除去直接掠夺,客观上也带动了许多投其所好的购买行为。
晚清农村的聚餐,筒式粥罐当成筷子筒使用,难怪很多古瓷要打上主人的名字,是怕聚餐后搞错,引起纠纷。
南京古玩业主要集中在繁华闹市贡院街(即夫子庙地区)一带,大、小店铺数十家。据1934年调查南京古玩店铺19家,其中前清开办2家,其余17家皆为民国后开业;有12家处夫子庙商业区,占63%;从业人员70人,而这其中回回有34人[,近半数之多。回民对于珠宝古玩的鉴定本领在同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得到认同的。
西安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历史上曾有西周、秦、西汉、新莽、隋、唐六个统一王朝和前赵、前秦、后秦、西魏等十几个政权在此建都,历时1000多年,在我国各大古都之中最为长久,所以古人有“关中自古帝王州”的说法。
晚清小城镇的古玩集市,那时候的农民都知道古董值钱,估计只有保护文物的,没有破坏文物的。
西安城以其悠久的文化沉淀,形成一种厚重素朴的城市文化,加之丰富的地下文物宝藏,促成文物市场一直比较活跃。亥革命以前,西安古玩市场除辅助主体古玩市场、位于东门、南院门、骡马市一带的“鬼市”(晨市)及钟楼南、粉巷东的典当行、钱庄、银号以外,其主体古玩市场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
第一是链接政治中心北院陕西巡抚衙门与南院陕甘总督衙门,毗邻西安回民古玩商主要聚居区域回坊地区的鼓楼北大街一带地区。第二是链接另一政治中心南院陕甘总督衙门,毗邻西安汉民古玩商以及汉民士绅阶层主要聚居区域南院门一带地区。第三是依附西安通衢枢纽钟楼以东、以南的相关市街地区。
光绪时期广州的瓷器行,嘉庆以后,中国瓷器质量下降,外销量逐年减少,但从来没有完全停止。现在回流的外销瓷器,乾隆最多,其次是晚清,明代的最少。
南院门古玩店多为汉民经营,有郑鹤舫的“和茂永”、阎秉初的“艺苑斋”、夏鼎九的“九鼎斋”、由陕甘总督衙门退役军官张世杰1912年开设的“荣茂斋”、汉民古玩商杨幼石1913年开设的研古阁、古玩碑帖商合阳梁秀英开设的良简斋等等。
这是一张光绪时期,老外在广西拍摄的,修补瓷器的工匠。古代修补瓷器主要靠打锔钉,先在瓷器冲线两侧打孔,再把铜锔钉钉上,锔得好的碗不会漏水,可以继续使用。锔钉价格较贵,民国早期是十文钱三个锔钉,一件好瓷器经常锔到几十个钉,想想看,如果真的“瓷器长毛,不值分毫”,花这么多钱修补,值吗?
北院门古玩铺多为回民经营,有苏兆年(苏六)、苏亿年(苏七)后代的古玩铺;马羽鹤、马静轩兄弟的华茂轩、回民古玩商李二于1914年开设的积盛斋等。在三大市场中,尤以鼓楼大街为纽带一线贯通的南、北院门两大古玩市场最为重要。而就南、北院门两大古玩市场来说,则南院门古玩市场规模最大。
民国景德镇的画瓷师傅,正聚精会神画一只帽筒,珠山八友当年可能也是这样创作的。
除古玩业外,西安还有一种与其关系非常密切且极具民族特色的行业碑帖业。真正商品经济意义上的碑帖业始于宋,在清乾、嘉时期出现第一个高潮,于民国进入全盛。围绕着西安碑林,碑帖拓片铺集中在附近的府学巷、书院门、三学街一带。民国时,著名的碑帖老店有翰墨堂、博古堂、会古堂、宝晋斋、文古堂、溯古斋、宝经堂、友石斋、辑古堂等等。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等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图、文、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最陶瓷
上海古玩交易市场推荐文章5:上海5个古玩市场淘宝
1. 东台路古玩市场(黄浦区东台路)
? 宝藏类型:老上海杂件、明清瓷器、民国旧书 捡漏潜力:偶尔能遇到清代民窑小碗(几百到千元)、民国月份牌(品相好的上千元) 坐标:近地铁8号线大世界站,东台路沿街摊位?? 注意:
早上7点前有鬼市!老货多但真假混卖,带个放大镜和紫外线手电筒!摊主喊价虚高,砍价先对半再磨零头(比如开价800,回“200行吗?”)
2. 豫园华宝楼地下一层(黄浦区方浜中路265号)
? 宝藏类型:和田玉小件、老银饰、文房雅玩 捡漏潜力:清代银锁片(300-800元)、民国墨锭(完整款500+) 坐标:豫园商城核心区,认准“华宝楼”金字招牌?? 注意:
周末有鉴定师驻场,脸皮要厚多请教!小心“做旧”玉器,用手机灯照内部有气泡的可能是树脂假货!
3. 文庙旧书市(黄浦区文庙路215号)
? 宝藏类型:连环画、老地图、红色文献 捡漏潜力:70年代全品相《三国演义》连环画(单本50-200元)、1950年上海地图(千元以上) 坐标:周日7:00-16:00限定开放!地铁8号线老西门站?? 注意:
穿防脏鞋!书堆直接铺地上,雨天慎去~看到盖着“上海图书馆注销章”的别碰,可能是赃物!
4. 多伦路文化街(虹口区多伦路)
? 宝藏类型:西洋古董、老钟表、民国广告画 捡漏潜力:Art Deco风格台灯(500-2000元)、瑞士老怀表(需验机芯,价差极大) 坐标:多伦路中段支巷里的夫妻店,认准“老陈杂货”蓝招牌?? 注意:
钟表一定要问是否洗过油,没保养的买回去可能变废铁!西洋瓷器注意底款,带“Made in occupied Japan”的(1945-1952年产)有收藏价值!
5. 航头旧货市场(浦东新区航头路18号)
? 宝藏类型:明清家具残件、农村收来的老物件 捡漏潜力:雕花窗棂(按木质论价,花梨木的条案腿也可能卖千元) 坐标:建议自驾,市场门口可停车(10元/天)?? 注意:
带尺子!量好尺寸避免买回家发现塞不进电梯~看到满布白蚁蛀孔的红木家具快跑!修复成本比物件本身还贵!捡漏必备口诀:1??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鬼市要赶早)2?? 多看少买练眼力(前三个月建议只逛不掏钱)3?? 带现金!现金!现金!(有些摊主故意不给二维码,现金才好砍价)
祝你在石库门弄堂和旧货堆里,挖出属于你的“海派宝藏”! (遇到疑似文物请遵守《文物保护法》哦~)
上海古玩交易市场推荐搜索词:
1.上海古玩交易市场地址在哪
2.上海古玩交易市场在哪个位置
3.上海古玩交易市场在什么地方
本文标题:上海古玩交易市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