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不是一句过时的判断,因为现在,起风了。


  平地波澜。


  在成都、在广州、在上海,一些群众在与社区、街道办就疫情管控政策闹矛盾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一些警惕的群众发现,这些发声者有少数来自于境外。


  在社交平台、在朋友圈,有不少评论,鼓吹外国的疫情政策,让人们能自由来去,同步指摘国内的动态清零政策,不乏一些大V或援引,或直接转发进行呼应。而最近,因核酸检测结果屡屡做假的深圳核子基因公司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些评论中,一些谣言也适时出现,而且显然来者不善,其中最厉害的一条是,深圳核子基因公司的创始人是将军张蕴钰之子。


  尽管张蕴钰将军的后人及时出来辟谣,不过这起谣言的产生结合发生在一些地方的不和谐声音,让人不得不生警惕——借个别企业的不法行为,挑起内部矛盾,将内部矛盾演化为敌我矛盾,达到他们祸乱中国的目的。


  对此,我们不能只是警惕而毫无作为,而要主动作为,那该怎么办?


  以古鉴今。


  在新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类似的场面。


  在1951年底,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了共和国的长治久安,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


  当时的中国,一方面要搞经济建设,一方面还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压力山大,但是在各地已经发现了多起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其中最典型的是原天津地委书记和专员的贪污腐败案、重工业部为下属厂假造开支500多亿元案和财政部发空饷400多亿元案。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掀起“三反”、“五反”的运动。


  据统计,“三反”运动共发动了全国380多万人参加,经核实,贪污1000万元以上的有10万多人,经审理定案,其中绝大多少免于处分,判处有期徒刑9942人,无期徒刑67人,死缓9人,死刑42人。


  随后乘胜追击,国家针对不法商人,发起了“五反”运动,即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毛泽东在一份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在这些问题上对于我党的进攻比战争还要危险和严重。


  打击这些商人的原因是,根据当时的地方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重大贪污案件,都是“私商和蜕化分子相勾结,共同盗窃国家财产”,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如当时上海大康药房资本家王康年,贿赂志愿军军需用品采购员,致使大量的过期药、假药和伪劣医疗器材投放到抗美援朝战场上,给受伤的志愿军战士带来二次伤害,造成一些将士牺牲。


  “五反”运动一开始,造成了一些地方经济暂时的停滞,很多工人因此失业,生活受到影响,他们对“五反”运动开始表示不满,一些藏在大陆的美蒋特务就借此兴风作浪,大造谣言,使“五反”运动受挫。


  不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祭出分化瓦解的一招,将商户按照完全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半违法户、违法户、严重违法户来划分,重点打击后两者,而且对于违法行为的时间追算做了具体规定,比如偷工减料和偷税漏税只补到1951年,以前的免予补退,其他三项违法行为和违法所得,也只从1949年10月1日建国以后开始计算。


  这一招使“五反”运动得以顺利进行,包括上海大资本家荣毅仁家族,因被评为守法户,从旁观者变成支持者。到1952年6月,“五反”运动告一段落,参加运动的99万商户中有97%被认定为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和半守法半违法户,全国经济得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中国在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同时贪污腐败案件也频发,特别是一些高干子女利用特权,倒卖指标和条子,就可以赚到不菲的收入,引起群众极度不满,再加上当时国际风云变幻,处理贪腐成为重中之重。


  邓小平在1986年针对上海的陈小蒙、胡小阳等特大强奸、流氓团伙案评论时说,这件案子判得好(首恶三人被判处死刑),要继续狠抓下去,人们对我们的信心,包括国际上的信心,才会建立起来。


  后来,国家又发布了一条特殊的规定,这个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对高干子女利用特权经商做出了明令禁止,赢得了广大群众信任,国外搞颜色革命的人也失去了搞事的借口。


  当下针对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实施不法行为进行敛财的行为,政府应该会出重拳予以打击,只是何时出拳和如何出拳的问题。


本文标题:起风了!警惕颜色革命借疫情乱象祸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