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买断银行工龄后,“我有点后悔了!”
另100位金融小人物系列(10)
“大岭老师好,听说开网约车很赚钱?”
上周末,在公众号后台,我收到河南一位粉丝的留言
她刷了一天我自媒体的文章,有太多的共鸣
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
直到,她说自己也是位“买断工龄的银行人”时
我才心生好奇,决定和她“聊一聊”
1、买断工龄后,她迎来了“高光时刻”
时光拨回23年前 ,由作家张平的小说《抉择》改编的反腐电影——《生死抉择》正在热映。
那年秋天,刚上大二的我,在邯郸学院电教室的闭路电视上,看到了这部正能量满满的电影。
同一时间,距我数百公里外的河南某地级市,金融科班出身的她,正面临一个攸关她下半生事业的人生抉择。
“那会儿,我们都需要做出抉择,要么一次性买断工龄,要么接受派遣,去外地工作……”回忆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她轻描淡写地说。
她家里都是做生意的,和家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她就果断地在“买断工龄”的协议书上签了字。
世纪之初,体制之外,遍地都是机会。
2001年下半年,先是申奥成功,后成功加入WTO。躁动的空气里,国内任何一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
爱美的她,选择了美容院赛道,几年时间,就积攒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实业投资之余,她并不满足于单一行业带来的利润,看着朋友们在股票上发了财,她也跟着在券商开了户。
那时,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前夜,尚福林一句“开弓没有回头箭”,给A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牛市,降临了!
高光之时,她左手美容院,右手炒股票,一年赚的钱,都够银行的前同事半辈子赚的钱了。
几年后,当股市的赚钱效应开始消退,另一个让无数国人为之神魂颠倒的投资市场——房地产,正疾驰在通往十年牛市的路上。
2、逃不过的“周期”,炒股亏了几百万
2006年下半年,西三环主路上,我坐在社长开的轿车上,正赶往青岛双星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场活动现场。
“别看社现在效益不错,但太依赖服装行业,过几年什么情况,还真说不好……”正当我庆幸研究生毕业,就分配到经济日集团旗下经营效益最好的服饰时,社长给我泼了一碗凉水。
两年后,服装行业先于美国金融危机“遇冷”,社营收一下子下降了上千万,我也在那年秋天正式递交了辞职告。
两周前,当我在国家图书馆翻阅单薄的服饰时,想到多年前每年春天服装博览会期间,动辄印刷“数百版”的高光之时,真有点恍若隔世。
从工商银行“买断工龄”后,她开美容院、炒股票、屯房子……经历了人生最得意的高光时刻。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从市场中稀里糊涂得到的,也可能会在潮水褪去,眼睁睁地看着它离你而去。
2015年夏天,去杠杆带来的股灾,她重仓持有的股票,连续跌停,“每天都是一二十万的亏”,她这辈子都没有那么虐心过。
“在股市上,我亏了好几百万了!”语音另一端,她并不避讳地给我诉说着,人生下半场所遭遇的种种“坏运气”。
金融投资之外,她美容院的生意,也在疫情期间开开停停。人就是这样,你越是想赚钱,想翻本,钱就越是离你越远。
这几天,有朋友告诉她,滴滴正在郑州搞活动,推荐一位新司机,就可以获得600块钱的奖励,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坑”。
于是,她在网上四处搜索,就找到了《深聊投资人》的公众号——我去年写了好几篇网约车的文章。
3、折腾了半辈子,羡慕留在银行的人
2020年夏天,从上一家基金子公司辞职后,我在一家新媒体开启了下半生的职场,与一帮平均小我十岁的同事们,抢着基金的新闻,聊着圈内的八卦,研究着如何应付KPI和PUA……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网约车这个行业,从此一发即不可收。
三年下来,我兼职跑网约车,竟然也跑出了一辆车的成本,这一路上,逢见的人,遇见的事,也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这一次,千里之外的她,竟然在茫茫网络找到了我,咨询我“跑网约车能不能发财”的真实性。
“我听朋友说,有人一天能跑好几千,一个月能赚10万!”她说。
我噗嗤一笑,决定向她打破网约车行业的“信息差”。
这么说吧,现在市场不景气,以前打车的人,现在都开始跑网约车了,你说现在卷不卷吧?
以网约车定价最高的上海为例,前几年奖励多时,快车一天跑1000不成问题,甚至有开豪华车的一天能跑3000块,但到了今年夏天,一天跑12个小时的情况下,能跑个六七百,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听着我的“科普”,她渐渐打消了“跑网约车发财”的幻想。
“现在真的是太难了,干啥都赔钱!”她说。现在,她挺羡慕以前的同事的,他们很多人提前办理退休了,一个月退休金都有四五千!
说到此处,我再次心生好奇:“当年,和你一样选择买断工龄的银行人,后来都过得怎么样了?”
她说,自从买断工龄后,大部分人和她一样,赚过也亏过,兴奋得彻夜难眠过,也被催债提心吊胆过,到头来,还不如平平淡淡过一生。
本文标题:23年前,买断银行工龄后,“我有点后悔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