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莫言的司马南,穿过和服、办过日本签证、夸过日本农村风光
这段时间以来,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司马南在个人社交账号上所发的视频《情不自禁地歌颂日本,莫言先生为哈自己破防了?》。
这期视频可谓是掀起了很大的波浪,一时之间不少人都跟随着司马南的脚步,攻击着莫言。
莫言就不用说了,世界级别的文学巨擘。
他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被不少人视为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当然了这是喜爱莫言的人所说的。
不喜欢莫言的人也有理由,他们认为莫言的文学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揭露着我们曾经的一些不好的事情。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很多人在得知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或许是获奖之后,还特意的写了一封信给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
所以说,不仅仅是如今随着司马南所发的视频再一次让不少人攻击莫言,而是此前就有不少人看不惯莫言。
准确的说,是看不惯莫言所写的东西和莫言所说的话。
莫言曾经说过:
文学艺术他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应该暴露黑暗”
那么,关于这一点其实就已经让很多人看不惯的,这里的很多人是谁?
我想应该不是所谓的网友,而是所谓的、消失已久的“公知”。
这个消失已久的“公知”,可不是当年的那些“公知”,而是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
司马南指出莫言的作品,包括其放入教材里的《卖白菜》等文章,确实揭露中国社会的另外一面。
但莫言先生的其他作品《北海道的人》却赞美日本和日本人。
那么,网络也是有记忆的。
司马南当年可是穿过、办过、夸过。
在曾经,司马南也是去过日本的,穿过和服的,吃着日本的美食、喝着日本的酒水,看过日本的风景。
从他的微笑,你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他可不会记得,他所在的是一个曾经在中国做尽了恶事的国家。
至少,在他的文章中,你不会感受到。
在视频中,他抑扬顿挫的说莫言歌颂日本。
在网络上,他自己洋洋洒洒写下了一大断文字。
别人去日本就是歌颂日本,而司马南去日本就是以字为媒。
当然了,不止是司马南一人夸过日本,去过日本,还有很多很多的人。
这些很多很多的人中,大多都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的人。
后来罗永浩也解释说,自己不是精日,只是非常喜欢日本的很多文化而已。
“虽然我爱的人里,中国人最多,但我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是一个国际主义者,如果有必要,白求恩能做的很多事情,我也能做。”
日本这些年来,也在有意识的请一些有影响力的人,资助他们来到日本生活,发表他们在日本的所见所闻。
“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
这段话是出自蒋方舟之口。
所谓“中日知识分子交流加强”,其实就是日方从2008年开始寻找并出资聘请一些人来到日本,写下所谓的见闻。
据日本公开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该项目邀请人数共计196人,其中个人105人,团队91人。
是友好交流,还是做其他的事情,这我们就不知道了。
以上就是本期要与大家所说的内容,如果对于这期内容有什么看法的话,可以在评论下方说出自己的理解。
我们下期再见。
图片于网络,如有,请告知删除。
本文标题:批评莫言的司马南,穿过和服、办过日本签证、夸过日本农村风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