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渔船到冲鸟礁附近海域捕鱼被日本扣留,日本宣称那里是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但台湾认为那只是个“礁”,认为冲之鸟周边海域存有争议,表示无法接受日方在争议海域扣捕台湾籍渔船的做法。该如何理解这起争端,日本为何执意要在一个“礁”的周围划分专属经济区?




  台湾千吨级巡护舰前往冲鸟礁海域护渔



  台湾巡护舰携载舰炮前往冲鸟礁海域护渔



  台湾渔船东圣吉16号于4月25日被押送前往日本本土


  冲鸟礁,日方称“冲之鸟岛”或“冲鸟岛”,是日本南部太平洋海域的一个珊瑚礁,位于北纬20度25分、东经136度04分,距离东京1700公里,距冲绳首府那霸1100公里,距离硫黄岛720公里,距离小笠原群岛的父岛910公里,距离关岛1200公里。该礁礁盘呈东西方向,细长的椭圆状,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周长约11公里,礁湖内海水深度约3—5米。其西端有两处礁石:东露岩和北露岩。其中东露岩通常露出海面0.9米,北露岩通常露出海面1.0米,在最高潮时,北露岩露出海面16厘米,东露岩露出海面6厘米。



  自1988年4月至1989年10月,日本共耗资285亿日元,在东露岩和北露岩周围放置了9900个铁制防波块,并在露出海面的岩体周围浇铸了水泥防护层。1996年,日本建设省对“冲之鸟岛”进行了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冲之鸟岛”大约形成于2.5万年以前,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珊瑚礁,且正在以每百年没入海中1厘米的速度下沉。1999年6月,日本政府出资对“冲之鸟岛”岩礁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保护,其中花费8亿日元为东露岩加装了钛合金防护网。2002年以后,日本海上保安厅加大了对“冲之鸟岛”海域的调查和巡视力度,以阻止其他国家的科考船进入该海域实施科学调查。2005年3月,日本政府拨款1000万日元在礁上设置高10米的灯塔,以明示岛周围200海里为日本专属经济区。5月20日,时任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登礁“视察”,声称该礁石是“岛屿”。



  石原慎太郎登礁“视察”(资料图)



  冲鸟礁位于西太平洋上,无论怎么划分周围都没有其他相邻或相向的国家,这是有利的一个方面。不利的一个方面是,按照国际海洋法规定,只有岛屿才有资格作为领海基点向外划定领海基线,从而确定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宽度。但冲鸟礁不是岛屿,说起来共有6个礁盘,但涨潮之后只有两个礁盘高出水面不到一米,涨大潮的时候最多只有16厘米的岩石高出水面,也就是一个拳头大小,三只鸟站在上面都嫌挤。



  国际法规定能够划定领海基点的条件很苛刻:必须是四面环水、自然生成的岛屿,岛屿上面要有淡水且能供人员生存。冲鸟礁如此之小、并无淡水,更难以生存,所以不能将其视为岛屿,更不能以此为基点划分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推断,日本的如意算盘可能会落空,因为日本想以冲鸟礁为基点,向外划分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样就可以获得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这只是海域的面积。在海底方向,还试图在200海里之外再申请150海里的外大陆架,因此而获得的海底面积更多。并且冲鸟礁周围海底蕴含大量锰结核矿藏,富含镍、钴等金属。据调查,在其周围的专属经济区开采资源,可获得至少1160亿日元的收益。试想下,日本四个本岛的面积只有37.8万平方公里,如果占领一个冲鸟礁就可以获得4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25.5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那日本的海洋国土面积必将成倍增加。日本拥有数千个岛礁,如果全都按照这个思路去划分,日本必将成为世界上海洋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问题是,如何美梦成真。



  日本决定在冲鸟礁问题上试一下身手,顺便测试一下国际社会。日本的做法是变礁为岛,宣称冲鸟礁是岛屿,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有关岛屿的诸多要素。对于面积太小、高潮时淹没、无法生存等固有问题,日本想办法解决。一种方法是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岛礁并使之高出海面,并在上面建立主权标志,宣示国家主权。但这种方式违背了国际法关于自然生成的要件。因此,日本又开始采用第二种方法,就是培育速生珊瑚,让这些珊瑚在冲鸟礁大面积快速生长,最终希望其生成为珊瑚岛,以满足国际法关于“自然生成”的要求。



  岛礁不论大小,关键看位置是否重要。冲鸟礁位于西太平洋菲律宾海海域,距琉球东南约1,070公里、关岛西北约1,200公里、马尼拉以东约1,400公里、东京南偏西约1,730公里、台湾以东约1,300公里。冲鸟礁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周长约11公里,礁湖内海水深度约3—5米。如果填平礁盘铺设机场跑道,则会使日本在太平洋上拥有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如果在冲鸟礁上常驻反潜飞机和预警飞机、设立远程雷达站及港口码头,既能协助美国防控中国海军舰艇和飞机对第二岛链构成威胁,又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在近2000公里的距离上对日本本土在太平洋正面进行战略防御。由此可见,日本变礁为岛、开疆拓土,虽然有经济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军事战略布局。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国对面是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群岛和马来半岛,也就是美国1951年划定的专门用来封锁中国的第一岛屿锁链。过第一岛链往太平洋方向看,在距离中国4000-5000公里的地方有日本的小笠原群岛及硫磺列岛,还有美国的马里亚纳群岛等岛屿,因此构成了第二岛链。第二岛链的核心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和塞班岛,那里建有美国的大型军事基地。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数千公里宽阔的西太平洋上,是一大片开阔的海域,缺乏战略支点。冲鸟礁恰好在这片海域中冒出水面,因而成为战略之礁。如果以这几个礁盘为基础,建立机场、港口、码头等军事设施,就可以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中间建立一个战略支点,利用这样一个跳板,进可攻退可守,对于日本而言由西向东可以扩展2000多公里的作战半径,由北向南可以扩展1700公里的前进基地。对于美国来讲,由东向西又多了一个西太平洋中心的战略支撑点,可以与关岛军事基地南北呼应,交叉控制西太平洋。据此可以判断,在美国的支持下和默许下,日本将更加积极地开发建设冲鸟礁,并逐渐将其建设为一个太平洋上重要的军事基地。


  想了解更多张召忠文章、音频、视频、图片资料,请加关注“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台渔船被扣、海警前往护渔,日台冲鸟礁斗法:谁的礁,谁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