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台湾义勇队投身抗日救亡
1939年,在抗战烽火中,留居大陆的台湾同胞在李友邦将军的号召下组成台湾义勇队,他们在浙江、福建前线,救治伤员,收集情,审讯战俘,进行抗战宣传,瓦解日军,写下两岸同胞团结御侮的光辉篇章。
挽救危亡,台湾义勇队成立
1895年,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占据台湾以后,不少台湾同胞心怀祖国,积极从事反日工作,遭到日本殖民当局的镇压和迫害;也有不少台湾同胞不堪日本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回到祖国大陆经商或从医,寻找生计。到20世纪30年代初,留居福建的台湾同胞已有数万人之多。
(李友邦)
五四运动后,不少台湾有志青年回到祖国,并形成了“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的理念,投身于大陆的革命斗争之中。
1939年,李友邦招募福建一带的台胞,来自福建崇安垦殖所的第一批22名台胞随李友邦赴金华誓师。2月22日,台湾抗日义勇队在浙江金华酒坊巷18号成立,这是一支有正规编制的义务兵队伍,是直接参加祖国抗战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台胞抗日队伍。
(1939年10月,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在浙江金华进行操练。)
成立后,台湾义勇队活跃在东南各省,利用懂日语的优势在前线向日军喊话,翻译缴获的日军文件,审讯战俘,开办了四所台湾医院,指导乡民制造樟脑丸、救护药品等急需物资,先后创办《台湾先锋》、《台湾青年》刊物,发动台湾人民加入抗战收复台湾的战斗行列。队伍人数最多时达800多人,厦门就是他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地点。
致力于抗战文化研究的厦门集美区政协常委杨柳:
台湾义勇队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组织了各种抗日活动,在我们福建的龙岩设立一个指挥部,厦门岛沦陷以后,台湾义勇队多次潜伏到厦门袭击日寇,最有名的是在中山公园袭击日本兴亚院的头目,而且还散发一些抗日传单。若要救台湾,先救祖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当天,李友邦在厦门南普陀后山崖上刻下了“复疆”二字。
(厦门南普陀 “复疆”石刻)
9月,李友邦率领台湾义勇队从厦门搭船返回台湾。曾是台湾义勇队少年团成员的张秀卿老人回忆说,当时,台湾各地纷纷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他们经常在大会上演出,有时一天演好几场,晚上还被请到当地电台录制抗战歌曲,虽然辛苦,但心里是亮堂的。
张秀卿:
天天就是很忙,都邀请我们去啊,台湾基本都走快完了,就是跳舞唱歌,唱抗日战争歌。那个时候在台湾,人家看到说,这么小能够参加抗日宣传,很敬佩。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张秀卿至今都忘不了,当唱到《大刀进行曲》中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时,台下好多人都伸长胳膊做大刀状,齐刷刷地向下劈去,那时,压抑已久的民族感情瞬间释放,畅快淋漓……
(部分图片于网络,如有请联系我们~)
本文标题:“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台湾义勇队投身抗日救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