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衰落
1.
记得在历史课本上看到,乾隆和大臣们看到西方使者送过来的工业产品,包括天体模型、钟表、地图等等,眼里都是鄙视,都被定义为奇淫巧技。当时我的心里就想,都怪这些盲目自大封建统治者,才让中国落后,都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
当真正了解到中外历史后,才理解他们的底气从哪来的。只能怪中国在历史上太强大了,无敌了两千多年。即使在欧洲开启工业革命60年以后的1820年,中国的人口、GDP,还是全世界首位,占据着三分之一。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中我们一败涂地,从此被人按在地上摩擦,GDP从占据世界三分之一,一直下滑到仅占5%,这个占比一直持续到1978年。
对于当时中国的技术,有一种说法很贴切: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使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
2.
那是什么让我们落后呢?很多人都会想起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就会说,是他们经历工业革命,发明了现代化的工业产品,比如蒸汽机、火炮等等。
这种想法也没错,当时清朝的统治阶层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就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结果就是以甲午战争失败而告终。
后来认为是政府体制问题,应该君主立宪、民主革命,但发现都没什么用,作为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竟然连被战败国德国所殖民的山东都拿不回来,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
当时的人就开始认为,是我们的儒家文化不行,总是强调“中庸”,太保守了,是“吃人的礼教”,所以才和西方拉开了差距。
但文化可不像是通过课本传播的知识一样,只要书上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文化主要是通过祖祖辈辈言传身教来传播的。除非一个人生下来,你就把他放到西方去,否则根本断绝不了文化的影响。如果真是儒家文化太落后,那我们就太悲剧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要跟两河流域、埃及文明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不过就现在的发展而言,好像并不是文化原因,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从占据世界GDP的5%,已经上升到全世界的16%,位居第二。
3.
那是什么让我们落后的呢?工业革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工业革命的本质并不是蒸汽机之类的机械的使用,而是技术升级速度加快。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应用到纺织行业、到钢铁、化工业、航天,一直到电子信息,升级速度一直没有停止。这才是我们落后的西方的根本原因。
而技术创新其实就是通过大量的“尝试错误”,然后从中选择优化的方向。
在农业社会,“尝试错误”都是从实践中获取。比如,一个农民在播种前,偶然发现用铁锹把土地翻动下,种子的成苗率就会高一些,后来有一个铁匠,制作出铁犁,提升了耕地效率,这就是一次简版的技术升级。
那要想实现技术升级,其实就是要大量的“尝试错误”,提高技术升级的概率。
在古代,由于气候原因,中原地区适合种植小麦,形成了农业国,人口增多。人多,那“尝试错误”的次数就多,创造出新技术的概率就高,所以在当时,技术领先于世界。
其实不仅中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等,都是人口稠密并且劳动力数量庞大,才使得这些地区的技术进步有更广阔的基础,从而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在8世纪-12世纪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大量人口南迁。北方和南方的生活环境不同,又引起一轮技术升级。比如种植技术,北方以小麦、高粱为主,而南方以水稻为主,从猪八戒的耙子升级为锄头。出行方式也由马车改进为乘船。也就是环境因素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技术升级,并且中国是一个大一统国家,技术的升级,很快就会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使用。在这之后,中国的人口处于缓慢增长,技术升级速度没有加快过,但也是一直领先于欧洲。
而当时的欧洲人口少,“尝试错误”的次数要远远小于中国,所以技术水平才一直没有超过中国,当时中国的新技术以及产品通过丝绸之路和海洋航线之上的商贸往来不断传往西方,引起了西方人的羡慕。
4.
在欧洲人口没有增多的情况下,仅通过工业革命,让欧洲迅速崛起,背后的原因就是改变了“尝试错误”的次数,也就是人数不再是“尝试错误”的决定因素。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改变了技术升级的方式,通过主动“尝试错误”,来增加技术升级的概率。
农业社会的技术升级,是农民在干活期间,偶然“尝试错误”,通过经验总结,得到的技术升级。而工业革命后,技术的升级方式是在实验室中,通过不计其数的实验来获得。比如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并不是纺织工人,而是实验室里的一个打杂的。
从工业革命开始,欧洲的技术升级方式彻底改变,从以前的经验总结,到实验型的技术发明,只要一遇到现实需求或者困难,都会转变为在实验室里研究技术发明。
5.
那回到问题的开始,为什么这种实验型技术发明没有出现在中国?都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技术发明,是有什么不同么?
确实是,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数学的应用。经验型总结的技术发明,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即使是书籍上记载,那也记载的不是很准确,比如铁犁,农民的经验都是好用,省力气,不会有具体的数据记载。而实验室会从弧度、材质、高度等等之类的参数做不同的实验,并都会记载下来。
这种准确的记载方式还有利于知识的传递,由其他人在这基础上,继续做实验,比如交给搞材料的专家,就会提升材质。反观经验型的知识,不利于记载传播,也不利于继续“尝试错误”。用专业点的名词叫做可控实验和数据模型的应用,造就了传统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的差异。
6.
那为啥这些都没在中国出现呢?中国人多,按理说出现的概率比较高才对啊。古人都在干什么呢?现在如果在大街上随机问一个人,他的梦想是什么?可能得到的回答是:当网红、当科学家、当医生、当创业者、当官。但如果回到古代,随便是哪个朝代,随便问这个人的梦想,那几乎只有一种答案,就是当官。
中国从秦朝开启大一统以后,通过郡县制的管理体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是由中央掌控。即使地方士绅,那也是这些三公九卿、王公贵族的亲戚朋友。
秦朝以后的朝代,都是沿用郡县制,在这基础上不断完善。从隋朝以后,都是通过科举制来选拔官员,所以全天下的聪明人都在学习朝廷制定的官方教材, “四书五经”。
在古代,当官是最具性价比的投资,但凡智商正常的,大好的青春都会耗费在科举上。即使考中了,也不是说立马得道升天,而是还要花费心思一层一层的往上爬。聪明的人大概率穷其一生都在科举和升官发财上努力。
当然官方教材曾经也出现过数学,但统治者认为这些对辅助他管理国家没有用处,又取消了。
而欧洲呢,是封建贵族统治。人生下来基本是决定好阶层,农民就一辈子种地,贵族就一辈子享福。聪明的人反而有时间和心思去琢磨一些自然界规律,虽然是整体人数少,但这些愿意琢磨的聪明人要比中国多,从而导致工业革命首先在欧洲发生。所以即便是中国在宋代的时候,已经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但也只能停留在该阶段,没有进一步前进。
当然四书五经、儒家文化并非没有用处,虽然是耽误了开启工业革命时间,但却培养一群“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在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以后,整个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从“天朝上国”中清醒过来,奋发图强,在经历百年屈辱以后,在党的带领下建立了新中国,并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增长,如今已经重新位列世界强国,距离世界之首也只有一步之遥。
本文标题:中国为何衰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