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看小视频,是什么消耗了我们的人生?你需要走出软瘾
2022年开年因为疫情导致网课,孩子上课在家用电脑,不知不觉养成了一有空就看小视频的习惯,停也停不下来。问了一下,身边很多家长都抱怨说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习惯看各种小视频,导致做作业上课分心,做其他事情也都心不在焉。家长为此一筹莫展。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不要说孩子,沉迷于某一种无聊消遣中无法自拔的现象,在我们成人世界也比比皆是。
只是我们自己常常会认为那都是些无害的习惯。
如果你坐地铁,可以看到周围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在刷手机。公司的午饭时间,也能看到几乎人人抱着一个手机,其中有多少人是在学习和有意识的寻找感兴趣的内容?还是更多人只是无意识地刷短视频,八卦新闻?而网上现在充斥着大量行文粗糙,标题博眼球,纯以赚流量为目的的低质内容。于是,在这样不经意的刷手机习惯中,许多人的品味渐渐变得底下,生活变得单调,一旦停止刷手机的行为,内心就会出现空虚感,于是不知不觉又拿起了手机......由此形成了恶行循环。
这些很多人认为无足轻重的习惯,其实都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最终产生有害的影响,会使我们精力涣散,对生活失去敏感度,最终远离自己的理想生活。
美国著名婚姻与生活方式教练,咨询师,教授和畅销书作家朱迪斯.莱特的《软瘾》一书,为这种普遍的状态命名为“软瘾”。她认为软瘾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其本质是一种安抚自己的错误尝试。是一种在劳累后试图分散注意力,或应对强烈情绪的方法。然而,在调查中也发现,软瘾不会真正丰富我们的生活,只会耗尽我们宝贵的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无聊和没有动力。
排名前十的软瘾是:
1、拖延行为
2、沉迷于电视
3、工作狂
4、情绪起伏大、暴躁或过于兴奋
5、暴饮暴食
6、喝太多咖啡
7、冲动购物
8、沉迷于幻想
9、经常抱怨
10、沉迷于网络
既然人人都有软瘾,软瘾又有危害,我们如何来控制软瘾,摆脱软瘾,为生活的充实感护航呢?
第一步,做出核心决定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就拿孩子来说,他心里一定有一个对自己更好的设想。比如我的孩子,想成为一名数学家。那么就可以拿其他人的例子来鼓励他。让他觉得自己时间其实很少不够用。而刷视频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则让他减缓了在学习方面的长进。他也许就会产生控制自己行为的想法,决定摆脱自己的这个不良习惯。
对于刷手机的成人,可以看一下周围很多进步和有各种收获的同伴,相比之下,自己的生活则原地踏步,没有变化,久而久之落伍于他人了。这样的情况会不会触动你做出改变?
第二步,确定软瘾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并不明显的错误,尤其是这种错误的举动还能带给他舒适感。这就导致他不能看清自己的软瘾,也很难对症下药。
第二步,就是要全方位的去了解自己软瘾的特点,类型和诱因。比如孩子喜欢看小视频。他的软瘾的一些特点,就是该做的作业未做完就想去看,做作业的时候,甚至上课的时候,也忍不住想去看,看了一个小时,眼睛很疲惫也停不下来。还有的特点可能是,作业一做不出,老师讲课自己一觉得自以为是听懂了,就会去看。
作为成人,也可以看看自己平时在刷的手机内容是不是漫无目的,被动地跟着走,只是为了放松。同时,是不是上班时候也想刷手机,每次想做点有意义需要努力的事,最终刷着刷着手机时间就过去了,事情也没做成,有时候,晚上该睡了还在刷手机停不下来,让自己第二天更疲惫。
这些都可以确定这个行为已经成了一种软瘾。
确定自己有软瘾之后,才会去试图解决。
第三步,关注思维关注自己偏颇的思想和行为。软瘾的形成其实和自己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
这一步要去对形成软瘾挖掘思想根源。
再拿孩子刷小视频举例,他可能会觉得这些小视频不是什么不良内容,对自己影响不大,作业过一会儿再做没有什么关系,老师上课讲的我都懂,开小差错过一段时间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改变自己对习惯视而不见的态度,就会承认,作业拖延之后会导致对作业的心理负担加重,提交作业时间不可控会导致晚睡觉,严重影响第二天听课的效率。
刷手机的成人,也可能给自己暗示说,我就满足于每天的按部就班,也已经过了学习的年龄,努力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时间也没什么用,还不如随心所欲支配自己的时间。虽然他们其实心知肚明,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偶尔也会感叹,生活轨迹的多样性和众多可能性,都已经被自己排除在了自己的生命之外。
关注到这些思维误区,才会产生改变的行动。
第四步,寻找软瘾的根源承认自己的软瘾之后,要开始寻找软瘾的根源。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虽然软瘾扰乱了你的生活,但当你抓住它进行剖析,反而会让你更了解自己。
软瘾有自己的情绪根源,比如刷视频的孩子,也许最初是感到网课的学习方式不习惯,因为自律能力欠缺,学习一时跟不上,所以导致对自己的自暴自弃。
刷手机的成人,也许会发现是因为没有高质量的友谊,孤独感导致需要在各种群里看闲聊,或者因为没有找到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投入精力,等等。
找到了软瘾的根源,就可以知道如何改变行为方式了。
第五步,满足精神需求当我们了解到了自己软瘾的根源,就可以改变自己当前肤浅的满足方式,用更健康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对于一直刷视频的孩子来说,如果他发现是因为学习一时无法建立好的自律,导致有掉队的挫败感,那么他可以去寻求父母或者同学老师的帮助,让他们建议一些提高自律的方法,在进步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孩子一旦发现,其实进步带来的快感大于用刷小视频麻痹自己,自驱力也会越来越高。
再比如,你发现自己刷手机的习惯,是因为没有高质量的友谊导致的孤独,才让你一直在各种微信群里泡着闲聊,则可以发展更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与人交往的模式。如果发现刷手机是因为没有可以投入的事情,则可以开始尝试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点。
满足了精神需求之后,软瘾就会自然慢慢减退。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构建愿景,让这样的健康方式更持久。
第六步,构建愿景这和第一步的核心决定有关,你理想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许多心理学书籍都会提到,对于愿景实现进行细致入微的想象,能极大帮助这个愿景的实现。
比如孩子想成为一个数学家,那么他可以多看一些纪录片,想象自己和那些著名数学家一样,积累了很多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发挥自己大脑的神奇力量,破解世界难题,或者做出重大发现。这样的愿景能让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很有限,而有许多地方是极其需要花时间的。那样他就会有制定计划的动力,一旦形成自己的强烈意愿,软瘾就不可能轻易侵蚀他所有的精力。
第七步,实现愿景的加减法关于宏大的愿景,我们可以做一些加减法来让它变得更可行,这也会增加我们抵御软瘾诱惑的力量。对于计划,每个人可以设计适合自己的节奏和目标。
只要有进步,就有收获。多给自己鼓励,少给自己设置障碍。
对于以下几点,可以做加法:养分和自我关爱,个人力量和自我表达,亲密感,人生目标和精神世界。
对于以下几点,则可以做减法: 消极的想法,杂乱的计划。
计划不需要追求完美,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感到有方向,有前进的动力,并在自我肯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第八步,获得支持,负起责任最后,我们需要获得他人的支持。
人是群体的动物。《塞莱斯廷预言》说,一个集体间互相的支持会产生难以置信的神奇的力量。
在和他人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责任感,会加强我们的幸福感和充实感。也会使我们有持续行动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上八步,就是本书中给出的克服软瘾,充实自我的主要建议和方法。
在此只是略述,感兴趣的可以去原著中寻找答案和真正的执行细节。
有时候,在从孩子教育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问题。我们对未成年孩子的习惯会比较关注,但对于已经定型的自己,有时候则缺乏同样的关爱。
但其实,生命是一个过程,任何一段路都要认真去走。幸福其实是源源不断的,只要调整自己的方向,惊喜总是就在前方。
《软瘾》这本书,能让我们摆脱对生命无效的挥霍和浪费,渐渐充盈自己。也启发了我如何引导孩子去养成好的习惯,让他一步步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自我肯定。
本文标题:刷手机,看小视频,是什么消耗了我们的人生?你需要走出软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