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价连涨15周推荐文章1日本米价连续16周创新高

  中新社东京4月28日电 (记者 朱晨曦)日本农林水产省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市场上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20日元,连续16周创新高。


  这份对日本全国约1000多家店铺米价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20日的一周内,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20日元,较前一周上涨3日元,是去年同期(2088日元)的两倍多,创该部门统计这一数据以来新高。


  为缓解流通紧张、平抑米价,日本政府从3月下旬起向市场投放储备米。不过,由于投放量与投放范围有限,加之储备米从投标到摆上货架的整个流通过程耗时较长,目前储备米还未对大米零售价产生明显影响。


  2024年夏季以来,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米价持续上涨。农林水产省最初对投放储备米持谨慎态度,并预计新米大量上市后米价会稳定在一定水平。然而,米价上涨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新米上市后日本米价依旧居高不下。


  : 中国新闻网


推荐文章2日本米价连续15周创新高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东京4月21日电 (记者 朱晨曦)日本农林水产省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市场上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17日元(约合218元人民币),连续15周创新高。


  这份对日本全国约1000多家店铺米价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13日的一周内,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17日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创该部门统计这一数据以来新高。


  为缓解流通紧张、平抑米价,日本政府将于23日至25日拍卖第三批储备米,总计为10万吨,并计划在7月前每月都向市场投放储备米。日本已于3月分两批拍卖共计21万吨储备米,但米价涨势未得到有效遏制。第三批储备米投入市场后能否取得效果受到外界关注。


  2024年夏季以来,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米价持续上涨。农林水产省最初对投放储备米持谨慎态度,并预计新米大量上市后米价会稳定在一定水平。然而,米价上涨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新米上市后日本米价依旧居高不下。(完)


推荐文章3海国志丨再创最高纪录!日本米价连涨16周,“海淘”大米兴起

  在日本,以后吃寿司会不会比刺身更贵?这也许不是一句玩笑话。


  据央视新闻4月28日道,日本米价已经连续16周上涨——今年4月14日至4月20日的一周,日本全国超市销售的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为4220日元,再次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那么,日本米价上涨有何影响?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米价居高不下?


  3月10日,东京板桥区的一家折扣店销售大米的销售现场。由于配送不足和价格飙升,店内张贴公告,限制每个家庭只能购买一袋(:视觉中国)


  部分学校减少米饭供应


  回想去年夏天,因受极端高温影响,日本出现“米荒”,米价暴涨。当时在大阪,一袋5公斤的大米价格甚至上涨到3200日元。


  但今年更离谱,日本米价目前已连续16周创出新高。有媒体追踪调查了日本一家超市,5公斤装大米今年1月下旬售价约3700日元,3月下旬已涨到近5000日元。即便这样,货架上的大米还被抢购一空。


  而大米涨价了,要么买不到,要么吃不起。不少日本民众不得不选择其他主食代替大米。有的便利店,开始用意大利面代替盒饭里的米饭。


  在很多餐馆,以前可以免费添饭,现在是每人限供一碗米饭。大阪的部分地方,从下学期开始,把公立学校米饭供应的次数从每周3次减少到2次。这样一来,学生吃面包的天数比吃米饭还多。


  据日本总务省25日发布数据显示,东京都区4月大米价格同比上涨93.8%,连续7个月刷新有可比数据以来最高纪录。这带动了与大米相关食品价格的上涨,其中,饭团同比上涨15.8%,外食寿司上涨8.3%。除生鲜食品外的食品价格4月整体上涨6.4%。


  依照日本共同社说法,东京都区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可反映日本全国趋势。


  且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生产成本飙升,加上入境游客增多拉动消费,日本米价仍呈上升趋势。


  民众兴起“海淘”大米


  数月来,随着大米价格高企,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兴起出国买大米。


  一开始,日本游客到印度、泰国旅游,发现当地大米物美价廉,于是纷纷购买并背回日本。3月以来,韩国竟然也成了日本民众“海淘”大米的目的地。


  4月21日,韩国首尔,一名日本游客在首尔火车站附近的乐天超市查看韩国大米(:视觉中国)


  近日,韩国广播公司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在首尔一家超市的大米售卖区,几名日本女性在选购大米。她们说,当地米价约是日本的一半。


  一名日本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在韩国买米的经历。她自称是中年家庭主妇,本月早些时候从菲律宾宿务出发,在首尔停留时买了4公斤大米和5公斤糙米。她写道,10公斤大米在日本售价约8000日元(约合409元人民币),在韩国只卖约3000日元(约合153元人民币),“日本米价太高了。”


  同时,4月26日起日本开始春假,预计会有更多人“海淘”大米。日本检疫部门也提醒民众,“海淘”大米要想入境,必须有相应检疫许可——依据检疫部门规定,如果个人希望将精米带到日本,需在相关国家或地区出境时拿到许可,入境日本时须在口岸接受检查。


  就有日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称:“韩国机场的相关检疫非常简单,建议在机场附近的超市购入30公斤大米,装箱打包、托运行李,入境日本后直接通过信用卡免费配送回家,那么就没那么辛苦了。比起追求性价比,这种个人进口外国特产的成就感其实蛮让人开心的。就像在法国买到比日本便宜的香槟、带回日本那样,这种兴奋感是只有真正热爱旅行的人才懂的。”


  当然,还有一些坚决拥护“日本米”的日本网友认为,这种扛大米回国的行为,其实是得不偿失的。“与其特意支付韩国往返机票费用,还不如直接在日本买,即便日本米会比韩国稍微贵一些,但算上韩国机酒等费用,其实是更便宜一些的。我很喜欢日本大米,因此就算是价格是韩国米的2倍,我也会买日本的大米吃。谢谢生产大米的农户们,培育出这么好吃的大米。”


  如此看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无法撼动“日本产”在部分日本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日本米价居高不下原因复杂


  日本的米价其实从去年就开始涨了。有媒体认为,2024年的高温导致日本大米减产,是米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3月18日,日本埼玉县,装有日本政府紧急大米储备的袋子被送往米厂(:视觉中国)


  第二个原因是政府应对不力。按理说,米不够,政府就该投放储备粮救急。但日本政府直到今年2月14日,才决定将21万吨储备粮投入市场。而且实际操作中进度缓慢,截至3月底,首批投放的大约14.2万吨储备米,进入零售端的只有461吨,占千分之三,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国内没办法,日本去求助韩国。韩国农协日本办事处披露,日本3月从韩国进口了2吨大米,预计5月将再进口20吨。有媒体称,“这是日本25年来首次从韩国进口大米”。


  第三个原因则在于市场流通不畅。据业界人士透露,在日本,农户收获的大米通常会被农协或其他收集公司收购,经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事实上,去年日本各地的水稻产量高于上一年,但收集公司收集到的大米数量却减少了大约21万吨。这部分“消失的大米”并没有在市场正常流通,导致供应量异常减少,价格随即水涨船高。有日本媒体道称,这部分大米流向了投机人群或企业,一些批发商、农户甚至跨行业企业如IT公司和废金属商纷纷囤积大米,希望在大米价格进一步上涨后获利。


  第四个原因是日本农业政策滞后于全球化。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梦雪指出,从全球化角度衡量,去年以来,由于印度取消大米出口限制,导致全球许多地方大米价格下跌。印度因充沛雨量而连年获得大米丰收,今年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4135万公顷,比过去5年的平均种植面积多125万公顷。可以预期,印度将迎来一个更大的大米丰收年,出口量将继续增加。可日本并没有抓住这一良机进口,反而因去年本国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大米减产、价格暴涨,还不忘到国际市场打造日本产大米品牌。


  “日本过度保护国内稻农,导致抗风险能力薄弱。”王梦雪表示,日本短期需以“精准投放储备+扩大进口”的策略来稳定国内市场,长期则需打破农协垄断、废除产能限制,并重构粮食安全战略。“这一过程不仅关乎经济效率,更考验日本在保护传统与拥抱变革之间的平衡智慧。”


  (海新闻编辑 石慧 综合整理央视新闻、新民晚、川观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


本文标题:日本米价连涨15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