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期门穴: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神奇一穴位 期门


  


  期门别名肝募,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具有疏肝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肝胆实证,以治疗肝胆气滞所致的胁部疼痛胀满为主,如肋间神经痛、岔气、胆石症、胆囊炎、肝炎、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


  


  本穴出自《伤寒论》。期即周期,门即门户,两侧胁肋如敞开之门户,穴在胁肋部,经气运行至此为一周期,故称期门。


  


  


  【穴性】偏泻,趋胁局部(肝、胆),入气分。


  


  


  


  【精准定位】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中,血管分布有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神经分布有第6、7肋间神经。深部右侧当肝脏,左侧当脾脏。


  


  


  


  【简便取穴】


  


  正坐或仰卧,自乳头垂直向下推2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炎,胃炎,胆囊炎,肝炎,肝大。


  


  (2)其他病症:心级痛,胸胁胀满,糕闭遗尿,肋间神经痛,腹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肾炎,高血压。


  


  


  【操作方法】


  


  [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腹后壁放散。


  


  [艾灸]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点按法、指推法、揉法。


  【常用配穴】


  (1)期门配大敦,治疝气。


  (2)期门配肝俞、公孙、中脘、太冲、内关,治肝胆疾患、胆囊炎、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食少、乳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


  (3)期门配肝俞、膈俞、外关、阳陵泉,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治胸胁张痛。


  (4)期门配日月、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中封,有舒肝利胆的作用,治黄疸。


  (5)期门配内关、足三里,有和胃降逆的作用,治呃逆。


  穴歌


  期门六肋对乳头,活血疏肝胃痛界;


  胸胁疼痛呕腹胀,伤寒疟疾乳痈投。


  【注意事项】


  内部右侧为肝右叶前缘,左侧为横结肠及胃底,不宜深刺,针刺时应控制好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特效治疗】


  (1)慢性胆囊炎:主穴取期门。肝气郁结者,加太冲、章门;气滞血察台,加隔俞、行间;脾肾阳虚者,加命门、足三里,痰饮停聚者,加阴陵泉,中脘丰隆:肝肾虚者,加涌泉、太溪。腧穴局部消毒后,用三核针向期门中间刺1针,4周刺4针,刺后闪罐留罐10分钟,拔去瘀血,余穴用毫针刺法,平补平泻。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前列腺肥大:每天按揉期门穴2次,每次200下。


  常灸神阙穴


  《云梯》


  《相处不累、久处不厌》


  失眠+抑郁+肾阳虚,需要打开这“三扇门”


本文标题:期门的准确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