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开悟偈
虚云老和尚(1840-1959)是现代禅宗泰斗,近代著名高僧。他一生精进不懈,为报父母之恩,不顾风雪阻隔朝礼五台山。他还以建寺度生为己任,先后辗转修建寺院数十座,为弟子作禅修开示不计其数。
1934年虚云老和尚在南华寺任住持时,进院的那一天到各个殿堂拈香礼拜说法。老和尚在憨山大师肉身像前拈香礼拜的时候,他的偈语是这样说的:
今德清,古德清,
今古相逢换了形。
佛法兴衰听时节,
入林入草不曾停。
从此以后就有人传说憨山大师是虚云老和尚的前世。为什么呢?
憨山大师的法号是德清,虚云老和尚的法号也是德清。但是古今相逢不是一个色身,换了形体。古德清的肉身还在,今德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说“古今相逢换了形”。“佛法兴衰听时节”,当年憨山大师去中兴南华寺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充军之人。他以一个“服刑者”的身份去中兴南华寺,把六祖道场振兴起来。虚云老和尚去中兴南华寺的时候,也是六祖三次托梦召唤他。
当时广东省的主席李汉魂再三邀请虚云老和尚,一定要他老人家去南华寺。所以说佛法兴衰的时节因缘不同。佛法也是因缘之法,它的兴衰也是由时节因缘来支配的。当然,人是众多因缘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入林入草不曾停”,生生世世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虚云老和尚和憨山大师还有一点非常巧合,那就是都曾经游历过兜率内院,并且都得到过弥勒菩萨关于识智何分的教化!
憨山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系的三个梦。
其中第二个,大师梦见自己升向天空,当升到无边无际的高空时,又逐渐飘落下来,只见四周空空洞洞,没有一点东西,大地在空的下面,圆圆地像一枚镜子那样平滑光亮,有如琉璃镜的晶莹。远远望去,在无穷的天空中,现出了一座广大无比的楼阁,它铺天盖地,雄伟壮观。在楼阁中又现出了世间的人事往来,就连最小的市井鄙恶之事,也都容含在那里。在楼阁的中央,设一紫金焰色的宝座。大师心里想:‘这大概就是金刚宝座了。’大师对这座庄严妙丽、不可思议的楼阁非常欢喜,想走近它,可是转眼又想:‘为什么这在清凉的世界中,有这些杂秽的楼阁呢?’这念头只一起,楼阁即刻去远了。大师心中又想:‘一切净秽的境界,都是由我心而生的。’思惟著心生万法的道理,楼阁又近了。片刻之间看见金刚座前,侍立著许多身材高大、相貌瑞严的僧众。这时忽见一位比丘从金刚座后面出来,手捧一卷经书,径直走到大师面前,对大师说:‘和尚叫我把这卷经书授予你。’大师接过一看,全是黄金色的印度梵文,一字也不识。大师将经书收起后,即问那比丘:‘那个和尚是谁?’比丘回答说:‘是弥勒菩萨。’大师一听非常高兴,立刻跟随比丘到了陛下,瞑目敛念而立。过了片刻,忽然听到磐的鸣击声,大师睁眼一看,弥勒菩萨已经登座。大师即在菩萨前恭敬地瞻仰顶礼,只见菩萨的面容,晃耀著紫磨金色的光彩,世间上再也没有比菩萨更壮丽了!大师顶礼后心想:‘今天菩萨特为我升座说法,那我就是当机了。’于是大师长跪合掌,拿出经卷翻开。这时弥勘菩萨开示说:
‘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大师听到这里,身心忽然顿空,只觉得声音从空中历历传来。
大师一觉醒后,菩萨开示的声音仍在耳边回荡。从此‘识’与‘智’的差别,完全了然清楚了。并知梦中所至之处,那是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
虚云老和尚在他一百多岁时,曾经出人意料地与弥勒菩萨结下了法缘。
事情的起源:1951年春,虚云老和尚一百一十一岁时,适逢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当时有人诬告云门寺私藏金银、发电机、军械等物,遂将寺院封锁,全寺僧人一百二十余人,于四月八日分别软禁于禅堂、法堂,同时大搜寺内,上自瓦盖,下及地砖、佛祖尊像、法器经藏等都作了仔细搜查。连续搜了两天,仍一无所获,就将监院明空及职事僧惟心、悟慧、真空、惟章等拘去。又将册籍、部据、来往书札及虚云和尚百年来之精注经籍法语文字,尽用麻包捆载而去。数日之间,共拘去僧众二十六人,逼令供出军械及藏金,众称不知。扰攘十日,终无所获,遂迁怒于师。虚云和尚被拘禁于方丈室内,门封窗闭,断绝饮食,大小便均不许外出,迫令交出黄金、白银、枪械。虚云答以“无有”,竟被打得头面流血,他干脆阖目不视,闭口不语,作趺坐入定状。后来,又将他从榻上推倒在地,乃呼啸而去。入夜后,侍者入室探视,见虚云老和尚倒于血泊中,于是扶老人坐于榻上,并侍候汤药。次日,那伙人卷土重来,见老和尚未死,又将他拖下地,以足踏之,以至于流血不止,倒卧地上。那伙人以为和尚必死无疑,即扬长而去。
至四月十五日,老人渐渐倒下,作吉祥卧。侍者以手试其鼻孔,气息全无,手脉亦停,以为和尚已死,唯体温尚正常,面色亦平静。次日早晨,忽听老和尚微微呻吟,并睁开眼睛。侍者见师还活着,十分惊喜,立即扶师起坐,并告以入定已八日整。老和尚答道:“我觉才数分钟而已。”令侍者法云执笔记录,乃从容叙说神游兜率天之事。
师言曰:“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有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歧山恒志公、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曰:‘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麻绳蜗角,
疑成弓影,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镜鉴森罗,
空花凡圣,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梦境斯作,
劫业当头,警惕普觉。
苦海慈航,毋生退却,
莲开泥水,端坐佛陀。
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天亲见弥勒菩萨,并与阿难等共同听弥勒菩萨讲经。弥勒菩萨认为,虚云老和尚在世间度化众生的任务尚未完成,于是劝他返回娑婆,完成度生任务之后再往生兜率净土。令人回味悠长的是弥勒菩萨开示虚云老和尚的偈语。弥勒菩萨在偈语中讲述了唯识深意;告诉虚云老和尚去除各种迷惑烦恼的具体方法;弥勒菩萨还告诉虚云和尚在世间要发大愿、忍大辱,广度有情众生,即使历经各种磨难仍然不要退却,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往生兜率净土。
虚云老和尚住世时,在多种为弟子开示的场合,常向弟子介绍自己梦中亲近弥勒菩萨的因缘。和尚还经常向弟子们讲述弥勒净土的殊胜之处,劝化弟子精进用功,将来求生弥勒净土。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净土的故事不仅对虚云和尚自己,也对当时和后来的佛弟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便有诸多佛弟子将弥勒净土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
本文标题:虚云老和尚开悟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