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大便图片
正常人的大便图片推荐文章1:这样的便便,小心肠癌!拉完粑粑记得回头看一眼……
吃、喝、拉、撒、睡
这5件事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
在这5件大事中
“拉”往往不被人重视
“万病之源,始于肠道”
忽视便便不仅导致肛病
而且还影响全身健康
01
首先影响的当然是消化道
便秘时,常常出现口苦、口臭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另外,长期便秘也是直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便秘使人体不能及时将肠道中的有害物质随粪便排出体外,而使其在肠道中停留,增加了致癌的可能性。
02
便秘还可引起内分泌紊乱
很多肥胖患者有便秘症状。便秘者的皮肤也容易发生痤疮,影响容貌。
所以,一定要把大便当成每天的大事来抓,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
问题便便,对症解决!
便便形状能反映出人体健康的状况
对症解决可使身体保持良好状态
细长便
喝酸奶
细长便软弱无力,好发于为食物摄取不足,腹部肌肉无力的年轻女性身上。这类人通常精神萎靡,排便无力,因此便便成细长型。
多喝酸奶等发酵食品,促进肠道活性;摄取大量果蔬,如青菜,木耳,豆腐等易吸收水分的食物;锻炼腰力,多做仰卧起坐。
泥巴便
膳食纤维
黏稠得泥巴似的,颜色偏黑色的便便是由于水分没有完全被吸收。长期易造成肠道不正常,甚至可能演变成“过敏性肠道症候群”。
多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食物像海绵一样能够很好地吸收水分;多休息。如症状持续一周以上应尽早就医,有可能是食物中毒或寄生虫引起的。
水液便
暖胃吃菜
液状便便也俗称为“拉肚子”,常伴随突发便意,水分几乎完全没有被肠道吸收,极端恶臭,大多由脾胃虚寒,压力和暴饮暴食引起。
脾胃虚寒的人先暖胃,比如常吃姜、酒等去体内的寒。另外,人的大肠黏膜不足时,也会导致腹泻,这类人需要摄取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脂或者高蛋白食物,摄取大量蔬菜。
兔子便
多喝水
小颗偏硬,颜色偏黑的便便俗称“兔便”。这是便便长时间堆积在肠道中导致便便偏硬,经常便秘或者腹胀。时而有味,时而无味。
注意多喝水,少吃点心或甜食。
如何能顺利、完美地便便?
01
每天三种高纤维果蔬
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吃的太细,容易产生便秘。
因此,预防大肠癌要减少精细食物的摄入,多吃粗纤维食物。坚持每天至少吃三种高纤维果蔬,如芹菜、西兰花、韭菜、菌菇类、红薯、玉米、苹果等。
02
每天运动三十分钟
《英国癌症杂志》刊登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三分之一。应每天至少进行三十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快步走,以稍微感觉有些大喘气为宜。
03
早点醒来
早一点醒来,喝杯温开水,再正常吃一顿早餐,能够给肠胃足够时间去消化早餐,促进排便。养成生物钟之后,每天的同一时间点都会有便意。
04
顺时针揉肚子
每天早上用手掌在腹部做顺时针的按摩,力度就是轻轻的揉,边揉边运动。对于便秘的人,一天可以做两三次,早中晚各一次,一次十几二十分钟。揉到肚子里有咕噜咕噜响的声音,效果才好。
: 扬子名医团
正常人的大便图片推荐文章2:看大便知宝宝健康!如何区分“好便便”与“坏便便”?
各位宝爸宝妈们一定深有体会,孩子的吃喝拉撒各个小细节无不牵动着我们的敏感的神经。其中拉,也就是大便,是我们重点要关注的一项,因为大便的颜色、性状、次数、气味的改变,均可反映婴幼儿的健康状况。
正常便便是什么样的?
1、颜色
婴儿正常大便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但大便颜色可以受很多因素影响。婴儿摄入的食物不同,大便颜色可以不一样。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一般都是金黄色的,而吃奶粉的婴儿的大便往往呈现深褐色。
吃奶粉的婴儿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中铁的含量比较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就会使大便带绿色。
等到宝宝添加辅食以后,随着宝宝添加辅食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的大便开始变得颜色较暗。有时大便的颜色会与食物颜色有关,比如宝宝吃了许多火龙果,便便会带红色,如果多吃了绿色蔬菜,便便也会是偏绿的颜色。
有的宝宝做了钡餐造影后出现灰白色粪便,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大便的颜色还跟胆汁有关系。肠道中含有的胆汁会让大便呈现黄绿色或黄色,而大便在肠道里时间越长,大便的颜色就越深。
还有一种特殊的大便,就是新生儿胎便:刚生下来的宝宝,出生后6~12小时会拉出墨绿色胎便。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分泌物等组成。
2、形状
正常婴儿大便的性状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母乳中含有母乳所特有的丰富的母乳低聚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调节胃肠功能。所以,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一般为软糊糊状。
而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有的呈软条条状。 宝宝添加辅食后,大便的性状逐渐跟成人大便靠近,为稍硬的成形便。
3、次数
每个婴儿大便的次数也不一样。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一天2~5次,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但只要婴儿精神状态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这都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地减少。
母乳喂养的宝宝还可以出现大便次数少的情况,因为宝宝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有的宝宝2~3天或4~5天不排大便,还有的宝宝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但宝宝并无痛苦的表现,肚子摸着也不硬,排出的大便仍为黄色软便,没有硬结。这也是正常的,不属于便秘。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一般大便次数较少,每天约1~2次。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随着辅食量的增加,大便逐渐接近成人,大便次数可以每天1-2次。另外,大便次数也受婴儿食物摄入量的影响,比如吃得太多,可能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吃得少,大便次数减少。这并不是疾病所致。
4、气味
正常婴儿的大便略有酸臭味,一般鱼、肉、奶、蛋类等蛋白质吃得较多的孩子,大便比较臭。消化不良的宝宝大便比较酸臭。
坏便便有哪些呢?
我们可以从大便的颜色、性状、气味、次数等来进行初步的判断,如果孩子有以下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大便褐色,呈球状,较硬,周边可能带少许鲜血丝,提示便秘,鲜血是硬便损伤肛门所致。
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
大便果酱样,同时宝宝哭闹,呕吐,要注意肠套迭的发生,尽快就医。
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一般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大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大便水样,有泡沫,酸味刺鼻且如馊食般,这可能是糖类不消化所致。也可能是肠道感染炎症。
大便白色或灰白色,说明胆汁的排泄受到障碍,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肝炎等。
大便白色淘米水样,即粪便呈米泔水样无粪质的白色混浊液体,量多,常见于霍乱。
大便白色油脂状,量多,并有恶臭,常见于胰源性腹泻或吸收不良。
大便赤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大便次数多、量少、绿色或黄绿色、含有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孩子有饥饿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腹泻。
大便脓血样,多见于痢疾,患儿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不愿进食、全身无力、阵发性腹痛等症状。
豆腐渣样便,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就要引起重视。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排除消化道先天畸形。早产儿因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宝宝进食延迟,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
婴幼儿大便异常可诊断的疾病还有很多,以上几点供宝爸宝妈们在观察婴儿大便时参考。以上所列的坏便便是比较严重的异常,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观察孩子排便时的状态,吃奶情况及精神状态,以及体重增长情况,如果大便的改变不影响婴儿吃奶,婴儿精神状态如常,体重增长理想,排大便时没有痛苦状,就没关系,不需要干预。
特别提示:如果需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应该在家提前留取大便样,以便到医院时能够及时进行化验,尽早得到诊治。留取大便时要注意,不要取尿不湿上的大便,可以用小盆接大便,进行取样。
正常人的大便图片推荐文章3:辟谣!上厕所的时候,粑粑先硬后软,是体内湿气太重?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拉粑粑的时候,刚开始的大便是硬的,后来是软便,这是怎么回事?是便秘了吗?
前两天在门诊的时候,来了一位70岁的阿姨,她说自己排便的时候,前面的大便特别干燥,后面的大便是正常的。阿姨用力大便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剧烈的疼痛,还有少量便血。#清风计划##真相来了#
?
我给她检查了一下,原来是大便太干燥,用力大便的时候,坚硬的大便损伤了肛门的皮肤,造成了小裂口,这种情况叫做肛裂。需要积极的治疗,不然很容易感染,出现脓肿甚至肛瘘。
大便前面硬,后面软,是什么情况,阿姨说是体内湿气太重导致的?还有人说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说法对吗?
今天曾医生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正常的粑粑是怎么样的?
正常的粑粑是成形的,像一根香蕉,水分含量适中,硬度适中,不软也不硬。决定粑粑是硬的还是软的,成不成形,主要看粑粑中的水分。水分含量太少,大便就会变得干燥,坚硬。大便中含水量太多,大便就会不成形,变成稀水样大便。
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正常的大便应该是第四种,水分越来越少,就是便秘患者的大便,而水分越来越多,那就是腹泻。
?
大便先硬后软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有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
(1)主动憋的
俗话说的好,人有三急,便意来袭,应该及时去解决。但是,如果想要大便的时候,突然有事情,手头有工作,或者是公众场所,找不到大便的地方或者不太方便,那就会将大便给憋住,我们的直肠括约肌有很强大的能力,可以将大便给憋住。
大便停留在肠道中的时间过长,我们的肠道细胞会吸收大便中的水分,水分被吸收之后,大便就会变得干燥。距离肛门最近的大便,是最早形成的,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最长,所以最干燥。
?
而后来形成的大便,在肠道中待的时间没有那么长,水分吸收的少一些。所以,前面的大便是硬的,后面的大便是软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便秘,只是大便憋得太久了。
所以,大家不要憋大便,有了便意,尽早去排便。
(2)被动憋的
便秘的患者,也是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有一些便秘的患者,肛门排便的反射比较迟缓,对于排便不敏感,正常人的直肠里面积攒了一定量的大便,就会想要排便。
而便秘的患者,或者排便发射不敏感的患者,需要积攒很多的大便,才会有想要大便的感觉。那么最前面的大便,在肠道待了很长的时间,水分被吸收了,所以前面的很干燥,后面的大便比较柔软,造成了前硬后软。
?
所以,大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不管有没有大便,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去马桶上面待着,训练自己的排便感,久而久之,建立良好的排便感觉。
便秘的患者,还需要多多摄入水分和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膳食纤维可以吸收水分,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图片来自网络,删)
总而言之,大便先硬后软,与湿气没有什么关系,也不是什么求救的信号!
健康人生,从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点击关注普外科曾医生,每天分享靠谱、有趣的医学科普知识!
正常人的大便图片推荐文章4:肠癌多是“拖”出来的!大便出现3种异常,不论男女,快去查肠镜
“平时感觉身体挺好的,吃得好、睡得好,怎么就得了癌症呢?”56岁的张女士突然就被查出了肠癌。
张女士几年前发现大便变细,一直以为是痔疮发作,就自行去药店买了点痔疮药应付过去了。最近,张女士发现排便费力,并且经常便秘,还有便血情况出现,排完便后并没有轻松感反而有腹胀、腹痛的感觉。这才匆匆去了医院,经过仔细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癌,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张女士痛苦万分。
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也称作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疾病。结直肠癌症状通常不明显,尤其是早期症状,非常容易被忽略,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能警惕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抓住蛛丝马迹,及早进行就诊检查,一般就能获得比较好的治疗,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
发现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观察大便,但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养成观察大便的习惯,往往就错过了发现结直肠癌的最好机会。那么,平时生活中,结直肠癌来“敲门”我们都有哪些症状呢?具体观察大便从哪些重点观察呢?
1. 大便是否带血
便血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异常。通常血液会粘附在大便表面,只要留意大便本身或者马桶底部的痕迹,或者留意便纸上的大便,就能轻易发现便血的踪迹。
便血的类型五花八门,有时候血液会混在大便里面,使大便本身的颜色发生改变,变成黑色、棕红色、果酱色、沥青样等。
有些人原本就有痔疮或者结肠炎等情况,也会出现类似结直肠癌的便血症状,这种情况就更加需要留心,每次大便都需要观察便血的特征有没有明显变化。如果短时间内,便血明显增多,或者颜色从鲜红色变成暗红色,就需要引起重视。
2. 大便的习惯和形状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排便习惯是稳定的。例如每天1次或者2次,甚至2-3天一次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肠道出现异常,这个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大便习惯就可能变得与平时不同,出现便秘、腹泻或者两者交替出现的情况。相应的大便形状也会发生改变,平时可以按照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对照大便的形状的变化。如果排便的习惯突然改变或者大便形状改变,就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3. 排便前后的不适感
正常人在排便之前腹部有轻微肠道蠕动腹痛的感觉,肛门周围出现便意,往往在排便之后会有轻松感觉。但如果在排便之前腹部出现剧烈的绞痛,或者排便比平时费劲,但还是排不出多少大便,往往说明排便不太顺畅。
排便之后,非但没有排便的轻松感,还是有便意,这时就要警惕。如果经过饮食和运动等方式仍然不能改善症状,建议就医进行深入检查。
我们在上厕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大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异常。无论是哪一种大便异常,都提醒你,应该及时进行检查,胃肠镜是最有效的发现胃肠癌的检查方式。
正常人的大便图片推荐文章5:大便,为啥是黄色的?别的颜色提示疾病吗?
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张大夫特别喜欢讨论大俗的东西,例如,张大夫会讨论屁的问题,还会讨论尿的问题,今天还会讨论屎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张大夫在这里和大家说明一下,因为这些问题,是大家每天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现象,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与之相关的医学问题,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医学领域,其实大俗亦大雅。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今天,张大夫就和大家讨论一下,我们的屎为什么是黄色的? 首先,不可否认,每个人,每一天或每两天就会排一次大便,而大便,大家都很了解的,一般是固体、黄色、味臭。可是大家并不一定了解,我们的屎为什么是黄色的?如果不是黄色有什么临床意义吗? 大家都知道,我们血液中有红细胞,其实红细胞也是有寿命的,平均约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就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和血红素。其中的正铁血红素可以转变为生成胆红素。胆红素到达肝内的后转变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会随胆汁进入小肠,而后可以转变为粪胆原,而我们粪便的颜色主要是由这种物质引起的。这种变化在正常人体内是每天都在发生的。
而如果,大便的颜色突然没有了正常的黄色,甚至变为灰白色,医学上称为“白陶土”样大便,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相关病史,有可能是胆道系统出现了堵塞,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时候吃某些食物也会影响大便颜色,比如说吃血豆腐大便会变黑等等。
因此,临床医生记录病史的时候,一定会问大小便的情况,是为了不漏过一个可能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就去“今日头条”关注张之瀛大夫。
健康问题咨询,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正常人的大便图片推荐搜索词:
1.健康正常人的大便图片
2.正常人的大便图片是什么样
3.正常人的大便图片及颜色
本文标题:正常人的大便图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