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是什么节
3月8日是什么节推荐文章1:今天是3月8日,妇女节!送给特别的你
01、今天是3月8日,妇女节!今日春光明媚闺蜜召开大会早已不是旧社会姐妹们有地位家庭事业兼顾智慧美貌一身作为其中一员,祝全群姐妹们 三八女神节快乐收获更多的美
02、宝贝,三八节到了,发条微信祝你越来越美貌,人见了人爱,鸟见了往下掉,鱼儿见了光吐泡,迷死片片花花草草。想玩有钞票,想吃有佳肴,春风得意天天乐逍遥。三八女人节快乐!
03、三八妇女节,祝福你三“发”:祝你事业有成,升职加薪,天天都发;祝你家庭幸福,人快乐,意气风发;祝你身体健康,美丽动人,飘逸秀发。
04、三八妇女节来临,祝你:脸蛋花容月貌,身材婀娜多姿,爱情温暖甜蜜,生活笑口常开,好运天天不断,愿我的祝福永远与你相伴。宝贝,妇女节快乐!
05、家里有你,干干净净亮堂堂;家里有你,父母高兴心欢畅;家里有你,儿女整天喜洋洋;家里有你,我的幸福放脸上。妇女节到了,祝老婆快快乐乐,幸福健康!
06、三八节到了,女人:别小瞧自己,生活重担你挑着,家里家外你顾着,孩子老人你看着,四季衣裳你菅着,你有赚钱的能力,你有带娃的精力,你有独立的勇气,你有骄傲的资本!女王们你们辛苦了么么哒
07、今天是三八节,送你八气,愿你长得很有灵气,个人很有才气,家庭总是和气,经常会有喜气,天天充满朝气,做人很有福气,身上满是财气,时时有好运气。
08、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花中有颗梦做的心,心中有个可爱的你。三八妇女节到了,真挚祝福传达你的手机,带着我柔柔的情意。轻轻道一声:节日快乐!
09、三八妇女节送祝福:好运追着你,青春伴着你,美丽贴着你,健康缠着你,平安跟着你,贵人帮着你,顺心与你伴,吉祥如花展,如意跟你走,福气相扶持。三八妇女节快乐!
10、您是辛勤的蜜蜂,把家酿造成甜蜜的地方;您是灿烂的阳光,让人生盛开出幸福的花朵;您是生活的智者,将时光铸就成快乐的殿堂。三八节妇女到了,愿您天天好心情!
11、有一种爱,缠绵细腻,事事无微不至;有一个人,无私奉献,时时关怀备至。在这个一年一次的日子里,请让我真诚地对您说一句:妈妈,妇女节快乐!
12、三八妇女节,送美女三美:心情美爱情美容颜美;送美女八意:如意顺意美意情意爱意心意春意外加我的友谊,祝美女三八妇女节快乐!
13、星星美,月亮美,不及你的眼睛美;花儿美,草儿美,不及你的心灵美;眼睛美,心灵美,也不及你的节日美;祝你三八女王节快乐!
14、你笑,或者不笑,美丽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看,或者不看,真挚就在那里,情愫满溢;你回,或者不回,祝福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你过,或者不过,妇女节等候着你,幸福已经攥在你的手里。节日快乐,幸福每一分,快乐每一秒!
15、三八妇女节日到来,送上最美好的祝愿:愿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拥有无穷的动力和希望,越来越美丽,越来越优秀!
16、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所有美女致以最真挚的祝福!愿你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在生活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妇女节快乐!
17、万紫千红,花开花落,岁月如歌,梦想随风,愿你在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心情轻松愉悦,前程锦绣。愿你的人生之路如阳光明媚,如花儿灿烂,如彩虹绚烂,如鸟儿自由飞翔。
18.女人二十是桃花,鲜艳;三十是玫瑰,迷人;四十是牡丹,大气;五十是兰花,淡定;六十是棉花,温暖。女人一生如花,多多热爱自己吧,提前祝美女们女神节快乐!!
19、一句深情的问候,送给勤劳的妈妈,愿您健康如意。一年又一年,风风雨雨,一日又一日,日落日起,您的爱渗入我的心底。祝妈妈,温柔不变,岁月无恙,一生平安,三八节快乐!
3月8日是什么节推荐文章2: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什么女王节女神节不要来碰瓷
:中国妇女
今天,我们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一是为了纪念、致敬先辈;二是告诉当下的自己做个欣然的劳动者:我劳动,我奋斗,我自豪;我是妇女,我追梦,我自信!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万名女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她们要求缩短工时,要求增加工资,要求获得选举权,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女性第一次举行游行示威,为了纪念这一活动,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联大会作出决定:自1911年起,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新中国成立当年,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令全国,将“国际劳动妇女节”确定为中国妇女的法定节日。伴随“三八”妇女节的法定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成为激励中国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坐标,书写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时代画卷。
所以,它就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不是什么女神节,也不叫什么女王节。
尊重她、维护她,就要积极推进保障她的合法权益:拒绝就业歧视;停止家暴;零容忍拐卖妇女儿童;鼓励支持女性进入更多科学科技领域;勿在传媒中使用含有性别歧视的用词用语;勿在口头禅里“问候”别人的女性亲属;拒绝重男轻女;禁止出生性别选择……
节日点亮征程,这个节日得来不易,请勿娱乐,也勿消费!让妇女节保持初心,就是对妇女最好的问候与致敬。节日是纪念,也是对目标与精神的弘扬。所有初心当在这一天和它前后的每一天里被铭记与践行。
如何让妇女过得不逼仄不沉重,不被生活的重负和性别歧视的束缚变成“死鱼眼”,而是能够全面发展且舒心自由,这是妇女节里应有的思索与求解。人要学会自己长大,生命的抒写需要自身努力,同时,也需要时代和社会赋予其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而这些,“买买买”和“女王”“女神”的泛滥吹捧显然都无法给予求解和实现。
新时代,祝愿每一个努力奔跑的她,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3月8日是什么节推荐文章3:拒绝“女神节”,拒绝“女王节”,3月8日就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这是去年的一篇文章,但同样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话题类型,每逢三八妇女节,只要“女神节”“女王节”的歪风还在,我就要把文章再发一遍。看今年各大品牌搞促销滥发的短信,我手机随便截一张图就是这样的画风:
“三八妇女节”起源于1857年3月8日的美国纽约纺织女工大罢工,女工们随后成立了第一个纺织女工工会。此后每年的3月8日,从纽约到芝加哥,从英国到俄罗斯,都有此起彼伏的妇女运动来纪念响应、纪念这次罢工。1921年,第二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采纳了妇女代表的建议,通过决议将3月8日这天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国务院就颁布规定:妇女节(3月8日)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妇女工也会被授予“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
然而随着年代的渐行渐远,“妇女节”这一称谓也逐渐淡化。近年来在互联网电商巨头们的推波助澜之下,诸如“女神节”“女王节”“女生节”等成为大行其道,仿佛“妇女”二字已经被人羞于提起。往年京东是女神节、淘宝是女王节、小红书等平台是女生节;后来反对声音太多,淘宝改成叫“三八节”,今年京东改成了“她的节”,虽然也避开了“妇女”二字,但也算是一种进步。但是平台虽然改了,品牌和商家依旧沿用着“女神节”“女王节”等荒诞不经的名称,还有各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行为。
2019年3月8日,主打女性超级英雄题材的《惊奇队长》在中国上映,女主角的祝词也是“女生节快乐”。虽然那次主要是国内宣发自作聪明,但是超级英雄片伪善的政治正确是一贯的,就好比《黑豹》主打黑人超英,结果里面的非洲各种固化印象,只是给弱势群体一种精神鸦片式的满足,并没有着眼于真正的平等与权益。
为什么好莱坞的政治正确是伪善的?为什么电商巨头们的女神节、女王节必须批判?为什么说这不是女性真正的平等与权益?因为妇女节的关键在于“劳动”二字。
我之前的文章里说过,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是共产主义者天然的盟友,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资本主义父权制。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加强化了父权制。首先,资本主义创造了大量财富,而通过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财产所有者和继承者,往往是男性。其次,资本主义经济想要成功,必须将人——特别是女性定义为消费者,用消费主义去洗脑她们,让她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只能通过剁手买买买、通过日益增长的物欲与消费——而不是在生产劳动中去实现。针对女性的消费主义一方面来自父权制的精神奴役,比如京东美妆的那一句广告语:“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另一方面来自于伪女权的自我洗脑,比如“买买买才是女人独立自主的表现”“女人只有剁手才是对自己好”。最后,资本主义依靠女性作为家中的无偿劳动力,承担抚育儿女和家务劳动,来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部分。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通过支付低工资来剥削男性,也通过不支付工资来剥削女性。”
诸如女王节、女神节的促销活动与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第二类问题——用消费主义捆绑女性,用消费的意义去规范女性,这些是物化女性的更高级形式。
如何理解消费主义对女性的物化,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践行女性权益一定要从生产中去获得?为什么“劳动”才是真正的女权,而不是看你买得起什么东西?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指出,娜拉出走后的命运:要么堕落、要么回来、要么饿死。原因很简单,娜拉没有工作、没有钱,“吃饱饭才是最大的哲学”,因此她除了出卖自己的身体就是只能向“玩偶之家”低头,可见女性的工作权力是多么的重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这个道理。
娜拉的困境也是当今众多女性的困境,而结论显而易见——在消费领域永远无法解决女性权益的困境。因此鼓吹什么“女人就是要做最精致的女人”“不化妆的女人就是放弃自己”“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依然是没有脱离男权主义话语权的规范,没有掌握生产权的女性依然处在被动和弱势的地位。而当今互联网一些所谓的“女权”,更是借着女权的旗号,本质依然是要把女性“待价而沽”——只不过是要装扮的更精致一些、卖的更贵一些。
李当岐教授的著作《西洋服装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洛可可时期)女性是沙龙的中心,是供男性观赏和追求的“艺术品”和宠物。男性是殷勤地服侍女性的一种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女装的外在形式美(人工美)因素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了博得男性的青睐和欢心,女人们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装扮自己,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被紧身胸衣勒细的纤腰和用裙撑增大体积的下半身。由于紧身胸衣的长期使用,女性躯干极度变形,大大影响了健康,甚至缩短了寿命(据载当时女子平均寿命只有35岁)。”
“某德国贵夫人有一段嘲讽当时男性的记录:‘男人真奇妙,看着我们那装饰得很大的下半身步行或跳舞时的娇媚动作,他们两眼发直……所以,我们必须把下半身撑得更大。’一语道出了这个时期服饰美的本质,即用这种夸张的外形强调女性肉体的吸引力和美感,洛可可时期的女性均是以此为目的来装扮自己的。”
德国贵妇人的错觉在当今女性中也普遍存在,甚至有些伪女权以这种论调来标榜自己。男性竭力追求貌美年轻的女性,“殷勤地服侍”她们,让某些女性产生了自己是地位更高群体的错觉,认为只要(按男性审美)好好打扮自己,让更多的男性匍匐于自己脚下,就是践行了女性权利。
这个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就如《西洋服装史》中这个例子,女性纵使再漂亮再性感,也不过是“艺术品和宠物”——因为她们不掌握生产资料,她们不从事劳动生产,没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只能把自己打扮得更精致、卖一个更好一点“价钱”。
这个例子中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少数女性的风花雪月、荣华富贵不能掩盖绝大多数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有些人看欧洲宫廷沙龙的妇女们、上海滩的小姐太太们就容易产生这种错觉,更有些或蠢或坏的人用这些举例而标榜“女权”,更是南辕北辙。第二,这些女性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迎合了男性审美,可能或获得一时的利益与风光,但是年华易逝,自然价值永远是会贬值的,这样掌握生产资源的男性可以随时始乱终弃找到更年轻更貌美的女性,这也是为什么这种方式永远无法践行女性权益。
真正的女权主义永远把视角放在劳动、生产与工作中。毛主席说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这里的“时代不同了”有两重含义: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主人,这里的人民当然也包括妇女;第二,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让劳动不再仅仅依靠体力,工业革命后机器的普遍使用让妇女有了与男性平权的生产力基础。
举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例子。让穆斯林妇女摘下头巾,这算是女权运动的巨大胜利吧,那么谁才能做到呢?社会主义国家。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所著的《斯大林时代》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革命后的妇女不但得到了法律上和政治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工业化为男女同工同酬提供了经济基础——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村子里,当集体农庄给予妇女独立的收入以后,妻子们曾经“举行罢工”来反对殴打妻子的行为,她们在一星期内就把那种由来已久的习惯粉碎了。
在中亚细亚,苏联更是完成了现代社会都难以达成的任务——让穆斯林妇女摘下面纱。在这个地区,伊斯兰教数百年来根深蒂固,毛拉在当地享有至高的宗教和社会生活管理地位。妇女被当做男人的财产,从小就卖给人做妻子。妇女必须佩带“帕伦亚”——一种用马鬃编成的长形黑色面纱,它遮盖全部面孔,阻碍着呼吸和视线,丈夫甚至有权杀死不戴面纱的妻子。然而在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那天,在宗教中心圣波哈拉城和其他许多地方都举行了妇女大会。在大会发言的妇女号召大家“一齐把面纱摘去”。于是妇女们列队走到台前,把自己的面纱掷在讲演人脚下。随后妇女们在街上举行了游行,旁的妇女也从家里跑出来参加游行的队伍,把自己的面纱向台上掷去。从此当地的穆斯林女性摆脱了面纱的束缚。当地一位纺织女工写下了一首诗,遣词造句并不高明,但反映了真实朴素的情感:
当我到工厂去的时候,
我在那儿发现一条新头巾,
一条红色的头巾,一条丝织的头巾,
它是用我亲手的劳动买来的!
工厂的吼声响在我的心里。
它给与我节奏,
它赋予我活力。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中亚女学生)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穆斯林妇女是有什么底气摘下头巾的呢——参加了工作、挣了钱、建立了经济基础,于是就不用在家庭中成为男性的附庸。所以马克思的理论是根本性的实践方法,百试百灵。但是当今过上了优越生活的小布尔乔亚女性却认为,“妇女能顶半边天”“不爱红装爱武装”是国家强行把妇女推向劳动市场,是违背了妇女自由意志,是剥削压迫实在是让人不知如何吐槽。
共和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伟大的妇女解放史。《婚姻法》是继宪法之后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被毛主席誉为“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第一部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废除封建的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利益等内容。尤其是“婚姻自由”,既包括结婚自由,也包括离婚自由,这在当时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没有做到。
说一个模范人物:人民代表申纪兰。申纪兰奶奶堪称共和国推动男女平权最早的一代人。早在抗日战争年代,申纪兰就在西沟村参与组织建设了妇女互助组,做布鞋棉衣被褥,组织春种秋收,开展水利建设,甚至帮前线部队修理枪支,有力的支持了八路军的前线战斗。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受封建余毒惯性的影响,妇女地位依然很低。据申纪兰奶奶回忆说:那时候妇女穿衣服,要向公婆、丈夫要,新媳妇过了门儿,三年以后每年才给八尺布;至于吃的方面,向来是男人吃好点,女人吃坏点。婆婆常对她说:“纪兰呀,咱们全指望你爹过呢,好的让他吃,咱们吃赖点吧。”
但是,新中国解放了妇女,妇女也平等的参加劳动生产,但在合作社中却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妇女在生产队的共同劳动中,无论做了多少活、付出了多少劳动,在计算工作量时,习惯上两个女工顶一个男工,当时叫“老五分”,而且分数记在男姓家长的名下。
申纪兰向合作社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建议,遭到了男社员的普遍反对。申纪兰就提出了给女社员也划一块地,男女进行劳动竞赛,看看谁更能干。在起初的比拼中,女社员队伍落了下风,因为平时男性认为女性不会耙地和匀粪等,只能牵一牵牲口、锄一锄田地,所以女性缺乏相关技术的锻炼。而在申纪兰的带领下,女性社员加班加点研究琢磨农活的技术技巧,反复实践改进生产方式,并一举在劳动竞赛中超过了男社员。
人民日、新华社先后道了西沟村申纪兰带领妇女同志战胜男同志的事迹,毛泽东主席看后非常重视,并亲自为道写下了按语,明确指示:“在生产中,必须实现男女同工同酬”。
申纪兰的事例很快传遍全国,也在当地获得了极大的威望。而当申纪兰参选本地干部、人大代表时,也受到了(主要来自中老年男性)的风言风语,认为妇女不应该如此抛头露面。对此申纪兰对妇女们说,当地有句俗话“好女走到院,好男走到县”,但在新社会我们好女也要“走到县”。随后,申纪兰当选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进宪法。
在当今世界,甚至很多发达国家中,男女同工同酬都没有法律上的保障。申纪兰推动了世界妇女人口最多的国家男女同工同酬的进程,这一功绩足以在世界女权运动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第三套人民币中女性拖拉机手,这是人类货币历史上首次出现独立女性劳动者的形象。据设计者说,图案的原型有三个,都是当时的女性劳模。
再比如,被树立为行业典范的赤脚医生王桂珍,也是一位女性。1968年9月,《红旗》杂志刊发了名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深入道了王桂珍等人的事迹,也第一次将“赤脚医生”作为一个正式的称谓向全国推广。
当今女性的困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生产领域,二为消费领域。而消费领域中的困境可以看做是生产领域的附属品——正是因为在生产领域中女性受到差别对待或歧视、难以践行权益,才只能转向消费领域寻求虚无缥缈的寄托感。伪女权在消费领域大行其道、消费主义为女性量身定制的洗脑,这些现象的根源都在于此。
在生产领域女性的困境也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在工作中,女性上升通道狭窄。女性在就业升职加薪中普遍受到歧视,认为女性“就应该顾家”“太感性不适合领导岗位”等偏见根深蒂固。对于女性过于强调自然价值(年轻、美貌),而忽略了其本身的优秀。我们的媒体道中对于事业有成的杰出女性用词也多为诸如“美女CEO”“美女教授”“90后女博士”这些字眼——无非还是年轻漂亮那一套。就连一款主打女性题材的综艺,竟然也对一位优秀女博士的相貌挑三拣四,仿佛女性的价值仅限于美貌。去年一个主打女性题材的国产综艺中,也充斥着诸如此类的偏见。
第二,在家庭中,女性的家务劳动无法得到应有的承认。家务劳动也是劳动,也创造价值,但是不会有人给女性的家务劳动发钱。而绝大多数家庭中男性不会承担与女性对等的家务劳动,“丧偶式育儿”这种说法也于此。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资本主义通过支付低工资来剥削男性,也通过不支付工资来剥削女性。”
所以我们的结论也很明显了,诸如女王节、女神节等商业造物,不过是对女性的异化与物化,不是女性的地位提高了、商家重视你才这样,而是女性的困境变换了一种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更展现为网络上的“伪女权”大行其道,只不过把上文中洛可可贵妇的想法包装成了一种更隐蔽、更具有欺骗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真正的女权不会鼓吹不婚不育,反而认为女性有选择是否生育的自由,并且号召在家庭中践行女性权益。要求男性承担同等的家务劳动与养育子女的义务,号召女性家务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认可,反对一切家庭暴力——无论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甚至有左翼女性学者(如沙伦·海斯等)号召要用母爱为代表的亲情之爱来抵御资本主义的异化。而虚假的女权肆意贬低甚至恶毒攻击组建家庭的女性,侮辱母亲,把她们贬低为“生育机器”,认为只要有女性嫁人就拖累了她们所谓的“女权”斗争,其实她们的本质同样是物化女性。
真正的女权不会鼓吹远离劳动,反而认为只有劳动才是争取女性权益的最佳途径。要求女性在劳动中的同工同酬,呼吁女性应该拥有同等的晋升机会。而虚假的女权反而充斥着不劳而获的思想,依然把女性待价而沽——只不过打扮的更精致而已。甚至有极端田园女权认为呼吁女性参与劳动是对女性的压迫与剥削,完全本末倒置了。
真正的女权不会鼓吹性别对立,反而相信她们与绝大多数的男性都有共同的敌人。无论是封建父权制还是资本主义父权制,绝大多数男性和所有的女性都是被压迫者,他们的利益理应是统一的。而虚假的女权以“仇男”为生意,永远把矛头对准所有的男性,甚至要求女性与自己的父亲做切割,制造普遍的焦虑、仇视与对立。
另一方面,女权主义不仅仅是对女性的要求,更是对广大男同胞们的要求。绝大多数男性也应该明白,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永远是我们的朋友,永远是与大多数男性的利益相一致的。
男性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收起自身的大男子主义习气:大男子主义者的根源源自于恃强凌弱,他们不但会歧视女性,同样会歧视老人、孩子、残疾人、穷人、同性恋、落后地区人民等等一切比他们“看起来弱”的群体,这是源自于心理学专业的结论。因此只要你不是食物链最顶端的人,你就要反对这种返租式的丛林法则价值观。然而很遗憾的是,很多人在别处受到了歧视和凌辱,反而更变本加厉的把歧视和凌辱施加与更弱者,而从未想过要反对这种价值观。比如很多家暴男在社会上唯唯诺诺,一回家就对妻儿重拳出击;他们越在社会上被踩在脚下,就越要在家中作威作福——这就是恶臭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作祟的结果。
其次应该做到的是在工作上尊重女性,在家庭上分担家务。认为女性感性、冲动、不理智而不适合担任领导岗位是错误的观点,无论在生物医学还是在心理学上都没有相关的证明,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偏见。在家庭中拒绝“丧偶式育儿”,拒绝重男轻女思想,夫妻应当平等、协作、互助完成家务劳动,子女也应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
《共产党宣言》里说过:“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同理,女性的解放是与全人类的解放密不可分的,在推翻父权制的过程中,每一个男女都是平等的战士。女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她们自己。
3月8日是什么节推荐文章4:3月8日女神节,发条不一样的朋友圈文案,不负春光,不负韶华~
3月8日女神节,发条不一样的朋友圈文案,不负春光,不负韶华~
1.愿所有女神:不卑不亢,不慌不忙。眼里有光,嘴角有笑。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2.听每一场细雨,尝每一块布丁,赏每一树樱花,愿女神:优雅自信又大方!
3.生活需要高光时刻,就像今天需要一束花 ,不取悦世界,只讨好自己,3.8女神节快乐!
4.三八节快乐!做自己的女王,在平凡的日子里闪闪发光,愿你一路繁花相送,永远明媚如初。
5.你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我妈妈,愿岁月温柔以待你,爱你不止三千遍。女神节快乐!
6.三月里的乍暖还寒,融化在你的一笑嫣然。愿我的女神眼光澄澈,笑靥如花,如星灿烂,如风自由。
7.女神节,愿你颜值不掉线,快乐不打烊,购物车永远有惊喜,生活满是小确幸,一路乘风破浪,把日子过得闪闪发光!
8.这世界有多美,女性就有多美。愿你眼里总有光芒,心里总藏希冀。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9.愿你在时光的长河中,温柔且坚定,勇敢地追寻心中的诗意与远方,女神节快乐,永远被岁月偏爱 。
10.不必借光而行,你我皆是星辰 ,这一天生来闪耀,做自己的春日限定主角, 愿所有美好,都与你不期而遇!
11.女神节快乐!愿你眼眸有星辰大海,心中有繁花似锦,在平凡日子里收获无尽浪漫,往后余生,幸福常伴 。
12.每个年纪都是恰到好处的自己,愿你不被岁月抹去激情,不被年纪限定人生。人间这趟,我翻山越岭,为自己而来。
13.如果没人护你周全,那就酷到没有软肋。以王者之姿,登临女王宝座,做世界的主角。
14.在这春意盎然的三月里,致敬所有温暖、坚强、独立的女性,感谢你们赋予生活的色彩与温度 ,女神节快乐!
15.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做自己生活的女王,无畏风雨,向阳而生。用无畏逐梦,让人生满是璀璨光芒!
16.春风十里不如你,愿所有的美都能被发现,所有的付出都能收获幸福,女神节快乐!
17.若春风有形状,定是你发梢飞扬,左手握玫瑰铿锵,右手摘星辰坦荡,做披荆斩棘的公主,亦是岁月不败的女王。
18.愿你眼里藏着光芒,笑里写满坦荡;愿你是披荆斩棘的女神,也是被人疼爱的小公主。
19.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琐碎中亦有美与温暖。愿你心中有爱,眼中温柔,无惧时光,永为少女!
20.今天三八妇女节, 祝我们早日成为富女,日富一日,年富一年,爱财爱己,过得风生水起。
21.女神节快乐!春风有信,花开有期,所有美好如期而至!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心中装满爱。
22.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永不嫌晚。愿世界温柔环抱你,璀璨星途,繁花簇拥。
23.不管前路如何,我心向阳,自带光芒。愿每一位努力奔跑的女神,眼中有星辰大海,心中有繁花似锦。
24.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感恩一路成长,拥抱当下的自己。愿所有女神们,爱自己多一点,活得洒脱又漂亮。
25.致敬每一位女神,愿您乘风破浪,依然光芒万丈。做自己的女王,永远怀揣梦想,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3月8日是什么节推荐文章5:3月8号为何称为三八妇女节?揭秘背后的历史与意义
3月8号为何称为三八妇女节?揭秘背后的历史与意义
每年的3月8日,全球各地都会庆祝“国际妇女节”,而在中国,这一天也被亲切地称为“三八妇女节”。这个节日不仅是对女性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呼吁。那么,为什么3月8号被称为“三八妇女节”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节日背后的历史与意义。
一、三八妇女节的起源
三八妇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工人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1908年,美国纽约市的纺织女工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资以及获得选举权。这场运动成为了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标志性事件。
191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提议设立一个国际性的妇女节,以纪念妇女为争取平等权利所做出的努力。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通过,但当时并没有确定具体的日期。
直到1917年,俄国妇女在3月8日(俄历2月23日)举行罢工,要求“面包与和平”,这一事件最终促成了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1921年,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正式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二、三八妇女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三八妇女节传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首次举行了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活动,标志着这一节日在中国的正式引入。此后,三八妇女节逐渐成为中国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三八妇女节被正式定为全国性的节日,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保障妇女的权益,推动性别平等。每年的3月8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表彰在各行各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
三、三八妇女节的现代意义
如今,三八妇女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它更是一个呼吁性别平等、关注女性权益的全球性节日。尽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八妇女节提醒我们,女性的权利和地位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维护和提升。无论是职场中的性别平等,还是家庭中的分工合作,亦或是社会对女性的尊重与理解,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关注和行动。
四、如何庆祝三八妇女节?
1. **表达感谢与关爱**:在这一天,向身边的女性表达感谢与关爱,无论是母亲、妻子、女儿,还是同事、朋友,都可以通过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份小礼物或者一次特别的聚会来表达你的心意。
2. **参与公益活动**:许多组织和机构会在三八妇女节期间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关注女性健康、教育、就业等问题。你可以通过捐款、志愿服务或者参与宣传活动来支持这些公益事业。
3. **自我提升与反思**:对于女性来说,三八妇女节也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提升的机会。你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参加讲座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
结语
三八妇女节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个行动的号召。它提醒我们,性别平等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女性致敬,感谢她们为社会、家庭和个人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女性权益,共同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