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官相护是成语吗推荐文章1:AABC式成语五十例

  AABC式成语十例


  刘振营


  1、耿耿于怀


  2、头头是道


  3、翩翩起舞


  4、虎虎生威


  5、井井有序


  6、洋洋得意


  7、孜孜不倦


  8、多多益善


  9、谆谆教导


  10、彬彬有礼


  11、历历在目


  12、咄咄逼人


  13、念念不忘


  14、奄奄一息


  15、娓娓动听


  16、瑟瑟发抖


  17、蠢蠢欲动


  18、官官相护


  19、步步为营


  20、岌岌可危


  21、炯炯有神


  22、摇摇欲坠


  23、津津有味


  24、高高在上


  25、熠熠生辉


  26、恋恋不舍


  27、楚楚动人


  28、面面俱到


  29、心心相印


  30、息息相关


  31、落落大方


  32、亭亭玉立


  33、侃侃而谈


  34、比比皆是


  35、勃勃生机


  36、面面相觑


  37、栩栩如生


  38、斤斤计较


  39、滔滔不绝


  40、惴惴不安


  41、碌碌无为


  42、津津乐道


  43、默默无闻


  45、窃窃私语


  46、丝丝入扣


  47、小小不言


  48、人人自危


  49、区区之心


  50、目光炯炯


  官官相护是成语吗推荐文章2:公考高频成语-陈陈相因

  38.陈陈相因


  考情聚焦


  考查频次


  历年考情


  5


  2024国考;2018湖北;2012辽宁;2022辽宁职测C类;2019上海事业等


  成语释意


  【解释】陈:旧;因:沿袭。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


  【出自】《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示例】而儒者又疏阔,其言庸迂,~。◎清.恽敬《上陈笠帆按察书》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毫无创新


  近义词: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因循守旧 故步自封 保残守缺 萧规曹随


  反义词: 推陈出新 除旧布新 独辟蹊径 标奇立异 青黄不接


  成语例句


  1.这种弊端多年来陈陈相因,非整治不可。


  2.这种官场陈陈相因的陋习,要大刀阔斧改革才好。


  3.因为所有皇帝陈陈相因,中国可能会陷入更严重的恶性轮回。


  成语辨析


  【陈陈相因vs食古不化vs墨守成规vs循规蹈矩】


  陈陈相因: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


  食古不化:读书、作画一味学习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


  墨守成规:(思想上)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循规蹈矩:(做事上)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成语示例


  1.老王做事只知陈陈相因,不知改革创新,还自美其名曰「萧规曹随」。


  2.他是个食古不化的顽固分子。


  3.时代瞬息万变,一味墨守成规,终将被淘汰。


  4.黄国斌常常有新鲜的点子,是一个反对墨守成规的人。


  5.创业之中,如果总是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是不行的。


  真题演练


  1.(2024国考)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守正的路径。守正不是_____、循规蹈矩,而是守住本和源、根和魂;创新也不是凭空幻想、_____,而是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守正,才能恪守正道、_____;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陈陈相因 纸上谈兵 正本清源


  B.抱残守缺 天马行空 返璞归真


  C.食古不化 向壁虚造 拨乱反正


  D.墨守成规 恣意妄为 固本强基


  2.(2018湖北)在“重刑轻民”传统依然_____的中国编纂民法典首先就要更新观念,强化对公民私权利的立法_____,弘扬权利平等、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契约自由等民法的精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 解释 B.根深蒂固 保障


  C.薪火相传 认识 D.陈陈相因 宗旨


  3.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期、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_____的官场沉荷。


  填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本本主义 B.沾沾自喜


  C.官官相护 D.陈陈相因


  4.(2019职测B类)绘画要有时代性,尊重传统不等于不发展,与_____比,真正的继承是在发展中进行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登堂入室 B.失之偏颇


  C.陈陈相因 D.大刀阔斧


  1.【答案】D


  【师图解析】文段第一个空,就是要选不创新、不改进的词。排除B、C项。


  第二空,“纸上谈兵”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文段的意思是不能瞎创新、瞎搞,排除A项。所以答案选D项。


  2.【答案】B


  【师图解析】第一空,根据“依然”以及可知,现在的中国仍然存在重刑轻民的传统,且根据后文“要更新观念,强化公民私权利”等表述可知,对这种传统持有消极的感情倾向。B项“根深蒂固”指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D项“陈陈相因”指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均符合中国仍然存在这种传统的语意,保留。A项“源远流长”指历史悠久,根底深厚,一般用在表意积极的语境中,与文段感情色彩相悖,排除;C项“薪火相传”指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与“传统”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要编纂民事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权力。B项“保障”指保护(权利、生命、财产等),使不受侵害,填入文段可体现出要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意思,符合文意,当选。D项“宗旨”指主导思想,主要旨趣,文段不是强调民法的主要思想,而是要表达保护公民私权利,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用大国工匠精神打造民法典》


  3.【答案】D


  【师图解析】根据题干语境可知,材料意在表达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对政治生态的改变,强调“变化”。D项“陈陈相因”指仓中粮食逐年累加,久而不食,则变为陈粮,后以此比喻处理问题因袭旧法,毫无改进,强调“无变化”,与“官场沉疴”相对应,由“避免”可知,当选。


  A项“本本主义”,指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强调“死板、僵硬、脱离实际”;B项“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好而洋洋得意的样子,强调“得意”;C项“官官相护”,指各级官府衙门之间狼狈为奸,串通一气,互相袒护,使人民蒙冤受害,申诉无门,强调官场丑态,均不符合语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C


  【师图解析】由“尊重传统不等于不发展......真正的继承是在发展中进行的”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是“没有发展的继承传统”。C项“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革新,填入横线处能体现“没有发展的继承传统”,与文意相符,当选;


  A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B项“失之偏颇”是指在公正与不公正方面有失误,即不公正,D项“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三者均未体现“没有发展的继承传统”,不符合语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百度百科“胡海艺”


  官官相护是成语吗推荐文章3:中国文化,成语狼狈为奸

  狼狈为奸(láng bèi wéi jiān)


  - 字面意思:狼和狈合伙干坏事。


  - 深层含义: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强调“勾结作恶”的共生关系。


  - 情感色彩:(贬义)多用于揭露勾结作恶的行为,带有强烈批判性。


  典故出处


  1. 《博物志》(晋·张华)


  - 原文:“狈前足短,不能自行,附狼而行。”


  - 背景:传说狈前腿短,需趴在狼背上行动,二者合作捕猎,后引申为恶人相互利用、共同作恶。


  2. 《聊斋志异·狼三则》(清·蒲松龄)


  - “狼与狈合谋,一诱一攻,终为猎户所毙。”


  - 扩展:清代文学中明确以“狼狈为奸”讽喻官商勾结、欺压百姓的社会现象。


  结构分析


  - 主谓式成语


  - 狼狈(并列名词,狼与狈) + 为奸(动词短语,作恶)。


  - 逻辑关系:以动物合作捕猎的生物学现象,类比人类社会的勾结作恶。


  现代用法与例句


  1. 政治批判


  - 贪官与奸商狼狈为奸,大肆侵吞国家资产,终被法律严惩。


  2. 社会事件


  - 黑心工厂与地方保护势力狼狈为奸,长期排污却未被查处。


  3. 文学描写


  - 鲁迅《狂人日记》:“他们这群人,有的是赵家的狗,有的是狼子野心的帮凶,狼狈为奸,吃人不吐骨头。”


  4. 日常警示


  - 网络诈骗团伙与非法APP开发者狼狈为奸,务必提高警惕!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沆瀣一气(臭味相投者勾结,如“考官与考生沆瀣一气,科场舞弊”)


  - 朋比为奸(结党作恶,如“权臣朋比为奸,把持朝政”)


  - 蛇鼠一窝(坏人聚集,如“赌场里尽是蛇鼠一窝之徒”)。


  反义词


  - 洁身自好(保持清白,如“他身处浊世仍洁身自好”)


  - 独善其身(专注自我修养,如“乱局中他选择独善其身”)


  - 大义灭亲(为正义牺牲私情,如“包拯大义灭亲,铡侄谢罪”)。


  易错点


  1. 错别字


  - “狼贝为奸”(“狈”误为“贝”,音同致误)


  - “狼狈为间”(“奸”误为“间”,语义偏离)。


  2. 误用场景


  - 中性误用:“两家公司狼狈为奸,共同研发新技术。”(宜用“通力合作”)


  - 正确用例:“毒贩与腐败官员狼狈为奸,构建黑色产业链。”


  文化冷知识


  - 生物原型争议


  狈是否为真实动物存疑,《康熙字典》称“狈,兽名,狼属”,可能为畸形狼或传说生物。


  - 西方对照


  英文“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近似,但贬义程度较轻,更近“蛇鼠一窝”。


  - 影视符号


  电影《教父》中黑帮家族与政客的勾结,堪称现代版“狼狈为奸”的经典演绎。


  相关成语延伸


  - 官官相护:官员互相包庇(如“旧社会官官相护,百姓申冤无门”),侧重权力勾结。


  - 里应外合:内外配合行动(如“间谍里应外合窃取情”),可中性可贬义。


  - 一丘之貉:同类坏人(如“赌徒骗子皆是一丘之貉”),强调本质相同。


  当代启示


  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狼狈为奸”的打击尤为重要——


  - 反腐倡廉:切断权力与资本的非法勾结(如“打伞破网”专项行动)。


  - 商业伦理:严惩平台与刷单团伙的虚假交易,维护市场公平。


  - 国际协作:跨国追逃追赃,瓦解贪官与海外洗钱组织的狼狈为奸网络。


  《荀子》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唯有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方能铲除滋生“狼狈为奸”的土壤。


  官官相护是成语吗推荐文章4:

  官官相护是成语吗推荐文章5:“尸位素餐”之后,还有哪些形容官员的成语

  

  最近,“尸味素餐”这个词出现在了中纪委全会的公上。其实可以用来形容官员活动的成语还有很多,在这里不妨列举一下:


  【伴食宰相】: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丙吉问牛】: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朝衣朝冠】:旧时高级官员上朝的时候穿的衣服、戴的帽子。


  【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穿靴带帽】:原指官员的打扮。现也比喻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生硬地加上公式化的套话。


  【传圭袭组】:指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达官显宦】: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倒持手板】:古代官员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惊惶失态。同“倒执手版”。


  【倒冠落珮】:①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②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貂蝉满座】: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斗升之禄】:斗升:古代容量单位,1斛=10斗,1斗=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


  【断烂朝】: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耳目之司】:耳目:视听;司:主持,掌管。掌管视听的官员。指辅佐或亲近的人。


  【风月主人】: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景色。清风明月的主人。比喻悠闲的官员。


  【凤冠霞帔】: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伏猎侍郎】:侍郎:古代官名。后用其讽刺读别字的官员。


  【父紫儿朱】:紫、朱:旧时指官服。唐朝,三品以上官员穿紫有,五品以上者着朱服。指父子都做了大官。


  【狗尾续貂】: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骨鲠之臣】: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官不威,牙爪威】:牙爪:官员的手下跟班。当官的不威风,手下人威风。指作官的本人未必威风凶煞,而他的手下却依仗他的官势,到处耍威风逞凶狂。


  【官官相护】: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官官相为】: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同“官官相护”。


  【官官相卫】: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同“官官相护”。


  【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冠盖相属】:冠盖: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吏;属:接连。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一路上往来不绝。也指世代仕宦,相继不断。


  【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冠盖云集】: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互不相容】:互相不能容纳对方。指高职位官员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行使职权时彼此不一致。


  【羁旅之臣】:羁旅:寄居在外。指寄居在外的官员。


  【急吏缓民】: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金龟换酒】: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敬贤下士】: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老鹤乘轩】:轩:古代官员坐的车。老鹤也坐上了官车。比喻滥居官位。


  【冷面寒铁】: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


  【笼街喝道】:喝道:古时官员出行差役叫行人让道。表示仪仗的威风。


  【明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袍笏登场】: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钦差大臣】: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秦镜高悬】: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秦庭朗镜】: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入铁主簿】: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三公九卿】:三公: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三无坐处】:坐处:坐位。本指宰相、御史、员外官员太多,没有办公的地方可坐。后泛指官员太多,人浮于事。


  【三语掾】: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因三个字而任命的官员。后用以对幕府官员的赞美。


  【司农仰屋】: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铁面御史】: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亡国之臣】:使国家灭亡的臣子。现比喻对国家有损害的官员。


  【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文东武西】:本指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将居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文婪武嬉】:指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西市朝衣】:西市:指北京菜市口,明、清两代在那里处决犯人;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指大臣被杀。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形势之途】:形势:指人事上强弱之势,指人际关系。指官员升迁的道路。


  【绣斧之诛】:绣斧:指皇帝指派、掌有生杀大权的巡察官员。指皇帝特派官员对某人的诛罚。


  【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宣化承流】:宣布恩德,承受风教。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


  【询事考言】:询:查询;考:考核。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


  【阳春有脚】: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誉:赞扬;毁:批评。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


  【职名早投】:职名:官员的履历。把官员的履历早些呈上。指新皇帝嗣位后,官员们呈上职名,等待封赏。比喻企求升官。


  【走马之任】:骑着马去上任。指官员出任新的职位。


  =====================


  微博 @林涛乱翻书


  微信公众号:阅读改变生活reading_life


  敬请关注


  官官相护是成语吗推荐搜索词:

  

  1.官官相护是成语么

  

  2.成语官官相护是什么意思

  

  3.官官相护的下一句

  

本文标题:官官相护是成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