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寓意和象征推荐文章1:蟾蜍:传统文化奉为祥瑞的“捣药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壁画局部。


  神话传说中,在月亮上捣药的玉兔身边常有一个帮手,和玉兔一起制作仙药。不过这个捣药工可不像玉兔那么可爱,甚至还有点儿丑,那就是大腹便便的蟾蜍,俗称“癞蛤蟆”。虽说蟾蜍看上去肥胖笨拙、满身疙瘩,不太招人喜欢,但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可是大有来头。


  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国医学史展厅,矗立在面前的是一面古色古香的壁画,上面用手工绘制了一些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图像,其中就有一只盘踞在明月中的巨蟾。


  蟾蜍在传统文化中是月亮的象征。在古代艺术作品中,蟾蜍和金乌所代表的日月常一起出现,是取阴阳平衡之意。那么,蟾蜍是怎么和月亮联系起来的呢?汉画像石中常出现嫦娥奔月的画面。在嫦娥奔赴的月亮中便有蟾蜍的形象。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窃取了西王母的仙药,服用后便飞向了月宫。后来嫦娥怎么样了呢?据东汉张衡《灵宪》所云:“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就是说,嫦娥在月宫中化身为蟾蜍,蟾蜍便成了月亮的象征。美丽的仙女变身为丑陋的癞蛤蟆,这似乎是一个悲伤的结局,其实也不尽然。


  蟾蜍之所以被神化,与它特殊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有关。蟾蜍属于蛙类,在原始人的眼中,由于大腹多产,形似孕妇,繁殖力强,早就成为生殖崇拜的对象。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绘有蛙纹,青海柳湾出土的一件马家窑文化陶壶上塑有裸体女性形象,突出了乳房等特征,下肢形似蛙腿,结合陶壶的大腹器型,显示出蛙与女性、生育的联系。有研究 者认为,被尊为人类始祖的女娲所代表的氏族,也以蛙为图腾,反映了古人对多子的祈愿。


  蟾蜍还有另一个习性,冬季蛰伏于泥土中,呈假死状态(即冬眠),来年春季天气转暖再爬出活动,这个神奇的特性在古人眼中如同死而复生,与月亮的盈缺变化不谋而合,所以成为月亮的象征。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即蟾蜍本身的药用价值。以蟾蜍作为药源的中药有蟾酥、干蟾皮。蟾酥最早记载于北宋寇宗奭撰写的《本草衍义》,是蟾蜍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而成,味辛、性温,有毒,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可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蟾酥可外用,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于患处,也可入丸、散内服。苏州老字号药店雷允上的六神丸中就有蟾酥。干蟾皮则是蟾蜍的皮,其功效与蟾酥相近,而药性偏凉。古时,农历五月初五民间有捕蟾蜍的习俗。《太平御览》引《四民月令》曰:“五月五日取蟾蜍,可治恶疽疮。”


  古人对蟾蜍的药力还有更为夸张的解读,认为食之可长寿,在当时升仙思想的影响下,更是奉为仙药。《乐府诗集》载东汉《相和歌辞·董逃行》有仙药“虾蟆丸”(即蛤蟆丸):“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盘),服此药可得神仙。”古代仙药有“五芝”之说,除了我们熟悉的灵芝外,还有一种“肉芝”,《抱朴子·仙药》云:“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太平御览》引《玄中记》载:“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 故汉画像石中,常有蟾蜍口衔仙草,或与玉兔一起炮制仙药,还常常服侍在西王母身边,成为长寿升仙的象征。马王堆汉墓出图的T形帛画的左上角,就有象征月亮的蟾蜍口衔仙草的形象。千年灵芝,万年蟾蜍。了解了被古人奉为祥瑞的“癞蛤蟆”的身世,你还会对它嗤之以鼻吗?


  (:《中国中医药》2022年11月9日8版 :韩晓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蟾蜍的寓意和象征推荐文章2:俗语:蟾蜍进门喜事到,瓦松上房早搬家,啥意思?有道理吗?

  自然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不能适应环境,改变环境最浪费时间,选择合适的环境最有利发展。我国历史上曾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因环境不能满足孟子的学习成长需求,其母亲就将家从坟墓搬到集市,再从集市搬到学宫。在良好环境和母亲的教化下,孟子最终变成举世闻名的大儒。


  孟母三迁故事告诉我们:选择环境比改变环境轻松,良好成长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虽说故事讲的道理很正确,但这种表现和大道不符,只懂得趋利避害是小人的做法,能适应和改变环境才是真正的君子。因此,从孟子和其母亲面对环境的做法不同,人生的成就是天壤区别,孟子被称亚圣,而孟子母亲就只是素人。


  现实生活中,面对恶劣的环境,人们做法大都和孟子母亲类似,逃避环境,寻求适合自己的环境,最终发现怯懦胆小才是限制自己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网上传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觉得身边人没有素质,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只懂逃避和埋怨。逃避和埋怨带来的只有怨气和怒气,只有无限悲哀。


  现实生活中,最缺的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状态。假设遇到困难就逃避,那整个社会就是懦夫的集中营,就是失败者的避难所。本文将结合俗语:“蟾蜍进门喜事到,瓦松上房早搬家”告诉大家面对悲喜的正确态度,应对恶劣环境的正确措施,建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


蟾蜍进门喜事到

  蟾蜍在人们眼中是丑陋和恶毒的代表,遭嫌弃是常有的事。不过事实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蟾蜍很讨喜。在生活中,做生意的家庭或者银行就能见到蟾蜍摆件,嘴里咬着铜钱,摆蟾蜍远比摆招财猫具有文化意义。因此说,蟾蜍进门喜事到绝不是无中生有,其背后有强大文化历史价值,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


  结合传统文化来看,蟾蜍进门喜事到的原因有二:一是蟾蜍本身是有益动物,能捕捉家里的害虫,避免害虫滋生,有蟾蜍出现的地域说明环境好。二我国传统文化中蟾蜍是财富象征,凤非梧桐不栖,蟾非财地不进,世间三条腿的蛤蟆最罕见。蟾蜍虽好,但蟾蜍丑陋无比,且有毒性,有蟾蜍进家里送出就行,不能养在家里。


瓦松上房早搬家

  瓦松是景天科植物,和多肉类似,能在房顶生长,具有极强生存能力。以前农村地区瓦松很常见,但没人能说清楚瓦松的。在我国,瓦松堪称是本土多肉,有多肉爱好者就把瓦松当多肉来养。不过根据实际效果,人工种植瓦松成活率不高,大都夏秋种,待到冬季就自然死亡。


  民间有瓦松上房早搬家的原因有二:一是瓦松是植物,长在房顶根系可能破坏房顶的稳定性,房屋出现漏水问题;二是房顶上瓦松数量太高,出现大暴雨时,排水就是很大问题,流水不畅,同样要出现漏雨问题。正是有以上两点问题出现,才有早搬家的说法。如果选择搬家,就和孟子母亲相似,短时间内拥有良好环境,却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懦夫和懒惰的体现。


  回归到俗语,假设你现在正身处困境,有无数的工作等待你完成,房贷和车贷压得你喘息不过来。这时候你看到蟾蜍进到自己家里,我情愿你相信这是好运到来的象征,并且愿意为即将到来的好运努力。假设你生活富裕,衣食无忧,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闲适生活让你无聊到极点。我希望蟾蜍的出现是种警醒,能催促你奋发向上,不断努力拼搏,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至于说瓦松上房就搬家纯是夸张说法,并没有太高价值。出现瓦松时,正确评估对房屋的影响,判断是否清瓦松很重要。任由瓦松生长,瓦松就将带来问题,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瓦松带来的就是舒适和情调。


  最后想说:面对环境的改变,逃避不是唯一的选择,还能选择迎难而上,改变恶劣的环境。世界上最缺的就是勇士,最不缺的就是懦夫,选择苟且而活,还是选择光辉而死,都没有错。你对俗语:“蟾蜍进门喜事到,瓦松上房早搬家”如何看待?


  蟾蜍的寓意和象征推荐文章3:雷神与火神,嫦娥与蟾蜍、龙与凤,符号里的中国文化什么样?

  澎湃问吧


  空间站“天宫”、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火星车“祝融”……这些“理工科的浪漫”源自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成就了今天中国航天命名的不竭源泉。


  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富有象征意味的符号,它们涵盖神仙鬼怪、天文历法、岁时节日、历史人物、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各个方面。除了在中国航天重大工程中我们看到的,龙凤、鸿蒙、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三星堆“太阳—神鸟—神人—神树”等,这些符号里都是文化中国的核心精神。


  本期问吧我们邀请到对外经贸大学文学系主任、《符号里的中国》赵运涛,共同开启一场充满趣味的人文之旅。


  中国航天的取名艺术


  @神的鱼儿:火神那么多,为什么选择祝融做火星车的名字?这些浪漫的航天命名浪漫是哪里来的灵感?


  赵运涛:作为上古火神的祝融,其信仰非常广泛,关于他的故事也很多,如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的大战的故事。在《墨子·非攻下》中还记载了另一条祝融参与的战争,夏朝末年,祝融曾帮助商汤用火烧了夏的城池,战斗力很强。在古代火星星球被称为“荧惑”,人们赋予其刀兵的象征,而要想征服这样一颗星,非得厉害的祝融不可,所以我们的火星车命名为这位强大的火神祝融再好不过了。


  在先秦时期,阏(yān)伯也被视为火神,《诗经》中说“七月流火”,这里的“火”指心宿的大火星(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火星),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六月的黄昏它常出现在正南方,到了七月,方位偏西,所以当人们黄昏时看到处在偏西的大火星就知道,六月过去了,夏天要过去了,秋天要到了,天气要凉了。还有传说根据大火之星,阏伯观察其运行规律而创制了历法,所以后世视他为火正,是管理这颗大火星的神。


  但阏伯不宜为下一代火星车的名字。在古代我们将现在称为火星的星球称为“荧惑”,因为比较远,忽明忽暗,星光迷惑,如果荧惑火星靠近心宿中的大火星,就是古籍中经常提到的天文现象“荧惑守心”。守就是停留,心就是心宿,两颗最红的星都在黄道附近运动,一颗象征着刀兵,一颗象征着祭祀的地方(阏伯管理的这颗大火星在后世被赋予的一种象征寓意),两颗星靠近,古人认为不吉。当然,我们现在对此不迷信,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阏伯不是最好的火星车命名的选择,名字不够响亮,事迹不够霸气,寓意也不够和谐。在先秦这些火神当中,名气最大,地位最正,信仰最广泛的火神还是祝融。


  祝融


  @一只饺子OAQ:为什么传说里要把嫦娥和蟾蜍联系在一起?两个一美一丑差距明明很大!


  赵运涛:我们的探月工程有嫦娥四号,玉兔二号等,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符号在科技命名的应用。然而没有蟾蜍一号,说明人们还是不喜欢这个家伙。其实在古代,嫦娥与玉兔都跟蟾蜍有关系,最初人们想象月亮上阴影的部分,就是蟾蜍的形象,可以说它是最早的月宫之主。但因为蟾蜍(chú)跟兔(tù)的发音相似,所以后来人们就以讹传讹说月亮上边还有个兔子。到了汉代嫦娥奔月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为了解释嫦娥奔月之后怎么样了,以及月亮上蟾蜍的来历,就又说嫦娥飞到月亮上变成了蟾蜍,这就是唐以前人们把嫦娥与蟾蜍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到了唐以后,这个故事就消失了,美女变蟾蜍,这太可怕了,最终嫦娥月宫仙人的形象胜出,蟾蜍的地位也逐渐被玉兔所取代,因为兔子更可爱。


  符号里的神兽与皇权


  @大?黄:老师您好,我正在拜读您的《符号里的中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在“龙的信仰”部分,您提到,佛教本土化之后,“龙王”“金翅大鹏鸟”这些符号,都在通俗小说中屡次出现。这应该是说明这些符号已经深入了普通百姓心中。


  但是一般百姓可以正确区分“龙”和“龙王”吗?在鹏鸟和龙王一起出现时,时常有鹏鸟克制龙王,以龙为食的描述,为什么没有造反者混淆“龙”与“龙王”的概念,自称“鹏王”的子嗣,来挑战身为“真龙天子”的皇帝?


  赵运涛: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老百姓实际是经常混淆中国本土龙与佛教龙王的,因为中国本土的龙,后来也发展出了本土的龙王信仰,这就是五色龙龙王。《魔童降世》里出现中国本土的龙作为海底龙王,按照佛教的形象,它不正确,但按照老百姓的混淆看法,也可以理解。


  古代造反者一般都宣称自己是龙,或者用龙的符号的比较多,这是因为“龙”本身就是皇家的象征,是一种禁忌,说自己才是真龙天子,显然比说自己是鹏鸟的后代,更直接。且鹏鸟更重要的身份是护法,说自己是鹏鸟,跟其造反的形象有点不搭。又因为民间传说岳飞是金翅鸟转世,这样的形象,更没人愿意打着鹏鸟的形象造反了。


  @神的鱼儿:为什么龙代表了天子,凤就意味着皇后?


  赵运涛:在《周易》中,“乾”象征着天,而全卦又以“龙”为象,所谓“九五之尊”正是这一卦中的第五爻“飞龙在天”。龙是表明帝王身份的一种符号,是帝王获得天命的一种象征,这种意识影响深远。


  凤凰可以合称表示一种鸟,也可以将凤和凰分开。《尔雅?释鸟》曰:“凤,其雌皇。”也就是说雄为凤,雌为凰,两者是一对。怎么又变成了雌的了呢?这样的转变与历史上一个关键人物——武则天有关。武则天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合法,宣扬出现了凤凰,以说明自己以周代唐是天命,她不断强调凤凰与女性的关系,为自己称帝寻求舆论的支持。又因为武则天的成功及其地位影响,唐以后,凤凰就渐渐成为高贵女子的象征了。


  @一只饺子OAQ:皇帝的玉玺由何而来?如果皇帝被夺玺帝,他就真的没有权力了?


  赵运涛: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印章是周代的,大约到了战国,印章的使用就很普遍了,传说主张合纵的苏秦曾佩六国的相印。秦以前,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都可以称为“玺”,秦以后,只有皇帝或者诸侯等高级贵族的印章才能称为“玺”。皇帝的玉玺,要不是有人造反,一般不会丢,所以皇帝丢失玉玺肯定是权力不行了,不是因为丢了玉玺没权力,而是权力式微,“拿”不住玉玺了。


  传国玉玺比较特殊,这个是真丢了。据说传国玉玺是秦始皇时期以“和氏璧”所做,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此后每改朝换代,寻求“传国玉玺”便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得之即象征是自己的统治是正统,是天命所归。秦亡后,传国玉玺归了汉代刘邦,后代代相传。大约到了五代到宋元时期,这个传国宝因为战争混乱等原因而不知所踪。


  玉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象征符号,而在古代,对于这样一件国之重器,也出现了不少伪造品,如明孝宗、乾隆时期都有人进献“传国玉玺”,结果被证明都是赝品。


  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纪恩堂”玉玺


  @柒星:《推背图》到底哪一个准确?


  赵运涛:流传于世的《推背图》有很多种,有六十象的,六十四象的,六十七象的,大约四十多种版本。最流行的是六十个象的,古人相信其中很多图画都已经应验了,从唐到清的历史都能对上。实际都只不过是后人故意更改的罢了。最早版本的《推背图》大约成书于五代时期,五代乱世,群雄争霸,民心思安,正为《推背图》这类预言书的生成提供了土壤,而补上唐,是为了更有说服力,《推背图》应并非一人一时所作,而是民间集体创作的结果。人们根据不断发生的事情,加入其中,如元末红巾军,人们又补充修改,加上“鼎沸中原木木来”,晚清的“拳乱”亦是如此,加上“双拳旋转乾坤”等等。


  现在通行的《推背图》应该是民国时期的本子。第一,一些预测太准了,而且出现不少细节,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事情发生了,人们从“事”再到“图”的伪造;第二,《推背图》中契丹的装饰与满清的相同;第三,画法采用西方立体透视;第四,在六十象中,预言清末至民初史事共七象之多等等,也证明此书为后出。


  《推背图》应该是历代都有所修改,所以才会看起来那么“神验”,这都是利用《推背图》中已经“实现”的历史事实,即“已验”,以取信于世,并加上自己又创作出新的谶语图像,作为“欲验”,以达到某种目的罢了。具体可参见《符号里的中国》一书。


  《符号里的中国》,赵运涛著,中华书局2021年7月。


  责任编辑:黄雅竹


  校对:张艳


  蟾蜍的寓意和象征推荐文章4:蟾蜍寓意:富贵有钱,招财进宝,四方来财!!

  蟾蜍的寓意和象征推荐文章5:

  蟾蜍的寓意和象征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蟾蜍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