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推荐文章1: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推荐文章2: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推荐文章3: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推荐文章4: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推荐文章5:迄今为止现存最早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计篇


  曹操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题解


  本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第一篇,具有总纲性质。它涉及战争的根本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孙子的军事思想,因此本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孙子军事思想的概述。“计篇”主要讲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主张在出兵前进行战略决策,对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估算战争胜负的可能性,并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制订周密的计划,灵活地运用战术。在本篇中,孙子对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军事预测决策的基本模式、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等也有精辟的见解。


  原文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②,不可不察③也。


  注释


  ①兵:兵器,用兵,这里指战争。


  ②存亡之道:国家存亡的途径。


  ③察:考察,研究。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考察。


  原文


  故经之以五事①,校之以计②,而索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④,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⑤、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⑥、仁⑦、勇、严⑧也。法者,曲⑨制⑩、官道、主用11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12?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曹操曰: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曹操曰:谓道之以教令。危者,危疑也。


  曹操曰: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故《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曹操曰:言以九地,形势不同,因时制利也。论在《九地篇》中。


  曹操曰:将宜五德备也。


  曹操曰:曲制者,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者,主军费用也。


  曹操曰:同闻五者,将知其变极,即胜也。索其情者,胜负之情。


  曹操曰:道德,智能。


  曹操曰:天时,地利。


  曹操曰: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曹操曰:以七事计之,知胜负矣。


  注释


  ①经之以五事:用道、天、地、将、法五大项目进行衡量。经,衡量。


  ②校之以计:就“主孰有道”等七方面的估算加以比较。校,比较。


  ③索:探索,探求。


  ④令民与上同意也:使民众和君主的意向相同。令,使。上,指君王。意,意向。


  ⑤阴阳:我国古代哲学家往往称两个既对立又有联系的现象或事物为阴阳,如天地、昼夜、高低、向背等,这里专指阴晴。


  ⑥信:这里指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⑦仁:关心士卒,爱护人民。


  ⑧严:威严,这里指严格执行法令。


  ⑨曲:部曲,古代军队的编制。


  ⑩制:古代军队作战指挥信号的规定。


  11主用:掌管军队的经费开支。主,掌管。


  12练:训练有素。


  译文


  所以,应该以五个方面的实情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为君主而生,为君主而死,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但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因此,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更清明?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更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推荐搜索词:

  

  1.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哪一部

  

  2.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是( )

  

  3.中国古代兵书

  

本文标题:世界上最早的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