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世界第一高桥推荐文章1:贵州:“北斗”定位赋能 在建世界第一高桥实现毫米级施工精度

  央视网消息近日,贵州省境内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在进行钢桁梁吊装,施工人员需要在距离水面600多米的高空,拼装重达200多吨的钢桁梁节段,最终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内。棘手的施工难题因为北斗定位技术的使用迎刃而解。


  据介绍,花江峡谷大桥每段钢桁梁都有215吨,大致相当于30头成年非洲象的重量,吊装时需要4台大型起重机,同时吊起钢桁梁的4个角平行移动到桥跨中间。


  过去,这样的操作需要四个人配合完成,使用北斗定位技术后,仅需一人就可同时控制这四台起重机。吊装期间,吊点高低可以随时准确调整到规定的位置。自2020年起,贵州的桥梁工程师们就尝试将北斗定位技术应用于桥梁吊装。利用北斗天线收集北斗定位系统传输过来的信息,通过实时位置可以更好地控制卷扬机,保证四个端始终在一个水平面。


  不仅是在吊装阶段,花江峡谷大桥今年上半年主缆架设时,建设团队也引入北斗定位技术,成功应用于大跨径桥梁的主缆架设,始终将架设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内。(总台记者 孟海 张杰 贵州台 刘荣 曌韩杨)


  : 央视网


  贵州世界第一高桥推荐文章2:世界第一高桥今天在贵州合龙

  1月17日14:20分,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合龙。全长2890米,横跨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


  该大桥的主桥由93节钢桁梁“拼接”,身高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建成后的花江峡谷大桥将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


  据了解,从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到北斗动态精准定位、数字拼装和智能运输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颇具科技含量。


  此前,世界第一高桥是565.4米高的贵州北盘江大桥。贵州素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世界上前100座高桥有近半数在贵州。


  (科技日记者 何星辉,海制作:杨凯 王程玥,摄影:何昊橙)


  : 科技日


  贵州世界第一高桥推荐文章3:世界级高桥上的“含科量”|贵州高桥横竖都是第一

  首创新型气动翼板结构;研发全时态智慧监测系统;研发“分层薄壁直墙连拱隧道”等创新技术;首创单次吊装215吨钢桁梁的智慧缆索系统……在“横竖都堪称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比壮美峡谷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大桥满满的“含科量”。


  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


  “有些经验已被纳入国家桥梁技术标准,未来还将惠及‘一带一路’沿线类似工程。”这座屹立于“地球裂缝”上的世界级高桥,其价值远不止于跨越天堑。当人们惊叹于625米的垂直高度时,更应看见钢桁铁骨间涌动的创新力量,每一项突破背后,都是中国工程师对“不可能”的持续叩问。


  技术的突破,最终要回归人的需求。花江峡谷大桥的“含科量”,既体现在攻克千米级悬索桥抗风稳定性难题的硬实力,也蕴含于桥旅融合的巧思:作为贵州桥旅融合3.0版的标杆项目,大桥从设计建造就融入了旅游功能的旅游设施,大桥建成后,将成为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


  有人说,桥梁是人类的目光,越开阔,越亲近秀丽山川。用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以生态智慧平衡人与自然,让技术标准承载人文温度,今天,横亘在125.8万座山头间的一座座贵州桥,成为黔贵儿女抬头可见的骄傲、埋头发展的底气。


  跨越“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一座新世界最高桥拔地而起。


  桥的价值,在通达,更在致远。六百多年前,一代游圣徐霞客穿越花江峡谷时慨叹“石壁嶙峋,攀援无径”;六百年后,建设者们以科技为斧,凿出穿云路,让桥梁技术与桥梁精神成为跨越国界的语言,也让不同文明在技术的对话中相互照亮。


  贵州日天眼新闻评论员 谌晗


  编辑 王帅 刘诗雅


  二审 晏海艳 胡锐


  三审 刘丹


  贵州世界第一高桥推荐文章4:贵州,何以屡次刷新世界第一高桥纪录?

  :【人民网】


  “‘地球的裂缝’里有什么?”


  贵州的答案是,新的世界第一高桥。


  在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交界处,被称为“地球的裂缝”的花江峡谷危峰兀立、山崖耸峙。


  航拍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恰是在这里,一座全长2890米、桥面与水面垂直距离达625米、跨径居山区桥梁世界第一、桥高列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正拔节生长:2022年1月18日开工,预计2025年6月30日建成。建成后,花江峡谷大桥将超越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


  “它凭什么刷新世界纪录?”


  答案在贵州造桥技术里:首次提出无中导洞的连拱隧道结构形式为山区桥隧相连地段连拱隧道施工提供新思路;创新山区高墩节段钢筋安装工艺减少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创新横梁现浇支架体系设计完成目前同类型桥梁中最大、距离地面最高的承重横梁精准施工等。一项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正成就着花江峡谷大桥的崭新面貌。


  航拍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世界第一高桥”在贵州再度刷新,是贵州造桥实力的又一次突破,但贵州远不止有“世界第一高桥”:世界高桥前100名中,49座在贵州;前10名中,4座在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超过3万座,几乎囊括所有桥型,多项桥梁建设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走进黔贵大地,不难发现,这座万桥飞架的“世界桥梁博物馆”内藏着无数雄伟壮观的桥梁奇迹。


  北盘江大桥在滇黔交界处深不见底的北盘江“U”形大峡谷上横空出世,桥面距江面垂直距离565.4米的高度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让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成为当今世界第一高桥。


  航拍花鱼洞大桥。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花鱼洞大桥以“旧桥建新拱 新拱拆旧桥”设计思路成为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横跨红枫湖面,作为集技术含量、环保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体的“小而精”山区桥梁典范获“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航拍鸭池河大桥。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鸭池河大桥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缆索吊机悬臂拼装,建成时高度排名世界第五位,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也是世界山区斜拉桥之最。


  ……


  从悬索、斜拉到拱式、梁式,一座座桥梁在崇山峻岭间飞架,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桥梁史上的工程传奇,也成就了贵州桥梁的世界地位,书写在云贵高原之上的“当代桥梁百科全书”,连接未来,惊艳世界。


  (责编:吴锋、陈康清)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贵州世界第一高桥推荐文章5:世界级高桥上的“含科量”|贵州高桥横竖都是第一

  首创新型气动翼板结构;研发全时态智慧监测系统;研发“分层薄壁直墙连拱隧道”等创新技术;首创单次吊装215吨钢桁梁的智慧缆索系统……在“横竖都堪称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比壮美峡谷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大桥满满的“含科量”。


  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


  “有些经验已被纳入国家桥梁技术标准,未来还将惠及‘一带一路’沿线类似工程。”这座屹立于“地球裂缝”上的世界级高桥,其价值远不止于跨越天堑。当人们惊叹于625米的垂直高度时,更应看见钢桁铁骨间涌动的创新力量,每一项突破背后,都是中国工程师对“不可能”的持续叩问。


  技术的突破,最终要回归人的需求。花江峡谷大桥的“含科量”,既体现在攻克千米级悬索桥抗风稳定性难题的硬实力,也蕴含于桥旅融合的巧思:作为贵州桥旅融合3.0版的标杆项目,大桥从设计建造就融入了旅游功能的旅游设施,大桥建成后,将成为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


  有人说,桥梁是人类的目光,越开阔,越亲近秀丽山川。用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以生态智慧平衡人与自然,让技术标准承载人文温度,今天,横亘在125.8万座山头间的一座座贵州桥,成为黔贵儿女抬头可见的骄傲、埋头发展的底气。


  跨越“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一座新世界最高桥拔地而起。


  桥的价值,在通达,更在致远。六百多年前,一代游圣徐霞客穿越花江峡谷时慨叹“石壁嶙峋,攀援无径”;六百年后,建设者们以科技为斧,凿出穿云路,让桥梁技术与桥梁精神成为跨越国界的语言,也让不同文明在技术的对话中相互照亮。


  贵州日天眼新闻评论员 谌晗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贵州世界第一高桥推荐搜索词:

  

  1.贵州世界第一高桥叫什么名字

  

  2.贵州世界第一高桥在哪里

  

  3.贵州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观景台

  

本文标题:贵州世界第一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