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kville
oakville推荐文章1:博览丨加拿大的小城市为何如此让人着迷?
本文转载自 七杯茶微博,欢迎您关注他们。
编者按:
小城市就一定比大城市差吗?不一定!!!虽然中国的一线大城市已经牛B得一塌糊涂了,但中国的小城市多少有点儿灰头土脸。今天说说加拿大的小城市是凭什么吸引人去当地工作与生活的。
第一,加拿大的城市虽然有大有小,但所有城市都有彼此独立的行政体系和平等的行政关系。这种城市叫做“自治”(municipality)
温哥华大家都知道吧?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太平洋海岸地区的经济核心,够牛B吧?但在它北面、巴拉德峡湾对面,那个只有不足47000人的北温哥华市,虽然只是个小镇的规模,但却与大城市温哥华是平辈儿的哥们儿弟兄。
两个城市谁也不比谁高一头,俩市长走在一起谁也不用尿谁。在大温哥华地区,像温哥华、北温哥华这样的大小城市,一共有21个。它们相互依存、合作,共同构成“大温哥华都市圈”,但是彼此间却无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这一点中国的城市就比不了,中国城市之间存在种“上下级”关系,给城市间资源分配上带来诸多不公平。
第二,加拿大的小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大城市。根据加拿大杂志《Money Sense》统计数字,在加拿大的179座城市中,按照2009年家庭平均年收入来排位,他们的三大城市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分别只排在第37位(8.95万加元)、第158位(5.90万加元)和第56位(8.54万加元)。
而排在前三位的则分别是三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Wood Buffalo(16.91万加元)、Oakville(14.37万加元)和Caledon(13.87万加元)。
加拿大有很多高收入企业是设在小城市的。
户均年收入排加国第二位的安大略湖滨小镇奥克维尔(Oakville)街景。
第三,加拿大的小城市有不逊于大城市的文化教育环境。加拿大是省管教育,所有的大学、中学、小学都是省里投资,联邦政府连教育部都没有,这种模式有助于教育资源在全国各地均匀分配,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不至于像中国似的主要集中一些大城市。
现在去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了。
关注这方面信息的朋友一定知道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这座以计算机专业和精算专业称雄北美的大学所在地“滑铁卢”,是一座人口不足10万、距多伦多100公里的小城市。加拿大全国有90余所大学,不算多,但很多大学都有多个校区,分设在不同的城市,特别是一些小城市,比如加拿大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
很多国人只知道UBC是在温哥华,其实UBC还有一个校区是在小镇基洛纳,那一带是以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而著称的农业区。大学开进小城市,可能对当地的GDP贡献有限,但在提升这座城市的人文环境、提高城市吸引力方面,作用不可估量。
滑铁卢市Uptown的街道夜景。
第四,加拿大的小城市有着良好的医疗保健条件。加拿大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到每一个加国公民及永久居民,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金斯顿,安大略省一座人口15万的小城市,那里有两件出名的事物,一个是加国的百年名校“女王大学”,另一个是著名的风景区“千岛湖”。除了这两件,金斯顿的医疗条件也足以令其市民骄傲:平均每1000名居民就拥有4.09名医生,这个比例位居加国次席,远超多伦多、温哥华那些个大城市。
小城金斯顿(Kingston)的湖港风光。
第五,加拿大小城市的居住环境格外优美。推开窗子就可以看见雪山、原野,从自己家里出来走不出半里地就是公园、森林、湖泊、河流……这就是加拿大小城市的景色。若论历史人文景观,北美比不过西欧,但若论自然风光,北美则更胜西欧。大温哥华地区仅44000人口的小镇“西温哥华”,背靠雪山面临大海,山上有冬奥会级别的滑雪场,海边有森林环抱的沙滩,与繁华都市温哥华仅一水之隔,堪称世外桃源、理想的宜居之地。
西温哥华(West Vancouver)是一座可以“上午在雪山上滑雪、下午在沙滩上晒太阳”宜居小镇。
第六,加拿大小城市的房价便宜,居民的住房负担很低。
温莎市一套正在标价出售的独栋House,卖方要价11.49万加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5万元。(价格信息是几年前,仅供说明)
第七,加拿大的省选移民政策为小城市聚拢人气。大家都知道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在全世界招降纳叛、笼络人才。除了联邦政府的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项目外,他们特别给一些偏远省份、农业省份单独开小灶,实施所谓“省提名移民计划”,即允许这些省份直接到海外去推销本省“户口”。
爱德华王子岛上的夏洛特敦市(Charlottetown),很优雅、很美丽,但也要靠移民政策聚拢人气。
好了,不用再数了,上面这些条件足以令人们放弃大城市改投小城市去工作与生活的了。
本文: 七杯茶微博
感谢原文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微信编辑:竹书流年
oakville推荐文章2:到这家酒窖去看一看“新世界最贵”的葡萄酒,再买一瓶“膜拜酒”回家
当我们买葡萄酒的时候我们在买什么?
一个瓶身的标签,一段关于葡萄生长和酿造的传奇故事,一种或者苦涩、或者酸甜的、让你的味蕾感觉触动的味道,或者兼而有之。
“新世界最昂贵的膜拜酒之王”葡萄酒的世界充满了传奇,有历史悠久的名庄,也有在新大陆另辟蹊径的后起之秀。
在描述葡萄酒的词汇中,有一个听着就很神奇的词叫“膜拜酒”。
这指的是一批出品自美国加州,评分奇高、数量稀少、价格昂贵的葡萄酒。而在“膜拜酒庄”中排名第一的,是在1986年诞生于美国加州纳帕谷(Napa Valley)橡树村(Oakville)的啸鹰酒庄。
啸鹰是一个堪称传奇的酒庄,1992年,啸鹰葡萄酒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知名酒评家Robert Parker近乎完美的评价。1997年份更收获了首个满分。Robert Parker 对啸鹰酒庄青睐有加,2010和2012年份又收获两次满分。
“要么一飞冲天,要么什么也不是”。啸鹰的创始人简·菲利普斯(Jean Phillips)曾经对自己经营的这家新兴酒庄下过一句预判。
事实说明,啸鹰的评分和价格都像雄鹰一样直飞云霄。
由于啸鹰葡萄酒产量极低,在葡萄表现不好的年份,酒庄宁可放弃酿造(如2000年的葡萄未达到酿造标准就未生产)。此外,酒庄只采用配额制的方式发售,并且只接受网站预订,客户往往需要等待数年(往往要10年以上)才能拿到。
此外,纳帕谷的不少酒庄都可以参观访问,而啸鹰酒庄只专注于酿造,并且没有多余的时间和酒用于接待,所以从不接受客户拜访,这也让啸鹰变得更加神秘。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啸鹰的价格居高不下,酒庄仅生产的三款葡萄酒:啸鹰赤霞珠干红(screaming eagle cabernet sauvignon)、啸鹰空军二号干红(Screaming Eagle The Flight)、啸鹰长相思干白(screaming eagle sauvignon blanc)全部位列美国最贵十大葡萄酒之列。啸鹰酒庄长相思干白和赤霞珠干红更是常年位于榜单前两名。
2000年,美国纳帕谷葡萄酒拍卖会上,一瓶1992年份啸鹰赤霞珠干红(6.0L)以50万美元成交,刷新了葡萄酒拍卖的历史记录,至今仍是全球拍卖价格最高的非标准瓶葡萄酒,“膜拜酒”的地位愈发巩固。
2006年,酒庄被美国富豪斯坦·克伦克(Stan Kroenke)收入麾下,除了啸鹰和巨橡酒庄,酒庄庄主斯坦?克伦克同时还拥有美国职业篮球NBA丹佛金块队(Denver Nuggets),美国职业橄榄球NFL洛杉矶公羊队(Los Angeles Rams),美国职业冰球NHL科罗拉多雪崩队(Colorado Avalanche),同时也是英超足球俱乐部阿森纳 (Arsenal)最大的股东,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排名107位;庄主夫人安妮·沃顿 (Anne Walton) 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店沃尔玛 (Wal-Mart) 的继承人。
为什么要“膜拜”一瓶酒?我在北京侨福芳草地的誉红酒窖见到了这三款啸鹰的真容,它们三瓶一体,被放在箱子里,似乎在任人“膜拜”。
誉红酒窖所属的香港一点红集团是啸鹰在北京和上海的官方经销商,每年都能够直接从啸鹰酒庄拿到数量相当可观的配额。北京誉红酒窖作为一点红集团在内地的旗舰店,简单来说,有啸鹰,快点来。
一点红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王世龙(Vernes Wong) 是个香港人,他在美国求学时,第一次喝到朋友带来的“好酒”之后,他就开始把所有钱都攒起来买葡萄酒喝。
1998年,Vernes 在杂志上看到了「啸鹰酒庄」这个品牌,他登上啸鹰的官网,试探性地把自己的资料输入,除了收到了一封告诉他已经在啸鹰的 Waiting List 等候名单的官方邮件之外,再没有任何回音,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之后,Vernes 回到香港,在投行工作,因为一眼就看得到未来的发展决定辞职。在2002年,他成立了自己的葡萄酒公司,也就有了今天的一点红集团和「誉红酒窖」。
我问 Vernes 怎么理解“膜拜酒”,我们为什么要膜拜一瓶酒呢?
“我觉得“膜拜酒”这个说法应该来自于 Cult Wine,就是形容一批美国的葡萄酒品牌,首先产量很小,其次酿造葡萄酒的过程很严谨,有一种「小众」的感觉。”Vernes 说。
现在美国有大大小小的酒庄,其中以啸鹰酒庄和哈兰酒庄(Harlan Estate)为代表,仅酿造数量稀少、品质严苛、价格昂贵的葡萄酒,它们就像大哥一样,在蓬勃的新世界加州带出了一批「膜拜酒」。
在 Vernes 看来,膜拜酒(Cult Wine)有点像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车库酒」,比如他曾经去探访过的 乐多美酒庄(Le Dome)。这些酒庄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城堡,没有酿酒室,是用地窖或者车库作为酿酒场地,同样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有人说,崇拜是距离理解最远的感情。“喝一瓶很昂贵的酒”固然是值得讨论的,不过真正重要的,可能是“膜拜酒”背后对待酿酒如膜拜一样珍惜造物的理念。
根据酒业资讯网站 Liv-ex 的道,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因为加州大火对葡萄藤的影响,有可能啸鹰不会发布2017年份的葡萄酒,所有在Waiting List上的买家就要等待更久的时间了。
从啸鹰到巨橡,再从巨橡到啸鹰2006年,斯坦·克伦克在美国加州中部海岸圣伊内斯山谷的巴拉德峡谷买了一块土地,成立了由啸鹰酒庄所有的巨橡庄园(Jonata),出产一系列红葡萄酒和少量白葡萄酒。
圣伊内斯山谷 (Santa Ynez Valley)距离美国葡萄酒著名产地纳帕谷(Napa Valley)6小时车程,这不是一块常规的传统葡萄产地,为了找到最优质的葡萄,巨橡酒庄种植了数十种葡萄品种,其中赤霞珠、品丽珠和西拉尤其出色。
巨橡庄园和啸鹰一样产量稀少,酒庄的占地面积近600公顷,但酒庄仅从中精挑细选出80余公顷用于葡萄栽培,因此产量也十分有限。优中选优,只选用最出色的葡萄进行酿酒。即使能生产1000箱的年份,酒庄最多也只产500箱。
凭借着严谨的酿酒态度,巨橡酒庄的葡萄酒得到了业内外的高度好评。酒庄仅用3年时间,便获得了葡萄酒界权威杂志《葡萄酒倡导者》100分满分评价。至今,巨橡庄园有约25款酒曾获得权威评酒媒体 95 分以上的评分。
2008年,Vernes 听说了啸鹰酒庄的姊妹酒庄“巨橡”,便立刻给啸鹰和巨橡酒庄总经理 Armand de Maigret 写了一封邮件:“我听说了你们的酒,虽然还没有尝过,但是我很有兴趣成为代理。”
随后Vernes 收到了来自酒庄总经理的回复:“好啊,你飞到美国我们再慢慢谈吧。”他就直接买了机票飞往美国加州,接下来便成了巨橡酒庄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总经销商。
还在啸鹰的Waiting List 上静候佳音的 Vernes 曾经和 Armand de Maigret 开玩笑说,可不可以一起代理啸鹰,也被“不着急、 慢慢来”的回复拖着向前走。
顺便一提,等待了13年后, Vernes终于在2011年等来了1998年预订的三瓶啸鹰。时间又过去了3年,Vernes 才终于在2014年获得啸鹰酒庄在北京和上海的官方经销商的资格。
Vernes回忆说, Armand de Maigret 郑重告诉他:“我可以给你一点配额,可是你要小心去选择客人。”说到底,再贵的酒也是用来喝,而不是应该用来转手和拍卖的。
从啸鹰到巨橡,再从巨橡到啸鹰。是缘分,也是一种坚持。
为什么要买一瓶膜拜酒看过了啸鹰和巨橡,我们在侨福芳草地誉红酒窖里转了一圈,酒窖藏酒近百款,除了性价比极高的日常用酒外,还珍藏了全球各大产区的顶级珍稀佳酿,能够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这其中有名庄的窖藏,也有很多小众的品牌。
誉红酒窖在总部香港有超过一千种的酒品以供选择,目前引入北京店面有100种左右,酒品的选择还在慢慢根据顾客的喜好而调整。比如法国小众产区阿尔萨斯(Alsace)的干白葡萄酒等等,之前在国内少有人喝,但是随着市场对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也有可能引进到内地。
北京誉红酒窖的酒款价格从几百元块到几万元不等,而每一瓶Vernes自己都喝过——他也会让香港办公室的同事来品酒,综合大家的意见来定价。
在线上购物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走进一家店面买葡萄酒,依然是值得的体验。尤其是针对名庄老酒,葡萄酒的和贮藏条件格外重要。Vernes曾经引进过几瓶1939年白马,80余年的陈酿充分考验酒的和保存情况,Vernes自己买回来尝了一瓶,才有信心从法国代理商处把180瓶珍藏全部收入。
对于Vernes来说,名庄和陈酿以及品牌故事是重要的,酒标也很重要,然而他觉得,世界上有许多不同风味和匠心独运的葡萄酒,也很需要被推广和了解。
为了寻觅好酒,Vernes 去过遍布美国、澳洲、意大利、法国、澳洲、德国的许多酒庄。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新世界葡萄酒开始,逐步加入了更多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的葡萄酒品牌。
Vernes经常拜访法国波尔多一家出品甜酒的酒庄 Chateau de Fargues ,老庄主 Alexandre de Lur Saluce 家族世代经营的波尔多苏玳(Sauternes)产区超一级酒庄--Chateau d’Yquem(滴金酒庄)在1999年被LVMH收购,此后专心经营家族的小酒庄 Chateau de Fargues 。
老庄主 Alexandre 只需要闻一闻一杯酒的味道,就能准确判断出一瓶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陈年葡萄酒的年份。与那些出售了家族酒庄随之开启退休生活的庄主不同,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倾注到小酒庄 Chateau de Fargues,每次Vernes到访,都能学到很多新东西。
Vernes也经常拜访酿造全球最昂贵甜白葡萄酒的德国酒王 Egon Müller ,十几年的交情之下,老板 Egon Müller 和他也慢慢熟悉,每一次去都是好像是一家人一样,一起享用家常菜,一起去酒庄的酒窖挑酒来喝。
Vernes 觉得,这些温情故事,比一张名庄的酒标还更重要,他喜欢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些品味不俗的酒庄。他准备从香港引进更多品种的葡萄酒来丰富北京的旗舰店,他同时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应酬之外买酒给自己。比起酒标的知名与否,他们更看重这瓶酒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口味。这让Vernes有信心将那些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酒带进内地市场。
有空的话,不如走进酒窖去看看吧,你可以找到世界上最贵的酒,也可以找到品牌小众但是口味不俗的个人爱好品。告诉可爱的店员们你曾经喝过什么,喜欢什么国家的酒、什么口感,是喜欢清爽的口感还是浓郁的风味,总有适合你的选择。
曾经,Vernes 的终极安慰时刻是跟一群好朋友喝酒聊天,“很简单,对,当我喝到了一瓶好酒更开心。跟喜欢的人一起每人拿一瓶酒出来,慢慢品尝,慢慢聊天,这是最开心的“。
不过,随着工作越来越忙,这样的时刻越来越少。好在 Vernes 在酒窖也会经常举办小型的晚宴,以酒会友,结识新朋友。
对所有爱喝酒的人来说,有时候我们被传奇震撼,去买一瓶酒“膜拜”。有时候我们顺手从超市里、电商上买一瓶不知道是否会喜欢的酒。有时候我们阅读那些云山雾绕的“评酒词”,或者看一段推荐的内容——关于葡萄酒的庞大体系似乎让人觉得自己永远只了解了冰山一角。不过这也都不坏,酒很快会喝完,所有知识都被吸收。
就像我们对其他事物的偏好一样,对酒的品味也会改变,阅历的增加,心情的不同,你都会想要一杯不同的酒,陪你度过一个沉思或者闲聊的夜晚。
oakville推荐文章3:多伦多的后花园 - Oakville 小镇精品小别墅
典型的一个小别墅,地处Oakville 北部新区。 距离多伦多只有半个小时车程。 可以自驾或者搭乘Go Train, 小镇在全加拿大最适合居住地区排名前三。
全套升级的豪华家电
主人有两个孩子,但是从房屋状况完全看不出有孩子的迹象,女主人非常热情。
院子刚修剪完的草皮,感觉是一个微型的球场。
oakville推荐文章4:打造一个世界级酒庄需要多少年?哈兰:给我30年就够了
囊括一切酒类知识,走进微醺酒类世界!
微信公众号:酒百科(baikejiu)
打造一个世界级酒庄需要多少年?
菲利普·罗斯柴尔德(Philippe de Rothschild)会说:“酿伟大的酒不难,难的是头 300 年”;柏图斯(Petrus)会回答 184 年,而哈兰酒庄会回答 37 年。
酒庄位于纳帕谷核心地带的奥克维尔(Oakville),与美国另一膜拜酒王啸鹰酒庄(Screaming Eagle)遥遥相望。短短 30 多年,就成为加州纳帕谷顶级膜拜酒庄,哈兰酒庄是如何做到的呢?
1、一切源于“梦想”
哈兰酒庄的成名离不开H·威廉·哈兰(H-William Harlan),他也常被叫做比尔·哈兰(Bill Harlan)。
哈兰先生年轻时仅仅是一名热爱葡萄酒的房地产开发商。1966 年,参观完美国顶级酒庄之一的蒙大维酒庄(Robert Mondavi Winery)后,他萌生了拥有一个酒庄的想法。
70 年代末,哈兰在加州圣赫勒拿(St Helena)买下了一块地,是一个名为 Meadowood 的废弃俱乐部。但没有经验的哈兰还是太天真了,这块地并不能助他实现酒庄梦,因为在这里,根本就种不了葡萄。
现在的 Meadowood 已经成为一座度假村
1980 年,受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之邀,哈兰踏上了勃艮第和波尔多的土地,一睹当地顶级酒庄的风采。
“我整个呆住了,敬畏之感油然而生,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葡萄酒,葡萄酒在这里是家族,是历史,是永恒,世代传承下来的是葡萄酒的艺术,是风土的表达。”
——H·威廉·哈兰
从这以后,哈兰的梦想变成了创建纳帕谷的“一级庄”,并用 200 年的时间打造一个能够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媲美的哈兰家族。
回到美国以后,他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酒庄。
哈兰既不是专业酿酒人士,也没有几百年的家族酿酒历史,没有葡萄,就从别处购买;专业知识不足,那就学;没有酿酒设施,那就借;没有团队,那就从零开始组建……哈兰的酒庄之路在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他还是坚定地走了过来。
1984 年,在奥克维尔西侧的玛雅卡玛斯山(Mayacamas mountains)脚下,他看上了一处多石的森林坡地。这块 16 公顷大的荒地,成为了哈兰“梦真正开始的地方”。
买下第一块土地后,哈兰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开荒种树,修建酒庄基础设施。葡萄园里种植的大部分为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其余则为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小维多(Petit Verdot),严格控制产量,年产量仅为 2 吨/公顷。
1987 年,哈兰迎来大儿子—威尔·哈兰(Will Harlan)的降生。同年,哈兰酒庄也酿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款酒,据说这款酒风格偏瘦,展现出良好的矿物质风味,并且余味也不错,但这并未达到哈兰先生的期望,随后的 1988、1989 年份也依旧差强人意。
1989 年,哈兰聘用著名法国“飞行酿酒师”米歇尔·罗兰(Michel Rolland)作为酿酒顾问,终于在 1990 年酿出符合哈兰先生期望的葡萄酒。但酒庄并未急于将其上市,而是让酒继续在酒窖中陈年,发展出足够的的复杂度,最终于 1996 年作为酒庄正牌干红以 65 美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发售。此外,1995 年,酒庄还推出了副牌酒—少女(The Maiden)。
将哈兰酒庄送入顶级殿堂的人是著名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在品尝了其 1991 年份的正牌干红后,帕克称赞它为一款“伟大而深刻的葡萄酒”,盲品时甚至以为是一款顶级的梅多克,并给出了 98 分好评。
这个分数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庄名声大噪,跻身纳帕谷顶级酒庄之列。在这之后,哈兰正牌还相继在 1994、1997、2001、2004 和 2005 年获得了帕克满分。
2、完美主义者的追求
有人说哈兰是个完美主义者,连酿酒设备的排列都要用激光校准对齐,而这更是在葡萄酒的方方面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精细的酿造工艺是酒庄酿造工艺的精细程度造就了哈兰酒庄酒质的高水准。
除了第 1 块土地,酒庄还陆续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购买葡萄园,不断扩张。在葡萄园里,根据果实的不同质量分区采摘,而挑选果实的工作必须在太阳升起,气温变得过热之前完成。据说仅有一半的葡萄能够用来酿造正牌葡萄酒。
除了所使用的葡萄不一样,在酿造上,酒庄对正牌和副牌一视同仁。破皮去梗后的果实被放入敞口的不锈钢罐中,在低温环境下进行 5-7 天的冷浸渍以提取果味和颜色。酒庄对于每个罐中所装葡萄量有严格要求——仅装 1/2 到 1/3 的量。
随后,采用淋皮的方式轻柔萃取,并在发酵罐中恒温发酵 30-60 天。最后,酒液需在全新的法国橡木桶中进行 24-36 个月的熟化。装瓶时不经过滤或澄清。
除了在对待葡萄酒上精益求精,哈兰先生在酒标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10 年仅为一张酒标正牌酒酒标灵感于一幅 19 世纪的版画,是一名穿着长裙的金发少女,正聚精会神地摘一串葡萄。细看酒标,你会发现它的质感就像纸钞,有多条细密的刻痕。
这是哈兰故意为之,他年轻时就热衷于收藏 19 世纪晚期的邮票(采用雕刻凹版印刷方式制作,是印制纸钞的一种方式),并对这种黑白色调深深着迷。所以当他要给自己的酒设计酒标时,哈兰一下便想到了这种艺术形式。
但对于哈兰先生来说,想要找到一个符合他标准的艺术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雕刻凹版与版画类似,需要艺术家在木板、金属等表面上进行雕刻,但其画面尺寸较小,且由不同形状的线条以及小点组成,工艺复杂,而且印刷难度高,也正因如此,雕刻凹版印刷经常用于生产纸钞、邮票等需要防伪的东西。
问题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已经不再采用手工雕刻的方式为钞票制版,所以手工雕刻凹版已经成为了一种几近失传的艺术。哈兰找了好几位版画艺术家,但结果都不尽人意。
赫博·费舍特作品
最后,他听说有一位前印钞厂纸钞制版师赫博·费舍特(Herb Fichter)能够做出符合他要求的作品,他便千里迢迢把这位已经 85 岁高龄的老师傅请到了酒庄,准备让其负责酒标的设计与制作。
然而,由于哈兰想要的设计太过复杂,甚至连赫博·费舍特都怀疑采用这种方式制作酒标的可行性。最后,在哈兰的一再坚持下,赫博只好指导监督酒标的制作,并最终成功将手工雕刻的原版凹版制出。
从哈兰先生开始为酒标制作寻找人选到最终制成成品,前后共花了 10 年,而赫博·费舍特在正牌干红正式发行的前 3 个月离世,未能看到自己参与制作的这张绝美酒标。
仅仅是一张小小的酒标,哈兰就花费了 10 年时间精雕细琢,在他看来,葡萄酒不仅仅是用来喝,而是用来欣赏的艺术品。他曾说:“葡萄酒可是要放在餐桌上烛光下欣赏的,而不仅仅是放在商品陈列架上积灰。”
3、开拓疆土,版图扩张
从 1984 年第一块 16 公顷的土地,到如今,哈兰酒庄的葡萄园已经占据当初那座小山丘,从山脚到山顶,从西面到东面。
既然要打造能够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媲美的哈兰家族,哈兰先生的野心当然不止一个酒庄,除了哈兰酒庄,他还陆续在纳帕谷购买土地,建立新酒庄。
邦德酒庄(Bond)邦德酒庄的名字于哈兰母亲的家族姓氏,酒庄目前拥有 18.2 公顷左右的葡萄园,由酒庄酿酒团队从多达 80 多个葡萄园中挑选出来。
共选出了 5 座最具纳帕谷风土特色及潜力的葡萄园,分别为梅尔伯瑞园(Melbury)、圣伊登园(St. Eden)、维希那园(Vecina)、奎拉园(Quella)和普拉里巴斯园(Pluribus)。这几座分别占地 3 到 4.5 公顷不等,为邦德酒庄葡萄酒奠定了基础。
葡萄园内种植的品种主要为赤霞珠。酒庄按照 5 个地块共推出 5 款酒,均能够充分体现纳帕谷风土,每一款风格迥异,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性格。5 款酒均受到众多葡萄酒收藏家的追捧,常获各大酒评机构的 99 分甚至满分好评。
普罗蒙特酒庄(Promontory Winery)普罗蒙特酒庄创立于 2008 年,是哈兰家族的最新“成员”。酒庄以位于奥克维尔西南山脊的一块土地为基础,这块地是哈兰先生在徒步旅行中偶然发现的。
酒庄葡萄园共占地 32 公顷,以赤霞珠为主要种植品种,这里独特的微气候以及多样的土壤类型十分利于葡萄生长,酿出来的葡萄酒风格平衡,富有活力。
酒庄目前仅生产普罗蒙特酒庄正牌干红(Promontory),发售前会在橡木桶中经过 2 年的熟化以及 3 年的瓶陈,品质上佳,陈年潜力强大。2013 年份获得帕克 99 分好评。
4、哈兰酒庄酒款
自 1996 年以来,哈兰酒庄共推出 2 款葡萄酒,正牌干红和副牌“少女”(The Maiden)。
哈兰酒庄正牌干红Harlan Estate
1990 年为第 1 个年份,酒款以赤霞珠为主,辅以不同比例的梅洛、品丽珠和小维多,是一款优秀的“波尔多混酿”风格的葡萄酒。罗伯特帕克曾盛赞:“这款酒汇集了所有一款伟大的酒所该有的因素:风格独特、力量与优雅结合、优秀的复杂度、惊人的陈年潜力以及浓郁又不失活力的口味。”
哈兰酒庄副牌-少女The Maiden
首个年份为 1995 年,使用园中藤龄较为年轻的葡萄藤所结的果实酿造,除此之外,酿造工艺与需要遵守的标准同正牌干红一致,被视作正牌干红的“妹妹”。酒款风格华丽而细致,与正牌干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失独特。
创立了哈兰葡萄酒帝国的 H·威廉·哈兰近日宣布,今年他将退居二线,由长子威尔·哈兰(Will Harlan)接替他的位置成为哈兰酒庄的董事,酒庄即将翻开新篇章,进入 2.0 时代,我们拭目以待。
oakville推荐文章5:走过路过的美食--贵在有理的Oakville镇
荷顿区辖下有四个城镇:伯灵顿市(0804已说)、奥克维尔镇、米爾頓镇及荷顿山镇(0728已裱)
今天抖抖霍霍的说说oakville镇
抖抖霍霍是南京话:意思心里没底 ,底气不足,直白的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