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历任总统推荐文章1: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大事年表(1912-1928)

  历史上是将1912年3月袁世凯出任民国临时总统至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称做“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的十六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即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因受袁世凯要挟辞职(袁以逼迫清帝退位而换取总统一职)。


  同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1913年3月,国民党元老宋教仁遇刺身亡,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同年9月失败,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孙中山退往日本。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


  1915年5月25日,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年号“洪宪”。


  1915年12月25日,护国运动爆发,南方各省纷纷起义独立讨伐袁世凯。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位仅83天。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黎元洪就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


  1917年6月,张勋进京,同年7月1日,拥溥仪复辟帝制,黎元洪出走。但仅12天后被段祺瑞“讨逆军”击败,溥仪退位。


  1917年7月,孙中山为拥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广东发起“护法运动”(三次革命),讨伐段祺瑞政府。不久后失败。


  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奥宣战,加入协约国。


  1918年10月10日,冯国璋下台,徐世昌担任总统,但段祺瑞仍控制北洋政府。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以抵制巴黎和会出卖中国主权。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签字。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段祺瑞下台。直系和奉系军阀控制了北洋政府。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22年4月26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获胜,控制了北洋政府。


  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六一六”兵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


  1923年2月7日,直系军阀吴佩孚制造了“二七”惨案。(镇压爱国反帝反封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10月,直系首领曹锟担任民国总统。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


  同时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遭受惨败。


  1924年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赶走吴佩孚,驱逐遗清皇室。


  1924年11月,张作霖和冯玉祥重邀段祺瑞入京掌权。段重新担任总统。


  1924年12月,孙中山北上进京共商国是。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1925年5月30日,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


  1925年10月,直系军阀孙传芳通电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浙奉战争(第三次直奉战争)爆发,11月,奉系败退。后孙传芳称霸东南。


  同年10月,直系军阀吴佩孚在武汉纠集旧部重新出山。


  同年11月,奉系高级将领郭松林起兵讨伐张作霖,失败后被杀。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下令对爱国集会群众开枪,这就是“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


  1926年4月9日,段祺瑞被冯玉祥、陆钟麟驱逐下台。


  1926年6月28日,张作霖和吴佩孚联合组建北京政府。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开始。


  北伐战争局势图


  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吴佩孚部败退河南。


  1926年11月,北伐军在江西重创孙传芳部,孙败退南京。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在天津出任安国军总司令,携手孙、吴二人对抗北伐军。


  东北王张作霖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组建北洋军政府,出任陆海军大元帅,这是北洋时期最后一任政府。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


  1928年2月,蒋介石出任国民党军委主席,同年4月,开始讨伐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不敌北伐军,败退东北,在途径皇姑屯时被日军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


  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变


  1928年7月3日,张学良就职“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升起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便是“东北易帜”。


  自此,中国在历经十余年军阀混战后,终于实现了在名义上的统一,这也标志着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统治结束。


  北洋政府历任总统推荐文章2:北洋政府十大实权人物

  北洋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宋朝北洋,通常指的是今天渤海和黄海的地区。清朝末期,曾把中国沿海的省份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限,划为两个部分称呼。以北的称为北洋,以南的称为南洋。以此为始,才有了北洋的一系列称呼。


  清朝末年,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甲午海战失败后,清廷又组建北洋新军,袁世凯也成为北洋新军的领头人。袁世凯也是靠北洋新军在武昌起义后镇压起义军,逼迫清帝退位,自己登上大总统的宝座。由于袁世凯靠北洋军当上大总统的,所以他建立的政府也被称为北洋政府,今天北君带大家了解一下北洋的十大巨头分别是谁。


  1、袁世凯(1859年—1916年):


  北洋政府第一任大总统。他两次科举都名落孙山,后来弃文从武,投入吴长庆帐下。壬申政变后去朝鲜平乱,后来驻守朝鲜帮助其练兵。甲午战争后逃回国内,又于1895年在天津小站练兵,逐渐组成北洋六镇。载沣上台后罢免了他的官职,他回到河南老家等待复出。武昌起义后,他趁机上台,一方面攻打起义军,一方面和起义军谈判。最终自己威逼清帝退位,自己当上了民国的大总统,并开启了北洋时代。民国建立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是他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全国一阵痛骂,后来又称帝更是让自己部下离心离德,全国讨伐。他只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就被迫退位,不久又病逝,年仅57岁。


  2、段祺瑞(1865年—1936年):


  民国总理,皖系军阀的领头人,袁世凯死后出任内阁总理。袁世凯小站练兵后加入其中,1904年任第三镇统制。民国建立不久后段祺瑞被任命为陆军部总长,袁世凯死后上台组阁。由于是否加入一战问题发生府院之争,张勋进京复辟后,他组建讨逆军,力求恢复共和,赶走张勋后继任总理。后于1920年爆发直皖战争,皖系战败后被迫下台,虽然后来一度上台,但都没有恢复之前的势力。其被称为“六不总理”,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下台后寓居天津,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来往,1933年移居上海,后于1936年逝世,终年72岁。


  3、冯国璋(1859年—1919年):


  民国代理大总统,直系军阀的领头人。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后任中央练兵处军令司副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辛亥革命时带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又镇压“二次革命”,出任江苏都督。袁世凯称帝后,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称帝的通电。袁世凯死后,他被选为副总统。张勋复辟后,进京代理大总统。段祺瑞联合奉军威胁冯国璋,最终被迫辞职,返回老家河间,1919年抵达北京,不久去世,终年60岁。


  4、黎元洪(1864年—1928年):


  民国第一副总统,民国第二任大总统。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起义军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被选举为副总统,袁世凯上台被选为副总统。并支持二次革命,袁世凯死后当选为大总统,但不掌握实权,“府院之争”后张勋把他驱逐,1922年被直系请出山,但并无实权。次年退出政坛,从事实业,后来由脑溢血在天津去世,终年65年。


  5、徐世昌(1855年—1939年):


  民国大总统。早年中举人和进士,袁世凯小站练兵后成为其谋士,也是盟友。民国成立后,在青岛隐居,坐观局势。二次革命后,出任国务卿。1918年,冯国璋与段祺瑞争夺得不可开交,由于其两年讨好,所以当选为总统。直奉大战后,被曹锟逼供,迁居英租界。九一八事变后,关心政治,担心国家安危,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后去世于天津,终年85岁。


  6、曹锟(1862年—1938年):


  民国大总统,新直系首领。早年投入淮军,又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到毅军,后投靠袁世凯。冯国璋死后被推为直系首领,通过直皖战争击败段祺瑞,通过第一次直奉战争击败张作霖,后收买议员当选大总统,第二次直奉战争被冯玉祥囚禁。被释放后去了开封,后又去天津做寓公,经营生意。九一八事变后拒绝日本人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后病逝于天津,终年76岁。


  7、张作霖(1875年—1928年):


  民国陆海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原本是土匪出身后被招安,协助清廷剿匪,因剿灭杜立三有功被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后任24镇统制,又改为27师师长。1916年任奉天督军,由于,冯德麟参加张勋复辟,夺其兵权,统一奉天。1918年帮助皖系并夺得直系购买的军火壮大自己,同年被封为东三省巡阅使。1920年帮助直系打败皖系,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大败,退守关内整军纪武。后又与直系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佩孚南逃,奉系控制北京政府,并且势力达到巅峰,一度占领上海。不久浙奉战争爆发,奉军大败,被迫退出上海,江苏,安徽等省份。不久北伐开始,孙传芳战败归附奉系,并组建安国军政府,自任陆海军大元帅。后战败退回东北途中被日本人炸死,终年53岁。


  8、吴佩孚(1874年—1939年):


  直系军阀首领,直鲁豫江湖巡阅使。早年先后到开平武备学堂、保定陆军速成军校学习,毕业后到北洋督练所参谋处任职。后得到曹锟赏识,直到1918年才晋升为师长。第一次直奉战争击败张作霖,成为首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兵力多大数十万,影响整个中国,可惜盛极必衰,第二次直奉战争被打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回到湖北又组织部队,恢复一些势力。北伐后,吴佩孚被打败,一路逃跑。后在四川军阀的庇护下逃出四川,跑到北平,受到张学良的优待。九一八事变后拒绝日本人的要求,后来被日本牙医杀害,终年65岁。


  9、张勋(1854年—1923年):


  民国初年军阀,被称为“辫帅”。早年参加小站练兵,辛亥革命时,被清廷授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民国初年仍然效忠满清,由于手下留有辫子,被称为“辫帅”。袁世凯死后,爆发府院之争,他趁机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带领五千辫子军进京,十二日后被段祺瑞的“讨逆军”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避难,后病死于天津,终年69岁。


  10、冯玉祥(1882年—1948年):


  民国西北军首领。武昌起义爆发后发动滦州起义。1913年9月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1921年任11师师长,并收编靖国军,后任河南督军。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倒戈吴佩孚,囚禁曹锟,和奉系主政北京政府。后受到张作霖和段祺瑞的排挤,并且吴佩孚对他恨之入骨,他们合伙攻击冯玉祥。北伐后,他在五原誓师,支援北伐,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中原大战后失去兵权,抗战时期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抗战,后于1948年回国途中船上失火不幸遇难,终年66岁。


  北洋政府历任总统推荐文章3:北洋政府时期,当过国家元首的14位大人物,您都了解吗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廷于1912年正式发布退位诏书,清朝成为历史,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过后来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一直到1927年都是由北洋政府的人物担任国家元首,期间更换频繁,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北洋政府时期担哪些人担任过国家元首,看看您是否都了解。


  

1、袁世凯

  任期:1912年3月10日-1916年6月6日


  袁世凯发迹于朝鲜,在清朝末年的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1895年开始在天津小站练兵,培养自己的势力,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接替了他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1912年袁世凯亲自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而后南北议和,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袁世凯正式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不过袁世凯也有一个皇帝梦,1915年底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史称洪宪帝制。不过袁世凯的皇帝梦仅维持了83天,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身亡,终年57岁。


  袁世凯


  

2、黎元洪

  任期: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第一任),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第二任)


  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1911年武昌起义时被革命党人强行推举为湖北都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袁世凯正式成为大总统后,黎元洪仍是副总统。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不甘于受段摆布,形成“府院之争”。段祺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之职。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等人赶走徐世昌,黎元洪再次成为总统,但是黎元洪仍然没有实权,一年后辞去总统职位,1928年在天津逝世,终年65岁。


  黎元洪


  

3、冯国璋

  代理大总统,任期: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


  冯国璋是直隶河间人,直系军阀首领,跟随袁世凯小站练兵,辛亥革命时曾率领北洋军镇压革命军,后又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冯国璋经国会补选为副总统。不久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爆发了府院之争,张勋率领辫子军入京调停,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担任代理大总统,1918年辞去副总统之职,1919年去世,终年60岁。


  冯国璋


  

4、徐世昌

  任期: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徐世昌是河南卫辉人,曾考中过进士,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跟着他了,并成为其谋士,1905年升为军机大臣,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不过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徐世昌自动与其远离,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起用徐世昌为国务卿。1918年经国会选举,徐世昌成为民国大总统,1922年在曹锟的一再紧逼之下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开总统府,迁居英租界,既结束了他五年的总统生涯,也从此结束了他从政40余年的历程,1939年以85岁高龄病故。


  徐世昌


  

5、周自齐

  国务总理署任: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


  周自齐是山东菏泽人,担任过中华民国的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1915年他积极支持袁世凯称帝,因此袁世凯去世后周自齐还被黎元洪下令通缉,但是消息泄露,周自齐逃到日本,徐世昌当了大总统后,周自齐才回到国内。1922年徐世昌辞去大总统之职后,周自齐以国务总理的身份代理了10天的大总统职务。1923年周自齐在上海病故,终年54岁。


  周自齐


  

6、高凌霨

  代总理署任:1923年6月14日-1923年10月10日,


  高凌霨是直隶天津人,1894年考中举人,成为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进入民国后相继担任过直隶省财政司长、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内务总长等职,1923年,暂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一职,黎元洪辞职后暂代过一段时间的国家元首。1937年七七事变后,高凌霨成为汉奸,担任伪天津治安维持会委员长,伪河北省省长兼天津特别市市长,1939年去世,终年69岁。


  高凌霨


  

7、曹锟

  任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0月30日


  曹锟是直隶天津人,直系军阀首领,早年在李鸿章的淮军当兵,后来又到毅军当兵,后进入天津小站跟随袁世凯练兵,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曹锟积极响应,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曹锟徘徊于段祺瑞、黎元洪及冯国璋之间,1919年冯国璋去世后曹锟被推举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曹锟将黎元洪赶下台并通过贿选的方式成为大总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被冯玉祥囚禁,获释后在开封、天津居住,1938年在天津病逝,终年76岁,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一级上将。


  曹锟


  

8、黄郛

  代总理署任: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4日


  黄郛是浙江绍兴人,早年曾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张群、蒋介石,回国后曾在北洋政府历任多职,署理外交总长,教育总长等职,1924年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北京政变,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段祺瑞复出后被迫辞职。1926年应蒋介石之邀南下,后来成为蒋介石的幕僚,1936年在上海去世,终年56岁。


  黄郛


  

9、段祺瑞

  任职:1924年11月24日-1926年4月20日


  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皖系军阀首领,1895年今日天津小站跟随袁世凯练兵,进入民国后他也是历任多职,曾三造共和,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段祺瑞在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武力镇压北京学生运动造成三·一八惨案,4月9日被冯玉祥、鹿钟麟驱逐下台。晚年寓居天津,1936年在上海逝世,终年72岁。


  段祺瑞


  

10、胡惟德

  代总理署任临时执政:1926年4月20日-1926年5月13日


  胡惟德是浙江吴兴人,晚清曾担任过外务部右丞、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出使日本钦差大臣、海牙国际法院中国委员等职,进入民国后又担任过法国公使兼驻西班牙、葡萄牙全权公使、驻日本公使、1926年4月兼署国务总理并摄行临时执政,1927年1月任顾维钧内阁内务部总长,6月代理国务总理,1933年在北京去世,终年70岁。


  胡惟德


  

11、颜惠庆

  总理署任大总统:1926年5月13-1926年6月22日


  颜惠庆是上海人,早年毕业于同文馆,后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入民国后历任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长、外交总长、内务总长。因长期居次长之位,人称“不倒次长”。曾数次兼、代、署理国务总理,是当时北洋政府“外交系”的重要成员。1926年以总理摄行总统职权,不过没几天就被张作霖赶下台。此后颜惠庆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出席国际联盟大会首席代表及驻美、驻苏大使等职,努力争取外援,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1950年在上海去世,终年73岁。


  颜惠庆


  

12、杜锡珪

  代理国务总理署任:1926年6月22日-1926年10月1日


  杜锡珪福建闽县人,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曾率海军舰队镇压武昌起义,后来率领舰队发动九江起义,投靠革命军。1923年,出任海军总司令,封将军府瀛威将军。1925年,出任海军总长。1926年,曾代理国务总理并摄行大总统职。北伐开始后归附南方国民革命军,1933年在上海去世,终年60岁。


  杜锡珪


  

13、顾维钧

  代总理署任大总统:1926年10月1日-1927年6月16日


  顾维钧是上海嘉定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早年赴美留学,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915年起历任北洋政府驻墨西哥、美国、古巴、英国公使。1919年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据理力争,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1926年10月杜锡珪辞职后在直系吴佩孚、奉系张作霖的支持下代理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摄行大总统职权。1927年6月辞职。之后出任过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1985年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98岁。


  顾维钧


  

14、张作霖

  任期: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


  张作霖是辽宁海城人,北洋政府第十四任国家元首,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早年曾当过土匪,随着势力逐渐变大,清政府无力围剿就把他招安了,此后张作霖在东北的势力越来越大,1919年正式成为东北王,成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3日,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孔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张作霖


  小结:


  自1912年到1927年,短短15年的时间里,北洋政府经历了14位国家元首,平均在位时间连一年都不到,在任时间最长的是徐世昌,长达5年,最短的是周自齐,仅10天时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混乱。


  北洋政府历任总统推荐文章4:中华民国国家元首列表

  中华民国国家元首列表列出中华民国自1912年开国以来之历任国家元首,包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体制下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洋政府(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政府)体制下之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体制下之国民政府主席,以及行宪后于中华民国政府体制下之中华民国总统等,惟不包含护法军政府(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及汪精卫政权(又称汪兆铭政权,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等不受广泛承认政权之元首。


  

临时大总统(1912年-1913年)

  孙文 中国同盟会 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3月10日(4月1日) 1912年1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并推荐袁世凯继任。3月10日卸任(不过直到4月1日方可正式卸任)。


  袁世凯 无党籍 (北洋军阀) 任期: 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10日


  1913年10月当选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形同连任。


  北洋政府时期


  黎元洪 进步党 任期: 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6日(7月14日) 1917年5月,与国务总理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5月23日,免去段国务总理之职,段乃离京、策动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黎请时任督军团团长的张勋入京调解,然张迫黎解散国会,同时率其部定武军(俗称辫军)入京,并于7月1日拥立末代清帝溥仪复辟,史称张勋复辟。7月2日,黎逃入日本使馆;隔日段在天津率讨逆军誓师,通电宣布讨伐张勋。复辟在段的讨伐下迅速失败,7月12日溥仪再度宣布退位。黎于7月6日通电请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务,7月14日通电正式辞任大总统。


  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 因受曹锟逼迫而于1923年6月13日辞职,由国务院(时任国务总理为兼代内务总长的高凌霨)摄行大总统职权。


  冯国璋 无党籍(直系军阀) 任期: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 1918年9月,国会举行第二任大总统选举,由徐世昌当选。10月,冯正式卸任。


  徐世昌 无党籍 任期: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 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受直系军阀领导者吴佩孚逼迫,于6月2日辞任大总统一职,由国务院(时任国务总理为兼代教育总长的周自齐)摄行大总统职权。


  周自齐 无党籍 (交通系) 任期: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 后由黎元洪复任总统。


  高凌霨 无党籍(直系军阀) 任期:1923年6月14日-1923年10月10日


  1923年9月,国会举行第三任大总统选举,由曹锟当选。10月,高正式卸任。本次选举为中国行宪前最后一次国家元首选举。


  曹锟 无党籍(直系军阀) 任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23日,冯玉祥等人发动北京政变,将曹软禁。曹于11月2日辞任大总统,由国务院(时任国务总理为兼代教育总长的黄郛)摄行大总统职权。


  黄郛 无党籍 任期: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4日 1924年11月24日,段祺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公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通称临时执政府)。


  

临时执政(1924年-1926年)

  段祺瑞 无党籍(皖系军阀) 任期:1924年11月24日-1926年4月20日 1926年4月9日,冯玉祥部鹿锺麟率国民军包围临时执政府,段被迫逃入位于东交民巷的法国使馆。4月20日,段辞任临时执政,由国务总理胡惟德代行临时执政职权。


  胡惟德 无党籍 任期:1926年4月20日-1926年5月13日 1926年5月13日,颜惠庆重新成为国务总理,第二次颜惠庆内阁恢复,即颜惠庆摄政内阁。


  顾维钧 无党籍 任期:1926年10月1日-1927年6月16日 由于孙传芳、张宗昌、吴俊陞及张作相等人拥护张作霖为海陆军大元帅、另组军政府而辞职,由胡惟德代理国务总理,兼摄行大总统职权。


  

陆海军大元帅(1927年-1928年)

  张作霖 无党籍(奉系军阀) 任期: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 在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的情形下,于1928年6月2日通电决议出山海关;6月3日,乘火车离开北京,隔日行经皇姑屯时列车遭到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身受重伤,回到奉天后身亡,东北军政领导权由其子张学良继承。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通电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中国名义上归于一统。


  

国民政府主席(1925年/1928年-1948年)

  1925年7月,由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改组而成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称国民政府)于广州成立,史称广州国民政府。广州国民政府以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关,采合议制;委员会成立之时共有汪兆铭、胡汉民、戴传贤、于右任、徐谦、张继、谭延闿、许崇智、林森、廖仲恺、伍朝枢、古应芬、朱培德、孙科与程潜等委员16人,其中汪兆铭、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与林森等五人为常务委员,并以汪兆铭为委员会议主席,职务本身没有特权。除此以外,并设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蒋中正、汪兆铭、谭延闿为常务委员,汪为兼任主席。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称中执会)同时决议将所有革命武装力量一律改称为国民革命军。1926年,汪兆铭因中山舰事件牵连,于3月23日请假,5月11日离粤出国养病。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以蒋中正为总司令誓师北伐。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11月1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通称中政会)和中执会合开的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决议迁移国民政府至武汉;12月7日,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武汉。在广州国民政府停止办公至完成北迁武汉的此段期间,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与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作为临时领导机构,徐谦为联席会议主席。


  1927年2月21日,最后一次联席会议结束,不久国民政府正式于武汉办公,史称武汉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仍以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关,委员会成立之时共有汪兆铭、谭延闿、于右任、程潜、孙科、李宗仁、徐谦、宋子文、李济深、朱培德、唐生智、冯玉祥、陈友仁、顾孟余、谭平山、蒋中正、柏文蔚、孔庚、钮永建、王法勤、何应钦、宋庆龄、吴玉章、黄绍竑、彭泽民、经亨颐、杨树庄与陈调元等委员28人,其中汪兆铭、谭延闿、孙科、徐谦与宋子文等五人为常务委员,不设主席。


  

总统(1948年)

  1947年12月25日,中国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正式行宪,国民政府依《中华民国宪法》(通称《宪法》)规定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总统一职取代国民政府主席为中华民国之国家元首,同时设中华民国副总统为备位元首,并置总统府为总统、副总统行使职权所需之机构。国民大会依《宪法》规定于1948年4月举行首任总统及副总统选举(总统及副总统分开选举),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籍的蒋中正当选为总统(副总统为同党籍的李宗仁)。1948年5月20日,蒋中正就任为首任中华民国总统。


  北洋政府历任总统推荐文章5:北洋政府历任的大总统除了最出名的袁世凯外,还有哪些大总统呢?

  北洋政府主要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直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实际上统治15年,那么北洋政府历任大总统都是有谁呢?


  

第一任:袁世凯

  袁世凯毫无疑问的是北洋政府第一任大总统,整个北洋军都由他一手控制,是北洋政府最具有实权的总统,如果不是他想当皇帝,估计又是另外一方景象。


  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第二任:黎元洪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袁世凯死后,总要有人继任大总统,于是颇具威望的黎元洪继任总统。但是实权主要掌握在段祺瑞手里。


  1917年7月1日发生府院之争,黎元洪被赶下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