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币是哪个朝代的
刀币是哪个朝代的推荐文章1:精美绝伦的齐刀币
刀币起源于生产工具或书写工具——刀削,春秋时为齐国所独有,战国时扩大至燕、赵以及北方匈奴地区,共同特征是以“化”为单位,可分为齐、燕、赵三国刀币。
齐国是最早铸行刀币的国家,《管子·轻重戊》记载:“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这表明春秋中期齐桓公期间,齐国已大量铸行刀币。
齐刀币以厚大精美著称,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部分组成。刀首近于三角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具有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
齐刀币刀面上有遒劲流畅的铭文,常见有五种: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齐法化、齐返邦(左边为“立”,右边为“长”)法化。
齐之法化,为春秋时期姜齐政府铸造的刀币。“法化”是标准货币的意思;“齐”一般指此种刀币的铸造地——齐都临淄。一般长17.5-18.5厘米,身宽2.7-3厘米,重45-53克。背面三道横纹下多铭一或二字,如:日、上、法、十、化、十化等。少数背面有1~3个“○”型符号。
安阳之法化,为春秋时期姜齐安阳地方政府铸造的刀币。“安阳”指此种刀币的铸造地——安阳(今山东曹县或莒县)。一般长约18~18.5厘米,身宽2.8~2.9厘米,重44.5~47克左右。背面上部有三道横线及星号,常见背文有:一、二、八、九、化、上、日、工,以及昌日等十余种。
节墨之法化,为春秋时期姜齐节墨地方政府铸造的刀币。“节墨”指此种刀币的铸造地——即墨(即今青岛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一般长18.5厘米,身宽2.5~3厘米,重50~61克。背面三道横纹下常见一星号,星下铭文一字、二字均有,如;化、日、工、甘、吉、上、行、司,以及辟封、安邦、十化、大行、法昌等近20种。
齐法化,战国时期田齐政府铸造的刀币。“齐”一般指此种刀币的铸造地——齐都临淄。一般长约17.8~18.7厘米,宽2.6~2.9厘米,重40.8~50.4克。背面上部有三道水平横纹,下铭一字常见的有:刀、化、金、工、吉、安、行、日、牛、十化、田化、一金等数十种,以及符号记如↑、○、等。齐法化流通极广、数量最多、传世甚丰。
齐返邦(左边为“立”,右边为“长”)法化,为公元前279年,田单复齐后,齐襄王还都临淄时所铸,为中国最早的纪念币。“返邦”一般解释为“复国”、“返回国都临淄”之意。(左边为“立”,右边为“长”)字,意为繁荣昌盛、国家富强。一般长约18厘米左右,最宽3厘米,重50克。背面上部有三横纹。背文多为一个字,如“化”、“日”、“上”、“工”、“六”、“匕”、“司”等。
另外,齐刀币还有一种特殊品种——齐明刀。齐明刀因刀面有一“明”字而得名。是公元前284—279年,燕将乐毅破齐,占临淄等七十余城的五年间所铸。
从齐刀币目前出土的情况看,分布极为广泛。以临淄齐国故城为中心,东至山东半岛,西到聊城,都有大量刀币出土。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省也有齐刀币被不断发现。这充分说明了齐国商业的发达和外贸的繁荣。
齐刀币购买力十分高。有人作过研究,一枚齐法化刀币,可购买252.3斤(战国制)的粟,约合今天的57.7公斤;可购买食盐22.59斤(战国制),约合今天的5.2公斤。
刀币是哪个朝代的推荐文章2:沈阳海关向沈阳博物馆移交五枚战国时期燕明刀币
中新网沈阳2月26日电 (记者 韩宏)沈阳海关26日向沈阳博物馆移交罚没文物——五枚战国时期的燕明刀币,均为沈阳海关在沈阳桃仙机场空港口岸旅检渠道查获。
燕明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主要刀币,“明”为刀币表面铭文,因此得名。刀币形式源于青铜削,为条形刀身,长柄,柄端有环。燕明刀币发现范围广、数量多,为刀币中常见种类,可作为战国时期特别是燕国对包括沈阳在内的东北地区南部进行有效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实物见证。
沈阳市文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批文物移交后将开展后续建档、保护、研究、展示和宣传工作,让全民共享文物保护成果,为文化遗产保护作出贡献。
经文物鉴定机构鉴定,五枚战国时期的燕明刀币属于一般文物,禁止出境。
沈阳海关相关负责人称,民众应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据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出境,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经审核允许出境的文物,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发给文物出境许可证,从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口岸出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向海关申,海关凭文物出境许可证放行。(完)
: 中国新闻网
刀币是哪个朝代的推荐文章3:战国刀币
战国刀币
战国刀币,币身有郭,尖首,弧背凹刃,柄端有圆环,柄背面各有两道竖斜突纹。面文“齐建邦张法化”六子篆书。背面上部有三道横突纹。刀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因其形状像刀而得名,刀币使当时的货币至今发现的不多。
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说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形象美和和谐美。这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以后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此时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刀币是哪个朝代的推荐文章4:中国钱币发展史
中国钱币的发展是一段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以下是中国钱币发展史的简要概述,其中包含一些有趣的故事:
1. 贝币: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6 世纪的商朝。贝币的使用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2. 刀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发行自己的货币,其中齐国的刀币最为著名。刀币的形状像刀,上面刻有文字和图案,是中国古代货币中的珍品之一。
3. 圆形方孔钱: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发行了圆形方孔钱。这种货币的设计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货币的经典之作,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4. 开元通宝:唐朝时期,唐高祖发行了“开元通宝”钱币,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钱。“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通宝”意为流通的宝物。这种货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成熟。
5. 交子: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交子”的纸币。交子的发行解决了金属货币不便携带和流通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
6. 银元:明朝时期,西班牙银元开始流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银元的使用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7. 铜钱:清朝时期,铜钱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清朝政府发行了大量的铜钱,但由于铸造质量不佳,导致货币贬值,引发了通货膨胀。
8. 人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中国钱币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刀币是哪个朝代的推荐文章5:【探古河北 赵都风华】战国硬通货“甘丹”刀币 看看当年邯郸多富有!
视频加载中...
货币的出现是人类商业文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形似小刀的货币成为各诸侯国的重要货币,赵国都城邯郸就出土了很这样的青铜“刀币”,而上面的出现的“甘丹”二字,表明在当时,邯郸城也叫“甘丹”(读音同邯郸)。而这邯郸刀币当时曾流通于现今的京津冀蒙晋辽等多地,是妥妥的战国硬通货!
写有“甘丹”的赵国刀币(邯郸赵王城遗址博物院 供图)
“甘丹”刀币证明“邯郸”别名
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之一。其形由春秋时期的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变而成。种类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状,有齐刀,燕刀、赵刀,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环四部分组成,刀首作为划分刀币类型的主要依据,形式多种多样,有齐国的齐刀、三字刀、燕国的明字刀、尖首刀、赵国的白人刀、王化刀,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燕国、赵国等地进行流通,也是我国早期的一种青铜铸币。
赵国刀币,形体较小、圆角独特。通高约13到14厘米,重约5到15克;刀刃与刀首之间形成了圆角,刀柄和刀身接乎于垂直状态;在其刀币的正面刻有“甘丹”“白人”“城白”等文记;在现已发现赵国的刀币中,还有形体更小的,通高都低于11厘米,其刀身尽宽1厘米,这一时期赵国流通的刀币较为广泛。
在战国的器物上钱币铭文中,邯郸,就经常写成甘丹,在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邯郸也写的是甘丹,由此可知邯郸最早就是写作甘丹的,虽然那个时候书写不规范,但是这个地名的形态,就已经存在了。
赵国刀币(邯郸赵王城遗址博物院 供图)
“甘丹”刀币流通于京津冀蒙晋辽多地
考石发现,赵国刀币多出土于今河北灵寿、石家庄、邯郸、徐水、易县、滦平及北京等地,另外在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辽宁省一带也有出土。从出土地点可知,赵刀也可在当时的燕国境内通用,从今天来看,其流通范围包括了京津冀、内蒙古、山西、辽宁多地,可算是战国时期妥妥的“硬通货”了。
战国邯郸是典型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从经济常识来看,一国货币能够在他国流通,证明其货币背后的经济体的体量是可观的。
战国时期,邯郸成为赵国国都,政治地位的提高更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邯郸也成为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市,是典型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当时冶铁业和铸铜业是邯郸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史记·货殖列传》记“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在战国秦汉文献中,邯郸往往被指称为赵,邯郸又是重要的冶铁地,所以这个卓氏很可能是邯郸人。以冶铁致富的并不只卓氏一例,“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可见冶铁作坊和生产规模之大。在邯郸的考古实践中,也多次在地下发现战国时期的冶炼遗址,同时反映出当时邯郸的铸铜业起码包括兵器铸造和货币铸造两个系统。此外,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当时的邯郸手工业中还有制陶、酿酒、石器制作、骨器制作等部门。
秦相张仪曾在秦王说,赵国是中央之国,“杂民这之所居也”,《史记》也记载邯郸是不少外地客商的聚集之地,其中最著名的商人就是助推秦国实现大一统的吕不韦了。此外,《史记》还说邯郸本地居民“俗尚商贾”,无论是刀币的出土还是史料记载,都说明当时邯郸商业的发达程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刀币是哪个朝代的推荐搜索词:
1.最早的刀币是哪个朝代的
2.刀币是哪个朝代的最值钱
3.刀币是哪个朝代的货币
本文标题:刀币是哪个朝代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