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军级是什么军衔
副军级是什么军衔推荐文章1:解放军特种兵都是什么军衔?为何级别相对更高?究竟有何特殊讲究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解放军特种兵都是什么军衔?为何级别相对更高?究竟有何特殊讲究?
就普通士兵而言,特种兵部队最基层的组成部分,通常也是三级至五级士官,对应现行军士军衔中的中级或高级军士,例如一级二级上士或三级军士长等。这与普通部队主要是列兵和上等兵组成的义务兵群体形成鲜明对比。而这主要是因为,特种兵需通过严格选拔才能进入,且服役年限更长也进一步提升了军衔级别。
对于特战部队军官来说,核心的直系队员和小队长等,通常都为中尉或上尉军衔。而中队长等中层管理指挥角色,则一般为少校或中校军衔,主要负责战术层面的指挥。而像负责战略规划的参谋长等特种部队高级指挥官,则至少要达到上校军衔或更高。
而作为特种部队最高指挥官的大队长,便至少是师旅级的大校军衔,甚至之前还能到达副军级少将军衔。
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军各大军区曾陆续组建了特种作战大队、特种侦察大队等,大军区直属的特战部队。虽然在组建初期,这些单位的主官多是从正团级任上转任而来,通常是中校军衔,相关特战部队在编制规模上也是正团级。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军特种部队不断壮大发展并提升编制规模,外加其一直都直接隶属大军区指挥,相应级别自然水涨船高,因而一些大队长最终能被授予少将军衔?。而由少将担任特种部队大队长,不仅是基于当时对特种部队建设的重视,也是实际指挥必然选择。
毕竟其作为重要的特战机动力量,之前不可能下放给较低层级指挥,同时更高级别的指挥官也有利于特种部队协调建设发展资源。
当然随着我军特种部队建设发展越来越成熟,便不再需要过高的拔高其层级。在军改后,所有原大军区直接下属的特战大队也相继都转隶到集团军之下,并改编为特战旅,而特战旅旅长军衔也相应为大校。但总体而言,整个我军特种部队在军衔级别上依然要稍高于普通部队。
而这主要是因为特种兵选拔严格需要通过体能、技能、心理等多维度考核。选拔淘汰率高达50%-80%,入选者多为精英,晋升标准自然也就更高。
同时特种部队任务的特殊性,让其在执行高风险任务如反恐、斩首、侦察等行动时,不仅要以灵活的小分队形式行动,强调兵贵神速的作战风格。而且需要能在非常规条件下快速反应,具备快速决策和独立行动的能力,高层级军衔便能够赋予更大的自主权。
而且特种部队是优先发展,并承担应急作战、战略侦察等关键任务的重要力量。特战行动又经常涉及海空军等多军兵种协同,配置更高级别的军官军衔,与其在联合作战中的协调能力和资源统筹能力直接相关。解放军特种兵以其精锐的作战能力、先进的装备和严酷的训练成为国家安全的“尖刀力量”。其官兵更高的军衔体现了其执行复杂任务的责任与战略价值。
看了解放军特种兵的军衔,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新京,中国特种部队纪实
人民网,解放军十大特种部队公开 国之精锐
副军级是什么军衔推荐文章2:现役军官的军衔制发生了四大变化
2021年1月1日,新的《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实施,现役军官的军衔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规定、表述都与之前完全不同。
第一个变化,“职务等级”与“军衔”变成一一对应,即“一职一衔”。军改之前,一个职务等级对应两个军衔,包括基准军衔和辅助军衔。例如,副军职军官对应“少将、大校”两种军衔,少将是基准军衔,大校是辅助军衔。
但是,有些职务等级的辅助军衔是名存实亡的:例如,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是中将,但近些年来只授少将;又比如,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是少将,但近些年来只授大校。
而且,一职二衔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
军队有着非常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之所以设立军衔制度,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明确上下级关系。通俗来说,就是可以通过军衔一眼判断谁大谁小,遇到紧急时刻知道听谁指挥。
但是,一职二衔的模式下,会出现“副团职少校”与“正营职中校”面对面的情况,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也容易出问题。
所以,现在的军衔制改成了“一职一衔”,一个职务等级对应一个军衔:
1、正战区级及以上:上将军衔;
2、副战区级:中将军衔;
3、正军级:少将军衔;
4、副军级:少将军衔;
5、正师级,大校军衔;
6、副师级(正旅级),大校军衔;
7、正团级(副旅级),上校军衔;
8、副团级,中校军衔;
9、正营级,少校军衔;
10、副营级,少校军衔。
11、正连级,上尉军衔;
12、副连级,中尉军衔;
13、排级,少尉军衔。
现在,只要一看到军衔,就能判断出属于哪个职务等级。例如,上尉肯定是正连级,上校肯定是正团级,中将肯定是副战区级。
只不过,由于军衔的数量小于职务等级的数量,少校会对应正营、副营,大校会对应正师、副师,少将会对应正军、副军,一衔两职。但是,总体还是一目了然、非常清晰的。
相对应的,现役军官只要晋升了职务等级,军衔是立马调整的,不再有任职年限的要求。
例如,晋升副战区级之后,军衔同步晋升为中将;晋升正战区级之后,军衔同步晋升为上将。
第二个变化,陆军军官的军衔前出现了”陆军“的前缀。之前,我国实行“大陆军”的模式,陆军军官的军衔是没有前缀的,直接称呼为某某少将、某某大校即可。只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冠以“海军”、“空军”的前缀,如海军少将、空军大校。
到了最近,陆军军官的军衔也陆续出现了“陆军”的前缀。
例如,2021年11月10日,惠州军分区政委的公开活动道中,军衔表述是“陆军大校”;又比如,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最新的军衔表述是“陆军大校”。
因此,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之后,预计“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的现役军官都会在军衔前冠以“军种”的前缀。
第三个变化,现役军官的“军衔”出现在了“职务”之前。原先,现役军官的介绍中,是职务在前、军衔在后,依次是“单位+职务+姓名”,再单列军衔,职务为主、军衔为辅。
例如,某某省军区司令员**同志,少将军衔;某某军分区司令员**同志,大校军衔。
现在,为了突出军衔的主导作用,军衔的位置挪到了职务之前,变成了“单位+军衔+职务+姓名”。
例如,某某省军区少将司令员**同志;某某军分区大校司令员**同志。
第四个变化,文职干部退出历史舞台,要么转为现役军官,授军衔;要么转为文职人员,不再属于现役人员。原先,文职干部和现役军官一样,都是军队的现役干部,各项待遇和同层级的军官没有明显区别,在科研、医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文职干部的存在也有其弊端,例如很多人会把专业技术三级的文职人员认作是少将。
于是,现在彻底取消了文职干部的概念,军队人员只分为“军官、军士(原先的士官更名)、义务兵、文职人员”四大类,“文职干部、文职人员、工勤人员等”向统一的文职人员制度并轨。
现在的文职人员虽然也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属于军队的编制,但明确是非现役人员,不再有相应的衔级,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模式,分为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
原先的文职干部正在逐步消化,要么改任现役军官,授军衔;要么脱下军装,改为文职人员,以非现役的身份继续发光发热。
例如,前几日,联勤保障部队中的几位文职干部就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改任专业技术军官。
欢迎点赞、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副军级是什么军衔推荐文章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等级,看肩章,你认得吗?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军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授予军人的一种衔称。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军衔。对于军衔的认识,一些朋友或许只有片面的认识,下面,笔者就给大家来科普一下中国的军衔。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国防意识,笔者以为,识别军衔也是加强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军衔中,你能识别出它们的官职及其级别的大小并知道它的寓意吗?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但笔者原来不知道,而且与笔者一起共事的同志也不知道。后来,笔者通过自己的学习、琢磨,比较形象地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同志们说,我这个识别军衔的方法,言简意赅、望图生义、便于记忆,是识别军衔加强国防教育的好办法。
我国解放军军官军衔(不含士兵军衔)分为3等10级。文职和武职军衔划分一样,但肩章样式却不一样。
3等是:将官(无杠)、校官(二道杠)、尉官(一道杠)。
10级是:上将、中将、少将。其职务为正师级至正大军区级的军官。他们的军衔是没有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一颗星到三颗星。分别是:三颗星,上将、二颗星,中将、一颗星,少将。其职务分别是:正师职、副军职、正军职、副大军区职、正大军区职。我们可以把将官形象地理解成:因为他们的军衔是没有杠的限制,所以他们的职务管辖范围更大,其职务更高。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其职务为副营级至副军级的军官。他们的军衔是二道杠。从一颗星到四颗星,分别是:四颗星,大校、三颗星,上校、两颗星,中校、一颗星,少校。其职务分别是:副营职、正营职、副团职、正团职、副师职、正师职、副军职。我们可以把校官形象地理解成:因为他们军衔是二道杠,所以他们的职务管辖范围是二。也就是说,他们不但能管辖到一道杠的部分,还能管辖到二道杠的部分。
上尉、中尉、少尉。其职务为排级至副营级的军官。他们的军衔是一道杠。从一颗星到三颗星,分别是:三颗星,上尉,二颗星,中尉、一颗星,少尉。其职务分别是:排职、副连职、正连职、副营职。我们可以把尉官形象地理解成:因为他们的军衔是一道杠,所以他们的职务管辖范围是一,只能管辖到一的部分,不能管辖到二的部分,其管辖范围最小,职务最低。以上是解放军军官军衔,不含士兵军衔。
下面是士兵军衔介绍: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
副军级是什么军衔推荐文章4:揭秘:中共开国将军的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解放军设置的级别,为了区别于国家机关行政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级别,称之为“军队级别”。
“军队级别”是1952年3月正式评定的,全军从毛泽东的军委主席级到战士级,共设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级:
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一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二等一级),军委委员级(二等二级);正、副、准兵团级(三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军级(四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师级(五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团级(六等一、二、三级);正、副营级(七等一、二级);正、副连级(八等一、二级);正、副排级(九等一、二级);正、副班级(十等一、二级);战士级(十一等)。
1952年全军干部评定级别后,到1955年实行军衔制度的三年多时间里,级别显得偏低的部分初级干部和一少部分中级干部的级别,陆续进行了调整,准军级和副军级干部的级别只有个别调整,而正军级以上干部的级别则一个也没有调整。因此,1955年初中央军委关于以级别为基础按照德、才、资条件评定干部军衔的政策出台以后,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于2月9日联署提出,调整123名级别偏低的正军级以上干部的“军队级别”,呈中共中央审批。其中包括由副兵团级提升为正兵团级者22名,由准兵团级提升为副兵团级者35名,由正军级提升为准兵团级者66名。若按这一方案调整了的话,1955年授衔的53名有“军队级别”的上将中,就会有52名是正兵团级,中将中兵团级人数的比例也会大为提高。然而,这一调级方案最终未能实现。因而,本文后面所列中将和上将中,有100余人只能是以偏低的级别遗憾地载入史册了。
10名大将的级别大将多数为军委委员级,只王树声、许光达二人为正兵团级。1955年解放军实行薪金制时,军委委员级被取消,改称大军区级;原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凡授予元帅军衔者,嗣后在薪金标准中改称为元帅级。
55名上将的级别正兵团级33名: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副兵团级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
准兵团级1名:贺炳炎。
无军队级别者2名:乌兰夫、阎红彦。
175名中将的级别正兵团级1名:徐立清。
副兵团级22名:萧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
准兵团级53名: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凤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萧望东、丁秋生、赖毅、邝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
正军级96名: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暲、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刘金轩、张达志、钟汉华、秦基伟、孔从洲、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均、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镕、萧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廷、吴先恩。
无军队级别者3名:赛福鼎·艾则孜、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错饶杰。
798名少将的级别副兵团级1名:贺晋年(原东北军区)。 准兵团级3名:解方、陈沂(军直)、段苏权(空军)。
正军级107名: 军直13名:童陆生、詹化雨、刘其人、张瑞、彭富九、李信、曹广化、魏传统、孙仪之、傅家选、喻缦云、姜齐贤、钱信忠;院校11名:张文舟、何克希、徐文烈、戴润生、陶汉章、谢振华、谢立全、林浩、刘居英、刘有光、谢良;空军4名:谷广善、薛少卿、漆远渥、王集成;海军14名:曾克林、易耀彩、郑国仲、张学思、王政柱、袁也烈、彭德清、赵一萍、张汉丞、马龙、曾生、段德彰、卢仁灿、桂绍彬;防空军3名:陈华堂、王智涛、谷景生;炮兵2名:苏进、陈锐霆;工兵2名:李迎希、徐德操;公安军5名:邓少东、查国桢、罗华生、吴烈、李逸民;原西北军区3名:郭炳坤、张希钦、曾涤;原西南军区4名:李夫克、黄立清、鲁瑞林、金如柏;原华东军区7名:何以祥、段焕竞、邱蔚、朱绍清、廖海光、刘涌、曾如清;原中南军区12名:何敬之、姚醒吾、刘贤权、龙书金、韩东山、袁克服、潘振武、贺东生、张广才、钟伟、吴自立、萧元礼;原华北军区11名:甘思和、潘峰、傅崇碧、萧思明、叶青山、王奇才、龙道权、帅荣、裴周玉、黄振棠、李人林;原东北军区2名:罗成德、唐子安;志愿军14名:王蕴瑞、黄文明、张明远、胡炳云、萧应棠、萧文玖、潘焱、丁盛、钟国楚、陈仿仁、陈云开、谢明、李呈瑞、梁仁芥。
副军级216名: 军直26名:贾若瑜、王光华、王永濬、曹丹辉、李钟奇、叶楚屏、王文轩、叶运高、李兆炳、黄远、吴涛、马文波、陈外欧、刘显宜、张松平、范子瑜、严俊、戴正华、宫乃泉、黄曹龙、阎捷三、殷希彭、曾育生、陈远波、黄新友、张平凯;院校15名:雷绍康、罗若遐、方升普、刘永源、王绍南、袁渊、谭知耕、余克勤、仲曦东、谭佑铭、张驾伍、周志刚、刘子云、沈启贤、吴嘉民;空军19名:李中权、张廷发、何廷一、石忠汉、朱虚之、沙克、黄玉昆、黄炜华、杨焕民、吴林焕、何振亚、傅传作、王德贵、杨尚儒、刘锦平、李世安、栗在山、韦祖珍、裴志耕;海军18名:雷永通、张雄、高志荣、马忠全、蔡长风、萧学林、黄忠诚、刘华清、苏启胜、朱军、刘中华、梅嘉生、何辉、谢甫生、吴西、魏天禄、刘义、黄忠学;防空军5名:张西三、孙超群、林接彪、李赤然、潘寿才;炮兵2名:贾陶、封永顺;装甲兵2名:王振祥、罗通;工兵3名:赵东寰、唐哲明、唐健伯;公安军2名:熊伯涛、方国华;原西北军区7名:苏鳌、杨嘉瑞、程悦长、夏耀堂、王再兴、左齐、李铨;原西南军区14名:李文清、王启明、陈明义、查玉升、何维忠、郭林祥、杨尚高、胡荣贵、王贵德、石新安、范明、王其梅、陈鹤桥、余洪远;原华东军区32名:廖政国、黎有章、刘永生、李继开、陈美藻、张震东、常玉清、胡大荣、赵俊、萧永银、张秀龙、熊应堂、张铚秀、詹大南、陈宏、姚运良、李水清、周纯麟、谢胜坤、龙潜、欧阳平、李世焱、刘文学、李耀文、汤光恢、谢云晖、王六生、何志远、张闯初、符确坚、何柱成、刘毓标;原中南军区31名:邓克明、卢绍武、叶长庚、刘子奇、李福泽、雷震、马白山、黄一平、余成斌、覃士冕、张国传、周发田、江燮元、李化民、欧致富、魏镇、刘新权、方国安、王全国、叶明、谢镗忠、廖冠贤、李丙令、陈德、陈发洪、王振乾、李俭珠、孙克骥、胡继成、杨树根、郭成柱;原华北军区13名:曾美、石志本、孟庆山、杜文达、索立波、张世珍、成少甫、康健民、张正光、黄作珍、王之平、徐绍华、王耀南;原东北军区10名:江拥辉、张开荆、贺健、贺庆积、谭友林、吴岱、邱先通、钟人仿、刘何、邹衍;志愿军17名:赵冠英、赵章成、谭善和、徐国贤、杨俊生、吴(讠旁加永)湘、周长胜、萧全夫、曾雍雅、宋玉琳、贺大增、李震、吴保山、何运洪、李致远、谢福林、丁莱夫。
准军级344名: 军直20名:吉合、胡备文、钱江、陈福初、陈铁君、王兰麟、洪水、刘少卿、周维、刘绍文、安东、黄有凤、李基、况玉纯、游胜华、王兆相、贺盛桂、王兴纲、车敏樵、张逊之;院校27名:李汎山、吴华夺、李开湘、李治、张书祥、高存信、周世忠、陈海涵、刘清明、方正、刘昂、李光辉、钟明彪、唐凯、唐铎、胡正平、陈金钰、郑大林、张崇文、胡定千、曹光琳、李真、李毅、郭奇、张日清、李良汉、钟发宗;空军29名:刘放、王平水、李平、梁达三、陈钦、谢斌、高厚良、关盛志、刘丰、邓东哲、蔡永、萧前、方子翼、李长暐、朱云谦、吴宗先、刘懋功、王云霖、周彬、李庆柳、余非、赵正洪、黄连秋、张百春、李勃、陈浩、罗维道、刘福胜、余明;海军11名:丁世芳、王效明、傅继泽、张元培、齐勇、邓龙翔、邱子明、宋景华、江勇为、胥治中、阙中一;防空军8名:刘秉彦、樊哲祥、蔡爱卿、黄径琛、张希才、曹传赞、龙福才、李贞;炮兵5名:张贻祥、涂锡道、管松涛、廖成美、王文介;装甲兵4名:程世清、林彬、邓家泰、宋庆生;工兵1名:廖述云;铁道兵9名:孔令甫、何辉燕、闵学胜、张吉厚、朱绍田、袁光、郭维城、徐斌、陈力;公安军12名:邹国厚、盛治华、罗文坊、王明贵、杜国平、陈波、梁玉振、刘辉山、张廷桢、蔡炳臣、陈伯禄、白寿康;原西北军区22名:郭宝珊、史可全、闵鸿友、孙光、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吴习智、徐国珍、朱声达、高朗亭、甘祖昌、罗章、侯世奎、颜金生、张开基、祖农·太也甫夫、曹达诺夫·扎依尔、高维嵩、李健良、牛书申、钟生溢、孙润华;原西南军区16名:张光华、童国贵、何正文、黎锡福、汪乃贵、熊奎、何光宇、胥光义、张和、吴荣正、萧新春、余述生、刘振国、卢南樵、孔骏彪、周长庚;原华东军区52名:李景瑞、万振西、刘健挺、程业棠、谢锐、宋文、曾旭清、李元、郭金林、王文模、李辉高、宋献璋、严光、童炎生、唐健如、贺光华、熊兆仁、周文在、李德生、黄朝天、王健青、陈士法、孙端夫、徐体山、邓仕俊、王诚汉、马辉、陈奇、傅绍甫、李发、阮贤榜、匡斌、尤太忠、王直、秦化龙、杨汉林、资凤、罗湘涛、喻新华、张文碧、李曼村、陈德先、汪少川、彭胜标、罗应怀、熊飞、彭显伦、张潮夫、王若杰、王义勋、郭卓辛、邱相田;原中南军区46名:吴诚忠、王远芬、田厚仪、罗仁全、祝世凤、叶健民、李道之、姜茂生、向守志、刘振球、王奎先、吴世安、黄霖、覃国翰、赵兰田、王东保、陈文彪、彭龙飞、刘玉堂、张汝光、陈挽澜、黄荣海、李士才、胡登高、谭文帮、林忠照、钟文法、陈志彬、张太生、宋维栻、彭清云、方国南、蓝桥、魏洪亮、董洪国、傅春早、萧远久、何能彬、任昌辉、颜德明、杨大易、余品轩、陈宗坤、邱国光、汤池、高体乾;原华北军区24名:于权伸、钟元辉、白志文、刘华香、赵文进、彭寿生、刘德海、林伟、曾威、刘彬、方之中、马卫华、曾保堂、黄光霞、杨植亭、廷懋、陈宜贵、钟炳昌、廖鼎琳、刘昌、翁祥初、萧永正、王英高、范忠祥;原东北军区24名:张竭诚、邓岳、谢正荣、徐国夫、江文、刘亨云、宋承志、赵杰、王良太、王力生、赵承金、伍瑞卿、龙开富、李资平、张济民、曾祥煌、袁佩爵、李伯秋、曹德连、钟辉、谭开云、李桂林、戴文彬、李少元;志愿军34名:丁先国、董永清、况开田、刘禄长、汪克明、王明坤、张树芝、张云龙、陈仁洪、李家益、赵国泰、吴瑞山、欧阳家祥、张万春、熊作坊、赖春风、蒋克诚、舒行、廖鼎祥、范阳春、张梓桢、谢家祥、杨中行、彭盛、严庆堤、吴融峰、李彬山、刘春、佘积德、官宗礼、严政、陈茂辉、张秀川、任荣。
正师级125名: 军直6名:何济林、潘世征、罗亦经、徐光华、黎东汉、幸元林;院校5名:徐其孝、林遵、胡华居、金忠藩、贺振新;空军16名:李振声、罗野岗、陈熙、安志敏、朱火华、刘鹤孔、王学清、曾征、黄仁庭、黄玉庭、袁学凯、兴中、方槐、张雍耿、乔信明、谢锡玉;海军2名:邓兆祥、罗斌;防空军2名:刘鹏、黎化南;炮兵3名:朱光、廖运周、颜东山;装甲兵2名:王胜、孙三;原西北军区4名:李书茂、熊晃、李书全、曾光明;原西南军区14名:周学义、涂则生、金绍山、张忠、何德庆、崔建功、吴忠、汪家道、李觉、张培荣、金世柏、丁荣昌、鲁加汉、马琮璜;原华东军区12名:龙飞虎、朱耀华、陈忠梅、李国厚、余光茂、谭友夫、张新华、张宗胜、熊挺、张春森、曹思明、周明国;原中南军区14名:齐丁根、曾敬烦、丁武选、程儒珍、郑效峰、邹善芳、汪洪清、刘兴隆、倪南山、卜万科、罗云、黄胜明、江腾蛟、黄德魁;原华北军区18名:蔡长元、钟辉琨、张英辉、郑三生、杨银声、曹玉清、曾宪池、卢克、马泽迎、杨永松、苏鲁、陶国清、韩卫民、杨世民、王才贵、孔飞、李佐玉、王谦;原东北军区15名:陈美福、张海棠、陈信忠、罗坤山、孙文采、苏焕清、黄思沛、叶荫庭、邱会魁、唐青山、罗桂华、王屏、姚国民、黄惠良、李荆璞;志愿军12名:唐金龙、吴子杰、游好扬、赖光勋、李木生、徐其海、黎光、贺吉祥、张步峰、樊学文、汪易、李布德。
以上125名正师级干部评为少将的方案公布后,其级别均调整为准军级,故从此以后首批授衔的开国少将中不再有师级干部。
无军队级别者2名:汪东兴(军直)、黄正清(原西北军区)。
(了解更多反邪教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太白剑”、微博“宝鸡反邪教”、网站秦岭雪“
副军级是什么军衔推荐文章5:教你如何识别我军军官的级别大小,只看胸前的资历章就行了
2007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换发07式军服后,常服军装上开始增加了一个新的装饰物——级别资历章
有了级别资历章,使得我们对军队军官的职级大小不再仅限于军衔,只通过看胸前的资历章就能知道一个军官的级别,以及军龄年限。
相比军衔而言,资历章更能清晰表达人民军队军官的等级、职级大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识别军官胸前的资历章呢?
在此,有必要先了解军官资历章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级别略章、军龄略章、装饰略章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级别略章:主要由色条和星徽组成。正职军官的级别略章有2颗星徽,副职军官的级别略章只有1颗星徽。
按照排级、连级、营级、团级、师级、军级、战区级、军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级共8个级别来划分,每个职级的级别略章颜色不同。
其次是军龄略章:主要显示该军官的军龄年限,分为1年资历章、2年、3年、4年、5年、10年共6种资历章,一条竖杠代表1年军龄。
最后是装饰略章:属于纯白色的底板,既不代表军官职级,也起不到显示军龄年限作用,仅在军龄略章和级别略章无法排满资历章架时,起到补充装饰效果,因为每排都要有三枚资历章组成。
下面我们就每个级别的军官资历章为大家一一举例说明。
排级军官:只有1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草绿色)8年军龄的排级军官
通常情况下,只有少尉军衔属于排级干部,军龄在10年以内,如果晋升到中尉军衔,职级应该到了副连级了。
图中的军官佩戴了中尉军衔,职级却仍是排级,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单论看军龄,在他级别略章的左边资历章上有3条杠,代表3年军龄;级别略章的右边资历章上有5条杠,代表5年军龄,共计8年军龄,该军官很可能是士官保送入读军校。
副连级军官:有1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浅蓝色)6年军龄的副连级军官
副连级是中尉军官的标配,级别略章上只有一颗白色星徽。级别略章的左边是1条杠,右边是5条杠,代表6年军龄。
正连级军官:有1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浅蓝色)13年军龄的正连级军官
级别略章上有两颗白色星徽,说明该军官是正连级,标配上尉军衔。
副营级军官:有2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深蓝色)1年军龄的副营级军官
1年军龄能当上副营级的军官,恐怕只有庞洪雨了。她是原武警广东省总队广州市支队四大队副教导员郑益龙的妻子。在郑益龙牺牲的9个月后,庞洪雨被武警广州市支队特招入伍,直接从地方一名军嫂,转变为副营级军官。
副营级军官需要两排资历章的,但是庞洪雨没有从军年限,是无法使用军龄略章的,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纯白色底板的装饰略章就派上用场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庞洪雨少校胸前的资历章只有1个1年军龄略章,外加一个只有一颗白色星徽的副营级级别略章,其余皆是装饰略章来凑成了两排资历章。
通常情况下,胸前的资历章已经是副营级了,那么军衔的标配应当是少校军衔,但也有例外情况,有些军官可能是职级晋升到副营级,但是军衔还处于上尉军衔。
5年军龄的副营级军官
比如原北京消防总队大兴支队庞各庄中队中队长胡彪,他才5年军龄就晋升到副营级,但是他的军衔还没有到晋升少校军衔的时间,因此像他这种副营级的上尉军官属于职级晋升,未来大有前途。
看他胸前的资历章,由于军龄才5年时间,无法达到副营级的两排资历章标准,于是就用了2个白色的装饰略章来补充。
正营级军官:有2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深蓝色)20年军龄的正营级军官
正营级军官的资历章标配是两排资历章,且中间的级别略章上有2颗白色星徽,军衔属于少校军衔。
但是佩戴正营级的资历章,并不一定都是少校军衔,还有中校军衔。
17年军龄的正营级军官
如果一名军官晋升到中校军衔,还是正营级,只能说明他晋升军衔的时间到了,但是军事职级却迟迟无法晋升副团级,那么他离转业也就不远了。
副团级军官:有3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紫色)21年军龄的副团级军官
副团级军官的资历章有三排,中间的级别略章上有一颗白色的星徽,标配是中校军衔。
正团级军官:有3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紫色)20年军龄的正团级军官
正团级军官的资历章有三排,且中间的级别略章上有两颗白色的星徽,标配是上校军衔。
不过,正团级军官还有佩戴中校军衔的案例。
20年军龄的正团级军官
比如航天员陈东,他的资历章已经是正团级了,但是军衔还未到晋升上校军衔的时间,说明他提拔的速度比晋升军衔的速度要快。
副师级军官:有4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红色)30年军龄的副师级军官
副师级军官有四排资历章,中间红色的级别略章只有一颗白色星徽,标配是大校军衔。
也存在副师级的上校军官,比如国防部发言人吴谦上校,他晋升到副师级之后,还曾短暂地佩戴了一年的上校军衔。
副师级的吴谦上校
正师级军官:有4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红色)36年军龄的正师级军官
正师级军官有四排资历章,中间红色的级别略章有两颗白色星徽,标配是大校军衔。
副军级军官:有5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土黄色)36年军龄的副军级军官
副军级军官有五排资历章,中间土黄色的级别略章有一颗亮金色的星徽,标配是少将军衔。同时也存在副军级军官佩戴大校军衔的案例,那属于职级晋升,军衔还未到晋升时间。
正军级军官:有5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土黄色)37年军龄的正军级军官
正军级军官有五排资历章,中间土黄色的级别略章有两颗亮金色的星徽,标配是少将军衔。
副战区级军官:有6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橘黄色)38年军龄的副战区级军官
副战区级军官有六排资历章,中间橘黄色的级别略章有一颗亮金色的星徽,标配是中将军衔。
同时也有些佩戴少将军衔的将领,胸前佩戴副战区级资历章,那属于职级晋升,军衔还未到晋升时间。
正战区级级军官:有6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橘黄色)48年军龄的正战区级军官
正战区级军官有六排资历章,中间橘黄色的级别略章有两颗亮金色的星徽,标配是上将军衔。
当然了,还有正战区级军官仍佩戴中将军衔。
41年军龄的正战区级军官
比如2017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的何平,两个月后就获得提拔,职级晋升为正战区级的东部战区政委,直到两年后的2019年12月才晋升上将军衔,这就说明何平将军的职级比军衔晋升速度还快,他也保持了两年的正战区级将领佩戴中将军衔的现状。
军委委员级军官:有7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柠檬黄色)47年军龄的军委委员级军官
军委委员级军官有七排资历章,中间柠檬黄色的级别略章上是圆形橄榄包住一颗星徽,标配是上将军衔。
军委副主席级军官:有7排资历章(级别略章是柠檬黄色)45年军龄的军委副主席级军官
军委副主席级军官有七排资历章,中间柠檬黄色的级别略章上是圆形橄榄包住一颗星徽,标配是上将军衔,和军委委员级军官的资历章规则一致。
总之,看军官职级的大小,关键就看胸前资历章,究竟是战区级,还是正师级,亦或其他级别,其次再看肩膀上的军衔。
副军级是什么军衔推荐搜索词:
1.部队副军级是什么军衔
2.正师级副军级是什么军衔
3.副军级是什么军衔是师长还是军长
本文标题:副军级是什么军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