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第一中学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推荐文章2:关于河北承德第一中学电加热开水器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关于河北承德第一中学电加热开水器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推荐文章3:河北承德县第一中学组织举办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
燕园引路传薪火,榜样归来启新章。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回望过去的一年,在“厚德载物,博学笃行”的校训引领下,承德县第一中学团委于传承与创新中书写了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为弘扬一中精神,为高三学子加油助威,承德县第一中学团委举办“燃梦高考路,青春绽芳华”助力高考系列活动—第三辑—燕园引路传薪火,榜样归来启新章——承德县一中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
陈紫龙同学于2023年6月毕业于承德县第一中学并以语文126,数学134,英语140,物理90,化学98,生物94,总分682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
赤子之心 感恩母校
陈紫龙同学首先介绍学习经验,从如何制定高效的学习计划,到如何应对不同学科的学习难点;从如何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到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他鼓励学子们全力备考,减少分心;摒弃杂念,专注题目;抗压抗挫,心态稳定。此外,他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的大学生活,多角度分析了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与发展方向、学习成长的点滴以及未来的梦想。他还介绍了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从美丽的校园风光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从雄厚的师资力量到优质的学术资源,让学弟学妹们对大学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最后他感谢母校承德县第一中学对他的培养和帮助,他表示在一中的三年是人生最宝贵的三年,希望学弟学妹珍惜光阴,把握当下!
互动交流,榜样传承
演讲结束后,在场的学生提出自己的内心困惑,“高三怎么面对成绩的起伏”、“怎么高效学习”,陈紫龙同学逐一解答了学弟学妹们提出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高三冲刺时的心路历程。
颁发奖章,合影留念
由夏校长和孙主任将一中优秀毕业生纪念章、优秀毕业生荣誉证书、校团委编著《聚青春之力,扬一中风采》毕业生经验蓝宝书、纪念册等颁发给陈紫龙同学,并合影留念。
这场讲座,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分享,更是一场梦想的接力。陈紫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弟学妹们证明,只要心怀梦想,并且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就一定能够跨越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话语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学弟学妹们前行的道路。相信此次宣讲会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向着梦想的彼岸奋勇前行!(王永平、王立新、梁世超)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推荐文章4:河北承德县第一中学“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倾力打造教学新特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河北承德县第一中学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老师们更好担当起神圣职责使命。
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承德县第一中学从领导干部做起,制定推行《党委班子成员一日常规》,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员做到:1.每天听课至少一节,并与教师交流一节,了解课堂,制定改进措施;2.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办公纪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每天至少找分管干部或教师谈话一次,征求意见,改进工作;4.每天有计划的检查至少一次教研活动。发现问题和亮点,改进工作;5.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党委班子成员一日常规》长期在校园电子屏播放。一方面是对班子成员的提醒,另一方面也是接受全体教工的监督。每周组织召开班子例会,找问题,挖根源、想办法,加强思想建设,要求处处率先垂范。形成了一支有责任心、有魄力、有胆识、有智慧、有能力的班子队伍。
在课堂教学上,承德县第一中学力促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经过探索、研究、实践,确立了“八环节”教学法。以教师培训、师徒结对为手段,以“严查、全查、重查、勤查”为举措,以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倾力打造教学特色。承德县第一中学校级领导带头落实“八环节”教学法,亲自上示范课,引领带动全体教师践行新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改革,推动高效课堂。
校级领导的示范课不仅展示了八环节的规范流程,更呈现了教学智慧与学科素养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教学改革成果在课堂落地生根,为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范例。(王立新、王永平、陈立军)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推荐文章5:教育领航 榜样力量——河北承德县教育联合体之承德县第一中学高中部
教育,作为百年大计的基石,在承德县被赋予了生动而深刻的诠释,而承德县第一中学更是成为了这一诠释的杰出代表。
踏入承德县第一中学的校园,仿佛置身于一幅诗意的画卷之中。绿树红花与庄重的教学楼宇相得益彰,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醉人的书香韵味。校门处,“续传奇、争一流、创名校”九个大字,宛如九颗璀璨的星辰,醒目而震撼,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号,更是学校多年来砥砺前行的精神指引和不懈追求的目标象征。
图为 承德县第一中学
在漫长的办学征程中,承德县第一中学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构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2024年,承德县一中925名考生,本科上线率99.78%;强基上线率91.46%,600分以上的“高端局分数”126人,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承德县教育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坚守,筚路蓝缕中的呕心沥血,风雨无阻下的兢兢业业。
为了推动全市教育质量迈向更高的台阶,为了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满意的教育,承德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率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立承德县第一中学教育联合体。这个联合体以承德县一中为核心,宛如一艘教育的航母,引领着教育改革的浪潮。它肩负着推广优质教育模式的重任,以一带三的强大辐射力,让受益的孩子从4000多人迅速增长到10000余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为更多孩子打开了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点亮了他们的未来之星。
从弱到强 引领教育新征程
在承德县一中的博雅楼内,合唱团的100个学生合着旋律,齐声高唱《祖国不会忘记》;在篮球馆,篮球小子们你追我赶,快乐竞技……在老牛河畔,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承德县第一中学,如今已成为教育界的一颗璀璨明星。
2014 年,承德县第一中学因全市高考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而令人瞩目,此后十年,本科上线率达 100%,一本上线率逐年攀升,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进入理想的大学殿堂深造,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栋梁,学校发展成为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重点名校。
然而,十多年前,承德县一中面临着生源不强、师资外流、债务压身、教师观念陈旧等诸多困境。2011年8月,承德县县委、县政府对承德县一中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由时任县教育局党组书记的王占民担任校长,“县一中是连接城乡教育的纽带,寄托着许多家庭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期望。”王占民说。
图为 承德县教育联合体党委书记王占民
一上任,王占民就制定一年起步、两年突破、三年腾飞的目标。《师德建设“十禁止”》《承德县第一中学教职工行为规范》《教职工请假制度》等相继出台,4个督查小组每天对教职工教育教学遵规守纪等情况进行督查。同时,从规范课堂、课间、跑操秩序等入手,以严管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同时,学校把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一环,坚持分类考核、奖优罚懒,注重人文关怀,成立教工帮困基金,设置“敬老假”,送生日蛋糕,评选“后盾奖”,为教师排忧解难。教师们主动奉献,并喊出了“踏出一中一步,肩负一中荣辱”的口号。
“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该校教师李方平对记者感叹,10多年前的承德县一中生源不多,教师职业倦怠、缺乏活力、人心思动,每年高考纯文化课一本上线在全市10所学校处于落后的位置。许多孩子宁可花费10多万元去衡水、遵化、石家庄,也不愿在家门口读书。
多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承德县第一中学创新党建工作,从组织体系,机制运行、实施路径、措施保障方面,强化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统领作用,落实“五育并举”,弘扬“拼搏、务实、奉献、合作、创新”的五种精神,全面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了一个从弱校变名校的传奇。
全面施策 擘画高质量教育体系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王占民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构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过细致研判,提出了“一案八环节”的教育方式,一案即教学案,八环节则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八个重要环节。
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一案八环节”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教育之中,并取得良好效果。此后,王占民又以“一案八环节”为基础,经过实践和分析,不断总结新内容,先后提出“双教研” (研教、研学)、“三教研”(在研教、研学基础上增加日教研)、“推门课”、“示范课”等多个教学理念,全校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图为 承德县第一中学开展教研活动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为此,承德县一中实施“青蓝工程”、“培训工程”、“写下水文工程”、“通读教材、通读课标工程”、“做题、出题工程”、“不留白工程”、“理论学习工程”、“教学资源库工程”等八大工程,选拔和培养优秀干部和教师,通过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和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支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干部队伍和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教师队伍。
“学校注重这些干部和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而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学校还通过定期开展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干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王占民说道。
同时,该校以“立德树人”为先导,开展“双德育”教育,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激情励志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方面,学校通过以文化激励、榜样激励、恳谈激励、活动激励正向引导,在全校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奋进,激发教育正能量。另一方面,学校深入开展高一生涯规划、高二成人仪式、高三百日誓师、新闻时评、读书、心理健康、艺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图为 承德县第一中学誓师会
从操场上震天动地的跑操口号到教室里洪亮整齐的课前宣誓,从集会时豪情万丈的铮铮誓言到进考场前发自肺腑的自信呐喊,师生们把激情教育贯穿到了每一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正是因为有了前进的目标,承德县第一中学才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自2015年打破34年清华“零”记录后,连年有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名校。
联合发展 引领县域教育共提升
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教育示范单位”、“河北省文明校园”、“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单位”、“国家安全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省级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承德县一中崭新的面貌吸引了大量优秀学子,越来越多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到这里就读。然儿,招生名额有限,如何让更多孩子享受到这样的优质教育,成为摆在承德教育者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承德县积极探索,率先试水,总结推广承德县一中的改革经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促弱校变强校、强校变名校。2024年1月19日,该县在我市率先组建由承德县一中为龙头,承德县一中初中部、承实高中、承德县第三中学为成员单位的教育联合体,让多所学校之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形成合力,王占民被任命为教育联合体党委书记。
联合体以承德县一中办学模式为基本参照,协调统一常规管理、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研活动、质量评价、考试考核。在尊重各成员校的办学实际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共商课堂改革、教师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学校提升内涵,发掘和打造学校特色,缩小校际办学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共谋发展愿景。
通过师徒结对、跨校教研、教师交流等多种方式盘活教师资源,使教育联合体成为名校长名师孵化基地、骨干培育基地、新教师成长基地。联合体成立后,能享受承德县一中优质教育模式的孩子从4000多人增至1万余人。
教育联合体成立以来,成员校之间工作往来频繁,师资、文化等方面融合得更加深入,学校间的教学活动越来越紧密,听评课、重要考试的考试分析和研讨,专家名师的讲座、教研活动,各成员校共同参加,教师们跨校交流频繁,师资融合更深。
图为 承德县教育联合体赛课活动
教育联合体的目标是利用2到3年时间,通过承德县一中的辐射带动,实现各成员校办学品质整体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办学实践成果和经验模式,孵化出更多像承德县一中一样叫得响的学校,最终推动全县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栉风沐雨,弦歌不辍。未来,承德县第一中学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在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子,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教育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王永平、王立新、张楠)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推荐搜索词:
1.河北承德第一中学地址
2.河北承德第一中学领导班子
3.河北承德第一中学图片
本文标题:河北承德第一中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