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推荐文章1: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推荐文章2:“属于中国的大飞机,就得我们自己造!”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7日)播出《张彦仲:属于中国的大飞机,就得我们自己造》。
人物名片
张彦仲,1940年生,今年84岁。航空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机械振动、信号处理与航空系统工程的研究工作,主持大型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两个国家重大专项,任中航工业集团战略院士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全面推动中国大飞机、航空发动机与机载事业的发展方面,张彦仲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生三次改行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塔台,你好!东方9191。”
“东方9191,北京塔台,你好!地面风200/4米每秒,跑道18L,可以落地。”
2023年5月28日12点31分,由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中国东方航空MU9191次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顺利完成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当天,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客机上,搭载了近130名旅客,张彦仲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产品从样机到能够进行小批量生产,再到投入市场上应用,是走出了很大的一步。这架飞机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内心还是有谱的。是不是飞得很平稳,起降是不是有颠簸,飞机的噪声怎么样,座椅是不是舒适,手机的电源有没有……也就是一般飞机乘客会感受到的东西,我们再去亲自体验一下。”张彦仲说。
△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张彦仲这一辈子,即便三次改行,也都是奔着中国航空工业这个目标去的。他说:“三次改行,干一行,学一行;学一行,专一行。我坚信一个准则:国家的需要就是你的志愿。为了国家的需要,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1962年西北大学理论物理班毕业照(后排右1张彦仲)
1962年,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张彦仲来到新成立的航空工业部304研究所,这是该研究所首次面向全国招收大学毕业生。当时,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这个单位是做什么的,只听说是搞“上天”的工程。
“我们刚去的时候,一无厂房实验室,二无仪器设备,三也没有科研题目。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张彦仲回忆。
△1962年304所部分同事(后排左3张彦仲)
304所位于北京海淀温泉乡环山村。上世纪60年代,这里交通不便,通信困难。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新员工张彦仲的工作就从盖房子做起。“我们在工地上当小工,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把实验室盖了起来,也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参加304所建所劳动(右1张彦仲)
房子,张彦仲是头一回盖;振动声学研究,张彦仲也是头一回做。理论物理专业毕业的他,没学过机械专业,甚至连机械图纸都画不好。张彦仲的第一次改行,就这样开始了。
从建实验室,买仪器设备,到潜心学习机械振动、电子计算机等知识,张彦仲和同事们很快就做出了成绩。
诊断安-24飞机故障
为国家挽回巨大经济损失
1973年,33岁的张彦仲被选为304研究所的党委常委。同年,他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国家进口的55架安-24飞机中,不止一架在飞行时剧烈振动,甚至导致发动机的叶片发生断裂。
张彦仲回忆,当时对方派了一个专家组来检测。“他们说这架飞机有问题,是发动机的故障,就把发动机换了。如果他们说这架飞机没有问题,你就退不回去。”
△1973年,张彦仲出国考察振动技术。
发动机故障,就可能机毁人亡。如果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对方就不会承担责任,国家就要蒙受损失。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原航空工业部指定张彦仲负责此事。
半个世纪前,飞机“故障诊断”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张彦仲带领团队花费三年时间,找到了叶片断裂的原因——发动机主轴转速的高次振动谐波与叶片共振,引发强烈破坏。
“发动机从平稳转速提升到最大转速,整个过程大约只有20多秒。用数字的办法,很容易把这20多秒的数据都拿下来。”张彦仲介绍,“我们就把这55架飞机从头测了一遍,发现有问题要退货的比他们多,一共退了13架飞机。”最终,这13架飞机为国家挽回超过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放弃职务留学深造
“我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回来,效祖国”
工作上已经小有成就的张彦仲,在39岁时放弃了副所长的职务,决定去留学深造。“因为我当了副所长了解情况,航空还是落后。过去我们就关着门自己搞,如果有机会去国外学习,对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有好处,至少你见过人家怎么搞的。”
△1981年,张彦仲出国前与家人合影。
反复权衡之后,张彦仲决定考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这里曾培养出牛顿等一批科学家。大名气,意味着高门槛,学俄语的张彦仲,突击学习了一段时间英语,经过考试和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三一学院接收的第一位来自新中国的学生。
“我们这些人从初中到大学都学习俄语,没学过英文。去留学之前临时学过一些,看看书还马马虎虎,听和说是没有环境的,也没有训练过,所以应该承认这方面还是有差距,但更大的挑战在于改行。”张彦仲说。
△1982年,张彦仲在三一学院。
张彦仲表示,这次改行是出于无奈。由于当时西方国家的高校没有向我们开放航空专业,想改变中国航空工业的落后局面,就不得不“曲线救国”:张彦仲选择了新兴学科“数字信号处理”专业,这个专业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测、通信雷达等领域。
由于张彦仲没学过信息,所以要学完信息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写若干论文,完成一篇博士论文答辩才能回来。
△1983年,张彦仲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三一学院院长霍奇金(Sir A.L.Hodgkin)勋爵夫妇。
完成这一切,只有三年时间。张彦仲买了自行车,穿梭在宿舍、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
1984年6月底,张彦仲完成了两百多页的博士论文。在论文扉页上,他郑重地写下:“献给我伟大的祖国”。他说:“我去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回来,就是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我的目标是打好基础,培养人才,成为‘人梯’,提升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留学国。”
△1984年,张彦仲获得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学位。
回国投身“航空国”事业
“我们要闯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婉拒了国外企业和高校抛来的橄榄枝,张彦仲带着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到了祖国。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面临第三次改行:组织安排他转向航空工业部的管理岗位。
在航空工业部数十年,张彦仲负责多个重大航空项目的立项、决策,组织研制和首飞。但是,当这些项目拿到国家级大奖的时候,却很少能在申名单中找到张彦仲的名字。
“我个人一辈子都没过奖,搞科研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获得奖项或奖金,我到现在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张彦仲说,“我们是干事儿的,考核一个人看你一辈子干成什么事,而不是获得多少奖状。”
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干线客机C919首飞,已是古稀之年的张彦仲,亲临现场并宣布了首飞技术评审意见。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飞
“我们从1970年就开始研制‘运-10’,在1980年开始生产麦道MD-82,1990年着手研发AE100座飞机,都没有成功。C919的首飞成功,意味着我们终于走出了初步成功的道路,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我们几十年来制造大飞机梦想的实现。”
这个梦,中国人做了很多年。用张彦仲的话说,中国大飞机的前40年,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坎坷”的路。当年还有一个观点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中国为什么要造大飞机?张彦仲说:“首先是因为中国本身需要,根据国内外的估计,未来20年中国需要再增加八九千架大飞机。依靠国外那是不行的!我们要闯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来。”
△C919大型客机模型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2006年7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大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张彦仲与李未、顾诵芬院士共同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他们奔走调研、听取意见,最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中国发展大型飞机的技术路线:坚持自主创新,以我为主,部分开展国际合作。
“首先,我们拥有庞大的市场做后盾,制造大飞机是一个大国工程,小国家恐怕难以做到。其次,是举国优势,以C919为例,靠一个单位的力量是不够的,别的国家已经吃到苦头了。第三,我们有后发优势,波音和空客比我们起步早,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它走的弯路我们可以不走。”张彦仲说。
解决了要不要干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实现。那几年,张彦仲每年要在北京、上海和西安之间奔波几十次,论证、咨询、评审,在C919研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张彦仲都在场。
张彦仲表示,为了保证飞机的安全性,必须获得适航证,这意味着对飞机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测试,无论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我们做的时间很长,用6架飞机飞了五年,3000多个架次,才把所有的风险和不安全科目都试验了。所以,C919经过了严格的适航考验,它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2022年8月,C919飞机完成取证前全部试飞科目。
耄耋之年仍在开拓创新
“要研制更大的飞机”
从技术攻关到批量生产,从试飞到投运,从单一航线到规模化运营,截至目前,已交付的C919飞机覆盖国航、东航、南航等三大航空公司,累计执行商业航班超过3700班、承运旅客突破50万人次。
今年9月19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飞抵拉萨,开展环控、航电、动力装置等高高原运行关键系统的研发试飞,以及高高原机场(机场标高在2438米以上的机场称之为高高原机场)适应性检查。张彦仲表示,这次飞行,很争气,也很光荣。
1985年,张彦仲提出并创建“航空科学基金”,支持航空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1996年,他又倡导并筹建“航空奖学金”,资助贫困的航空专业学子。他曾写过一首小诗:“耄耋之年何所求,史碑当为众人修。航空强国百年梦,喜见犊牛胜老牛。”
如今,84岁的张彦仲还有更大的雄心:研制更大的飞机。“事业的发展,靠一代接一代来干。中国人做了100年的梦了!”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李思默。身材瘦高、一头银发的张彦仲先生讲起话来简洁、利落,无论谈到哪个专业问题,他总能切中要点,精准解答。只是,话题一落到他个人头上,先生就摆手,“这些都不必谈,我个人不重要,都是大家的功劳”。耄耋之年,张彦仲的心里只有工作。
我问他,80多岁了,您还想搞新东西吗?他脱口而出,“试一把!”哪怕需要20年、30年,哪怕我看不到成果,也要开拓。功成何必在我?!
记者丨李思默 郭淼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推荐文章3:那些被名字耽误的世界名校, 你的学校"躺枪"了吗?
A:“你在国外读什么大学啊?”
B:“西北大学”C:“三一学院”
D:“滑铁卢大学”
这些国外的大学的名字,怎么各个听起来都那么奇怪?其实,国外有很多顶尖大学,都被名字耽误了
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大学,快来一起看看吧!
英国三一学院
三一学院,是剑桥的三一学院哦,并不是什么野鸡大学!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英文名称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是剑桥大学中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名声最响亮的学院之一,拥有约600名大学生,300名研究生和180名教授。同时,它也拥有全剑桥大学中最优美的建筑与庭院。
*图片: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花园
三一学院在学术成就上是剑桥所有学院中最顶尖的,也因拥有众多著名的毕业生而声名显赫,到目前为止该学院共培养出了32名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毕业生包括了牛顿、培根、拜伦、怀特海、维特根斯坦等人。
在三一学院读书的中国学生每年都寥寥无几,一般来说,三一学院的雅思成绩均分在7.5,小分也要达到7才可以哦!
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UCL)建校于1826年,是一所世界顶尖公立综合研究型大学,排名稳居世界前十,为享有顶级声誉的英国老牌名校,G5成员。伦敦大学学院诞生了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位菲尔兹奖获得者。
*图片: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
在最新的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UCL重新回到了全英高校第3位,仅次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而UCL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其主校区邻近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国王十字车站和摄政公园,坐落于伦敦市中心。
UCL硕士的雅思成绩要求:多数理工学科总分总分 6.5,单项 6;多数人文学科:总分 7.0,单项 6。
澳洲
卧龙岗大学
卧龙岗,翻译过来确确实实有点儿奇怪。提起卧龙岗,大多数同学莫名想起诸葛亮和大熊猫。Wollongong,其实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胜地,被称为“悉尼的后花园”。城市交通便利,周边的海岸线风景非常优美。
*图片::卧龙岗大学官网
而卧龙岗大学是一所综合类的大学,在2020QS大学排名中排名212名。卧龙岗的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世界著名,理工科方面很强。
计算机学院是澳大利亚最大的ICT科研中心,也是南半球最大的信息技术与电信研究机构之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也通常被认为代表全澳洲顶尖水平。其实,Wollongong还可以翻译成“伍伦贡大学”,瞬间高大上了。
蒙纳世大学
被黑成“野鸡大学”的蒙纳世大学怕是澳洲八大里最惨的一个大学了。
蒙纳世在2020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58,上海交大排名60。在国内,北清复交都是何等神仙学校啊。所以,蒙纳世确实靠实力说话,实打实的世界名校。
*图片:Google|蒙纳士大学
澳洲八大的其他学校都是以城市名字命名,或以州的名字命名,例如悉尼大学、澳洲国立大学。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很权威,难怪让很多人误会蒙纳世的名字,其实是为了纪念澳大利亚的英雄人物而命名这所学校的。
秃了头的马同学——蒙纳世在读硕士
蒙纳世大学教学质量如此出色也源于教学态度的严谨,要想在蒙纳世混文凭,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我们商学院挂科率在30%。
挂一门课 = 一台iPhone 8 + iPad Air 2 +一个LV包+一张回国机票。读书不易,珍爱生命,好好学习呀!
蒙纳世商学院同时获得AACSB ,EQUIS 和AMBA 三大认证,是澳洲八大名校里唯一一所拥有三大认证的商学院。
蒙纳世大学的教学质量非常出色。药剂学和药理学世界排名前10,稳稳的王牌专业。而且蒙纳世大学的校区分布广泛,在澳洲就有6个校区,在马来西亚和南非都有分校,在意大利和印度办有科研中心,在中国联合东南大学办了研究生学院。
西澳大学
这个听起来像在山里的大学,也是澳洲八大的学校。西澳大学自创校以来,一直是澳洲的最具历史、代表性和实力的著名顶尖研究型大学之一。西澳大学坐落于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多年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
*图片:Google|西澳大学
拿工程类科目举例来说,西澳大学在世界排名第四。西澳大利亚的工程学毕业生保持很高的就业率,因为工程学专业课程注重实践以及大学与行业之间密切的联系,为毕业生进入专业行业做好职场准备。
西澳大学在国际上被公认为工程学行业的“领袖”,毕业生供不应求。
加拿大
西安大略大学
西安大略大学,不是西安的哦!每当被人问起在哪里上学,西大的孩子们会尴尬地说,我在伦敦念西安大略大学……
A:什么西安?
B:Emm…是西安大略大学…
A:是英国伦敦嘛?
B:Emm…不是的,是在加拿大的小伦敦…
……
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对没错,伦敦市),是一所国际顶尖的医学博士类公立大学,有超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学术积累及深厚的人力资源背景。
知乎匿名用户
大学的考试没有重点,因为几百页的如新华词典一样厚重的书,都是重点。
如果你去问Prof考试的重点是什么,他们会笑(丧)颜(心)如(病)花(狂)地告诉你:亲爱的学生,我在Lecture上讲的和书上的内容都有可能会考到哦,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加拿大《环球邮》公布的大学排名:大型大学(注册全日制学生22000名以上)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全加拿大第一。
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是超级棒!毕竟考试的压力不是一点点。
滑铁卢大学
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于1957年创建,同样也坐落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是一所中等规模研究型公立大学,以学习与实习并重的合作教育(CO-OP)而闻名。
Abby——滑铁卢大学读本科
滑铁卢大学不在法国,滑铁卢也不在法国。但滑铁卢战役和法国有关系。滑铁卢大学在加拿大,滑铁卢在比利时。
我们读了滑铁卢大学也不会遭遇人生的滑铁卢,好吗?
滑铁卢大学科技气息浓厚,黑莓手机创始人之一拉扎里迪斯曾经就读该校,其毕业生也深受科技企业欢迎。
微软公司前主席比尔·盖茨于2005年秋季访问滑铁卢大学,在演讲中他提到,滑铁卢大学是微软招聘毕业生最多的学校之一。
这些被名字耽误的世界名校,各个都是顶尖大学。所以,大家在考虑出国留学的时候,要综合多方因素考虑。除了学校排名,更要看学校的王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甚至校友圈等等因素。
看学校看专业,当然大家也要自身努力。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去到自己想去的学校哦!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推荐文章4:英国圣大卫三一大学
英国圣大卫三一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简称UWTSD)是英国威尔士地区的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以下是关于该大学的详细信息:
1. **历史与背景**:圣大卫三一大学成立于1822年,是继牛津和剑桥之后,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威尔士亲王、英国王储是大学的皇家赞助人。
2. **校区分布**:大学共拥有4个校区,分别位于兰彼得、卡玛森、斯旺西和伦敦,并在卡迪夫和伯明翰设有学习中心。
3. **学术实力**:在《2021卫全英大学排行榜》中,圣大卫三一大学的艺术学科在全英排名第5,同时在全威尔士地区多个学科位列第1。
4. **学科设置**:大学提供包括商业与管理、考古学、人类学、古代史、神学、计算学与多媒体、媒体与设计、卫生与社会关怀、社会科学、运动与训练、工程与技术、科学、休闲与旅游、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在内的广泛课程。
5. **学术体验**:圣大卫三一大学注重学生的学术体验,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支持,包括Open Door Policy、English Support等。
6. **国际合作**:大学与全球多个院校有合作关系,包括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学士学位教育项目,该项目学生在武汉理工大学学习4年,可获得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颁发的艺术设计文学学士学位证书。
7. **就业情况**:圣大卫三一大学的学生毕业率高,毕业生就业率远高于很多英国大学,97%的学生在毕业后六个月内找到工作。
8. **学生活动与设施**: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体育活动,以及优质的教学设施和资源。
9. **官方网站**:有关大学更详细的信息,可以访问其官方网站。
选择英国圣大卫三一大学,学生可以期待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并受益于其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推荐文章5:成都6名学生收到剑桥offer,大部分是理工科
1月30日,剑桥大学放榜,作为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3,2025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op5的世界知名学府,其录取情况广受关注。截至目前的统计,成都共有6名学生收到剑桥大学offer,分别来自树德中学国际部、石室中学剑桥国际高中课程中心、成都七中国际部、实外国际部、成都青苗学校以及嘉祥锦江普高。
成都学子今年的表现格外亮眼。此前,成都已有5名学生收到牛津大学offer。其中,天府中学融合创新高中部拿下2封,金苹果锦城一中1封,树德中学国际部1封,成都狄邦肯思学校1封。
与牛津大学的录取情况比较相似的是,在剑桥大学的中国学生录取当中,理工科占比显著,工程、自然科学、数学等理工科专业占比最多。
剑桥大学 图据《每日邮》(资料图)
普高学生的剑桥申请攻略:
用碎片化时间管理来提升效率
嘉祥锦江的Eva同学收到的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无条件录取,预计将于今年10月入读自然科学(物理方向)。
比较特别的是,Eva来自嘉祥锦江普高。她在高二学业繁重之时,便毅然决定走“普高+A Level 国际课程”双轨并行的学习之路。
为何申请剑桥大学呢?Eva表示,对剑桥的憧憬始于她很小的时候。牛顿与苹果树的故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霍金、麦克斯韦等杰出校友,都让她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她希望自己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而选择自然科学(物理方向)这个专业,则是因为对物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渴望在剑桥大学这样的学术殿堂深入钻研。
她回忆道,自己面试时虽然出现小失误,但教授十分随和,耐心地引导她完成正确解答,令她印象深刻。
谈及面试准备,Eva直言在正式面试前两个月一定要多做模拟练习。比如,可以与身边申请同专业的同学进行模拟面试,通过“你提问,我回答”的方式,来养成边思考边阐述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边思考边表达的能力,还能更好地适应剑桥的面试。
作为普高学生,Eva的升学选择曾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完成国内课程,又要备战国际考试与竞赛。她坦言,自己从高二开始明确重心转向国际申请,作为竞赛班学生,凭借初中提前学习高中数理化的基础,大幅压缩课内复习时间。而对于普高家庭如何平衡“双轨制”,Eva说:“经济基础与父母的支持态度缺一不可。只要肯努力,国际赛道对中上游学生同样开放。”
Eva还分享了自己的时间管理秘籍,她说:“我的作息与普通学生无异,但会通过碎片化时间管理来提升效率,比如,我会交替学习不同学科,以避免学习疲劳,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等。”
录取学生谈经验:
将数学学科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成都青苗学校的学生薛书遥是被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录取的。这个专业的选择,与薛书遥在数学学科方面的优势有密切关系。
2024年1月,薛书遥在2024年英国数学奥林匹克(BMO)竞赛中成功晋级第二轮,这一成绩令人瞩目。BMO是英国数学基金会组织(UKMT)旗下针对高年级中学生难度最高的竞赛活动,每年仅邀请近1000位拥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参赛,竞赛分为BMO1与BMO2两轮,晋级BMO2的学生仅为前100名,其含金量极高,被誉为进入牛剑G5高校的“金钥匙”。而薛书遥不仅成功晋级,还收到了英国数学奥林匹克(BMO)夏令营的邀请函。
成都青苗学校的薛书遥同学
薛书遥的数学实力并非一蹴而就,她的成功秘诀便是“练题”。在准备BMO竞赛期间,她每天坚持花费30分钟练题,将题库试卷打印出来,日复一日地积累。
这样做的目的,薛书遥说,是为了练习数感,积累经验,掌握解题技巧。比如一道题,她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试错,在尝试的过程中,能知道对于不同情况的解决方法,不同方法的使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除了勤奋练习,薛书遥还早早为升学做好了全面准备。一是注重课堂学习,夯实数学知识储备,打好“硬件基础”;二是积极参加竞赛,拿好“敲门砖”,用成绩为自己的升学之路增添筹码;此外,丰富的课外活动经验在薛书遥看来,也是打动大学招生官的“利器”。
目前,她担任着学生会服务部的部长,在青苗组织了多次校园活动,包括感恩节饼干烘焙、高中部“夺宝”活动等等。另外,她也在校外参加多种志愿服务活动。
业内人士:
理工科擅长的学生,更要重视笔试
纵观今年牛津和剑桥在中国的录取情况,成都龙泉驿区青苗学校中学部执行校长王琪欣表示,从已经统计出的录取专业分布来看,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牛剑录取的中国学生理工科占比显著,化学、物理、工程、自然科学、数学等理工科专业成为热门选择。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学生在理工科领域具备传统优势,而在文科方面,与英国本土及西方学生竞争时存在一定差距。相比之下,经济学、心理学、PPE等热门人文社科类专业录取难度较大。
在录取考核环节,从笔试与面试中也发现一些规律。王琪欣表示,有笔试的科目,中国学生被录取的概率更高。比如,以工程、自然科学、数学等专业为例,录取学生往往在笔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学生在思维表达方面与英国本土学生的差距。
而在课程体系方面,牛剑更青睐A-Level课程体系的学生,其次是IB课程的学生。A-Level课程与英国高校对接紧密,且强调理工科,契合中国理工科学生的优势。虽然牛剑对IB课程认可度也很高,但由于学习IB课程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从最终录取比例上也有所体现。当然,牛剑的录取不仅限以上两种国际课程,只要学生个体足够优秀,其他课程也有机会被录取。
王琪欣表示,牛剑的录取标准历经百年,保持稳定,为学生和家长明确了准备方向。学生自身需具备良好的基础和天赋,尤其是理工科擅长的学生,更要重视笔试。此外,牛剑十分看重学生的“可教性”,即能够对老师的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具备相关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文\樊英 王婷婷 高晓梅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料有奖!)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推荐搜索词:
1.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有哪些专业
2.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苹果树
3.牛顿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本文标题: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