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友有三损友有三
益友有三损友有三推荐文章1:梁山好汉中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哪三位可托生死?哪三个要远离?
#头条创作挑战赛#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按照孔子的说法,与正直、诚信(谅,也译为宽容)、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才有好处,与谄媚逢迎走邪道、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这本身就是站在自私的角度上看问题、选朋友: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正直诚信宽容博学的君子怎么会敢斜肩谄媚笑里藏刀的小人交朋友?只要求朋友直、谅、多闻,为啥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便辟、善柔、便佞?
孔子的思想未必适用于梁山好汉,真正读过孔老夫子著作的,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未必超过十个,用孔子的标准来从梁山好汉中找朋友,可能连三个好的都找不到,所以咱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江湖人说江湖事,给梁山朋友重新制定一个标准:益者三友,友侠、友义、友勇;损者三友,友险,友狠,友伪。
原本是要写“友毒”的,但是掉过来念,就敏感了,所以咱们只能称其为“险友”,也就是阴险毒辣的朋友,梁山第一阴险毒辣之友,当然非智多星吴用莫属:先是设计了一个漏洞百出的“智取生辰纲”,把晁盖等人弄得弃家出逃,然后又阻止宋江无条件招安,非要跟朝廷大战五次、结下血海深仇之后再讲条件,这就是典型的寿星老上吊——嫌命长了!
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吴用就像烙铁头、五步倒一样狠毒,被他咬上一口,不死也得脱层皮。对吴用的阴险毒辣,青面兽杨志、美髯公朱仝、玉麒麟卢俊义、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想起来都会打冷战,宋江也被他坑得不轻。
吴用在梁山是没有朋友的,这是因为他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情义,征方腊是梁山好汉下饺子一样纷纷陨落,宋江哭得死去活来,金眼彪施恩跟着阮氏三雄打常熟落水而死,连钢铁战士武松“念起旧日恩义,也大哭了一场”。只有智多星吴用,不管谁死了,他一滴眼泪都不会掉,反而奉劝宋江不要太在意,哭坏了身体就不值当了。
吴用是个“险友”,谁被他盯上都会倒霉,跟吴用相比,李逵这个“狠友”看起来好像还有点义气。
李逵在征方腊时两次大哭,一次是因为石宝砍了丧门神鲍旭,另一次是为李衮被乱箭射死、项充被剁为肉泥。
李逵对自己的副手还有一点感情,但是对寻常百姓和无辜妇孺,则是狠到了极点。无论是江州城看热闹的百姓,还是扈家庄全体村民,他排头砍去毫不手软,事后居然还能笑得出来:“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
吴用阴险毒辣,李逵凶狠暴戾,宋江则是伪君子真小人,梁山三大损友哪个更可怕,读者诸君心中都有一杆秤。
有人说伪君子宋江有时候也不是百分之百可恨,因为他假装忠义,最后连自己都信了,所以这个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骨仔,也一心要招安“为朝廷建功立业”了。
宋江有志图王,吴用是十分清楚的,所谓的“玄女天书”、“地下石碣”,都是篝火狐鸣鱼腹丹书伎俩,那就是为黄袍加身造势,“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旗面颜色,都尽显不臣之心。
宋江为了聚拢人心,经常打出忠义的幌子,时间久了,自己也潜移默化地受了影响,所以他才拒绝了吴用“弃宋投辽”的建议,又干掉了可能重上梁山的李逵。
梁山三大损友盘点完了,要是不选出三大益友,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梁山一百单八将,岂能连一个好朋友都找不出来?
有人说梁山有那么多好汉,宁肯跟宋江李逵打家劫舍分金银,也不跟豹子头林冲喝酒吃肉交朋友。
这种说法对不对,林冲有没有在野猪林出卖鲁智深,都可以暂且放在一边,金圣叹把林冲评为梁山“毒人”,肯定也有他的道理:“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兄弟老婆孩子都不好,当然也不可能跟朋友讲义气,刘备防范马超,就是这个道理。
跟林冲交朋友要担风险,跟鲁智深、武松、阮小七做朋友,就可能会成为人生一大快事——前提是他瞧得起咱们,并肯与咱们交朋友。
鲁智深的侠肝义胆有口皆碑,将他评为梁山第一大侠也不为过,阮小七的勇而有义,也不比拼命三郎石秀和九纹龙史进差,所以金圣叹把阮小七评为梁山九位“上上人物”之一:“真要算做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销尽。”
阮小七是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哪怕这个“朋友”跟自己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
当年大刀关胜征讨梁山,船火儿张横偷营不成反被捉,他弟弟浪里白条张顺也不敢冒险救人,活阎罗阮小七发了火:“我兄弟们同死同生,吉凶相救。你是他嫡亲兄弟,却怎地被人捉了,你不去救,怎见宋公明哥哥?我弟兄三个,自去救他。若等将令来时,你哥哥吃他剁做八段!”
仅此一句话,阮小七的勇气就已跃然纸上,再加上他“偷酒戏钦差”,更是不负活阎罗之名。
鲁智深正而侠,阮小七勇而快,与这两人交朋友,自然是人生一大快事,能跟行者武松交上朋友,那似乎就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好事了。
武松最让人热血沸腾的一点,就是眼中只有义气,是非对错都不太重要:受人点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欺我兄弟手足必然以死相拼。
无论是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还是金眼彪施恩,都不能算作好人,但是他们对武松好,武松就倾尽全力答——无原则的义气,远胜有原则的出卖,江湖中人恩怨分明、快意恩仇,武二郎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
梁山好汉中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盘点完了,半壶老酒读书不精,定位也未必准确,所以最后还是要请教读者诸君:在您看来,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值得结交和最应该远离的好汉是哪几位?在您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益友和损友?遇到益友和损友,您会如何应对?
益友有三损友有三推荐文章2:读书打卡:交友注重三点:一善交益友,二乐交诤友,三不交损友
#抄书打卡#阅读《人间失格》
竹一是第一个看透他是故意演戏来取悦别人的秘密。
叶藏日复一日,都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之中,他想每时每刻都影视竹一看他有没有把他的秘密透漏给别人。为了这个秘密,可既想和竹一作至交,又想让竹一快快死掉。
叶藏与堀山的友情是他这一辈子最深的友情,尽管这种友情一次次让他失望,甚至让他堕落,让他一次次觉得没有资格活在人间,他也没有摆脱这种友情。
叶藏对于朋友堀山正雄的事事忍耐,却一次次受到伤害。比如堀山正雄当着他的面亲吻他的恋人常子;
他落魄到堀山家里找他的时候,堀山却口口声声以有事搪塞;
叶藏生活稍好的时候,叶藏又一次次来找他借钱,虽然每次钱不算太多;
堀山对叶藏伤害最深的是堀山对叶藏的教唆和一起放纵。叶藏的所有恶习和不堪几乎都是由他而来。
甚至在他婚姻生活步入正轨,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候,堀山找他言语中充满了轻蔑和不屑,甚至引诱叶藏发现妻子被侵犯的事情
他已经清醒地感到堀山“只是利用我能利用的部分来满足他的快乐,我们的往来在他而方仅止于此而已”的时候,他也无法摆脱这样一个幽灵的存在。
在《论语》中确实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是这么说的:益友有三,友直,友谅,友多闻。损友有三。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
朋友贵精不贵多。
是以心相交,真诚以待,彼此懂得。
真正的友谊,一定不是拉着你做荒唐事,而是真心诚意为彼此着想。伤心了可以倾诉,没有忌讳;喜悦了可以分享,没有嫉妒;最衰最囧也可以展示,没有笑话。
益友有三损友有三推荐文章3: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我们的朋友,我们应当交什么样的人为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呢?朋友分哪几种?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损者三友 ]
损友一第一种叫作"友便辟",指的就是谄媚的,阿谀奉承的朋友。你指鹿为马,他说那就是马;你黑白颠倒,他也赞同你的看法。这种人往往没有原则,但有目的。他能够这般阿谀奉承,多半是要利用你。损友二第二种叫作"友善柔",指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喜欢搬弄是非的朋友。这种朋友常常断章取义、巧舌如簧,最后改变了事情的初衷。而真正的君子则是"讷于言,敏于行"。远离他们,是你成事的前提。损友三第三种叫作"友便佞",指的就是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朋友。这种朋友往往一聊天,就把自己和一些名人、熟人扯上关系,自吹自擂,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找自信,却忽略了朋友的感受。然而真正的朋友相处起来应当是舒服自在的。
这三类人要么想要攀附你,要么会坏你好事,要么会让你觉得疏远。大多也不会在你落魄的时候拉你一把。所以不值得信赖和依靠,请尽早渐行渐远。
益者三友
益友一找正直的人做朋友。这个朋友人品是第一位的,直来直去,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机。益友二与真诚而可信赖的朋友的人交朋友。平时平淡若水,但是落魄的时候,默默无语拉你一把,这是真正的朋友。历史上有一个称为"白衣送酒"的故事,这是一个高官向一个穷名士送的极为谦卑的酒,这叫真朋友。益友三与博学而见多识广的朋友交朋友,是有益的。择友是门学问,远离损友,与益友同行,你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朋友之间究竟应该如何相处?《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空隙,留一点余地。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保持一点距离,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更深厚的情谊。
人生不同阶段,我们如何交友?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说人的一生成长,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年少的时候是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感情容易冲动,恋爱容易出事,所以小时候感情那么冲动的时候,交到的都是青春热情,毫无功利的朋友,这固然是好。但是冲动过去呢,及至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中年人最怕就是拉帮结伙,拉山头,结朋党,彼此争斗,因为人有资本了。到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别老觉得我得到的这些东西我就放不下,人到老的时候,有些东西是要舍的,就是不被所得负累。
益友有三损友有三推荐文章4:
益友有三损友有三推荐文章5:子曰: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你的朋友圈该清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有诚信的人,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走歪门邪道的人,谄媚逢迎的人,表里不一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在这两句话里,孔子把朋友分了两类,提到了六种人,好朋友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好朋友的三种里,第一种为“友直”,是讲话比较直接的朋友。比如隋唐一代名相魏征,换个角度看,他除了是良臣,还是唐太宗的好朋友。据《旧唐书·魏征传》中记载,贞观元年,李世民初登帝位,有志于创立一派盛世。当时的魏征是尚书左丞,他直言不讳的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居然全盘接纳。魏征感叹自己喜逢知己之主,思谒其用,无所不言。唐太完也很感激他,说如若不是他的至诚奉国,也不能成事。两个人其实是心心相惜的。像魏征这类的朋友,说话有时不好听,但很实用。
第二种为“友谅”,是宅心仁厚,能原谅别人的朋友。看到这个友谅,想到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陈友谅,小说里的形象与他的名字内涵成一对反意词。这样的起名法,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并不罕见。在《红楼梦》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名字,比如薛宝钗的哥哥薛藩,字文龙,结果其人是个没文化的粗鄙之人,贾瑞,字天祥,有天赐之福的人,结果书中第一个人物死得就是他。再比如《水浒传》中的名字,及时雨宋江,雨水及时,但没有机会浇灌干涸的大地,都流入大江大河了。军师智多星吴用,明明足智多谋,结果也没什么用。名字有暗示人物命运的意味。
但我们这里所讲的“友谅”,可不是反义词,是指那些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的朋友。
第三种为“友多闻”,是学识渊博的知识达人。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的朋友圈就很高端,他在青年时代就与马融、窦章、王符和崔玻成了知己。
马融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马援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世家子弟,家教良好,博学多闻,马融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就是专门对儒家思想进行阐释做注解进行研究的学者。窦章也是东汉名臣,先祖是窦融,东汉开国功臣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窦家世代袭爵,窦章礼贤下士,名誉甚好。王符,东汉文学家、进步思想家,著有《潜夫论》,一生隐居著书,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文笔犀利。
尤其是崔玻,他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都很有研究。两人经常一起探讨这方面的问题,这对张衡的帮助很大。张衡在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崔玻也有一份功劳。
所以张衡身上的家也很多,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张衡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上三种人为赤,可以多接近,以下三种人就是墨了,接触多了,把握不住,迟早得黑,交友不慎就是这个道理。
坏朋友也有三种,第一种为“友便辟”,爱走歪门邪道的人,有怪癖,软硬都不吃。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所谓的朋友,最典型的就是非法搞传销的那些人。他们专门骗亲友,谁信任他,谁倒霉。这类朋友如何辨别,通常他拉你去不合规的事情,又言获取暴利的事,把握自己,别贪心,谨记,天上的馅饼儿永远都在天上飞,在地上的人,永远都是通过勤劳努力奋斗获得食物。
第二种为“友善柔”,柔,就是不硬,随风倒。善于谄媚讨好别人。你要赌博他随你,你要犯法,他也不拦着你。有时这类人一味的迎合你,虚情假意的献殷勤,则是有其目的性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有篇短篇小说《变色龙》,小说当中的主人公巡警奥楚蔑洛夫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善柔”之友,虚伪逢迎,见风使舵。
第三种为“友便佞”,这个佞就是口才很好。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质朴、言语谨慎的人近仁德,反观,一副和颜悦色,花言巧语的人,仁爱之人较少。
一个有修养的人,言语不会讲太快,而且不会把话说得很满,会留有几分。相比之下,一个骗子的讲话总是讲到十分,甚至十二分。这样的人往往都有问题,“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古人不轻率地发表言论,因为担心说到却做不到,那就尴尬了。
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口才很好,他问孔子,怎样才能修成君子之德。孔子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你要先去实践你想要说的话,等到真做到了,再把它说出来。因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另一种解释为君子说话不能太绝,做事要留余地 。
所以不要羡慕那些口才好的人,说话很实在的,那才是好的朋友。
曾国藩说过,“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和优秀的人交朋友,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新的知识,汲取他的优秀品质,从而也变得积极上进。在我们需要帮助时,这些朋友也会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使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更近一步。
以上两类朋友,六种人辨别清楚,便会发现一条交友原则。朋友在精而不在多,交友应秉持“宁缺勿滥”的原则。
益友有三损友有三推荐搜索词:
1.益友有三损友有三解释
2.益友有三损友有三都是谁
3.益友有三损友有三原文
本文标题:益友有三损友有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