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代君主是谁推荐文章1:中国历朝末代君主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朝代最多、更替频繁的国家,因此,末代君主也就有长长的一串。我在长文中列举了23位末代君主,他们要么是昏庸无能,懦弱可欺;要么是暴虐无道,人心尽失。从结局上看,末代帝王得善终的是少数。


  1、夏桀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传了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图为桀把人当座椅


  桀,姒姓,夏后氏,名癸,桀是他的谥号(凶猛的意思),所以又称夏桀,在位52年(公元前1589年—公元前1559年)。癸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起兵伐桀,夏朝覆亡。桀挟妺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东南)之山一道饿死。


  2、商纣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


  

  纣王


  帝辛(前1105年―前1046年),是商朝末代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残暴的君主。在位30年,周武王称其为“纣王”,是周人侮辱性的称呼。帝辛即位后颇有功绩。但在位后期,居功自傲,除了溺于酒色之外,还“发明”了剖心、挖肝、炮烙等酷刑。周武王起兵伐纣,攻至朝歌,帝辛登上鹿台,穿上他缀有宝玉的衣服,投火自焚,商朝灭亡。


  3、周赧王


  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共传30代37王,约800多年。


  

  赧王降秦


  周赧(nǎn)王(?-前256年),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长的君主。此时,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都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赧王组建联军抵御秦军。当时赧王为了联军的开销,向当地富人借贷。事后当地富人向周赧王讨债,他只好躲到宫内一座高台,此台后被称为避债台,成语“债台高筑”由此而来。(@高会民)之后秦军攻城,赧王投降。秦昭襄王收取了象征周天子的一切礼器,将赧王降封为周公。一个月以后,赧王死于梁城。


  4、秦二世胡亥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秦朝的政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皇朝的统治基础,影响深远,直到如今。


  

  胡亥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前210年―前207年在位,是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始皇出巡南方病死,李斯秘不发丧。胡亥在李斯和赵高的协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逼死扶苏而上位。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暴虐统治,激起陈胜、吴广起义和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最终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逼迫自杀于望夷宫。


  5、汉献帝


  汉朝(前202—220年),分西汉和东汉,是秦以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刘协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汉朝最后一个皇帝,189-220年在位。189年,董卓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死后,刘协被曹丕控制,被迫禅让于曹丕。之后,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山阳公。234年,刘协寿终正寝。


  6、曹魏元帝曹奂


  

  曹奂


  曹奂(246年-302年),是曹操的孙子,魏国的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260年,魏帝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曹奂虽名义上是皇帝,但实为司马氏的傀儡。265年,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任晋王,篡夺魏国政权,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58岁时病死,谥号为元皇帝。


  7、蜀汉后主刘禅


  

  刘禅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阿”字读音为“a”,不读“e”),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年。期间北伐不断,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263年刘禅投降曹魏,受封为安乐公,和一些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有一天,司马昭宴请刘禅,吩咐演奏蜀乐,并歌舞助兴。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低头流泪。只有刘禅怡然自若。司马昭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来历。


  8、东吴末帝孙皓


  孙皓(242年-284年),东吴的第四代君主,264年—280年在位,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初期也还做过不少好事,但不久即沉溺酒色,杀戮无数,变得昏庸暴虐,大失民心。280年,孙皓投降西晋,被降封为归命侯。有一回晋武帝问孙皓:“听说你在吴国时剥人面、刖人足,有这回事吗?”孙皓回答说:“作为人臣而失礼于君主,他就应当受这种刑罚。”四年后在洛阳死去。


  9、晋恭帝司马德文


  晋分为西晋(266年—316年),东晋(317年-420年)。


  

  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是东晋的最后一位皇帝,419年刘裕杀了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第二年六月,司马德文被逼禅位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刘裕创立南朝宋;司马德文被降封为零陵王。九月,刘裕指使手下用棉被闷死了司马德文。


  10、陈后主陈叔宝


  陈朝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四个朝代,由陈霸先于557年创立,都城在建康,589年被隋灭掉。


  

  陈叔宝


  陈叔宝(553—604年),是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期间,不理朝政,生活奢侈,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据说舞曲《春江花月夜》,就是他作的曲。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他在隋朝生活了15年,52岁时在洛阳城病死。


  11、北周宇文阐


  北周(557年—58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由鲜卑人宇文泰创立。


  

  宇文阐


  宇文阐(573年-581年),北周最后一位皇帝,579年―581年在位。大定元年(581年)二月,被迫禅位杨坚,北周灭亡,隋朝建立。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开皇元年(581年)五月,杨坚暗中派人害死九岁的宇文阐。然后,杨坚假装震惊,发布死讯,隆重祭悼,谥为静皇帝。


  12、隋恭帝杨侗


  隋朝(581年—619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侗禅让王世充,隋朝灭亡,国祚38年。


  杨侗(604年-619年7月),隋炀帝之孙,618年6月至619年5月在位,是隋朝最后一位君主。杨侗原本封越王,驻守东都洛阳。618年4月,隋炀帝被弑,王世充等拥立杨侗为皇帝。619年5月,王世充废杨侗,自称“大郑皇帝”,改封杨侗为潞国公。世充意图毒杀杨侗,侗自知难逃一死,遂服毒,遗言:“愿下辈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尊贵之家”。但一时半刻竟没毒发,最后被缢死,年16岁,谥为恭皇帝。


  13、唐哀帝李柷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强盛朝代。历289年(包括武周),21位皇帝。


  

  李柷


  哀帝李柷(zhù,892年-908年),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907年梁王朱全忠逼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自己做皇帝,改名朱晃,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中国进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第二年二月,17岁的李柷被朱晃毒死,谥号哀皇帝。


  14、后周恭帝柴宗训


  

  柴宗训


  柴宗训(953年-973年),五代时期后周皇帝。柴宗训即位时年仅七岁,由太后垂帘听政,特别重用赵匡胤。显德七年(960年)正月,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的禁军在开封陈桥驿兵变,拥赵匡胤为帝,黄袍加身。赵匡胤回师开封,后周柴宗训禅让帝位于赵匡胤,降封郑王,宋朝立国。柴宗训在位仅六个月,后周亡。赵匡胤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973年3月,20岁的祡宗世去世,赵匡胤“闻之震恸”,谥曰“恭皇帝”。


  15、南唐末帝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978年),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974年12月,宋攻克金陵,南唐灭亡。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被北宋俘虏,但却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史书上说,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978年农历七夕,李煜与其后妃们聚会,卒,年四十二。有记载说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派人毒死的。


  李煜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6、北宋钦宗赵桓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而非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1126年-1127年在位,徽宗赵佶长子。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人大举南下,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和徽宗一起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死于燕京,终年57岁,到死也没能回到宋。


  17、南宋怀宗赵昺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时期。历经9位帝王,152年。


  

  赵昺(bǐng,1272年-1279年),南宋第9位皇帝,也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仅十个月。1279年3月19日宋、元在崖山海上开展决战,宋军覆灭。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眼看靖康之耻又要重演,在广州崖山(今新会崖门)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在崖山的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宋皇朝覆亡。


  18、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辽朝(916年-1125年),国号大辽,又称大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王朝,国祚210年。


  耶律延禧(1075年-1128年或1156年),是辽朝西迁前的最后一位皇帝,1101年至1125年在位24年。1125年国破被金兵俘后病死。《大宋宣和遗事》则记载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金朝皇帝完颜亮命令57岁的宋钦宗和81岁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钦宗从马上跌下来,被乱马踩踏而死。耶律延禧精于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结果被乱箭射死。


  19、西夏末帝李睍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征服王朝。因位于西北部,宋人称其为西夏,国祚189年。


  李睍(xian)(?―1227年),西夏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二年,国亡,后为蒙古兵所杀。


  20、金末帝


  金朝(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王朝。


  完颜承麟(?-1234年2月9日),通称金末帝,金朝末代皇帝,原为金国将领。1234年2月9日,金哀宗不欲做亡国之君,遂将帝位传予他,哀帝在位10年,国破后自缢而死,终年37岁。即位大典还没有完成宋蒙联军已攻入城内,完颜承麟死于乱军之中。据史家推测,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不足半天,更有说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21、元顺帝妥欢贴睦尔


  元朝(1271年—1368年),蒙古语全称大元大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皇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妥欢贴睦尔


  妥欢贴睦尔(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朝北逃以后的政权被称为北元,1333年至1370年在位37年。1368年9月14日,大明军队攻入大都,蒙古北退,元朝对全中国的统治结束。北元给他的庙号是惠宗,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谥号顺皇帝。


  22、明思宗朱由检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皇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1644年),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同时也是统治全中国的最后一位汉族皇帝,在位17年。年号崇祯,庙号思宗。朱由检继位后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是位年轻但欲有所为的皇帝。但是,在位期间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1644年4月25日,李闯军攻破北京时,在煤山(现在的景山公园)歪脖树上自缢殉国。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年33岁。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凉德藐躬(也有一说薄德匪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23、清宣统帝溥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皇朝。从后金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以入主中原起(1644年-1912年),国祚267年。


  

  溥仪


  宣统帝(1906年-1967年),爱新觉罗氏,名溥仪。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十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被普遍承认的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即位时年仅3岁,实权由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掌握。辛亥革命以后,被袁世凯逼迫退位,清朝就此覆灭。因为他作为清朝皇帝在位时的年号为“宣统”,所以被称为宣统帝。又因为他是大清的末代皇帝,所以又被称为清废帝、清逊帝。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


  @高会民2014年7月11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高会民微信公众号:gaohm8115


  唐朝末代君主是谁推荐文章2:细说唐朝22位皇帝——重游大唐兴衰岁月,解读帝王双面人生

  

1.唐高祖李渊

  (566—635)


  李渊能当上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有一个人功不可没。这个人就是史世良。


  这位姓史的狠人手无寸铁,他是用嘴帮李渊上王者的。


  史世良不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也不是运筹帷幄的谋士,他只是个算命的。


  《旧唐书》:“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


  但算命先生史世良业务能力很强,最擅长给人看面相,早年间他曾给李渊相过一次面。


  他细细端瞧李渊,表示李渊骨骼惊奇,以后已经能干大事,能当皇帝。他还鼓励李渊,要信心坚定,从现在开始就要树立当皇帝的梦想。


  李渊直呼内行,此后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镜子喊一遍:加油加油我最强,加油加油我最棒。


  果不其然,天下归李。大唐王朝就此开篇。


  

2.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资治通鉴》:“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当初征战天下的时候,李渊曾经拍着肩膀告诉李世民,老爸最喜欢你了,以后立你当太子。


  唐朝建立之后,李渊二话没说,把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立为了太子。


  李世民表示:我信了你的鬼。


  被自己老子摆了一道的李世民非常气愤,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拳打大哥李建成,脚踢三弟李元吉。


  李渊一看,自己儿子这是发疯了,保命要紧,于是让出军权政权,不久传位李世民。


  李世民开创了唐朝皇位争夺战的先河,以后的百年里,皇帝的位子让这帮李氏子孙抢的是乌烟瘴气,玄武门也成了大家夺权必去的打卡景点。


  

3.唐高宗李治

  (628—683)


  李治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已经向李世民表露了他想当皇帝的愿望。


  俺虽然人小,但是俺志气高。


  《酉阳杂俎》:高宗初扶床......角边画处成草书“敕”字。


  襁褓之中的李治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拿着毛笔乱涂乱画。身边的太监宫女一看不能让他老往墙上画啊,于是让他在纸张上涂涂写写。


  李治小手一挥,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敕”字。


  这可了不得了。要知道,唐代朝堂上,群臣商议出来的一些政策、想法和内容,皇帝拿来审批的时候,就在上面写一个“敕”字。


  李世民知道这事儿之后,焚烧纸张,并且下令不许外传。


  李治:这个皇位我先预定了。


  长大之后的李治比李世民还狠,堪称“灭国专业户”,西突厥、百济、高句丽都被李治按着头在地一顿猛锤。由于李治的扩疆行动,他在位时,唐朝的版图达到了历史最大。


  

4.唐中宗李显

  (656—710)


  作为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压力很大。


  因为他妈真是个六亲不认的主,虐待起儿子来一套一套的。


  李显先被囚禁,后被废。这个皇帝让他当的一点牌面也没有。


  规规矩矩小老弟,忍辱负重很多年。


  好不容易趁着武则天岁数大了,发动政变复辟,当了皇帝没几天,居然被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给下毒害死了。


  李显:我妈、我媳妇、我女儿。他们仨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啊。


  李显的一生,标志着唐朝权力中心的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权力从皇帝手里移动到百官手里,从百官手里又移动到后宫手里,从后宫再到宦官。权力的动荡不安,是贯穿唐前中后期的一个标志。


  

5.唐殇帝李重茂

  (695—714)


  毒死亲夫的韦皇后要么是脑子不好使了,要么就是发高烧了。


  她居然想照着武则天那一套来一次cosplay。


  她安排自己的儿子李重茂当上皇帝,自己临朝称制,把持起了国家大权。


  唐朝臣民们愤怒了。


  我们允许一个武则天骑在大唐头上作威作福,但是绝对不允许第二个。


  不久,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李重茂也被一脚踹下台来。


  李重茂:堂哥你轻点~人家还是小孩子嘛~


  一个无辜的孩子被推上权力顶峰,仅仅在位17天。


  在这17天里,无数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


  他短暂而又悲哀的一生似乎从他呱呱落地诞生在皇家就已经注定。


  

6.唐睿宗李旦

  (662—716)


  同为武则天儿子的李旦,命运比李显要好上那么一点。


  毕竟武则天还是把他拉上了皇帝大位,让他舒舒服服的当了几年傀儡皇帝。


  傀儡皇帝是什么皇帝?简而言之就是没人权、没自由、没话说。


  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李旦和李显一样,被自己的母亲无情的从皇位上撸了下来。


  事过情迁,武后已经完蛋,成为历史。


  自己的哥哥李显当了皇帝,干了没两年就领了便当。


  哥哥的儿子干了不到一个月,也被人拳打脚踢,赶下皇位。


  这回终于轮到自己了。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太子李隆基不讲武德,背后搞偷袭,李显大意了昂,没有闪。没办法只好禅位。


  

7.武则天

  (624-705)


  作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的母亲,武则天的一生是这四位皇帝串起来的。


  先皇的懦弱是她发家的资本,子孙的羸弱助她登上九五之尊。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正规正式的女皇帝,我想武则天从某种意义上讲,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用感性一点的话来说,她曾经拯救过大唐,也中兴过大唐,祸乱过大唐,也让大唐摇摇欲坠,岌岌可危过。


  她真心爱过皇帝,也真心爱过大唐。


  可她也曾对李氏政权恨之入骨,对大唐充满了失望。


  她的一生波澜壮阔,简直比整个盛唐的历史还精彩。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她给自己立了一块墓碑。


  修碑有什么稀奇的?历代王侯将相,不是都会给自己修碑立传,让后世歌功颂德吗?


  武则天没有,她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的墓碑,是非功过,千载之后,留给后人再评说。


  

8.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能让李隆基名留青史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还因为他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


  故事很漫长,但概括起来很简单。


  李隆基开创盛世之后,觉得万事大吉了,开始和杨贵妃谈起了你侬我侬的恋爱。


  谈恋爱就耽误搞事业。


  边疆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一看,趁你和杨贵妃在中路游走,我把你基地水晶给偷了。于是发动“安史之乱”,李隆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皇出逃。


  逃跑路上,这帮文武大臣越想越不是滋味。要不是皇帝天天搞对象,至于现在连家都丢了吗?


  臣子们还算有良心,他们不敢把这份脾气发到李隆基身上,转而把矛头转向了杨贵妃。


  士兵发动兵变,要求李隆基处死祸国殃民、狐媚祸主的杨贵妃。


  小杨同志替李隆基背了锅,惨死马嵬驿。(陕西省兴平市)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李隆基是个渣男,嘴上说爱你爱你永不分离,大难临头,果断拉杨贵妃垫背。


  

9.唐肃宗李亨

  (711—762)


  李亨也是个偷塔狂魔。


  眼看唐玄宗一路小跑,仓皇出逃,李亨寻思我也别跟着他干了,没啥前途。于是拥兵自立,直接把玄宗封了太上皇。


  兵荒马乱,李亨是个乱世天子,注定他这个皇帝位子,坐不消停。


  因为当时叛乱频发,李亨没办法,今天拳打史思明,明天痛殴徐璜玉。


  王业不偏安这个道理,李氏子孙心里最清楚不过。


  李亨开启了战斗模式,整日纵马疆场。


  大部分史学家对这位皇帝评价是一句话:顾头不顾腚。


  因为皇帝老是在前线转悠,导致唐朝后宫和宦官的势力做强做大。


  世间万物,总难两全。历史的规律就是如此。


  这是李亨的不幸,也是整个唐王朝的不幸。


  

10.唐代宗李豫

  (727—779)


  豫哥是个狠人。


  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收复过长安和洛阳,加封过楚王、成王。


  当了皇帝之后,把吐蕃小老弟按在地上一顿摩擦。转头又平定了仆固怀恩之乱。


  收拾完外部环境,李豫一脚一个小朋友,权宦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纷纷被痛殴一顿,宰相元载也老老实实挨了一顿胖揍。


  实事求是的说,这是一位基本上挑不出来什么毛病的人。


  和他的前辈们相比,他没有什么不良的兴趣爱好,身在皇帝位,专干皇帝事。


  跟他的后辈们相比,他有胆识有魄力,肯干且能干,在位期间,丝毫没有怂过一次。


  我想当李豫在大明宫驾崩时,一定是问心无愧的去见列祖列宗的。


  他是最有底气拍胸脯告诉天下的人:我无愧大唐。


  

11.唐德宗李适

  (742—805)


  李适这个皇帝很奇怪,你说他人坏吧,还不怎么坏。


  你说他人好吧,他还有点傻不拉唧。


  一日小李同学到一个叫辛店的地方去打猎,碰到一个农民。


  《资治通鉴》:上曰:“今岁颇稔,何为不乐?


  天高皇帝远,农民没见过皇帝,也不知道李适就是皇帝。


  李适发问:你幸福吗?


  农民说:我姓王。


  李适:我问你幸不幸福,快乐不快乐?


  农民说:赋税太重,劳民伤财,不快乐。


  李适听完,若有所思,觉得自己不深入民间,不知百姓疾苦,真是委屈这帮农民朋友了。


  于是李适下令,免除这户人家的所有赋税。


  你没看错,李适同学痛定思痛,只减免了这一户人家的赋税。


  大唐农民们表示:你在逗我们?


  没有作为,逻辑荒诞的君王,对国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灾难。大唐的下坡路开始提速。


  

12.唐顺宗李诵

  (761—806)


  李诵是“唐代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大师”。


  他是当太子当的时间最长的一位,整整在储君的位子上干了25年。


  但他在皇帝的位子上干的时间却非常短,只有186年。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李诵当皇帝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退位之后的顺宗当了还五个月的太上皇。


  职场生涯堪称是坐了火箭。


  当皇帝的时间短也并未都是坏处,唐朝史官们喜闻乐见,老老实实的记录了这位皇帝的一生。


  李诵也成为大唐唯一一个有完整自传《顺宗实录》的人。


  李诵表示:很快啊,我大意了昂,没有闪。


  

13.唐宪宗李纯

  (778—820)


  武则天当皇帝这件事,对唐朝皇帝们来说是一件心病。这导致后来的皇帝对自己的皇后都非常忌惮。李纯也不例外。


  这位老兄不仅心里忌惮,他还付诸在了行动上。他明确表态:为了防止皇后篡权,我干脆不立皇后了。


  这就是怕老婆的极限——我干脆不要老婆了。


  谨小慎微的李纯没有想到自己这样的举动居然开了一个先河。


  在他之后,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唐敬宗、唐武宗相继效仿,都没有立皇后。


  有人可能疑问,不对啊,唐中晚期皇后一箩筐啊,怎么能说没有呢?


  的确是一箩筐,可是这些皇后都不是时任的皇帝立的,而是她们的儿子当了皇帝之后加封的。


  汲取了教育的皇帝们终于将后宫干政的情况斩除,但想要制约和参与权利分割的势力,却不止后宫。


  

14.唐穆宗李恒

  (795—824)


  李恒在任的时候没干过什么好事。


  比如明明战事吃紧,局势不稳,李恒偏偏安排将士解甲归田,回家养老。


  黎民百姓受苦受累,李恒不想着如何发展国家民生,反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造。


  反向救国这波操作,让李恒饱受史学家嘲笑。


  虽然他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他生的儿子非常厉害。


  他一共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个在未来都当上了大唐的皇帝。这在唐朝历史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由于三子为帝,李恒死后,三个儿子为李恒老爸安排了三个皇后。


  三位皇后和李恒共享一间太庙,也是古代罕见。


  君王无治,臣子无为。这样的组合就算是世界500强也扛不住。


  慵懒,平庸,是那个年代里大唐最显眼的标签。


  

15.唐敬宗李湛

  (809—826)


  十六岁即位的李湛像所有当代年轻人一样,每天只想着如何开心。


  那么如何才能开心?答案是各种玩。


  李湛喜欢蹴鞠,是唐代著名足球选手。射门技术杠杠的。


  白天踢球,晚上李湛就去猎场打猎。他还不爱猎别的,专门爱猎狐狸。


  但狐狸那玩意儿不像野猪野兔,狐狸比较狡猾,所以比较难抓。


  皇帝一抓就是一整夜。晚上打猎,白天踢球,时间规划的很充分,可就是没有时间处理国家大事。


  小皇帝爱玩,好玩,还研发出一种独属于自己的玩法。


  他自己制作了一种纸箭,箭头是纸做的,可以射人但是无法伤人。


  他造这种纸箭的目的不是无聊没事可干,而是在宫中叫嫔妃们站成一排,他在百里之外进行盲射,射中谁谁今晚就跟他睡觉。


  宫里人戏称此箭为“风流箭”。


  皇帝倒是风流了,大唐却一天一天摇摇欲坠下去。


  

16.唐文宗李昂

  (809—840)


  也许李昂真的有治国的决心和想法。


  他不爱女色,把三千宫女送出唐宫。


  勤勤恳恳,每天工作996,加班熬夜是常事。


  厉行节约,在宫里经常搞什么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但李昂资质不好,人不太聪明,能力也不太行。所以他不管怎么努力,得到的结果总是事倍功半。


  不仅国家没有发展好,李昂一个不留神,还被宦官给挟持了。


  权利的交替在此时的唐帝国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权势滔天的宦官集团软禁了皇帝,当了李昂的家,做了李昂的主。骑在李昂脖子上发号施令。


  李昂表示:都是历代先帝不注意制衡权利,现在反而要我背锅了,我惨啊。


  此后,他一生被制,郁郁而终。


  

17.唐武宗李炎

  (814—846)


  李炎讨厌佛教,这几乎是所有大唐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把个人喜好建立在国家决策上就是一件很不地道的行为了。


  下面请看一份李炎针对佛教的行动记录:


  首先,他查清了整个大唐有多少寺院和僧人。


  然后,他规定了每间寺院只许住几个人,超过编制人数的统统滚蛋、


  最后,他强拆寺院4600多所,强拆僧侣居所40000余间。


  导致唐代僧人见了李炎就跟活见鬼了一样。


  李炎成了那个时代的“拆迁队大队长”。


  对佛教来说,李炎的打击佛教行为几乎是灾难性的,佛教教徒把这件事称之为“会昌法难”。


  李炎表示:早拆迁早赔偿,晚拆迁会遭殃。


  在某种角度来说,李炎灭佛,是因为寺庙和佛教的土地面积日渐扩大,经济民生和朝廷已经有了分庭抗礼的趋势。但更重要的是,皇帝没有抓住重点,此时的重点不应该是针对宗教,而应该是治理军事,藩王和节度使的势力在地方越来越大,早晚有一天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18.唐宣宗李忱

  (810—859)


  李忱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爱好读书。


  当了皇帝之后一定要满足自己愿望,于是他盖了一座巨大宫殿,当作他的图书馆使用。成宿成宿的在里边看书,痴迷程度,可见一斑。


  但“仗义每多屠狗辈,读书多是负心人”。


  李忱就是大唐二号负心人。(第一号是李隆基)


  地方献给李忱一支歌舞队,歌舞队里有一位舞女让李忱非常着迷。李忱倍加宠爱。


  一段时间过去,李忱发现自己整天都在和这位舞女缠绵,太耽误事了。于是她找来舞女,对舞女说道:你太迷人了,我这天天跟你玩,正经事都耽误了。


  身旁的大臣们一听好办啊,劝皇帝不喜欢就拉倒呗,直接把她撵走不就得了。


  李忱思路清奇,他摇了摇头,说:撵走是不能撵走的,撵走我还怪想她的,不如赐给她毒酒一杯,她死了我就消停了。


  于是这位红粉舞女惨死宫中。


  舞女:李忱你不讲武德。


  

19.唐懿宗李漼

  (833—873)


  李漼喜欢请客吃饭,大臣们很头痛。


  领导叫你吃饭,你不去顶多丢工作。可皇帝叫你吃饭,你不要是不去,搞不好就要掉脑袋。


  一顿两顿还凑合,三顿四顿也没问题,但李漼对请客吃饭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赶上双休日还连办两场。


  大臣们表示:实在是遭不住了,头一次参加宴会参加到想吐。


  可李漼不管那个,依然是请客吃饭,歌舞升平,不亦乐乎。


  对他来说,当皇帝就是为了找一帮人在饭桌上陪他吃饭喝酒,热闹起来。


  他眼中没有皇帝的责任,他也看不到大唐已经岌岌可危的样子。


  

20.唐僖宗李儇

  (862—888)


  唐僖是个超级球迷,他喜欢玩马球。但他不仅仅是马球比赛的参与者,他还是马球比赛的组织者。


  他曾经发起过一场空前绝后冠绝古今的马球比赛。


  参赛的选手有:神策四军将,分别是罗元杲、牛勖、陈敬瑄、陈敬瑄。


  这四人被皇帝安排成选手,进行1v1v1v1对抗赛。


  皇帝规定,你们四个,谁第一个进球,谁就能获得获得最富饶的西川节度使的职位。


  二三名,就只能获得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山南、东川节度使的职位。


  第四名不好意思,啥也没有。


  什么是节度使?在唐代,节度使相当于一个军分区的司令。


  而这样一场通过踢球来获得官位的比赛,堪称大唐世纪豪赌。


  这样的豪赌,无论输赢,葬送的,都是大唐最后的命运。


  

21.唐昭宗李晔

  (867—904)


  到了李晔当大唐皇帝的时候,唐帝国在历代兴趣爱好各异的帝王们的折腾之下,已经有如一个苟延残喘的老人,只剩下有人再给他来上那么一下,他就能彻底倒下。


  实事求是的说,李晔不是个昏君。


  因为昏君一上来,是不会考虑国家啥样的,只会上来就祸祸,上来就享受。


  但李晔没有。


  他希望自己能力挽狂澜,能恢复大唐以往的荣耀。


  但是事实摆在他面前,积重难返的大唐帝国已经不是他一个李晔能救的回来的。


  因为这个时候大唐帝国已经是群雄割据,表面上大家都是大唐的子民,其实闹半天都是狼子野心,随时准备把皇帝干掉。


  这也是帝王的无奈,国家昌盛时,他们高高在上不可冒犯,国家衰败时,他们可能命如草芥,比普通人还不值钱。


  

22.唐哀帝李柷

  (892—908)


  大唐帝国终于迎来了他最后的时刻。李柷的登场,说明大唐马上就要完犊子了。


  可怜的小李同志虽然当了皇帝,但是并无实权,一切权利都在自己手底下的高级干部朱全忠手里。


  朱全忠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朱全忠让他吃苹果,他不敢吃梨。


  我们无意去责怪这位李柷没有作为,在大唐帝国命悬一线时没有采取行动。


  因为大唐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倒塌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唐朝历代君王,都在不同程度上的推了帝国一把。


  他们应该共同承担这个责任。


  但亡国之君的帽子却只能让李柷戴了。


  此时的他,已经不渴求也不关心大唐帝国的命运 ,他只担心他自己。


  为了保命,李柷禅位给了朱全忠。


  为了保命,他主动请求朱全忠降他为济阴王。


  但他终究难逃一死。


  道理很简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李柷的梦醒了,大唐帝国也结束了。


  问盛唐为何灭亡?错不在一人,而是人人有责。


  这帮皇帝谁也逃不了干系。


  何况分分合合就是历史的必然,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注定的兴衰。


  二百八十九年里,盛唐已经走完了它恢宏而悠长的岁月,而那些对王朝的遗恨,将永远的飘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本文未记录追尊的唐朝皇帝,所以孝敬皇帝李弘、让皇帝李宪、奉天皇帝李琮等均不在此列。


  我是历史本来挺有趣,欢迎留言,看完记得点点关注哦~


  唐朝末代君主是谁推荐文章3: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的悲惨命运,一生被人掌控无力还击

  

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的悲惨命运,一生被人掌控无力还击

  唐朝盛世想必大家都是听说过的,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是以唐朝为背景制作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唐朝的繁华盛世,但是没有长盛不衰的朝代。即使是唐朝也有衰败的时候,而我们多看到的唐朝的盛世,今天就来讲一下唐朝落败时期的皇帝。


  这个时期的皇帝可不是繁盛时的皇帝那样享受荣华富贵,看祖国大好河山。基本上都是经历很悲惨的皇帝,晚唐时期要面临很多问题。而这些皇帝只能说是生不逢时恰巧摊上了,也难改这衰败的局面,自己的一生也是过得极其悲惨。


 

本文标题:唐朝末代君主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