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推荐文章1:他的答案是个玩笑,但我们不要停止寻找真理

  海元素来自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


  答案:42。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数字,则要从道格拉斯·亚当斯的一本科幻小说说起。这本书叫《银河系漫游指南》(现在一般翻译成《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这个数字是由一台名为Deep Thought(深思)的超级计算机用750万年时间计算得出的。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数字,深思表示无法直接给出原因,但可以协助制造一台更大的超级计算机来计算。但是终极问题是什么,我们现在仍然无从得知。甚至当有人问本人,为什么是42时,他回答道:


  答案非常简单,它就是个玩笑。它必须是一个数字,一个普通的小数字,我(就)选择了那个……(当时)我坐在办公桌前,凝视着花园,思考着“42也许行得通”,然后就开始书写,于是故事结局。


  敢情这就是作家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那为什么它被大家视为圭臬?这要从说起。


  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1952年生于英国剑桥,从小就有写作天赋,在学校获得写作奖项,又因为写作拿到大学奖学金。工作后一开始给BBC写故事和笑话,我们从他之后作品中经常能感受到他的幽默感。所以与其说亚当斯是个科幻作家,不如说他是科幻喜剧作家。


  但是有写作天赋不代表命运顺遂,在卖不出作品的时候,他也干别的,除了电台打杂,他还做过保镖、门房、工人等职业。


  后来他写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出名了,小说在欧美世界累计售出1500万本。这个系列后来发展成包括五本书的“三部曲”,再后来有了各种衍生作品,电视剧、电影、舞台剧、漫画、游戏……


  小说内容很简单,就是个地球被强拆,主角去寻找答案的故事。小说一开始,地球因为挡在了外星人要建造的高速宇宙通道上,所以被外星人强拆了。主人公阿瑟·邓特活下来了,因为他有位外星人朋友,对方是名著《银河系漫游指南》派赴地球的研究员。于是,两人开始了一场穿越银河的冒险,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有书中的无限智慧。旅途中他们结识了一些小伙伴,大家一起去揭示秘密……


  《银河系漫游指南》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诙谐幽默的语言,成了很多科幻迷的启蒙之作,也影响了很多科幻作家,比如中国作家刘慈欣就在小说《太原之恋》中调侃:“……《三千体》和《九万洲》的销量分别是15本和27本,总数42,科幻迷都知道这是个吉利的数字”。


  所以,42更像是一个科幻文化符号,象征意义更强。2001年,亚当斯因为突发疾病英年早逝,但科幻迷们在探索人类未来的路上将步履不停。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推荐文章2:银河系漫游指南 | 科幻经典解读

  科幻经典解读栏目,是一个旨在向科幻入门读者提供帮助,用最短的篇幅,快速向读者讲解历史上的科幻经典小说的解说性栏目。


  我们精选了世界科幻史上最为经典的数十部小说,每期一部,让读者们在大约5分钟的阅读时间里,快速了解到这部科幻经典的内容和特色。通过这个栏目,读者们可以了解到科幻史的演变发展,各种科幻想象的类型和源头,为自己的将来的科幻阅读提供指导。


《银河系漫游指南》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 道格拉斯·亚当斯


  首版 | 1979年


  仅仅因为挡了外星工程的路,地球便被顷刻间摧毁了。它唯一的幸存者亚瑟·邓特和他的外星朋友福特·大老爷坐上了“黄金之心”号飞船,并在宇宙内展开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冒险。


  在《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及随后的四部续作中,他们的经历包括但不限于:


  发现地球其实只是一台由老鼠建造的超级计算机,其存在目的是解释为何“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是42;


  见到了整个宇宙的控制者——一位带着猫隐居的平凡男子;


  残暴好战,试图毁灭宇宙间所有生命的Krikkit人大举进攻尚未被毁时的地球,因为开启他们牢笼的钥匙之一居然是板球比赛的奖杯……


  亚瑟被这些疯狂的冒险搞得身心俱疲,直到终于发现由海豚帮助建造的新地球,并在那里找到了真爱。他以为自己终于回到了正常的人生,却不知道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解读

  能让全世界科幻迷们会心一笑的,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数字


  01


  谢谢所有的鱼,也谢谢道格拉斯·亚当斯


  在写作《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之时,道格拉斯·亚当斯可能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的作品会在科幻史上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记。今天,如果把科幻小说比作一门宗教,它无疑是其中一位重要的圣徒。这个门徒的其中一个名字是42,喜欢喝泛银河系含漱爆破液(这个怪异的名字居然能轻易通过联想输入法一字不差地打出),总是带着一个丧到令见者落泪的大脑袋机器人游荡在各种科幻迷聚会上,并不时发出意义不明的声音。


  《指南》先后被改编成广播剧、电视剧、舞台剧和电脑游戏,甚至印有相关图案的毛巾也一度热销(毛巾同样是小说中的重要道具之一)。它足以让亚当斯衣食无忧,但对于亚当斯来说,《指南》成功的背后有着漫长的积淀。他在小学时便展露出令老师赞叹的写作才华,并因此而励志从文,最后进入剑桥大学攻读英语文学。但在功成名就之前,他的人生是一段漫长的低谷:他做过小演员和导演,也做过医院门房、建筑工人,保镖甚至养鸡场清洁工。而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约翰·劳埃德,两人合作完成了多部广播剧的剧本——其中就包括《指南》的前身。


  亚当斯本人的生活和小说一样精彩,他幽默风趣的性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甚至包括酗酒与拖延症,都令他的朋友们无比怀念。若非2001年他因心脏病发猝然离世,我们今天完全可能去银河系中更多的景点打卡。


  按照原计划,亚当斯本来要写六出各自独立的故事,让地球以不同的方式毁灭;而在他写第一出的时候,一个外星人配角渐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最后将这个外星人角色设定成一个流浪的作家,想要写一本非常非常棒的书《银河系漫游指南》。当第一出故事播出后,这本“指南”反而变成了故事的主线,而外星人则成了书中的福特·大老爷。而《指南》风格的灵感则源于一场凯鲁亚克式的搭便车旅行:他躺在因斯布鲁克(Innsbruck)的田间,望着星空,手边则摆着一本《欧洲搭便车指南》——这个场景如此具有戏剧性,就好像它本身也是小说的一部分。


  02


  “把望远镜倒过来看”


  概括《指南》的魅力很容易——它足够好笑,点子也足够精彩;但要再对此说出个所以然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风格幽默的作品有很多,但能称为经典的少之又少。何以《指南》能够经历时间的淘洗脱颖而出?


  我们不妨把科幻小说的写作,当成用望远镜看世界的过程。想象力构成了望远镜的镜身:而作家则是一个观星者或记录者,将透过望远镜放大的现实记录在纸面上。这是尺度的魔术,也是刘慈欣最擅长的工作:细不可见的纳米线能瞬间让一艘航空母舰解体;微不足道的“水滴”摧毁了整个地球舰队;纸片一样的二向箔则让太阳系毁灭于二维化。《三体》三部曲中层层递进的尺度游戏,是在极小中包孕极大,在这种对比产生的张力之中产生崇高或恐怖之美。


  而道格拉斯·亚当斯则完全相反。打从亚瑟还来不及看被炸成碎屑的地球最后一眼,就坐上“黄金之心”号飞船开始,这个平庸的人类便无时无刻不在见证这个宇宙中最疯狂、最无厘头的奇观:地球是一个高等文明制造的超级电脑,它和全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演算宇宙的真理;某个文明最终自我毁灭,只是因为它的鞋店过多,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来自各个星球的怪人们齐聚宇宙尽头的餐馆,只为一睹宇宙大爆炸的盛景。


  而这些奇观生成的逻辑,无不是用一个宏大的外壳,去包裹一件最琐屑,最无聊的小事。这就像是用倒放的望远镜看浩瀚星空,最后只能看到培养皿一样的东西。“把望远镜倒过来”——这个比喻正是出自亚当斯本人之口。他将“极小”藏在“极大”之中,就好像为了藏匿一枚樱桃而建了一座泰姬陵。发现这枚樱桃的过程,可以称之为解构或随便什么,而笑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尺度”的笑料——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


  03


  可以丧,但Don’t Panic


  然而,要调转“望远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亚当斯之前,另一位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做的是同样的工作。它需要在同样杰出的想象力之外,再加一点嬉皮士的随性,一点哲学家的丧气。正是这些藏在令人笑破肚皮的桥段背后的小机关,才构成了小说真正的妙处所在。


  毫无疑问,小说中最令人喜欢的角色是那个丧丧的马文。它宣称自己有着深不可测的智慧,但这些智慧全都用在了嘲讽和泼冷水上,堪称整部小说中的吐槽担当。如果说像每个作家都爱的一样,亚当斯在小说里也给自己埋了一个化身,那么十有八九就是马文:当亚瑟和福特为了拯救世界而焦头烂额之时,马文永远是站在旁边冷嘲热讽的那个,但也永远是在最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的那个。


  正是因为马文这样的“丧气”,让《指南》没有变成把洗脚水泼到人头上那样简单的无厘头笑话。在第二卷《宇宙尽头的餐厅》中,哲学家们为了阻止计算机算出宇宙真理而丑态百出:本该最希望得到真理的人,显然更关心自己的失业问题。抑或小说中地球的毁灭,根本就毫无意义:它原本可以幸免于难,但官僚主义的拖沓导致拯救地球的命令晚来了一步。如果你硬要解读的话,便会发现它的笑点无不根植于人类文明中的种种症结和愚行。小说中反复强调的“Don’t Panic”,正像是在强调在故事中,愚蠢是笑话;而当愚蠢发生在现实中时,则是十足的灾难。


  当然,我们可以概括或介绍《指南》的种种妙处,但没办法还原其中种种精妙的幽默。要想领会它的魅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Don’t Panic”的心态去读它。哪怕不去费心解读,亚当斯的英式幽默也足够精彩。看累了晦涩难懂或者苦大仇深的科幻小说,那么不妨像福楼拜醉心于马戏表演一样,去读、去喜爱《指南》——更何况,在今天,一场畅快的大笑或许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金句赏析


  01


  在银河系西旋臂少人问津的末端、未经勘测的荒僻区域深处,有一颗无人理睬的小小黄色恒星。以约莫九千两百万英里半径绕其旋转的,是一颗彻底无关紧要的小小蓝绿色行星,这上面从猿猴繁衍而来的生命形式原始得让人吃惊,居然还以为数字式电子表是什么很高明的主意。


  02


  “很简单。我非常无聊和沮丧,所以我就跑过去把自己和它外面的电脑对接口连了起来。我对那台电脑说了很久很久,向它解释了我的观点,从宇宙一直到它自己。”


  “然后呢?”


  “然后它就自杀了。”


  03


  “四十二。”深思用无限的威严和平静的语调说。


  04


  许多年以前,这也是一颗繁荣快乐的星球,有人,有城市,有商店,是个完全正常的地方。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城市里商业街上的鞋店比必须数量稍微多了些。而鞋店的数量还在缓慢而阴险地增长。亲眼目睹这个著名的经济学现象在现实中上演可真是一场悲剧,因为鞋店越多,就必定制造更多鞋,但鞋的质量也就越差,穿起来就越不舒服。穿起来越不舒服,就有越多人跑去买鞋,而鞋店数量就越多,到最后整个星球的经济越过了术语称为“鞋视界”的限度,从经济上说除了鞋店以外什么也不可能得到建造。结果是崩溃、毁灭和饥荒。大部分人都死掉了。


   | 钟天意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推荐文章3:《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地球被拆迁了,唯一幸存者的宇宙冒险

  喜欢自助游的朋友,肯定对“搭车客”这个词不陌生。站在马路边竖起大拇指,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热心的司机载你一程了。三毛就有一篇散文《搭车客》,描写搭过她车的形形色色的人。


  可是,你知道在银河系里怎么搭便车吗?站在银河系边上竖起大拇指吗?要怎么让路过的飞船在黑漆漆的宇宙中看到你,又怎么保证自己不缺氧窒息、不被超低温冻死呢?这时候你就需要用到《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了。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是欧美幽默讽刺文学泰斗、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代表作。道格拉斯·亚当斯1952年出生于剑桥,2001年时因心脏病发猝死,年仅49岁。道格拉斯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黑色喜剧色彩,以及独特的英式幽默,《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先是以广播剧的形式出现,1979年小说出版后,即高居英国畅销书榜第一名,中文版的豆瓣评分高达8.7。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既可以独立成篇,也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五部曲系列的第一部,后面四部分别是《宇宙尽头的餐馆》《生命、宇宙以及一切》《再会,谢谢所有的鱼》和《基本无害》——这个系列被西方科幻读者奉为科幻圣经。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讲述了地球人亚瑟·邓特意外进入太空,遇到几个有趣的伙伴,经历了一系列冒险,最后揭开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惊天大秘密。小说脑洞大开,语言幽默,讽刺辛辣,值得一读再读。2005年,迪士尼公司把《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搬上荧幕,由“华生”马丁·福瑞曼饰演亚瑟,首周票房二千一百七十多万美元,成为当周北美票房冠军。


  小说里面确实有一本名为《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出版物,是小熊星座的出版巨头推出的。凭借着价格略便宜以及封面上印着“别慌”二字,《搭车客指南》已经取代了《大银河系百科全书》的地位。


  小说在“引子”里指出:“(地球)这颗行星有个问题,那就是:星球上的绝大多数居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不开心。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过许多解决方案,但绝大多数都和某种绿色小纸片(注:纸币)的流动有关。这可真是怪事一桩,因为从头到尾不开心的又不是绿色小纸片。”


  所以,你以为小说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吗?也是,也不是。


  接下来,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跟着亚瑟一起走进银河系去搭个便车吧。


  
(一)拆迁

  

  故事开始于一座房子,英国西南部一座矮胖短粗的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用这么神奇的词形容房子!】


  此刻,房子的主人亚瑟·邓特正躺在巨大的黄色推土机前面的烂泥里,试图阻止镇议会拆掉他的房子——镇议会计划在亚瑟房子的位置修建一条公路旁道。看来,老外遇到强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亚瑟和推土机的“对峙”从早上一直耗到午饭时间。不过,他的抗争其实毫无意义,因为,一场更大规模的“拆迁”马上就要开始了。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了解的更多一点,就会发现,我们拼命要维护的东西是多么的可笑。


  这一次,要被强拆的是地球。原因是银河超空间规划委员会计划在地球所在的位置,修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


  科幻作家(编剧)们总喜欢大手一挥,就把地球给“玩坏了”,比如外星人入侵(《三体》《世界大战》)、机器人造反(《黑客帝国》《终结者》)、核战争(《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苍穹微石》)、能源耗尽(《冲出宁静号》)、环境灾难(《2012》)等等。而这次地球被毁居然是因为外星人要修路!


  拆迁队沃贡施工舰队以堪称完美、能让勇敢的男人洒下眼泪的声音说:“地球人,请注意了……贵行星属于计划中预定毁灭的星球之一。毁灭过程将在略少于贵地球时间两分钟后开始。谢谢合作。”


  沃贡人说完之后,启动了毁灭光束。地球毁灭了,地球人不开心的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想要彻底没有“不开心”,只有“死亡”一条路。因为,人只要活着,就会有不开心的事;正因为存在不开心的事,开心才弥足珍贵。


  地球刚被毁掉之后,沃贡人就收到了一份官方声明,说政府研究基地发布了一种了不起的新式飞船引擎,超空间快速通道可以不用建了。也就是说,地球这颗行星(以及上面的生命)被白白浪费掉了。我猜道格拉斯写到这里,会有一种恶作剧得逞的“暗喜”吧。


  
(二)搭车

  

  但是亚瑟没死。


  救了亚瑟一命的人,是他的朋友福特·大老爷,一名来自参宿四附近某处一颗小行星上的外星人。


  福特·大老爷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这一出版物的流动调查员,为了完善《指南》中的地球条目而来到地球,谁知道却意外被困在地球15年,还和亚瑟·邓特成了朋友。他们成为朋友的过程书中没有写,但在电影中,是因为亚瑟救了福特一命。


  这位滞留地球的外星人老兄,一开始还以为地球上的主要生物是汽车,所以给自己起名“福特·大老爷”——福特汽车的一个高端型号,以求不引人注目。


  福特·大老爷利用随身携带的亚以太电子搭车客装置,在地球毁灭之前的瞬间,把亚瑟和他自己上传到了沃贡人的飞船里。福特还往亚瑟的耳朵里塞了一条巴别鱼——巴别鱼以脑电波为食,能起到“同声传译”的作用——让他可以听懂银河系的所有语言。


  然而,他们的“搭车”之旅并不愉快,因为沃贡人是全银河系最令人不愉快的种族,脾气极为糟糕,铁石心肠,而且痛恨搭车客。


  沃贡人发现并抓住了福特和亚瑟,用一段诗狠狠地折磨了他们——沃贡人的诗,是全宇宙第三糟糕的——之后,把他们丢出飞船,丢进了冰冷的太空。


  在广袤无垠的银河中,福特和亚瑟的获救几率只有2的276709次方分之一。但是,自带主角光芒的他们毫不意外地获救了。救他们的是一艘名叫“黄金之心”的飞船。确切地说,是飞船的无限不可能引擎带来的副作用。


  在“黄金之心”上,有着银河系总统赞法德·毕博布鲁克斯,同时也是福特·大老爷的半表哥,以及翠莉安,亚瑟·邓特曾经的女神,还有一个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的机器人马文。


  至此,打怪小分队集结完毕,也就意味着,他们真正的冒险就要开始了。


  
(三)老鼠

  

  赞法德虽然贵为银河帝国政府总统,但真正掌握银河帝国权力的是另外6个人,总统只是他们用来转移公众注意力的。而赞法德也只是利用总统的身份,偷了“黄金之心”飞船,去寻找传说中的神奇星球——玛格里西亚。


  他们很顺利地找到了玛格里西亚。但是,他们受到了星球防御机制的攻击。幸亏无限不可能引擎再次救了他们。之后,他们降落在玛格里西亚星球表面。


  在这里,亚瑟与小分队失散,偶遇了一个叫银辟法斯特的老人。通过老人,亚瑟知道了一个比地球毁灭更让他震惊的消息:原来,地球只是某种超智慧泛维度存在物定制、付款并主宰的超级有机电脑。


  而这种拥有超级智慧的巨大泛维度存在物,伸入我们维度的突出体,就是老鼠。换言之,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是老鼠,其次是海豚,而我们人类仅仅排在第三位。


  老鼠们制造了一台超级电脑,名叫“深思”,想搞清楚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就是:生命、宇宙以及一切。这个终极问题,宇宙中第二伟大的电脑“深思”运行了750万年,给出了答案:42。


  而为了搞清楚“42”到底是什么意思,“深思”设计出了宇宙中最伟大的电脑——地球。但即使是地球这样的超级电脑,也需要运行1000万年,才能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地球运行了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多,再过5分钟就要得出结果了。然而,就在这时,地球被沃贡人摧毁了,老鼠们将近一千万年的等待也被毁了。


  老鼠们几乎要绝望了,直到它们无意间发现,地球上的类猿生物还有亚瑟·邓特这一个漏网之鱼。所以,老鼠们操控着“黄金之心”来到玛格里西亚。


  老鼠们认为,亚瑟是在地球被干掉的时候才离开的,他的大脑属于地球这部伟大电脑的有机组成部分,结构中很可能保留着那个终极问题的架构编码,所以它们打算取出亚瑟的大脑,仔细研究。


  就在老鼠们准备抓住亚瑟取脑的时候,救星来了。


  
(四)获救

  

  来的其实不是救星,更像是杀手。


  这两名追捕赞法德的警察,他们虽然破坏了针对亚瑟的取脑工具,却一直用射线枪发射能量束,试图消灭赞法德他们。但就在最紧急的关头,这两名警察突然死掉了。


  这一次救了大家的,是机器人马文。经常二极管“红肿”、负能量满满的马文,因为无聊,就去跟那两个警察的飞船聊天。结果它爆棚的负能量让飞船的电脑忍不住自杀了,那两个警察身上与之相连的小型生命支持系统电脑也被炸坏了,导致警察窒息而死。


  聊天能聊死人的,有《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骂死王朗)和《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 “说死了”姬无命)。聊天能聊死妖怪的,此前我只见过罗家英版的唐僧(《大话西游》)。而聊天能聊死飞船的,大概也就只有这位机器人马文做得到了。


  “黄金之心”上,亚瑟在阅读福特的那本《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每个重要银河文明都倾向于经历三个区别鲜明的阶段:生存、探索和适应。换言之,就是“怎么活”、“为何活”和“在哪儿活”。


  这是个高大上的哲学问题。结果道格拉斯一如既往地以嘲讽的语气举例说:第一个阶段可以归纳为“咱们怎么吃饭?”第二个是“咱们为啥吃饭?”第三个就是“咱们上哪儿吃饭?”


  所以,死里逃生的四个人,决定去宇宙尽头的餐馆去吃一顿。当然,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五)荒诞

  

  这是个脑洞大开、幽默透顶的荒诞故事。


  比如,地球是一台超级有机电脑,老鼠是泛维度存在物(这个词听着就头大)。比如,“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是“42”,而据讲,这其实是他随便想出来的数字。


  又比如,银河系搭车必不可少的装备——毛巾。书中说,你可以裹起毛巾取暖,跳跃着穿过贾格兰贝塔星的冰冷卫星群;你可以垫着毛巾躺在桑特拉金斯五光辉灿烂的大理石沙粒海滩上,呼吸醉人的海水蒸汽;你可以盖着毛巾在荒漠星球卡克拉弗恩睡觉,头顶的星光红得那么耀眼;可以用毛巾当帆,扎个小筏子驶下缓缓流动的蛀虫河;可以浸湿毛巾,在徒手格斗中充当武器;可以包在脸上抵挡有毒烟气或闪避特拉尔星球贪婪虫叨叨兽的视线;可以在紧急时刻挥舞毛巾发出求救信号。你也可以拿来擦干身体,只要毛巾看起来还足够干净。与这毛巾相比,周星驰的折凳也相形见绌。


  然而,那些看起来极其荒诞的描写,有时候却会让你觉得真实无比。


  比如,据拆迁队沃贡施工舰队说,针对地球的拆毁令,已经在距离地球四光年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上公示了50年,但地球人没有在公示期内提出投诉。这种看似荒诞的公示方式,其实我们都很熟悉,并感同身受。


  因为,拆毁亚瑟·邓特家房子的公示,就藏在某座没灯且楼梯坏了的地窖里一间门上贴着“美洲豹出没注意”的废弃厕所隔间里的一个上锁文件柜的最底层。这就是道格拉斯最喜欢的讽刺方式。


  又比如,看似热闹的故事,令人捧腹不已的桥段,但仔细一思考,却是那样的孤独。书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地球孤儿亚瑟·登特就不说了,傀儡总统赞法德当然也是,就连机器人马文都孤独的能让飞船自杀。飞船都能自杀,够荒诞吧,但笑完之后,为什么会有深深的悲哀呢?


  也许,这就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吧——它并非只是一部搞笑的作品!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推荐文章4: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推荐文章5:太空漫游者特斯拉:一辆遵守《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摇滚跑车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4时45分,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重型猎鹰”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埃隆·马斯克将他的红色特斯拉跑车送上太空,并在车内多处致敬自己挚爱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银河帝国:基地》等科幻作品,让这辆承载了人类对宇宙无限遐想的红色跑车得以翱翔太空,奔赴火星。


  “重型猎鹰”(Falcon Heavy)火箭


  把科幻小说和摇滚带进了太空


  在全球观众的屏息凝视下,被誉为世界最强大现役运载火箭的“重型猎鹰”首次发射成功,并回收了两枚助推火箭。“重型猎鹰”火箭还将埃隆·马斯克特斯拉跑车送上太空,目的地将是火星轨道。


  “这真是难以置信。”火箭发射成功后,马斯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在此之前,“重型猎鹰”火箭发展计划屡次失败,而将特斯拉跑车搭载进火箭的挑战之大,更让发射的成功率只有五成。但最终,“重型猎鹰”并没有辜负马斯克的期待。不光如此,它还将他的情怀一并送上了天。


  特斯拉跑车的内部屏幕上写着“Don’t Panic”(不要恐慌),它于系列科幻小说《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它被西方科幻迷誉为“科幻圣经”。在这部由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创作的科幻小说中,主人公在地球毁灭后与身为外星人的朋友一同踏上太空之旅,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有一本名为《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书,封面上用大而友善的字母写着的正是这句忠告:“Don’t Panic”(不要恐慌)。


  这简短的一句忠告,需要离开家园、探索未知的太空漫游者铭记始终。同时,它也是英国摇滚乐队酷玩(Coldplay)早期经典的歌名。“我们住在一个美丽的世界”,因此无需恐慌。歌曲传达的温暖与慰藉正是太空漫游者的必需品。


  更有趣的是,据说,马斯克还在他的特斯拉里放了一条毛巾。它也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特别提到的:毛巾是对一个星际漫游者来说最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人发现一个漫游者随身带着毛巾,那么他会很自然地认为,一个人,在广阔的银河系中漫游,在面对了许多可怕的困难并且成功地战而胜之以后,他如果仍然还弄得清楚自己的毛巾在哪里,那么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很明显,在前往火星的跑车里放上毛巾的马斯克,是一位严格遵守《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专业太空漫游者。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系列小说中文版目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一套载有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的数字存储系统也随跑车一同飞入太空。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不是马斯克唯一致敬的科幻作品,他把微缩版的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三部曲也放进了心爱的跑车。这部于1965年被雨果奖誉为“史上最佳科幻小说系列”、在科幻文学界具有独一无二地位的作品,正与马斯克的航天梦想一同前往火星。


  《银河帝国:基地》系列中文版目前由上海读客出版,根据上海读客提供的信息,随着猎鹰发射成功,《银河帝国》系列在网上的销售也一度大涨。


  英国已故摇滚巨星大卫·鲍伊(David Bowie)也是马斯克的致敬对象之一。他1972年发行的单曲《星人》(Starman),成为了坐在红色特斯拉里的仿真航天员的名字。车内循环播放的则是鲍伊1969年发行的单曲《太空怪人》(Space Oddity)。“虽已走了十万英里,但我仍镇定自若,我想我的飞船知晓路线。”或许马斯克是想用《太空怪人》中的这几句歌词告诉人们,能够奔赴火星的太空漫游者依靠的不仅仅是豪勇与狂想,更要冷静沉着,信赖自己忠实的飞船。


  而火星上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呢?马斯克选择了大卫·鲍伊《火星生活》(Life on Mars)传达了自己的幻想。在火箭发射之前,Space X发布了一个三分多钟的“重型猎鹰”发射全程模拟动画,背景音乐正是这首《Life on Mars》。红色跑车在悠扬音乐中遨游太空的场景,在YouTube上获得了460多万的播放量。


  “在《太空怪人》的音乐中,红色跑车前往红色星球。若不出意外,它将在宇宙中漫游十亿年之久。”去年12月,马斯克在推特上如是说道。而今,他的构想已顺利实现。对于向往宇宙的科幻迷来说,他们漫游太空的梦想也在一瞬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实。


  韩松:希望“天宫二号”里也能放进一本《三体》


  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谈及了《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十几岁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意义,读了很多书试图找到人生的意义。”马斯克说,“就在那时,我读到了《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它告诉我,疑问本身比答案更重要。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一个终极的疑问: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若想接近问题的核心,我们就要探索宇宙,更好地理解宇宙。”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影响的不仅仅是马斯克。IBM所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曾在1997年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而“深蓝”的前身名为“深思”(Deep Thought) ,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的一台超级计算机的名字,它花了750万年找寻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最终计算出了“42”这个结果。


  雅虎的翻译工具“巴别鱼”(Babel Fish)也用了《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梗。“巴别鱼”是故事中虚构的一种鱼形机械生物,把它放进耳朵里就能听懂外星语言。不过追根究底,“巴别鱼”还是来自于圣经里“巴别塔”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群只说一种语言的人决定建造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上帝见此情形,就把他们的语言打乱,让他们再也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还把他们分散到了世界各地。


  “马斯克的成功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让科幻小说的梦想成了真。”科幻作家韩松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而马斯克运用科幻梗不是一个巧合,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等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人,都深受科幻作品影响。”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和《基地》


  韩松指出,科幻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正如武侠在中国,对人们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激发了很多人对于科学的想象和灵感。韩松提到自己在美国访问时,曾参观了一个虚拟现实实验室,发现实验室的创立与威廉·吉布森创作的赛博朋克经典《神经漫游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是现代科幻小说诞生200周年。科幻小说作为现代化的副产品,代表的是一种探索创新的精神。”韩松说。他认为,科幻小说营造了一种培养想象力、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而这正是科技创新发展必备的土壤。


  韩松指出,科幻小说目前在中国依然是小众,与西方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侧面反映出中国在科技实力与创新上与西方的差距。“不过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科幻也在迅猛发展。以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幻小说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80后、90后的一批成长都非常快,整个社会对科幻的关注也比以前提高了至少十倍。”韩松说。他还特别提到了今天由《不存在日》刚刚发表的一篇名为《昆仑》的小说,滕野在小说中描绘的想象比马斯克的红色特斯拉更为天马行空,他不是将一辆跑车,而是把一整列火车都发射到了太空中,实现了一场浩大的“星际春运”。这是中国人的科幻梦想。而梦想,就有成真的可能。


  “或许有一天,中国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里也能放进一本《三体》。”韩松说。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推荐搜索词:

  

  1.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电影

  

  2.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讲了什么

  

  3.银河系搭车客指南TXT

  

本文标题:银河系搭车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