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类大全名称图片
螺类大全名称图片推荐文章1:海里10种常吃的螺类,你吃过几种?小海鲜更鲜美,附:价格和吃法
给您带来最新的资讯,家庭最实用的烹饪技巧,关注「辣爸食堂」幸福每一天。
大家一提到海鲜,就是大龙虾、大螃蟹、帝王蟹、海参、鲍鱼、鱼翅之类的。其实海鲜只有那么几种吗?其实不然,海洋里的生物有210万种,远远超过我们普通人类的认知,而且还有更多的未知生物。连人类自己都是从海洋生物进化来的,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海洋。
在我们人类经常食用的上千种海鲜里,有几十种螺类,被称之为“小海鲜”。这些海洋中的螺类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热量的典型食物。今天我们就来介绍10种常吃的螺类,还有平时的价格和吃法,方便大家到沿海地区旅行的时候认识和品尝。请收藏!
1、海螺
海螺,最为常见的螺类,也是吃得最多的螺类。生活在岩石、碎珊瑚底质的海底。行动缓慢,有坚硬的外壳保护,使自己不受伤害,以海底的海藻和微生物为食。市场上出售的海螺大小都有,大的有一斤多重,小的一斤有二三十个。海螺肉的口感鲜美弹牙、紧实而有弹性。海螺的吃法有很多,原味、酱爆、爆炒、刺身等多种做法。
价格:按大小不同15~28元/斤。
海螺的吃法:
①、原味。洗干净后,冷水下锅、放盐、几滴食用油。水开后视大小不同、2~4分钟即可。(食用油的作用是起润滑作用,更容易挑出肉来。)
②、酱爆。小海螺才适合酱爆,热油,葱姜蒜、干辣椒爆香,放入一勺豆瓣酱炒香,小海螺倒入翻炒,加酱油、水。大火烧开3分钟,加鸡精调味,水淀粉勾芡即成。
③、爆炒螺片。大海螺外壳打碎,取出螺肉,把海螺头切成薄片。热油,葱姜蒜爆香,放入杭椒、胡萝卜片,倒入螺片大火爆炒,加蚝油、盐、鸡精调味,最后水淀粉勾芡即可。
④、凉拌。大海螺洗干净后,冷水下锅、放盐、几滴食用油。水开后3、4分钟即可。挑出螺肉,切成片,放入葱丝或者黄瓜片,加盐、鸡精、味极鲜酱油、醋、香油,拌匀即可。
⑤、螺片刺身。把鲜活的大海螺打碎,取出海螺肉,只要海螺头。切成薄片放入盘中(盘底铺上冰块),蘸着辣根和味极鲜酱油的调料食用即可。
2、香螺
香螺,中国特有的螺类,生活在中国北方沿海,以渤海湾、黄海、东海数量最多。外壳的颜色是浅褐色,生活在浅海的海底,以藻类和微生物为食。香螺之所以称之为香螺,跟它的肉的味道很香甜,口感虽然没有海螺的韧劲足,但是口感更嫩,尤其是尾部的黄,吃起来真的是真香。(小贴士:所有海螺尾部的黄都是可以食用的,我们海边人吃了几千年了,网络上的视频不是海边人的吃法。)
价格:按大小不同10~25元/斤不等。
香螺的吃法:
①、原味。洗干净后,冷水下锅、放盐、几滴食用油(润滑的作用)。水开后视大小不同、2~3分钟即可。
②、酱爆:热油,葱姜蒜、干辣椒爆香,放入一勺豆瓣酱炒香,把香螺倒入翻炒,加酱油加水。大火烧开,煮5分钟左右,加鸡精调味,水淀粉勾芡即成。
3、转螺
转螺,学名锈凹螺,俗名“偏腚波螺”。这种螺是圆锥形的体型,在浅海岸边非常常见。一到海边退潮时,岸边得礁石、石块下面经常能找到它,个头不大,属于小型螺类。转螺的肉质非常细嫩,入口有微微的弹性,嚼起来越嚼越香,而且又很嫩滑。
价格:15~20元/斤。
转螺的吃法:
①、原汁。洗干净后,把转螺冷水下锅、放盐、几滴食用油。水开后2~3分钟即可。
②、酱爆。热油,葱姜蒜、干辣椒爆香,放入一勺豆瓣酱(或者郫县豆瓣)炒香,倒入转螺翻炒,加水。大火烧开,煮3分钟,加鸡精调味,水淀粉勾芡即成。
4、辣螺
辣螺,学名疣荔枝螺,生活在温带海域的浅海的礁石上。每当退潮后,礁石上、石头底下都有辣螺的踪迹。辣螺的肉尾部有辣味素,所以吃起来有点微微的辣味,所以称之为辣螺。辣螺的肉紧实有弹性,略带苦味和辣味,味道非常鲜美。也是海边能自己捡到的野生螺类之一。
价格:10~18元/斤。
辣螺的吃法:
原汁。把辣螺洗干净后,冷水下锅、放盐、几滴食用油。水开后2~3分钟即可。
5、钉螺
钉螺,一种长得像大钉子得螺类。这种螺全国各地都在吃,是下酒神器。钉螺主要是海里生长,也有淡水养殖的,壳很硬,尾部很尖。这种螺吃以前,需要把螺的尾部剪断,然后再烹饪,吃的时候才能把肉吸出来。一般做法有酱爆、麻辣,下酒非常棒。
价格:10~12元/斤。
钉螺得吃法:
①、原味。钉螺洗净后,冷水下锅、放盐、几滴食用油。水开后2~3分钟即可。
②、酱爆。热油,葱姜蒜、干辣椒爆香,放入一勺豆瓣酱(或郫县豆瓣)炒香,把钉螺倒入翻炒,加酱油、加水。大火烧开5分钟,加鸡精调味,水淀粉勾芡即成。
6、花螺
花螺,非常漂亮的一种螺类,坚硬的外壳上有着深褐色的斑点。个头跟香螺差不多大,但是没有香螺那么圆。花螺肉质非常嫩滑,富有弹性,鲜嫩的螺肉、外加漂亮的外壳,使得很多人都喜欢。生活在浅海底部的礁石上,以海藻为食。
价格:15~25元/斤。
花螺的吃法:
①、原味。先把花螺洗净,冷水入锅、放盐、几滴食用油。水开后2~3分钟即可。
②、酱爆。热油,葱姜蒜、干辣椒或者朝天椒爆香,放入一勺豆瓣酱(或郫县豆瓣)炒香,把花螺倒入翻炒,加少许酱油、加水。大火烧开5分钟,加鸡精调味,水淀粉勾芡即成。
7、短滨螺
短滨螺,俗称屎菠螺,为啥叫屎菠螺呢?“屎”的意思也就是“小”的意思,小孩子也被俗称为屎孩子。在北方沿海退潮时,所有的礁石上都会有满满的短滨螺。这种螺繁殖非常快,个头不大,是海边最常见、数量最多的螺类。由于个头小,所以市场也没有卖的,自己随便到海边一抓一大把。短滨螺的肉虽然不大,但是却很香、很鲜,无论下酒、当零食都很棒。
价格:0元/斤,海边自助挑拣。
短滨螺的吃法:
原味。洗干净后,短滨螺冷水下锅、放盐、滴入几滴食用油。水开后2分钟即可。
8、花冠小月螺
花冠小月螺,螺体呈圆形,螺口有个鼓起来盖。别的螺都是薄的一片,它却是硬硬的厚厚的如半圆凸起来的硬盖。这种螺在青岛海边常见。退潮后,礁石上、石头底下有很多。肉很香、有点微苦、肉质鲜嫩有弹性,是非常好吃的小型螺类。
价格:12~15元/斤。
花冠小月螺的吃法:
原味。花冠小月螺洗干净后,冷水下锅、放盐、滴入几滴食用油。水开后2分钟即可。
9、海瓜子
海瓜子,学名纵肋织纹螺,这种螺很小,个头跟瓜子一样大,所以俗称海瓜子。小型螺类这种螺非常小,肉不容易挑出来,吃的时候用牙把它露出的那一部分肉咬住,一拽肉就出来了。这种螺肉质紧实有弹性,越嚼越香,鲜美弹牙,适合辣炒或者酱爆。
价格:15元左右/斤。
海瓜子的吃法:
①、原味:把海瓜子洗干净后,冷水下锅、然后放盐、几滴食用油。水开后2分钟即可。
②、酱爆:热油,葱姜蒜、干辣椒爆香,放入一勺豆瓣酱炒香,把海瓜子倒入,大火翻炒,然后加酱油、水,大火烧开5分钟,加鸡精调味,水淀粉勾芡即成。
10、滩栖螺
滩栖螺,俗称搐菠螺、吸菠螺。因吃肉的时候需要把肉吸出来而得名。这种螺外形跟钉螺一样,但是个头很小,外壳很坚硬,尾部很尖。吃的时候需要把它的尾部插入钥匙尾部的孔洞里,用手使劲一别,别断了后就可以从头部把肉吸出来了。肉质很嫩、鲜味十足,上个世纪7七、八十年代,是很多人海边人的小零食。
价格:10元左右/斤
滩栖螺的吃法:
①、原味。先把滩栖螺洗净,冷水下锅、放入盐、几滴食用油。水开后2分钟即可。
②、辣炒。热油,葱姜蒜、干辣椒爆香,把滩栖螺倒入翻炒,加酱油、水。大火烧开5分钟,加鸡精调味,水淀粉勾芡即成。
好了,海边人常吃的10种螺类就介绍这些。作为小海鲜中的主力军,螺类的海鲜给海边人的餐桌上增添了很多美味的食材。这些食材好吃又不贵,营养又丰富,你喜欢吃吗?你喜欢哪一种螺类,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
螺类大全名称图片推荐文章2:青岛常见食用海螺类图鉴
首先说明一点,标题中所说的“常见”,其实就是指我见过。连我一个客居青岛的外地老巴子都见过,说它“常见”似乎也不算冤枉。OK,闲言碎语不多讲,这就开始了。
脉红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1、脉红螺/Rapana venosa,又名红皱岩螺(这倒霉名字,距离“阎罗”不远)。能长到很大,壳色黄褐,壳口较大,内面杏红色,所以有些地方较它“红里子”。该种个大肉厚,可白灼可爆炒(螺片),在青岛颇受欢迎,但在大连等地就不怎么受人待见。
卡民氏峨螺,摄于埠西海鲜市场
2、卡民氏峨螺/Neptunea cumingii,也叫香螺,但不是青岛语境中的“香螺”。个头堪与脉红螺相比,但螺壳狭长,壳口较小,内面白色,可与脉红螺相区分。该种在是大连银心目中的No.1,但在青岛却恰好相反,少有人爱吃,饭店也基本不收。两地在海螺的问题上尖锐对立,百思不得其解。
扁玉螺,摄于青岛湛山前海
3、扁玉螺/Neverita didyma,青岛呼为“香螺”。该种螺壳呈半球形,螺塔低矮,壳顶几乎没有什么凸起,非常对得起“扁”字,真的很扁。或白灼或酱爆均可,我个人认为肉质偏硬,不是特别喜欢。
广大扁玉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4、广大扁玉螺/Neverita reiniana,和扁玉螺相似,同样是近半球形的螺壳,唯螺塔较高,壳顶尖锐,螺壳颜色呈棕红色。在日常语境中,该种一般也被包括在“香螺”之内,不细看还真以为和扁玉螺是同一个东西。
微黄扁玉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5、微黄镰玉螺/Polinices fortunei,和以上两种玉螺相比,壳顶最为尖锐,颜色也有明显差异,外观和淡水的田螺很接近。该种并没有被囊括在“香螺”之内,但俗名到底叫啥我也没搞清楚,听说在三种玉螺中最好吃,不过也较为少见。
泥螺,摄于家乐福超市
6、泥螺/Bullacta exarata,就是上面那一堆黏糊糊滑溜溜像鼻涕一样的东西,身体不能完全缩入壳内,无厣。该种广布于南北沿海,栖息于内湾潮间带泥沙滩上,青岛也是有的,俗称“迷板”或“泥马”。江浙一带,尤其是宁波,当地人尤为钟爱泥螺,但此物在青岛只能算小众食品,爱吃的不多。
短滨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7、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俗称香波螺,常在潮间带礁石上密集扎堆。虽然个头不大,但据说非常鲜美,闲着没事儿吃着玩还是可以的,白灼就行。
朝鲜花冠小月螺,图片于网络
8、朝鲜花冠小月螺/Lunella correensis,螺壳近球形,螺口有个鼓起来的石灰质的“厣”。北部沿岸岩相潮间带优势种类,青岛潮间带常见。肉小,有时有点发苦,挺好吃的,可以吃着玩。 ?另有近缘种粒花冠小月螺,青岛本地不产,但市场上偶尔可见到,螺壳有瘤状结节,略。
锈凹螺,摄于埠西海鲜市场
9、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俗名“偏腚波螺”,贝壳呈圆锥形,略似马蹄,壳质坚厚,壳顶稍尖。栖息于潮间带下区至5米水深的礁石上或岩石间,以足附着生活。可短距离移动。个头不太大,也就是吃着玩罢了。
疣荔枝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10、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螺壳呈纺锤形,壳质坚厚,因多疣状突起而得名。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海、渤海数量较多。白灼或涮着吃,稍有辣味,故俗称“辣螺”或“辣波螺”。很多人就喜欢它的辣味,也有人完全不爱。
纵肋织纹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11、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即青岛的“海瓜子”,螺壳呈圆锥形,就像一枚瓜子。每一螺层上通常生有1~2条粗大的纵肿脉,故名。通常炒着吃,要炒到螺肉半露才好,口感脆嫩,味道极鲜,配合青啤最是消暑佳品。
滩栖螺
12、滩栖螺,很有可能是纵带滩栖螺/Batillaria zonalis,但不确定。生活于潮间带泥沙滩,通常煮熟后凉拌或辣炒,肉不多,也不好弄出来,外观有点脏兮兮的,我是没兴趣和耐心吃这玩意儿。
棒锥螺
13、锥螺,可能是棒锥螺/Turritella terebra,多数来自于外地,俗称“吸波螺”,民间亦误称其为“钉螺”。一般也是煮熟后凉拌,敲掉或拗断其尾部,从螺口处“吸食”,可食性并不强,不过咂摸一下鲜味儿罢了。价格非常便宜,以至于连我这样的穷人都因自重身份而不好意思买......
方斑东风螺,图片来自于网络
14、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亦称花螺、海猪螺,贝壳呈长卵形,壳表光滑,壳皮下面为黄白色,具有长方形的紫褐或红褐色斑块。多产于南方海域,养殖量很大,青岛市面上偶尔可见,活体也有。据说肉味鲜美,东南亚一带最喜欢这类小螺。
深沟东风螺,摄于利群超市
15、深沟东风螺/Babylonia spirata,螺壳大部分褐色,看上去不如方斑东风螺清爽。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国海域没有。一般以辣味小凉菜的面目出现在超市食品柜中,我买过几次,口感味道都还不错,适合下酒。
皱纹盘鲍,摄于小港
以上就是青岛市面上最常见的海螺类,请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哦,还漏了一个重量级大咖,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即贵为海八珍之一的鲍鱼。虽然鲍鱼也属于螺类,但人们一般并不以螺视之,很自觉地就高看一眼。就用它来结尾吧。Over。
螺类大全名称图片推荐文章3:椰子螺、鹦鹉螺、万宝螺……这些与众不同的螺你认识吗?
退潮后的滩涂上,翻开一块石头,底下十有八九躲着几只海螺;街边的夜宵摊上,呼朋唤友喝点小酒,嘬几口螺肉是标配。是趣味,也是滋味。在海南,几乎没有人会错过“螺”这种生物带来的惊喜。
尽管并不起眼,甚至总被笼统地归在“鱼虾蟹贝”四字里,螺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大家族,不仅身影遍及世界各地的海洋、陆地,成员更是千姿百态。即便只聚焦琼岛这一方天地,螺之丰富性已然令人惊叹。
海口火车头万人海鲜广场销售的红口螺。海南日记者李天平摄
01
身披盔甲,四海为家
爬得慢吞吞,浑身软趴趴,面对大多数生物的进攻,它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在自然界中,大部分软体动物处于食物链底层。
既然“打不过”,那“躲”还不行吗?正是深谙“活着才是硬道理”,大多数软体动物从一开始便采取自保策略,将核心器官和柔软躯体包裹在石灰质外壳下,宛如身披坚硬盔甲,也因此被称为贝类。
不同贝类的外壳造型各异,譬如掘足纲的壳形像细长的管子,双壳纲拥有两瓣对称的贝壳,腹足纲的软体和外壳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扭转,壳形呈螺旋卷曲状,于是其又多了个“螺”的通称。
作为软体动物中最繁盛的一支,螺家族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早寒武世,这些软趴趴的小家伙便已慢悠悠地爬行在海底。到了石炭纪,随着气候变得温暖湿润,陆地面积不断增加,大量螺类“攻城略地”,它们一步步爬进蕨类丛林,踏入江河湖泊,成为软体动物中唯一征服了陆地的类群。也就是说,所有的陆生贝类均来自腹足纲。
大海、河流、小溪、水塘,不同生境中,螺赖以生存的本领也各不相同。
生活在湖泊、河流、池塘及稻田里的田螺,靠鳃呼吸;陆生的螺譬如蜗牛,呼吸器官有点像人的肺;与前两者相比,海螺最大的特征是外壳更厚实、更坚硬,因为它们要经受潮水的拍打、礁石的撞击,以及捕食者的撕咬。
海螺壳到底有多硬?有好事者往里面倒过铜水,也试过用液压机进行粉碎,结果螺壳都未完全败下阵来。难怪过去数亿年间,一只只看似弱小的螺,始终能在强者如云的海洋世界占得一席之地。
02
四大名螺,各具风采
海边礁石,渔网缝隙或渔船底部,都是海螺安家的地方。它们原本就“人丁兴旺”,加之四海为家、随遇而安,以至于在沿海地区,海螺是最为常见的海产品。
琼岛四面环海,所产海螺自然也多。哪怕不出海,只是在退潮时到滩头浅海转上一圈,也能收获颇丰。
长年与海打交道的渔民,更是随口就能叫出十几种海螺的名称,比如披着一身豹纹、小巧玲珑的香螺,像牛眼般黑亮的牛眼螺,圆锥状的白面螺……
食客们从不同海螺中咂摸出不同鲜味,也有一些海螺凭颜值轻易俘获人心。
万宝螺。
前端有些翘,像撅起的小嘴,深浅不一的白色和橙红色纵横交错,常栖于珊瑚礁周围的万宝螺,是鬘螺科中最具观赏性的一类。再加上这种螺数量稀少、生命力极强,不少人将其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万宝螺的收藏热由此而起。
万宝螺的“近亲”唐冠螺,同样颜值颇高。这种螺的壳面散发着金属光泽,其内唇扩张如帽缘,因像唐代冠帽而得名。尽管看起来有些柔弱,唐冠螺却是货真价实的肉食动物,会趁着夜色从砂砾中爬出来,捕食行动缓慢的海胆等棘皮动物。
唐冠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与螺塔低矮的唐冠螺相反,凤尾螺的螺塔又高又尖,花纹十分绚烂,像极了孔雀尾翼。只是过尖则易折,凤尾螺的螺顶常缺损,但人们发现这样一来,它反倒能吹出悠扬浑厚的号角声。于是,凤尾螺被古人视作神物,供奉于寺院和庙庵中,并多了个“法螺”的别称。
法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螺通常被定义为一种腹足纲贝类,但也有例外,比如鹦鹉螺,一种同样具有螺旋形外壳、形似鹦鹉嘴的头足纲贝类,也被归到了螺的名下。
别看如今的鹦鹉螺体长不过20厘米,5亿多年前,它们的祖先可是凭借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猛的嘴喙,在远古海洋中扮演着顶级掠食者的角色。历经沧海变迁,大部分鹦鹉螺族群陆续灭绝,唯有一些小型卷壳鹦鹉螺逃过劫难,它们也被视为海洋“活化石”。
尽管失去了昔日的霸主地位,如今的鹦鹉螺依旧名声响当当,与万宝螺、唐冠螺、法螺并称世界四大名螺。四大名螺数量较为稀少,却不约而同地将海南周边海域作为重要栖息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南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螺中的唐冠螺、法螺、鹦鹉螺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随意采售和食用。
鹦鹉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03
琼岛特有,与众不同
全世界有记载的螺约9万种,它们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在海南,海螺的种类和数量同样在螺家族中占大头,而往陆地上去,陆生螺、淡水螺的故事同样不容错过。
形似钉螺,头大尾小,一动不动地趴在石壁上。在俄贤岭一带的群山间,人们经常会与一种叫“烟管螺”的小家伙不期而遇。乍一看,它们像极了爬山人吃后丢掉的螺壳,但事实上,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俄贤岭“原住民”。
烟管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洞穴陆生螺类。外表平平无奇的它,若非得挑出个独特之处,倒也不是没有:绝大多数的螺,从壳顶往下看,螺旋方向是向右,而烟管螺科的螺,却几乎都是向左。
烟管螺为何螺旋方向不一样尚不得而知,它们选择安家在俄贤岭一带的原因倒是显而易见——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体为包括烟管螺在内的各种陆生螺提供了充足的钙源,随处可见的岩石缝隙则为它们提供了隐蔽场所。若是近距离观察,或许还会在裸露的岩层间,找到某个远古螺类的残骸。
再将目光投向海南其他地方,丰富多样的生境为不同种类的螺提供了生存和演化的舞台。有关研究成果表明,海南陆生螺、淡水螺的大型种类较多,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主, 热带种类占优势。
椰子螺。海南日记者李天平摄
值得一提的是,螺类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气温、土地、水质的细微变化,都会让螺的种群、颜色等发生改变。而海南岛在为各种螺类提供多种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对螺类向周围地区的扩散起到了生态隔离作用。这意味着,不少螺类会在海南岛演化成其他地方见不到的特有亚种,并具备继续分化成独立物种的潜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德牛还记得,他曾到广东、海南多地进行科考,共采集到60种(含亚种)陆生贝类,其中有36种(含亚种)在国内仅见于海南岛,有20种(含亚种)为海南岛土著种。
这一组数据,足见海南螺的与众不同。
转自:海南日海南周刊
记者:李梦瑶
: 海南日
螺类大全名称图片推荐文章4:
螺类大全名称图片推荐文章5:十大最美味的可食用螺,可食用螺品种大全
螺类是小吃摊、饭店必不可少的鲜美食材之一,它们的肉食紧实,富有嚼劲,很多人聚会都会点这道菜品。当然,螺的品种是有很多的,不同的品种之间外形和口感也会有相应差异,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十大最美味的可食用螺,下面一起来品鉴吧。
10.田螺
田螺分分布十分广泛,在我国各地的湖泊中都能找得到。田螺虽然藏在泥土中,但它们对水质的要求是极高的,如果水质不好的话,是很容易受到污染的,里面可能就会有许多的寄生虫。但将其清理干净后,爆炒田螺的滋味确实不错。
9.椰子螺
椰子螺最广为人知就是它可以产“珍珠—美乐珠,椰子螺的体型很大,但食用部位并不是特别的多,一般只吃腹足部分,将其切成片爆炒或者煲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8.响螺
响螺的螺壳非常的大,切掉尾部以后就可以做成号角。它的螺肉则个大味鲜,营养丰富,属于高级的海产品,仅仅一斤就可卖上一百多元。
7.彩虹?螺
彩虹?螺其实非常的下,并没有多少肉,有些地方喜欢拿它当零嘴,用清水煮上一盆,一家人围着边聊天边用牙签挑着吃。吃完以后还可以把壳收藏起来,因为它的壳有多种颜色,很是漂亮。
6.海瓜子
海瓜子的种类有很多,它们的个体都非常的小,但花纹会有许多变化。不要看它个头小,但它们的肉却很有嚼劲,滋味又细嫩又鲜美,是很棒的下酒菜。
5.海锥
海锥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等海域,它跟锥螺一样有着细长的外形,吃的时候用钥匙眼儿别断尾部就可以吸着吃了。
4.锥螺
锥螺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和中国东南沿海,它因外形细长,因此其在某些地方也称作钉螺。但其实它跟钉螺是不一样的,因为钉螺很长但也很细小,并且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中间宿主,是不能食用的。锥螺的一般做法是辣炒,炒之前要用剪刀把尾部的尖尖夹断,方便入味也方便吃。
3.花螺
花螺的肉质十分鲜美,很是酥脆爽口。它的肉质比较甜嫩嫩Q弹,海腥味也没有那么重,因此在国内外市场属于比较畅销的优质海鲜。花螺除了一般的白灼、辣炒、酱爆等烹饪做法之外,也可以选择冰镇,都十分好吃。
2.扁玉螺
扁玉螺的贝壳呈半球形,外壳十分的坚硬,在我国沿海,日本北海道、朝鲜半岛等海域都有分布。这种螺因为生活在海底沙地之中,因此吃之前要记得“吐”沙子。扁玉螺一般的做法是白灼和酱爆,做的时候火候要掌握好,不然螺肉会不好挑出来。
1.红螺
红螺是人们餐坐上常见的一种大型海螺,它们的肉质特别的肥厚,看起来就跟鲍鱼一般,因为各大比较大,很适合做葱爆螺片,吃起来相当的满足。(:一点排行网)
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螺类大全名称图片推荐搜索词:
1.螺类大全名称图片淡水螺
2.螺类大全名称图片 寄生虫
3.螺类大全名称图片最漂亮的海螺
本文标题:螺类大全名称图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