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属于哪个市
宜君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1:陕西宜君县盘活绿色资源端起生态碗 吃上旅游饭
“今年3月,我在山上看到了‘东方宝石’朱鹮!”一大早,陕西铜川宜君县太安国有生态林场护林员杨龙山已踏上了巡山路,“现在这里树高林密,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杨龙山高兴地说。
宜君县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接合部,属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生态脆弱。“十三五”时期,宜君县完成造林绿化超26万亩,绿色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19年底,全县林业森林覆盖率达52.63%,植被覆盖率达91.8%。
近年来,宜君县坚持生态立县,依托绿色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努力打造避暑胜地旅游品牌。好生态让农产品身价倍增,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更鼓了群众腰包。
增绿护绿,擦亮黄土高原“绿宝石”
一到秋冬季节,谢武强每天都得走3万步以上,“这时节气候干燥,森林火灾隐患多。”他今年47岁,是宜君县棋盘国有生态林场的一名护林员,踏进这片林子已有21个年头。
每年新增1000多亩林地,谢武强的巡护路越走越长,“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满眼是绿,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也已基本绝迹。苍鹭、黑鹳、野猪等各种野生动物如今成为当地村民家门口的‘常客’。”
“有本事把山变绿,更要有本事守住这片绿。”宜君县这些年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棋盘国有生态林场场长田王成说,“防火大于天,目前我们已形成一套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防火灭火机制,林场面积近32万亩,可以做到5分钟集结,20分钟内抵达现场。”
今年上半年,宜君空气优良天数达162天。“以前山上光秃秃,一刮风满嘴沙,现在你走到哪儿绿到哪儿。”提起居住环境的变化,市民张志华感慨万千。“城市造绿也是个精细活,我们现在采用各种树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打造‘近自然环境’,实现路在绿中、人在景中、城在画中。”宜君县林业工作站有关负责人说。
产业兴旺,脱贫增收动能强
在哭泉镇马前尧村见到孙小军时,他正在帮邻居拾掇土地。孙小军曾经是贫困户,2016年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不仅领到产业扶持基金,还学到了新的核桃种植管理技术。施肥、嫁接、修剪,孙小军样样在行。今年来请他帮忙的村民络绎不绝,“帮人修剪一天,能赚150元。”
提起核桃,孙小军有说不完的话,“自家的30亩地,再加上承包的30亩核桃全都嫁接上了‘清香’品种,卖价能翻5倍。今年刚挂果就卖了5000多元,等进入盛产期,一年收入十来万!”
宜君县核桃产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陈金海介绍,核桃是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截至2019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43.1万亩,“不仅让群众富了口袋,还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
借助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宜君县自脱贫攻坚以来共建成10个县级、50个镇级产业扶贫基地,培育了草畜、瓜菜、林果、中药材等特色富民产业,让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村民魏小龙一直在外做生意,看到家乡发展好,前年回了村。他过去连锄头都没握过,如今虚心学习,种起了稻子,“现在村里稻鱼、稻虾共作,各种候鸟都来田里歇脚,水乡风景还吸引了不少游客,谁不愿意守着家乡发财?”
全域旅游,好环境就是生产力
坐拥梯田美景,哭泉镇淌泥河村在山沟沟里搞起了旅游。
10月底,亢光明送走了今年最后一批客人。去年,他回到老家淌泥河村,盖了3座小木屋,做起了民宿生意。“咱这儿是避暑胜地,空气好景色美,不愁没客人,愁的是服务不周到。”亢光明说,“今年我新盖了一栋三层小楼,现在有15间房,能住60人,接待一个旅行团不成问题。”
50岁的何广是村里的“名厨”,一有空就琢磨新菜,还得过“梯田康养民宿评比大赛”一等奖。“你瞧,凉拌刺五加、芋面蘑菇、翡翠饺子,都是我自己开发的健康菜肴。有一户西安的人家,每个月都要开两个小时车过来,就为了吃我做的菜。”何广很自豪。
“自打搞起了乡村旅游,各家各户都有了新气象,不仅勤快,还敢想敢干,现在每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李国贤说。
近年来,宜君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福地湖、花溪谷、旱作梯田、战国魏长城遗址公园、康养示范村等景点连成一线,越来越多的群众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好生态是发展旅游的最大潜力。宜君县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要努力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经通过旅游带动51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成果。”
:人民日
宜君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2:陕西宜君县盘活绿色资源 端起生态碗 吃上旅游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人民日
“今年3月,我在山上看到了‘东方宝石’朱鹮!”一大早,陕西铜川宜君县太安国有生态林场护林员杨龙山已踏上了巡山路,“现在这里树高林密,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杨龙山高兴地说。
宜君县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接合部,属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生态脆弱。“十三五”时期,宜君县完成造林绿化超26万亩,绿色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19年底,全县林业森林覆盖率达52.63%,植被覆盖率达91.8%。
近年来,宜君县坚持生态立县,依托绿色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努力打造避暑胜地旅游品牌。好生态让农产品身价倍增,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更鼓了群众腰包。
增绿护绿,擦亮黄土高原“绿宝石”
一到秋冬季节,谢武强每天都得走3万步以上,“这时节气候干燥,森林火灾隐患多。”他今年47岁,是宜君县棋盘国有生态林场的一名护林员,踏进这片林子已有21个年头。
每年新增1000多亩林地,谢武强的巡护路越走越长,“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满眼是绿,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也已基本绝迹。苍鹭、黑鹳、野猪等各种野生动物如今成为当地村民家门口的‘常客’。”
“有本事把山变绿,更要有本事守住这片绿。”宜君县这些年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棋盘国有生态林场场长田王成说,“防火大于天,目前我们已形成一套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防火灭火机制,林场面积近32万亩,可以做到5分钟集结,20分钟内抵达现场。”
今年上半年,宜君空气优良天数达162天。“以前山上光秃秃,一刮风满嘴沙,现在你走到哪儿绿到哪儿。”提起居住环境的变化,市民张志华感慨万千。“城市造绿也是个精细活,我们现在采用各种树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打造‘近自然环境’,实现路在绿中、人在景中、城在画中。”宜君县林业工作站有关负责人说。
产业兴旺,脱贫增收动能强
在哭泉镇马前尧村见到孙小军时,他正在帮邻居拾掇土地。孙小军曾经是贫困户,2016年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不仅领到产业扶持基金,还学到了新的核桃种植管理技术。施肥、嫁接、修剪,孙小军样样在行。今年来请他帮忙的村民络绎不绝,“帮人修剪一天,能赚150元。”
提起核桃,孙小军有说不完的话,“自家的30亩地,再加上承包的30亩核桃全都嫁接上了‘清香’品种,卖价能翻5倍。今年刚挂果就卖了5000多元,等进入盛产期,一年收入十来万!”
宜君县核桃产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陈金海介绍,核桃是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截至2019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43.1万亩,“不仅让群众富了口袋,还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
借助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宜君县自脱贫攻坚以来共建成10个县级、50个镇级产业扶贫基地,培育了草畜、瓜菜、林果、中药材等特色富民产业,让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村民魏小龙一直在外做生意,看到家乡发展好,前年回了村。他过去连锄头都没握过,如今虚心学习,种起了稻子,“现在村里稻鱼、稻虾共作,各种候鸟都来田里歇脚,水乡风景还吸引了不少游客,谁不愿意守着家乡发财?”
全域旅游,好环境就是生产力
坐拥梯田美景,哭泉镇淌泥河村在山沟沟里搞起了旅游。
10月底,亢光明送走了今年最后一批客人。去年,他回到老家淌泥河村,盖了3座小木屋,做起了民宿生意。“咱这儿是避暑胜地,空气好景色美,不愁没客人,愁的是服务不周到。”亢光明说,“今年我新盖了一栋三层小楼,现在有15间房,能住60人,接待一个旅行团不成问题。”
50岁的何广是村里的“名厨”,一有空就琢磨新菜,还得过“梯田康养民宿评比大赛”一等奖。“你瞧,凉拌刺五加、芋面蘑菇、翡翠饺子,都是我自己开发的健康菜肴。有一户西安的人家,每个月都要开两个小时车过来,就为了吃我做的菜。”何广很自豪。
“自打搞起了乡村旅游,各家各户都有了新气象,不仅勤快,还敢想敢干,现在每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李国贤说。
近年来,宜君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福地湖、花溪谷、旱作梯田、战国魏长城遗址公园、康养示范村等景点连成一线,越来越多的群众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好生态是发展旅游的最大潜力。宜君县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要努力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经通过旅游带动51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成果。”
宜君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3:陕西宜君县:县域经济向“新”发展
:环球网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以创新为引领,在传统与创新的多元化融合发展中涅槃重生,奏响了县域经济向“新”发展的激昂乐章。
绿色农业“新”转型
过去,宜君农业以传统种植为主,农作物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如今,一场绿色农业的“新”转型在这里悄然展开。
当地果农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产量追求,而是在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上做足了文章。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如精准灌溉系统、智能病虫害监测防治设备等,让宜君苹果的品质得到了质的飞跃。
宜君苹果色泽鲜艳、果型端正、口感脆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宜君县积极打造“宜君苹果”品牌,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等电商直播活动。让传统的农产品走出全国各地,成为宜君绿色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宜君地处渭北高原,山大沟深,昼夜温差大,当地种植的玉米籽粒深长,金黄鲜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近日,记者走进宜君县棋盘镇棋盘村陕西山水宜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股浓郁的玉米香气迎面扑来。包装车间内,加工好的玉米糁、玉米面经工人们包装、封口等工序,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
据悉,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村集体经济生态农业公司,企业生产车间、办公场所、晾晒场占地1200余平方米。公司目前拥有日产10吨玉米的生产能力,可解决棋盘村10余名生活困难群众就业,日工资150元。
目前,宜君县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和地域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着力打造集玉米种植、精深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这不仅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绿色发展之路,还带动当地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文旅融合“新”探索
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中,宜君正以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方式崭露头角。以草药精灵文创产品为核心元素,对全县公交站牌和街道垃圾桶等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创新改造,为宜君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以往单调的公交站牌,在文创理念下焕发出全新的光彩。站牌的整体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宜君草药精灵的形象,色彩鲜艳而和谐。既保留了草药精灵的神秘梦幻之感,又与现代的设计风格完美融合。
漫步在宜君的街道上,垃圾桶也不再是那个被忽视的城市角落,而是成为了宜君草药精灵文创的又一亮点。
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化,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它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宜君草药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不仅成为城市文化流动的风景线。也提升了宜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
此外,宜君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中剪纸艺术堪称一绝。宜君把剪纸艺术融入旅游体验中,并开设了多家剪纸艺术工作室,游客们可以走进工作室,跟随民间剪纸艺人学习剪纸。将剪纸元素融入时尚的服饰、文创产品中。让剪纸文化不仅得到了传承,还成为了吸引游客、带动旅游消费的新亮点。
人才战略“新”布局
一直以来,宜君县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了各类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课程,提高了当地农民和工人的技能水平。在农村,针对苹果、核桃等特色产业,举办了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助推乡村振兴。
“我种了30多年地,乡里乡亲都说我是个‘土专家’。其实,很多经验都是慢慢总结摸索出来的。去年我加入了镇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其他‘土专家’‘田秀才’一起走村入户,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乡亲们。”宜君县哭泉镇淌泥河村村民赵正喜说。
下一步,宜君县将在县域经济向“新”发展的征程中,通过绿色农业、文旅融合和实施人才战略等多方面提升发展新动能。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县域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为创新的方向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引擎。(田亚南 孙萍)
宜君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4:铜川市宜君县:1472场公益电影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环球网
一方大银幕,让宜君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有声有色”的文化生活。这里有《银河写手》《卸甲归来》《熊出没·逆转时空》《建党伟业》……每一部公益电影都经过精心挑选,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观众需求,竭力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2024年,宜君县数字电影服务站的放映员们怀着对电影事业的满腔热忱,将电影文化大餐播撒至乡村田野间、城区广场上、菁菁校园内、温馨敬老院及机关单位中,为群众放映电影1472场,观影人数突破8万人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真正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在宜君,公益电影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以多元的形式照亮城乡各个角落,把优质文化直达基层,为不同群体送去欢乐与希望。
5月份,宜君县数字电影服务站积极与阿里巴巴乡村特派员联系对接,争取到最新上映《银河写手》的放映权,在全县7个乡镇1个街道办2个综合服务中心同步放映,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6月份,在宜君县休闲广场,县城的小朋友们享受了“银幕点亮童年梦 六一快乐观影行”主题放映活动带来的欢乐,大家围坐一起,观看电影《熊出没·逆转时空》,其间工作人员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趣味有奖问答小游戏,通过精彩的问答互动,为孩子们送上一份欢乐而有意义的节日礼物。
7月份,在宜阳街道办西园小区播放的经典红色影片《建党伟业》,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观看。大家携家带口,围坐一起,影片中无数革命先烈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热血故事,进一步坚定了群众的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
10月份,以“情暖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放映活动走进宜君县养老服务中心,一部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影片《长津湖》,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人。此次活动不仅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视觉盛宴,更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慰藉,让老年群体在回味光影岁月的点滴记忆中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一年来,宜君县数字电影服务站的10支放映队,活跃在全县7个乡镇1个街道办2个综合服务中心,将一场场精彩的公益电影送到群众身边,用银幕点亮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宜君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文章5:陕西宜君县:宜居更宜“老”
:环球网
人人都会老,服务要做好。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坚持把健全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积极探索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不仅养老更“享老”“宜老”。
走进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总能看到老人们悠闲踱步的身影。他们或在绿树花丛间休憩聊天,或驻足欣赏园中的景观小品,尽情享受着户外的清新空气与宁静氛围。
到了中午,宜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食堂”逐渐热闹起来。老人们陆续走进餐厅,享用午餐。这家食堂各种主食、肉类、青菜、水果琳琅满目,多样的品种和丰富的搭配获得了老人们的青睐。菜品不仅价格实惠而且软烂可口,易于消化。杨大爷说道:“这里饭菜品种又多,适合老年人口味,特别是老年人牙齿不行了,在这里吃饭觉得非常可口。”老人们吃上一口健康实惠的“热乎饭”,晚年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开始积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一哒二哒三哒哒……”,尽管室外寒气逼人,宜君县老年大学内却洋溢着温馨与欢乐的气息。十几位“老”同学正紧随舞蹈老师的手势与节拍,聚精会神地练习着舞蹈动作。课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学习心得。满脸红光的焦大妈开心地说:“以前在家闷得慌,现在跳跳舞,浑身都舒坦,晚上睡觉都香了,多谢老年大学,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葫芦丝课堂上,老人们在专注地学习演奏;书法教室里,老人们挥毫泼墨,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还有秦腔课上,老人们字正腔圆地唱念做打,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课下,老年人的生活同样多姿多彩,社区举办的特色活动让老年人应接不暇,在欢乐与充实中畅享美好时光。春节时,老人们挥毫泼墨写春联,红纸黑字,年味满溢;清明时,一同制作青团,软糯青团,饱含思念;端午节时,老人们齐聚一堂包粽子,粽叶舞动,粽香四溢,共话端午情长;重阳节,围坐制作茱萸香囊,针线穿梭,药香飘散;中秋节,携手做月饼,金黄月饼,酥香满口;冬至节,热热闹闹包饺子,白面鲜肉,暖身暖心。
在休闲文化广场上,还常常能看到为老年人举办免费义诊活动,为老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检查。在义诊现场,医护人员认真地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血糖,进行心电图检查等基础项目,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病史,针对不同的健康问题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中医医生还会现场为老人们把脉,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让老人们亲身体验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同时,工作人员还会向老人们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普及健康知识,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预防常见疾病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老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针对困境老年人,还有“黄扶手计划-银龄安居项目”送去关爱。“黄扶手”为低收入、患慢性疾病、行动不便的困境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环境改造,提供生活照顾指导、老年用具指导等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更加系统、更加专业的照护服务,于细微处彰显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使困境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得到提升。
宜君县以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出一片属于老年人的温馨天地。从口袋公园的悠然自得到社区食堂的美味滋养;从老年大学的知识殿堂到社区的多彩活动;从免费义诊的健康守护到“黄扶手计划”的贴心帮扶,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老年人的敬重与关爱。在这里,老年生活不再是单调的暮年时光,而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旅程。宜君县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内涵,为构建和谐、美好的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生动范例。(武朝旭)
宜君县属于哪个市推荐搜索词:
1.陕西省宜君县属于哪个市
2.宜君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的
3.宜君县离西安有多远
本文标题:宜君县属于哪个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